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磚國家有哪些
金磚國家一共有5個,分別是:
1、中國
中國堪稱世界最具發展活力的經濟區域,引進外資額最高,成為全球最大企業集團的生產基地。GDP從2010年起超過日本排名第二,201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這一歷史性關口,高達4.16萬億美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對此外界給予強烈關注。
中國擁有13億居民,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多的國家,充裕、廉價、可靠的勞動力驅動了中國經濟繁榮,除了無以倫比的價格優勢之外,就業人員的素質也在不斷提升。不過,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下面也潛藏著危機。
雖然中國央行制定了貸款限制措施,經濟過熱的隱患依然未能消除;城鄉、個人收入之間的巨大剪刀差也令發展失衡,危及社會穩定;環境污染更加惡化。中國股市缺乏獨立、有效的監控機制;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問題都為中國經濟製造了瓶頸。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布《2014-2015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內地競爭力較2013年上升一位,名列第28位。
瑞士連續6年位列榜首,新加坡和美國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而同為金磚國家的俄羅斯、南非、巴西和印度分別排第53位、56位、57位和71位。中國經濟競爭力在「金磚五國」中仍然處於領跑地位。
2、俄羅斯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從一個封閉的、中央計劃經濟體轉型為國際整合,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體。俄羅斯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
走過1998年金融危機的俄羅斯經濟就像從灰燼里飛出的一隻浴火鳳凰,在新近國際信用評級當中,被著名的證券研究機構——標准普爾評為投資等級。
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無疑為俄羅斯經濟增添了雙翼。這兩大工業血脈的開采和生產控制了今天五分之一的國民生產,並且創造了50%的出口貿易產值和40%的國家收入。
在金磚四國中,四個類型的國家向世界展示出了大國成長的不同道路:俄羅斯作為前超級大國蘇聯的繼承者,在經歷了一段過山車式的大滑坡後,重整旗鼓,攜前超級大國的餘威,終於回歸到了大國行列。俄羅斯還是鈀、鉑、鈦的第一大產國。
3、巴西
巴西的國民生產總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除傳統農業經濟之外,生產、服務行業也日益興旺,更在原材料資源方面占據天然優勢,擁有鐵、銅、鎳、錳、鋁土礦世界上最高蘊藏量。另外,通訊、金融等新興產業也呈上升趨勢。
巴西前總統、巴西社會民主黨領導人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制定過一套經濟發展策略,為其後的經濟振興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巴西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進入了次發達國家的行列,20多年前就具備了沖擊經濟大國的基礎條件。
但由於通貨膨脹久治不愈,患上既攀不上發達國家、又沒有廉價勞動力優勢的「拉美病」,被全球經濟邊緣化了30年,現如今,它終於走出了低谷,連續多年的強勁經濟增長,使它走上了與西方大國直接對話的講壇。
這套經改政策後來為巴西勞工黨籍的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所發揚光大,其核心內容在於:引入靈活的匯率體系;改革醫療、養老制度;精簡政府官員系統。然而,有批評家認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巴西勞工黨內部貪污受賄不斷,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現任政府的執政根基。
1964年,巴西經歷了政變,新上台的軍政府出了「進口替代戰略」,就是對外建立高關稅壁壘,對內依靠國家扶持搞工業,有賴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歐美資金的注入,1968年到1973年,巴西經濟的平均增長率高達11.2%,被譽為「巴西奇跡」。
4、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國,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規模空前壯大。在過去的20年間,印度經濟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穩定成長,而在經濟前台的背後,是一支高素質的就業大軍。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議會制發展中國家,20年前還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經濟的快速增長只有十幾年的時間,但在軟體、制葯等產業領域已處在國際先進水平,金融服務體系非常完善,它正在走向一條由貧窮落後國家向經濟大國轉變的道路。
據初步統計,西方企業在印度約2300萬高校畢業生眼中越來越富有吸引力。 美國最大的1000家公司當中,四分之一的企業使用在印度開發的軟體。印度葯業也在全球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
世界上40%的「學名葯」(專利期已過的葯品葯劑)是在印度生產的,這一行業帶動個人可支配收入以兩位數字的增長率飛速上漲,與此同時,印度社會出現了一批註重享受、樂意消費的中產階級。
另外,一些大的基礎建設項目,如6000公里長的高速公路網路、興旺發展的出口貿易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後繼力量。
當然,印度經濟也存在不可忽視的弱點,例如: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高額財政赤字、能源及原材料依賴性過高等。政治方面,社會倫理道德觀念變化、克什米爾地區局勢緊張、宗教沖突嚴重、恐怖襲擊頻發都有可能引發經濟動盪。
5、南非
正是看到「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巨大發展潛力,南非共和國作為南部非洲第一大經濟體,一直希望加入該機制。
2010年以來南非政府積極推動,南非總統祖馬從年初開始就對「金磚四國」展開游說工作。他曾在2010年4月份到8月份,接連訪問巴西、印度、俄羅斯和中國。祖馬表示,與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合作會給南非的經濟增長帶來機遇。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機制,也使「金磚四國」能夠進一步加強同南部非洲各國的經貿關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國家設有分公司,地緣接近,風俗相通,它們在這些相對不發達國家投資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優勢。如果四國投資和貿易能通過南非中轉,回報率將顯著提高。
除經濟領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有利於五國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聯合國改革、減貧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區性問題上協調立場,更好地建設一個公平、平衡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解決就業是南非當前面臨的最重大挑戰,單靠南非企業遠遠不夠,必須大力吸引國外投資,而此次峰會正為引進外資提供了絕好機會。南非基礎設施發展滯後,尤其是鐵路網建設遠遠落後其他金磚國家,這成為制約商品和服務流動的瓶頸。這一行業可為國外投資者提供大量投資機會。
此外,南非能源結構較為單一,電力供應緊張,這是制約南非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為此南非政府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提高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應用比例。
作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中唯一的非洲成員,南非還是金磚國家貿易和投資進入南部非洲的門戶。藉助南非企業在南部非洲的銷售和生產網路,金磚國家的產品和服務可以及時、便利地進入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15個國家和地區。
Ⅱ 金磚成員國有哪些國家
金磚國家。主要有5個國家構成,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由於他們的首個字母合成英語單詞的磚,因此被稱為金磚國家。
Ⅲ 金磚國家有哪些國家
金磚國家有5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特指新興市場投資代表。「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俄羅斯(Russia)、中國(China)、巴西(Brazil)和印度(Indi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08年-2009年,相關國家舉行系列會談和建立峰會機制,拓展為國際政治實體。金磚國家(BRICs)最初指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四個成長前景看好的新興市場國家。2010年12月,四國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機制。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金磚國家的標志是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做條狀圍成的圓形,象徵著「金磚國家」的合作,團結。
宗旨:金磚國家遵循開放透明、團結互助、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原則和「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國家精神,致力於構建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夥伴關系。
組織結構:近年來,金磚國家合作已經形成以領導人會晤為引領,以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外長會晤等部長級會議為支撐,在經貿、財政、金融、農業、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禁毒、統計、旅遊、智庫、友城、地方政府合作等數十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的多層次架構
Ⅳ 四大金磚國家指的是哪幾個國家為什麼叫金磚國家
四個金磚國家指的是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次提出BRICs概念,用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個新興市場國家英文名稱首字母組成縮寫詞。因「BRIC」拼寫和發音同英文單詞「磚」(brick)相近,中國媒體和學者將其譯為金磚國家。
(4)金磚國家包括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首次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特指世界新興市場。200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會晤,之後每年舉行一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機制的建立,為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與發展提供了政治指引和強大動力。
金磚國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國家」。
2017年8月,第七屆金磚國家經貿部長會議達成了包括《金磚國家投資便利化合作綱要》在內的8項成果,經濟技術合作將首次納入金磚經貿合作議程。這8項成果包括:批准建立金磚國家示範電子口岸網路;批准《金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路線圖》。
2017年9月4日,金磚五國領導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巴西總統特梅爾、俄羅斯總統普京、南非總統祖馬、印度總理莫迪)在中國廈門舉行第九次會晤,協商一致通過《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自2017年9月4日起實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磚國家
Ⅳ 金磚國家都有哪幾個國家英文怎麼寫
BRICKS
以前是金磚四國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
現在是金磚五國,多了個南非(South Africa)
Ⅵ 金磚國家包括哪些國家
成員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特指新興市場投資代表。「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俄羅斯(Russia)、中國(China)、巴西(Brazil)和印度(Indi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08年-2009年,相關國家舉行系列會談和建立峰會機制,拓展為國際政治實體。金磚國家(BRICs)最初指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四個成長前景看好的新興市場國家。2010年12月,四國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機制。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金磚國家的標志是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做條狀圍成的圓形,象徵著「金磚國家」的合作,團結。
宗旨:金磚國家遵循開放透明、團結互助、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原則和「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國家精神,致力於構建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夥伴關系。
組織結構:近年來,金磚國家合作已經形成以領導人會晤為引領,以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外長會晤等部長級會議為支撐,在經貿、財政、金融、農業、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禁毒、統計、旅遊、智庫、友城、地方政府合作等數十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的多層次架構
Ⅶ 金磚國家有那幾個國家組成
金磚國家的組成國家為: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金磚國家近年來逐步形成了包括領導人會晤、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外長會晤、專業部長會晤、協調人會議、常駐多邊機構使節不定期溝通以及各領域務實合作在內的多層次合作機制。合作機制整體松而不散,迄未設立秘書處和專門網站。
(7)金磚國家包括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金磚國家」聚會一直強調是一種合作機制,避免了使用「集團」、「同盟」等字眼。成員國官方對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非對抗性的屬性定位也很明確。俄外長稱,「金磚外交」是其多元外交的一部分;中國也一直強調協調與合作,而不是對抗與對立。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是把這個機制當作一個可以相互借力的平台,是眾多平台相互制衡的一個要素,是不同體制、不同地域的國家合作的一次嘗試,在國際組織五花八門、各種對話機制和組織層出不窮的今天,是為世界發展錦上添花的有益補充。
Ⅷ 金磚國家有哪些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
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
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South Africa)
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
Ⅸ 上合和金磚有哪幾個國家組成
上海合作組織(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上合組織(英語: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簡稱SCO,俄語: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ШОС;),前身是「上海五國」會晤機制。1996年4月26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會晤。自此,「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正式建立。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觀察員:伊朗、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對話夥伴:斯里蘭卡、白俄羅斯和土耳其;參會客人:土庫曼、獨聯體和東盟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金磚國家的標志是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做條狀圍成的圓形,象徵著「金磚國家」的合作,團結。
Ⅹ 金磚四國包括哪些國家
「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俄羅斯(Russia)、中國(China)、巴西(Brazil)和印度(Indi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08年-2009年,相關國家舉行系列會談和建立峰會機制,拓展為國際政治實體。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金磚國家的標志是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做條狀圍成的圓形,象徵著「金磚國家」的合作,團結。
2015年1月1日,俄羅斯開始擔任金磚國家機制輪值主席國。俄總統普京表示,將利用主席國身份進一步提高金磚國家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
2016年2月15日,印度正式接任金磚國家(BRICS)主席國,任期將持續到12月31日。史瓦拉吉說道:「印度在擔任主席國期間,將組織50多場不同級別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