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津保鐵路有普通列車嗎
有,走老津霸過來的走
㈡ 津保鐵路的簡介
津保鐵路全長157.8公里,總投資229億元。其中新建線路133.006公里,利用既有線路24.115公里。建成後,保定市與天津間的運行時間可縮短至40分鍾。設天津西站、勝芳站、霸州西站、白溝站、白洋淀站、徐水站、保定站等7個車站。據沈建明介紹,新建段的大部分將採用高架形式,全線橋梁地段占線路長度的65.4%。津保鐵路天津段從天津西站至與河北省交界處全長只有19.23公里,經過唯一橋梁子牙河特大橋。總投資估算240億元,建成後津保間運行時間可縮短至40分鍾。該線建設可連接京廣線(徐水站)、京九線(霸州站)、京滬線與京廣高速線、京滬高速線、京津城際線和津秦客運專線相連,京津冀地區的城際交流聯系,2015年12月28日正式通車。
津保鐵路於2010年9月1日開工建設,線路總長157.8公里,其中新建線路132.9公里,利用既有京廣鐵路24.9公里。津霸段高速鐵路,霸保段快速鐵路,高快結合為捷運鐵路。天津西站至霸州西站之間為津霸客運專線,設計時速250公里;霸州西站至徐水站的霸徐鐵路為客貨共線,設計時速200公里。 保定-霸州鐵路聯絡線長度僅86公里,但卻可以與早已建成的天津-霸州聯絡線構成津保鐵路。此條鐵路可用於多種用途,並在區域發展中有重要作用:
第一,溝通了京廣、京九、京滬三大幹線,大大加強了路網機動能力。從地圖上看,保霸鐵路恰好與周邊線路構成京津的鐵路交通的「外環」。
第二,合理利用區域內的鐵路樞紐資源,減輕北京樞紐的轉運壓力。現京津冀地區的鐵路網布局是以北京鐵路樞紐為中心向外呈輻射狀分布的,這在增進效率的同時,也給北京樞紐帶來極大壓力,北京樞紐在春運、黃金周期間的運輸壓力也是眾所周知,並且還在快速增加。建設保霸鐵路,可以合理協調北京、天津以及周邊地區的鐵路客貨流量和流向。
第三,修建保霸鐵路,開拓了天津港的發展空間。天津港是華北地區的重要港口,其實現快速發展離不開自身建設,且必須具有更加廣闊的腹地。現在來看其自身建設完全可以滿足自身需要,腹地是主要制約因素。天津唯獨缺乏一條向西的大容量集疏通道。近期來看,保霸鐵路溝通了天津和京廣、石太、太中等干線鐵路,遠期開辟天保大線(天津-保定-大新)後,天津港的腹地問題就得到了一個基本的解決。
第四,溝通河北省內鐵路交通,加強省內聯系。由於本地區的行政區域劃分,河北天然的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現冀中南的石家莊到冀東的唐山的鐵路交通,要經北京、天津中轉或途經山東德州,中途耽擱難免。修建保霸鐵路可「截彎取直」,從石家莊出發,可經保定直接到天津、唐山等地,解決省內聯系和石家莊等中心城市和天津之間的直接鐵路交通問題,節省70-100公里不等的路程,是非常可取的鐵路交通捷徑。
第五,促進周邊經濟發展,輻射帶動太行山老區。保霸鐵路沿線經過的徐水、安新、容城、雄縣、霸州等地,均是有著良好資源或勞動力條件的地區,如:容城的服裝和白洋淀,雄縣的溫泉,徐水等地也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保霸鐵路作為本區域重要的交通設施,將大大帶動沿線地區的工業、農業以及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保霸鐵路貫通後,對接在建或即將建的保阜(保定-阜平)等高速公路對太行山中段地區形成有力輻射。這一帶是有著優良傳統的革命老區,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很大貢獻,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應適當體現對革命老區的照顧和傾斜,同時冀中地區也得到了依託天津港加快自身發展的有利條件。
第六,可以作為一些內陸省份的「出海線」。待保霸鐵路建成後,視實際情況建設天保大線西段使保霸鐵路延伸至山西境內,溝通河北和山西,為晉煤外運開辟中間通道,為沿線省份發展外向型經濟創造有利條件。 保霸鐵路具有當前和長遠的兩重意義,對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從規劃到現在,已經將近十年卻仍尚未動工。保霸鐵路並不是一省一市的問題,應納入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之中,統籌規劃實施。
㈢ 誰知道津保鐵路通車時間
津保鐵路於2010年3月21日正式開工建設,原定計劃是2013年建成通車。
但是2011年,鐵路資金緊張,津保鐵路被迫停工。
今年3月20日傳出消息,津保鐵路正式復工,根據現有工程進度,估計2014年可以正式通車。
㈣ 津保鐵路
經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批復,3月21日津保鐵路正式開工建設。這不僅將打造濱海新區通往西北部的重要客貨通道,解決多年來天津沒有直通西部的鐵路通道的問題,津保鐵路還將連接京石客運專線、京滬高速鐵路、津秦客運專線等三條線路,加快推進環渤海京津冀區域高速鐵路網建設,縮短京津冀城市群的時空距離,加快推進環渤海區域合作進程。
縮短京津冀城市間距離
津保鐵路起自天津西站終至保定站,正線全長158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由天津市、河北省和鐵道部共同出資建設。線路自天津西站高速車場引出,經河北霸州、雄縣至保定,一小時通達。津保鐵路兼顧了客、貨運輸,它的建設將由鐵路正線及其他配套工程兩部分組成。正線工程分為天津西至霸州段和霸州西至保定段。配套工程包括津保鐵路與京石客運專線、京九線、京廣線的聯絡線工程等。
記者從鐵路建設規劃中看到,從天津北上南下的鐵路交通十分便利,可以通過在建的津秦客運專線,連接秦沈客運專線,到達東北方向;未來還可通過京滬高鐵直達山東、上海方向。但一直以來去往西部太原、西安等地,只能由北京、德州繞行。鐵三院副總工程師、天津鐵路項目指揮部指揮長沈建明介紹,津保鐵路建成後可以連接京石客運專線,在石家莊可接轉石太鐵路客運專線,三條高鐵「牽手」解決了天津通往西部的瓶頸。
不僅如此,津保鐵路作為京津冀地區鐵路網的一部分,猶如一條黃金紐帶連接起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等三條鐵路干線,京石客運專線、京滬高速鐵路、津秦客運專線等三條客運專線,未來還會與規劃中的京九客運專線、京石城際鐵路連通。通過與作為京廣客運專線一部分的京石客運專線的連接,津保鐵路還打通了天津鐵路西行的瓶頸與南下武漢、廣州的通道。
未來,根據環渤海京津冀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為適應旅客運輸需求快速增長的需要,還將建設以北京為中心,以京津為主軸,以石家莊、秦皇島為兩翼的城際軌道交通網路。建設中的津秦客運專線設計時速350公里,建成後從天津到秦皇島乘火車大約只需要50分鍾;而京石客運專線開通後,從北京到達石家 庄 的 車 程將大 為 縮 短;到2012年左右,河北11個設區市將全部貫通高速鐵路,在全國各省區中率先跨入高鐵時代。
助推環渤海地區協調合作
環渤海地區海岸線長達5800公里,包括近20個城市、60多個港口和數千家大型企業。環渤海經濟圈以其特有的地緣優勢和產業特點,正在成為我國經濟最富活力的地區之一。與我國其他區域比較,環渤海區域具有整體協調發展的良好基礎,從港口與海岸線分布、自然資源、科技資源、人力資源等方面看,環渤海地區的綜合優勢遠遠超過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環渤海區域要在21世紀成為中國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經濟增長中心之一,必須加快推進區域經濟共同發展。這既是提高區域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必然選擇。天津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王愛蘭認為,正在完善中的京津冀快速交通體系,無疑是加速環渤海經濟圈融合的重要推動力,不但加速了城市職能分工,也便於形成優勢互補。
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藍皮書《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報告區域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指出,由於行政規劃、管理體制和政策機制等方面的原因,以往環渤海區域內城市各自為戰、自成體系,削弱了以京津為核心的城市群的系統整合和放大功能。無論從經濟發展的活躍程度,還是區域內的整合效益而言,環渤海地區的發展水平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區域合作的進展也比較緩慢。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這些地區已經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的主要增長極,和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謝思全認為,區域經濟協調及一體化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研究顯示,在一定區域內提高經濟協調統一度,有利於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優化配置,有利於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可以全面提升區域經濟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未來高速鐵路網將進一步顯現經濟效益,助推環渤海地區協調合作。
京津冀有望形成「兩小時經濟圈」
按照規劃,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總里程達到710公里,線網布局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主要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際軌道交通網路將覆蓋京津冀地區的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兩小時交通圈」。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鄧向榮認為,京津冀高速鐵路網的建成將使空間、地域概念縮短,為物資、信息、人才的更快流動提供支持和依託。
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後,北京和天津兩大直轄市之間的火車單程縮短為半小時,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兩地居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諸多改變。不僅如此,便捷的鐵路交通還催生兩地互動與兼容的生活方式、就業形式和商務模式,有效地促進了京津城市經濟發展。剛剛過去的2009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0.1%,天津增長16.5%,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有分析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下,兩市經濟增長與兩地居民密切往來,繁榮異地消費密不可分。
未來,這種變化也將出現在京津冀區域。已經開工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京石客運專線、津秦客運專線等,將在北京、天津及河北省之間打造更多、更便捷的鐵路通道,有助於形成京 津 冀 地 區的「 兩 小 時交通圈」。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和河北省的石家莊、廊坊、保定等市,城市密集,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據了解,國家層面正在研究制定京津冀都市圈發展規劃,京津冀城市群有望在各自優勢的引領下,盡快形成優勢互補、產業相互對接、相互促進的關系。
北京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總部資源豐富,具有高科技、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天津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將以濱海新區的發展為重點,逐步建設成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而河北有土地資源優勢、礦產資源優勢、港口優勢等。高速鐵路網的建設將整合城市資源,進一步增強天津港的疏港能力,也將使濱海新區的輻射功能延伸到內陸地區。便捷的交通將使京津冀地區的產業布局調整、項目合作、企業交流,甚至社會、文化交流更加通暢,為三地更廣泛地合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從而使京津冀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
㈤ 白洋淀站的津保鐵路
津保鐵路全長156.989公里,總投資229億元。其中新建線路133.006公里,利用既有線路24.115公里。建成後,保定市與天津間的運行時間可縮短至40分鍾。據沈建明介紹,新建段的大部分將採用高架形式,全線橋梁地段占線路長度的65.4%。津保鐵路天津段從天津西站至與河北省交界處全長只有19.23公里,經過唯一橋梁子牙河特大橋。設計速度為250km/h,總投資估算240億元,建成後津保間運行時間可縮短至40分鍾。該線建設可連接京廣(保定站)、京九(霸州站)、京滬鐵路,與京廣高鐵、京滬高鐵、京津城際和津秦客專相連,京津冀地區的城際交流聯系。 津保鐵路項目工期為3年,預計2015年年底建成通車。津保線路自天津西站高速車場引出,設天津西站、勝芳站、霸州西站、白溝站、白洋淀站、徐水站、保定站7個車站,線路正線全長158公里,按照客貨兼顧原則及時速250公里標准建設。建成通車後,天津通往西部地區的鐵路通道將打通,津保兩地旅客往來無須繞道北京,1小時的通達時間將大大方便旅客出行 。
㈥ 一個疑問:建設津保鐵路為何要甩掉原來的老津霸鐵路如題 謝謝了
還是為了提速,增加與高速公路的競爭力。
津保鐵路東起天津西客站,途經廊坊、雄縣、容城、徐水等市縣,引入京廣鐵路,止於保定火車站。設計時速為每小時200—250公里。正線全長157.12公里,同時建設與京石客專聯絡線18.53公里,與京廣鐵路聯絡線11公里。建設標准為國鐵一級、客貨共用。
目前,從保定到天津走高速約3小時。高鐵建成後只需40分鍾左右;從石家莊到唐山只需2個多小時。津保鐵路通車後,將與京廣、京九、京滬和津秦等干線鐵路互通並網,打通河北、山西等內陸省份的出海通道。有利於緩解北京的鐵路樞紐壓力,擴大天津港[0.13% 資金 研報]腹地,拉近冀中南與冀北地區空間距離。
2014年11月,津保鐵路正線正式鋪軌,預計2015年底建成通車,屆時保定到天津只需40分鍾。
㈦ 津保鐵路的介紹
津保鐵路 連接天津市至河北省保定市,線路自天津西站高速車場引出,經河北霸州、雄縣至保定站。該鐵路總長157.8公里,其中新建線路132.9公里,利用既有京廣鐵路24.9公里,全線橋梁比約為44%。全線共設7個車站,分別是天津西站、勝芳站、霸州西站、白溝站、白洋淀站、徐水站、保定站。高鐵加快鐵:天津西站至霸州西站之間為津霸客運專線,設計時速250公里,為高速鐵路;霸州西站至徐水站為客貨共線的霸徐鐵路,設計時速200公里,為快速鐵路。高快結合為捷運鐵路。津保鐵路與津秦高鐵連接,經秦沈客運專線、哈大線到東三省。從沈陽經天津、保定到廣州,全程最短用時應該在11個小時左右。從沈陽經津保鐵路到達太原、西安、石家莊等地的時間也將大幅縮短。成為連接天津、河北及中西部地區的便捷通道,還橫向連通了京廣、京九、京滬鐵路三大繁忙干線,有利於加快京津冀一體化。津保鐵路已於2015年12月28日正式運營。
㈧ 這津保高鐵到底什麼時候修關繫到誰的利益了
gxtree:你沒有討論的的誠意,不懂歷史也就算了,遠的不懂,懂近點的嗎?不知道地名的變遷嗎?知道北京曾經叫過北平嗎?想繼續對話,建議先去補一下「建國方略」,學著有點深度好不好,哪怕是裝的,只會攻擊別人很沒有意思,這里不是游戲。你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㈨ 津保鐵路河北保定雄縣區
3月22日已開工。天津至保定鐵路工程起自天津西站,終至河北省保定站,包括新建天津至保定鐵路,以及建設本線與京石客運專線、京九線、京滬線的聯絡線工程,建設天津樞紐大北環線等配套工程。津保鐵路全線長157.925公里,將新建鐵路133.006公里,利用既有線24.919公里,設天津西站、勝芳、霸州西站、白溝、白洋淀、徐水、保定等7個車站。雄縣段的車站在西王魁,佔用的田地房子有哪些賠償或補貼還不知道上邊的政策呢,你可以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