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擴展閱讀
國電電力股票價格預測 2025-08-29 19:54:32
股票機構進入哪裡看 2025-08-29 19:44:44
甘肅省大唐發電股票行情 2025-08-29 19:29:43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 2021-07-15 03:37:36

『壹』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個人所得稅的具體的計算公式為:(個人收入-5000-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對應個稅利率。

例如某人月薪1萬元,每月社保公積金繳納金額合計1000元,其有一個子女正在上學,每月可扣除1000元,那麼其個人應納稅額為10000-1000-1000-5000=3000元,對比個稅利率表可計算出其個稅納稅額為:3000*3%=90元。

(1)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貳』 新個稅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3險1金後的工資-免徵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免徵額為3500元以下(含)

『叄』 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一:稅法規定

2019年起採用每月預扣預繳、次年統算多退少補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還是每月算一次繳一次,不同的地方是演算法從根據單月數據算修改成按累計數據計算:

本月應扣繳稅額 = (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 *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 - 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 = 累計收入 - 累計免稅收入 - 累計減除費用 - 累計專項扣除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5000*月份數

預扣稅率表

『肆』 新個人所得稅的詳細計算公式是什麼

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35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2011年 9月1日起執行7級超額累進稅率:扣除數為3500元。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

『伍』 個稅計算公式是什麼

在二手房買賣中,我們需要繳納個稅。那麼應該繳納的個稅數額要如何進行計算呢?個稅計算公式是什麼樣的?

個稅的計算公式:

2006年8月1日起,國稅發[2006]第108號正式規定,賣房必須繳納「個稅」,且明確稅率與計算公式:個稅=(轉讓收入-房屋原值-轉讓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合理費用)20%

二手房買賣中,徵收「個稅」,最重要看一個條件:是否「滿五唯一」。

1.【滿五唯一】(家庭名下滿五年且唯一住宅的)——免徵個人所得稅。

2.【非滿五唯一】(家庭名下不滿五年,或滿五年不唯一住宅的)按照「差額」20%徵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發[2006]第108號》

3.【特殊情況】如果買賣的是「已購公房」,查不到「房屋原值」的情況,就按照房子「網簽價」的1%徵收。(所謂公房,就是按照國家房改政策發售的,產權屬於個人的房產)

以上就是買二手房個稅繳納的公式,房子是否滿五唯一,會影響到個稅繳納的的數額,滿五唯一的房子是能省錢的。

『陸』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例: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萬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兒園,同時父母已經60多歲。

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345元個稅;

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10000-5000-2000)×3%=90元個稅。

根據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贍養老人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攤扣除額),所以,個稅=(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6)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減免政策

公眾對「起征點」存在誤解。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起征點」與「免徵額」有著嚴格的區別:

所謂起征點,是征稅對象達到征稅數額開始征稅的界限。征稅對象的數額未達到起征點時不征稅。一旦征稅對象的數額達到或超過起征點時,則要就其全部的數額征稅,而不是僅對其超過起征點的部分征稅。

所謂免徵額是在征稅對象總額中免予征稅的數額。它是按照一定標准從征稅對象總額中預先減除的數額。免徵額部分不征稅,只對超過免徵額部分征稅。


『柒』 新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交個人所得稅按個人工資薪金計算交納的個人應交的稅額,以每月收入額減除免稅的應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等項目,再減去允許扣除費用3500元(外籍人員按4800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公式:應交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交個人所得稅額=(工資-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交個人所得稅額=(工資5800元-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1044元-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3%-速算扣除數0元=37.68元。

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2,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105元;
3,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555元;
4,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1005元;
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2755元;
6,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5505元;
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3505元。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叄仟元伍佰元後(外籍人員按肆仟捌佰元)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