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阿爾巴尼亞首都
擴展閱讀
股票行情分檔 2025-08-29 09:01:57

阿爾巴尼亞首都

發布時間: 2021-07-15 00:34:04

① 所有國家首都

中國(北京)

韓國(漢城)

朝鮮(平壤)

日本(東京)

馬來西亞(吉隆坡)

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

泰國(曼谷)

越南(河內)

斯里蘭卡(科倫坡)

緬甸(仰光)

孟加拉國(達卡)

不丹(廷布)

阿富汗(喀布爾)

柬埔寨(金邊)

尼泊爾(加德滿都)

寮國(萬象)

錫金(甘托克)

菲律賓(馬尼拉)

亞塞拜然(巴庫)

喬治亞(第比利斯)

亞美尼亞(埃里溫)

塔吉克(杜尚別)

土庫曼(阿什哈巴德)
新加坡(新加坡)

馬爾地夫(馬累)

汶萊(斯時巴加灣)

東帝汶(帝力)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伊拉克(巴格達)

伊朗(德黑蘭)

約旦(安曼)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

阿聯酋(阿布扎比)

阿曼(馬斯喀特)

科威特(科威特)

以色列(特拉維夫)

葉門(亞丁)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卡達(多哈)

巴林(麥納麥)

敘利亞(大馬士革)

黎巴嫩(貝魯特)

蒙古(烏蘭巴托)

塞普勒斯(尼科西亞)

哈薩克(阿斯塔納)

烏茲別克(塔什干)

吉爾吉斯(比什凱克)

=====================================================================

歐洲各國國名及首都

英國(倫敦)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法國(巴黎)

波蘭(華沙)

瑞士(伯爾尼)

瑞典(斯德哥爾摩)

義大利(羅馬)

德國(柏林)

摩納哥(摩納哥)

拉脫維亞(里加)

希臘(雅典)

阿爾巴尼亞(地拉那)

挪威(奧斯陸)

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

保加利亞(索非亞)

荷蘭(阿姆斯特丹)

愛爾蘭(都柏林)

捷克(布拉格)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

葡萄牙(里斯本)

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

土耳其(安卡拉)
丹麥(哥本哈根)

盧森堡(盧森堡)

西班牙(馬德里)

聖馬利諾(聖馬利諾)

匈牙利(布達佩斯)

列支敦斯登(瓦杜茲)

冰島(雷克雅未克)

安道爾(安道爾)

芬蘭(赫爾辛基)

俄羅斯(莫斯科)

烏克蘭(基輔)

白俄羅斯(明斯克)

法羅群島(曹斯哈恩)

摩爾多瓦(基希訥烏)

立陶宛(維爾紐斯)

愛沙尼亞(塔林)

馬其頓(斯科普里)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

梵蒂岡(梵蒂岡城)

比利時(布魯塞爾)

馬爾他(瓦萊塔)

======================================================================

非洲各國國名及首都

安哥拉(羅安達)

衣索比亞(亞的斯亞貝巴)

埃及(開羅)

中非(班吉)

幾內亞(科納克里)

幾內亞比索(比紹)

波札那(哈博羅內)

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

上沃爾特(瓦加杜古)

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

馬里(巴馬科)

馬拉維(利隆圭)

扎伊爾(金沙薩)

赤道幾內亞(馬拉博)

甘比亞(班珠爾)

貝南(波多諾伏)

模里西斯(路易港)

茅利塔尼亞(努瓦克肖特)

烏干達(坎帕拉)

蒲隆地(布瓊布拉)

卡奔達(卡奔達)

盧安達(基加利)

查德(恩賈梅納)

尼日(尼亞美)

奈及利亞(拉各斯)

迦納(阿克拉

加彭(利伯維爾)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多美)

吉布地(吉布地)
多哥(洛美)

蘇丹(喀土穆)

利比亞(的黎波里)

賴比瑞亞(蒙羅維亞)

維德角(普臘亞)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納米比亞(溫得和克)

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

肯亞(內羅畢)

南非(比勒陀利亞)

葛摩(莫羅尼)

辛巴威(索爾茲伯里)

突尼西亞(突尼西亞)

賴索托(馬塞盧)

莫三比克(馬普托)

索馬里(摩加迪沙)

象牙海岸(阿比讓)

喀麥隆(雅溫得)

塞內加爾(達喀爾)

塞席爾(維多利亞)

獅子山(弗里敦)

摩洛哥(拉巴特)

尚比亞(盧薩卡)

聖赫勒拿(詹姆斯敦)

留尼汪(聖但尼)

史瓦濟蘭(姆巴巴納)

西撒哈拉(阿尤恩)

剛果(布拉柴維爾)

======================================================================

美洲各國國名及首都

美國(華盛頓)

加拿大(渥太華)

秘魯(利馬)

海地(太子港)

薩爾瓦多(聖薩爾瓦多)

智利(聖地亞哥)

古巴(哈瓦那)

尼加拉瓜(馬那瓜)

巴哈馬(拿騷)

巴拿馬(巴拿馬城)

玻利維亞(拉巴斯)

宏都拉斯(特古西加爾巴)

厄瓜多(基多)

牙買加(金斯敦)

烏拉圭(蒙得維的亞)

巴貝多(布里奇頓)
聖露西亞(卡斯特里)

蓋亞那(喬治敦)

瓜地馬拉(瓜地馬拉)

多米尼加(聖多明各)

墨西哥(墨西哥城)

哥倫比亞(波哥大)

安提瓜(聖約翰)

蘇利南(帕拉馬里博)

貝里斯(貝爾莫潘)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維爾京群島(羅德城)

委內瑞拉(加拉加斯)

哥斯大黎加(聖約瑟)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西班牙港)

格瑞那達(聖喬治)

======================================================================

大洋洲各國國名及首都

澳大利亞(堪培拉)

紐西蘭(惠靈頓)

斐濟(蘇瓦)

馬里亞納群島(塞班)

湯加(努庫阿洛法)

巴布亞紐幾內亞(莫爾茲比港)

西薩摩亞(阿皮亞)
關島(阿加尼亞)

吐瓦魯(富納富提)

索羅門群島(霍尼亞拉)

波利尼西亞(帕皮提)

諾福克島(金斯敦)

庫克群島(阿瓦魯阿)

諾魯(諾魯)

② 各國首都都分別是哪裡

亞洲】
·中國:北京
·韓國:首爾
·日本:東京
·泰國:曼谷
·馬來西亞:吉隆坡
·越南:河內
·朝鮮:平壤
·印度:新德里
·汶萊:斯里巴加灣市
·黎巴嫩:貝魯特
·寮國:萬象
·阿聯酋:阿布扎比
·科威特:科威特城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阿曼:馬斯喀特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
·柬埔寨:金邊
·亞塞拜然:巴庫
·緬甸:內比都
·哈薩克:阿斯塔納
·喬治亞:第比利斯
·菲律賓:馬尼拉
·不丹:廷布
·巴林:麥納麥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
·卡達:多哈
·土庫曼:阿什哈巴德
·約旦:安曼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以色列:特拉維夫
·伊朗:德黑蘭
·伊拉克:巴格達
·葉門:薩那
·亞美尼亞:埃里溫
·敘利亞:大馬士革
·蒙古:烏蘭巴托
·烏茲別克:塔什干
·馬爾地夫:馬累
·土耳其:安卡拉
·塔吉克:杜尚別
·斯里蘭卡:科倫坡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
·塞普勒斯:尼科西亞
·尼泊爾:加德滿都
·孟加拉國:達卡
·阿富汗:喀布爾
·新加坡:新加坡
【歐洲】
·英國:倫敦
·義大利:羅馬
·法國:巴黎
·西班牙:馬德里
·德國:柏林
·瑞士:伯爾尼
·俄羅斯:莫斯科
·瑞典:斯底哥爾摩
·比利時:布魯塞爾
·丹麥:哥本哈根
·保加利亞:索非亞
·白俄羅斯:明斯克
·列支敦斯登:瓦杜茲
·奧地利:維也納
·捷克:布拉格
·波蘭:華沙
·波黑:薩拉熱窩
·安道爾:安道爾城
·愛沙尼亞:塔林
·愛爾蘭:都柏林
·梵蒂岡:梵蒂岡城
·芬蘭:赫爾辛基
·荷蘭:阿姆斯特丹
·冰島:雷克雅未克
·摩爾多瓦:基希訥烏
·匈牙利:布達佩斯
·希臘:雅典
·烏克蘭:基輔
·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
·聖馬利諾:聖馬利諾
·葡萄牙:里斯本
·拉脫維亞:里加
·摩納哥:摩納哥城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
·馬其頓:斯科普里
·馬爾他:瓦萊塔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盧森堡:盧森堡
·直布羅陀(英):
·立陶宛:維爾紐斯
·阿爾巴尼亞:地拉那
·挪威:奧斯陸
【非洲】
·埃及:開羅
·南非:比勒陀利亞
·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
·奈及利亞:阿布賈
·肯亞:內羅畢
·迦納:阿克拉
·喀麥隆:雅溫得
·辛巴威:哈拉雷
·衣索比亞:亞的斯亞貝巴
·模里西斯:路易港
·盧安達:基加利
·利比亞:的黎波里
·摩洛哥:拉巴特
·塞席爾:維多利亞
·尚比亞:盧薩卡
·突尼西亞:突尼西亞
·赤道幾內亞:馬拉博
·西撒哈拉:阿尤恩
·幾內亞比索:比紹
·吉布地:吉布地市
·剛果(布):金沙薩
·甘比亞:班珠爾
·維德角:普拉亞
·法屬波里尼西亞:
·賴比瑞亞:蒙羅維亞
·多哥:洛美
·蒲隆地:布瓊布拉
·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
·波札那:哈博羅內
·貝南:波多諾伏
·安哥拉:羅安達
·查德:恩賈梅納
·厄利垂亞:阿斯馬拉
·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
·尼日:尼亞美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多美
·納米比亞:溫得和克
·莫三比克:馬普托
·史瓦濟蘭:姆巴巴納
·茅利塔尼亞:努瓦克肖特
·蘇丹:喀土穆
·加彭:利伯維爾
·馬拉維:利隆圭
·烏干達:坎帕拉
·中非:班吉
·蘇利南:帕拉馬里博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賴索托:馬塞盧
·索馬里:摩加迪沙
·象牙海岸:亞穆蘇克羅
·葛摩:莫羅尼
·塞內加爾:達喀爾
·馬里:巴馬科
【北美洲】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加拿大:渥太華
·墨西哥:墨西哥城
·古巴:哈瓦那
·巴貝多:布里奇頓
·巴哈馬:拿騷
·巴拿馬:巴拿馬城
·貝里斯:貝爾莫潘
·多米尼加 :聖多明各
·多米尼克:羅索
·哥斯大黎加:聖何塞
·格瑞那達:聖喬治
·格陵蘭島:戈特霍布
·安地卡及巴布達:聖約翰
·宏都拉斯:特古西加爾巴
·牙買加:金斯敦
·尼加拉瓜:馬那瓜
·薩爾瓦多:聖薩爾瓦多
·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
·聖露西亞:卡斯特里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西班牙港
·瓜地馬拉:瓜地馬拉城
·維爾京群島和聖羅克伊:夏洛特·阿馬里
·海地:太子港
【南美洲】
·巴西:巴西利亞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智利:聖地亞哥
·烏拉圭:蒙得維的亞
·委內瑞拉:加拉加斯
·秘魯:利馬
·蓋亞那:喬治敦
·哥倫比亞:聖菲波哥大
·剛果(金):斯坦利港
·法屬蓋亞那:卡宴
·厄瓜多:基多
·玻利維亞:蘇克雷
·巴拉圭:亞松森
【大洋洲】
·紐西蘭:惠靈頓
·澳大利亞:堪培拉
·斐濟:蘇瓦
·薩摩亞:阿皮亞
·萬那杜:維拉港
·吐瓦魯:富納富提
·湯加:努庫阿洛法
·索羅門群島:霍尼亞拉
·帛琉:科羅爾
·諾魯:亞倫區
·馬紹爾群島:馬朱羅
·幾內亞:馬拉博
·吉里巴斯:塔拉瓦
·巴布亞紐幾內亞:莫爾斯比港

③ 阿爾巴尼亞國家有多少中國人呀

《光明日報》在一篇報道中說,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有100多中國商人。做其他事的沒說,估計搞文化交流、教育等的可以忽略不計。
阿國的發展支點放在了歐美,價值觀接近西方,和原來的「反修戰友」中國各方面都拉開了距離。比較國家的全面發展來,我們在一些方面不及這個小國。看聯合國最新的《人類發展報告》,阿國休產假時間是365天,遠遠高於大多數國家。
參考資料:
1. 手機知網《光明日報》報道《今日阿爾巴尼亞》
2.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第11表《社會能力》強制性帶薪產假

④ 阿爾巴尼亞很重要的城市是哪一座

薩蘭達地區位於阿南端的愛奧尼亞海岸,屬地中海氣候,分布有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跡,是阿最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之一,遊客可以在這里盡情享受海濱度假的樂趣。阿爾巴尼亞薩蘭達市(saranda)是新人蜜月旅行的勝地,也是阿爾巴尼亞境內最受歡迎的、最重要的海濱度假之地。當遊客踏上薩蘭達土地的一刻起,濃濃的地中海風情便撲面而來,湛藍的海水,清透的天空和起伏的建築,讓人們真正感受到假日閑適的愜意生活。城市內與周圍的歷史古跡,同現代生活共融,帶來古老悠久的歷史氣息。景區特色:遺跡、海濱、泉水、森林。

⑤ 阿爾巴尼亞的首都是

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

⑥ 歐洲最窮國家阿爾巴尼亞的首都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烏克蘭咎由自取,本來烏克蘭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有著「歐洲糧倉」的美譽。且在前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中,有著最好的工業體系,前蘇聯有很多的軍工企業,重工業,高科技工業部署在烏克蘭,如果烏克蘭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優勢,起碼能成為一個中等發達國家,但烏克蘭自己做死,非要選擇顏 *色革命,放著近在眼前的俄羅斯於不顧,非得大老遠的去抱美國人的大腿,他也不想想,遠水怎麼能解近渴,更何況,老毛子又是那麼好欺負的,美國的大腿又是那麼好抱的,結果烏克蘭(二毛)被美國人忽悠的,把核武器拆了,軍事工業廢了,重工業拆了,自己把自己閹割了,即使這樣,烏克蘭要是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地緣優勢,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也可以過的不錯,可二毛再次的做死,非得死皮賴臉的去討好美國,把俄羅斯徹底得罪了,老毛子可不跟你客氣,直接把克里米亞半島收回,再把烏克蘭東部地區劃為自己的緩沖區,使得本來工業聚集的烏克蘭東部地區成為了可怕的戰場,烏克蘭再也無葯可救了,自己把自己玩成了世界最窮國家之一,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⑦ 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在哪個州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阿爾巴尼亞語:Republika e Shqipërisë;英語:Republic of Albania),簡稱「阿爾巴尼亞」(Albania),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西南部的國家。

阿爾巴尼亞西隔亞得里亞海和奧特朗托海峽與義大利相望,南面則與希臘接壤,東臨馬其頓,東北是塞爾維亞、北接黑山共和國。首都地拉那,其國際代碼為AL。

阿爾巴尼亞人的祖先是伊利里亞人,是巴爾干半島上古老的民族之一,14世紀80年代末開始形成幾個封建制公國, 1415年起被奧斯曼帝國統治近500年,1912年獨立,1928年成立阿爾巴尼亞王國,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1976年改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91年起改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7)阿爾巴尼亞首都擴展閱讀

國旗:

阿爾巴尼亞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7:5。旗地為深紅色,中央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鷹。阿爾巴尼亞號稱「山鷹之國」,鷹被認為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象徵。

1939年義大利侵略阿爾巴尼亞,雙頭鷹標志的國旗被取消,但人民在抗擊佔領軍的游擊戰爭中,仍然使用繪有雙頭鷹的國旗。1946年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成立,國旗上增添了一顆鑲黃邊的紅五星,1994年4月紅五星被取消。

⑧ 阿爾巴尼亞首都是哪裡有那些著名城市使用何種語言

阿爾巴尼亞 首都:地拉那(Tirana) 2008-10-24 14:55 阿爾巴尼亞簡介 阿爾巴尼亞位於東南歐巴爾干半島西部,北部和東北部分別與塞爾維亞、黑山及馬其頓接壤,南部與希臘為鄰,西臨亞得里亞海,隔奧特朗托海峽與義大利相望。境內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77%,平原為23%。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降雨量充沛,年均為1300毫米。1月平均氣溫1~8℃,7月24~27℃。首都:地拉那(Tirana)

阿爾巴尼亞的地理概況

阿爾巴尼亞位於東南歐巴爾干半島西岸,北部與東北部分別與塞爾維亞和黑山(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及馬其頓接壤,南部與希臘為鄰,西臨亞得里亞海,隔奧特朗托海峽與義大利相望。

面積28748平方公里。境內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77%,平原為23%。森林覆蓋率為36%,可耕地面積佔24%,牧場佔15%。海岸線總長472公里。阿爾巴尼亞有河流長1250公里,湖泊1250公里和1萬公頃鹹水湖,是一個水利資源較比豐富的國家,適合水電的發展。目前水利資源只利用了30%。全國共有6座水電站,83座(僅有20座運行)小型水電站和一座火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64.2萬千瓦。

阿爾巴尼亞民族概況

阿爾巴尼亞族人佔98%。少數民族有希臘族6萬多人,馬其頓族0.5萬多人,還有黑山、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族等。全國通用阿爾巴尼亞語。現阿居民中近70%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20%為東正教,10%為天主教。

阿爾巴尼亞人口概況

據阿爾巴尼亞最新人口統計結果,2005年1月1日,阿全國人口總數為313.5萬,其中男性為156.2萬,女性為157.3萬。城市人口139.6萬人,農村人口173.9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9.1人。15歲以下人口83.1萬人,15至64歲的佔204.3萬人,64歲以上的佔26.1 萬人。

阿爾巴尼亞風俗概況

阿爾巴尼亞人「點頭不算搖頭算」,即點頭表示否定、不同意,而搖頭表示肯定、贊同。見面禮節以握手為主。見面擁抱、親臉、貼面頰限於親人、熟人之間。夫妻之間親吻。父母子女之間親臉、親額頭,平輩親友之間貼面頰。在與人交往中,阿國人通常彬彬有禮,極善言辭。喝咖啡是阿國人的偏好。阿國人絕大多數為穆斯林,但並不十分虔誠。阿國人的午飯時間一般較晚,通常在下午三、四點鍾,而晚飯時間則為晚上九、十點鍾。阿國人家庭觀念極強,絕大多數的家庭中女主人幾乎承擔全部的家務。

阿爾巴尼亞的氣候概況

屬亞熱帶地中海海洋性氣候。降雨量充沛,年均為1300毫米。夏天乾燥。一年中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4度,最高達41.5度;最冷為一月份,平均氣溫7度,最低達零下10度。

阿爾巴尼亞首都概況

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Tirane),是全國第一大城市,也是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位於阿中西部平原,達依特山麓下,距亞得里亞海40公里,海拔110米,氣候溫暖潮濕。地拉那市區人口52萬(2003年統計),面積約31平方公里。

地拉那市始建於1614年,1920年定為首都。1922--1939年是索古王朝所在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中心。

地拉那現有大學3所,市內有科學院、文化宮、民族歷史博物館、國際文化中心等重要科學文化設施。以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名字命名的廣場座落在市中心。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塑像和古清真寺是地拉那象徵性建築。地拉那"里納斯"機場為全國唯一的國際機場。

阿爾巴尼亞的公眾假期的概況

阿爾巴尼亞一年中有13天假期,分別是:

新年(1月1日、2日);

拜蘭節(小拜蘭節和大拜蘭節各一天,日期不固定);

內夫路斯(Nevruz)日(3月22日);

復活節(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復活節各一天)

國際勞動節(5月1日);

烈士日(5月5日)

特里薩麽麽日(10月19日);

獨立日(11月28日)

解放日(11月29日)

聖誕節(12月25日)

如果節日碰巧與周六或周日在同一天,那麼將順延補休一天。

阿爾巴尼亞的主要城市概況

地拉那,是阿國首都(見首都介紹)。

都拉斯市,位於阿爾巴尼亞西北亞得里亞海濱,距首都地拉那41公里,是阿第二大城市,阿國最大的港口都拉斯港就位於這里。都拉斯市始建於公元前 627年,是阿古老城市之一,該市歷經滄桑,經歷過幾次大地震,現保留和發掘的古跡有古城牆和斗獸場等。此外,在城北朱里拉海岸的山頂上聳立著建於二十世紀初的索古國王夏宮。

此外,其它主要城市還有發羅拉(VLORE)、薩蘭達(SARANDA)、費里(FIER)、斯庫台(SHKODER)、愛爾巴桑(ELBASAN)等阿爾巴尼亞地圖

⑨ 阿爾巴尼亞的首都是哪叫什麼

阿爾巴尼亞 Albania的首都是:地拉那 Tirana

⑩ 各個國家的首都是什麼

A
阿爾巴尼亞 - 地拉那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Republic of Albania)
阿爾及利亞 - 阿爾及爾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geria)
阿富汗 - 喀布爾 (阿富汗伊斯蘭國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阿根廷 - 布宜諾斯艾利斯 (阿根廷共和國 Republic of Argentina)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阿布扎比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曼 - 馬斯喀特 (阿曼蘇丹國 Sultanate of Oman)
亞塞拜然 - 巴庫 (亞塞拜然共和國 Republic of Azerjan)
埃及 - 開羅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Arab Republic of Egypt)
衣索比亞 - 亞的斯亞貝巴 (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愛爾蘭 - 都柏林 (愛爾蘭共和國)
愛沙尼亞 - 塔林 (愛沙尼亞共和國 Republic of Estonia)
安道爾 - 安道爾城 (安道爾公國 Principality of Andorra )
安哥拉 - 羅安達 (安哥拉共和國 Republic of Angola)
安地卡及巴布達 - 聖約翰 (安地卡及巴布達 Antigua and barbuda)
奧地利 - 維也納 (奧地利共和國 Republic of Austria)
澳大利亞 - 堪培拉 (澳大利亞聯邦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B
巴貝多 - 布里奇城
巴布亞紐幾內亞 - 莫爾斯比港
巴哈馬 - 拿騷
巴基斯坦 - 伊斯蘭堡
巴拉圭 - 亞松森
巴勒斯坦 - 耶路撒冷(參看以巴沖突)
巴林 - 麥納麥
巴拿馬 - 巴拿馬城
巴西 - 巴西利亞
白俄羅斯 - 明斯克
保加利亞 - 索菲亞
貝南 - 科托努
比利時 - 布魯塞爾
秘魯 - 利馬
冰島 - 雷克雅未克
波蘭 - 華沙
玻利維亞 - 拉巴斯
貝里斯 - 貝爾莫潘
波札那 - 哈博羅內
不丹 - 廷布
布吉納法索 - 瓦加杜古
蒲隆地 - 布瓊布拉
C
朝鮮 - 平壤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赤道幾內亞 - 巴塔

D
丹麥 - 哥本哈根
德國 - 柏林
東帝汶 - 帝力
多哥 - 洛美
多明尼加 - 聖多明戈
多米尼加聯邦 - 羅索

E
俄羅斯 - 莫斯科
厄瓜多 - 基多
厄利垂亞 - 阿斯馬拉
F
法國 - 巴黎 (法蘭西共和國 Republic of France)
梵蒂岡 - 梵蒂岡城 (梵蒂岡城國 Vatican City State)
菲律賓 - 馬尼拉
斐濟 - 蘇瓦
芬蘭 - 赫爾辛基
維德角 - 普拉亞
G
甘比亞 - 班珠爾
剛果共和國 - 布拉柴維爾
剛果民主共和國 - 金沙薩
哥倫比亞 - 波哥大
哥斯大黎加 - 聖何塞
格瑞那達 - 聖喬治
喬治亞 - 第比利斯
根尼西(英國)
古巴 - 哈瓦那
蓋亞那 - 喬治敦

H
哈薩克 - 阿斯塔納(Astana,Астана)
海地 - 太子港
韓國 - 首爾 (大韓民國 Republic of Korea)
荷蘭 - 阿姆斯特丹
宏都拉斯- 伯里茲

J
吉里巴斯 - 塔拉瓦
吉布地 - 吉布地
吉爾吉斯斯坦 - 比什凱克
幾內亞 - 科納克里
幾內亞比索 - 比紹
加拿大 - 渥太華
迦納 - 阿克拉
加彭 - 利伯維爾
柬埔寨 - 金邊
捷克 - 布拉格
辛巴威 - 哈拉雷
K
喀麥隆 - 雅溫得
卡達 - 多哈
葛摩 - 莫羅尼
象牙海岸 - 阿比讓
科威特 - 科威特城
克羅埃西亞 - 薩格勒布
肯亞 - 內羅畢

L
拉脫維亞 - 里加
賴索托 - 馬塞盧
寮國 - 萬象
黎巴嫩 - 貝魯特
立陶宛 - 維爾紐斯
賴比瑞亞 - 蒙羅維亞
利比亞 - 的黎波里
列支敦斯登 - 瓦杜茲
盧森堡 - 盧森堡 (盧森堡大公國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盧安達 - 基加利
羅馬尼亞 - 布加勒斯特
M
馬達加斯加 - 塔那那利佛
馬爾地夫 - 馬累
馬爾他 - 瓦萊塔
馬拉維 - 利隆圭
馬來西亞 - 吉隆坡
馬里 - 巴馬科
馬其頓 - 斯科普里
馬紹爾群島 - 馬朱羅
模里西斯 - 路易港
茅利塔尼亞 - 努瓦克肖特
美國 - 華盛頓 (美利堅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蒙古 - 烏蘭巴托
孟加拉國 - 達卡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帕利基爾
緬甸 - 仰光
摩爾多瓦 - 基希訥烏
摩洛哥 - 拉巴特
摩納哥 - 摩納哥城
莫三比克 - 馬普托
墨西哥 - 墨西哥城
N
納米比亞 - 溫得和克
南非 - 開普敦(國會所在地)
諾魯 - 亞倫
尼泊爾 - 加德滿都
尼加拉瓜 - 馬那瓜
尼日 - 尼亞美
奈及利亞 - 拉各斯
挪威 - 奧斯陸

P
帛琉 - 科羅爾
葡萄牙 - 里斯本

R
日本 - 東京 (日本國 Japan)
瑞典 - 斯德哥爾摩 (瑞典王國 Kingdom of Sweden)
瑞士 - 伯爾尼 (瑞士聯邦 Swiss Confederation)

S
薩爾瓦多 - 聖薩爾瓦多
薩摩亞 - 阿皮亞
塞爾維亞和黑山 - 貝爾格萊德
獅子山 - 弗里敦
塞內加爾 - 達喀爾
塞普勒斯 - 尼科西亞
塞席爾 - 維多利亞
沙烏地阿拉伯 - 利雅得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聖多美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巴斯特爾
聖露西亞 - 卡斯特里
聖馬利諾 - 聖馬利諾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金斯敦
斯里蘭卡 - 科倫坡
斯洛伐克 - 布拉迪斯拉發
斯洛維尼亞 - 盧布爾雅那
史瓦濟蘭 - 姆巴巴納
蘇丹 - 喀土穆
蘇利南 - 帕拉馬里博
索羅門群島 - 霍尼亞拉
索馬里 - 摩加迪沙

T
塔吉克 - 杜尚別
台灣(中國) - 台北 (中國台灣)
泰國 - 曼谷 (泰王國 Kingdom of Thailand)
坦尚尼亞 - 達累斯薩拉姆
湯加 - 努庫阿洛法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西班牙港
突尼西亞 - 突尼西亞
吐瓦魯 - 富納富提
土耳其 - 安卡拉
土庫曼 - 阿什哈巴德

W
萬那杜 - 維拉港
瓜地馬拉 - 瓜地馬拉城
委內瑞拉 - 加拉加斯
汶萊 - 斯里巴加灣市
烏干達 - 坎帕拉
烏克蘭 - 基輔
烏拉圭 - 蒙得維的亞
烏茲別克 - 塔什干

X
西班牙 - 馬德里 (西班牙王國 Kingdom of Spain)
西撒哈拉 - 阿尤恩
希臘 - 雅典 (希臘共和國 Hellenic Republic)
新加坡 - 新加坡
紐西蘭 - 惠靈頓
匈牙利 - 布達佩斯
敘利亞 - 大馬士革

Y
牙買加 - 金斯敦
亞美尼亞 - 埃里溫
葉門 - 薩那
伊拉克 - 巴格達
伊朗 - 德黑蘭
以色列 - 耶路撒冷
義大利 - 羅馬 (義大利共和國 Republic of Italy)
印度 - 新德里 (印度共和國 Republic of India)
印度尼西亞 - 雅加達
英國 - 倫敦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約旦 - 安曼
越南 - 河內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Z
尚比亞 - 盧薩卡
查德 - 恩賈梅納
智利 - 聖地亞哥
中非 - 班吉
中國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