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相去幾何
擴展閱讀
假設A股票價格下跌 2025-09-09 14:28:44
老闆股票行情軟體下載 2025-09-09 14:09:48
日干己土適合買什麼股票 2025-09-09 13:01:38

相去幾何

發布時間: 2021-07-15 20:28:12

⑴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意思

老子說,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恭維你與呵斥你,距離會有多遠呢?——可能就在轉瞬之間。

對你好或者不好,都是別人的自由,有些人來了就來了,不必驚喜,走了就走了,無需悲傷,我們的生命歷程之中,必然會有人出現,也一定會有人離開,看淡一些就好,來去隨意,得失隨緣,不要太放在心上,你如果在意別人對你的態度,就註定活在枷鎖之中。而對於走得很近的人,往往要求和期望也就越高,期望越高,也就會更加挑剔,當然就越容易因內心的失望而疏遠。

⑵ 相去幾何時矣中去什麼意思

戴震難師
先生是年乃能言,蓋聰明蘊蓄①者久矣。就傅②讀書,過目成誦,日數千言不肯休。授《大學章句》,至「右經一章」以下,問塾師:「此何以③知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記之?又何以知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師應之曰:「此朱文公所說。」即問:「朱文公何時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時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幾何時矣?曰:「幾④二千年矣。」「然則⑤朱文公何以知然?」 師無以應,曰:「此非常兒也。」

翻譯:
戴震這年才會說話,大概是聰明積累的時間太長,跟隨老師讀書,看一遍就能背下來,每天背幾千字不肯停下來,老師教《大學章句》至《右徑一章》以下。問老師:「這憑什麼知道是孔子的話,而曾子記述,又怎麼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學生記下來的呢?」老師回答他說:「這是朱文公說的。」(他)馬上問:「朱文公是什麼時候的人。」(老師)回答他說:「宋朝人。」「曾子,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說:「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師)說:「差不多兩千年了。」「既然這樣朱文公怎麼知道這些?」老師無法回答,說:「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孩子。」

所以,根據翻譯可知:相去:相隔。去,距離

註解
先生:老師,這里指戴震。
是年:這里指1733年,這年戴震十歲。
乃:才。
先生是年乃能言,言:說話。
蓋:這里指推測。
蘊蓄:蘊藏,積蓄。
就傅:跟隨老師。
日數千言不肯休,言:字。
塾:私塾,指自家內設的學校。
何以:以何,憑什麼。
述:記述。
門人:學生。
應:回答。
相去:相隔。去,距離。
幾何:多少。
幾:差不多。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無以:沒有什麼可以拿來…

參考資料:網路

⑶ 相去幾何時矣中去什麼意思 戴震難師中的 相去相去幾何時矣.

戴震難師
先生是年乃能言,蓋聰明蘊蓄①者久矣.就傅②讀書,過目成誦,日數千言不肯休.授《大學章句》,至「右經一章」以下,問塾師:「此何以③知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記之?又何以知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師應之曰:「此朱文公所說.」即問:「朱文公何時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時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幾何時矣?曰:「幾④二千年矣.」「然則⑤朱文公何以知然?」 師無以應,曰:「此非常兒也.」
翻譯:
戴震這年才會說話,大概是聰明積累的時間太長,跟隨老師讀書,看一遍就能背下來,每天背幾千字不肯停下來,老師教《大學章句》至《右徑一章》以下.問老師:「這憑什麼知道是孔子的話,而曾子記述,又怎麼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學生記下來的呢?」老師回答他說:「這是朱文公說的.」(他)馬上問:「朱文公是什麼時候的人.」(老師)回答他說:「宋朝人.」「曾子,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說:「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師)說:「差不多兩千年了.」「既然這樣朱文公怎麼知道這些?」老師無法回答,說:「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孩子.」
所以,根據翻譯可知:相去:相隔.去,距離
註解
先生:老師,這里指戴震.
是年:這里指1733年,這年戴震十歲.
乃:才.
先生是年乃能言,言:說話.
蓋:這里指推測.
蘊蓄:蘊藏,積蓄.
就傅:跟隨老師.
日數千言不肯休,言:字.
塾:私塾,指自家內設的學校.
何以:以何,憑什麼.
述:記述.
門人:學生.
應:回答.
相去:相隔.去,距離.
幾何:多少.
幾:差不多.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無以:沒有什麼可以拿來…
參考資料:網路

⑷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

書名:二十四詩品 作者:司空圖

這幾句是第23首
http://ke..com/view/333343.htm

⑸ 老子中的「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的意思是什麼

(原文)「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譯文)「應諾與斥阿,都是一種聲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別?」
此文來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章 (原文)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譯文)與文化學問斷絕,才能免於憂患。應諾與斥阿,都是一種聲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別?可是其發展,後來則有善惡之別,這相差應該有多大?

⑹ 「唯之與阿 相去幾何」什麼意思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出自《老子》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唯之與阿:唯,恭敬地答應的聲音,是晚輩對長輩的回應;阿,怠慢地答應的聲音,是長輩對晚輩的回應。一說阿同"呵",斥責、呵斥。
相去幾何:去,離開,指距離;幾何,多少。(恭敬地應答的聲音與呵斥的聲音)相差倒底有多少?

「唯」與「阿」兩字,是指我們講話對人的態度,將二者譯成白話,在語言的表達上都是「是的」。但同樣「是的」一句話,「唯」是誠誠懇懇的接受,「阿」是拍馬屁的應對,不管事實對或不對,一味迎合對方的意見,這便是「唯之與阿,相去幾何」之處。許多青年朋友和我們談話時,每說:「你的看法很好,不過我……」,這就是「阿」。「不過」、「但是」這類轉語,往往隱含著低聲下氣,不敢得罪人的順從心理。然而,真理是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不能隨便將就別人,做順水人情的。
故整句的翻譯為 應諾和呵斥,相距有多遠?

另有成語:

1.唯阿之間

相去幾何,漢語詞彙,拼音為xiāng qù jǐ hé,是彼此之間相距多遠的意思。出自《老子》。

  • 中文名

    相去幾何

  • 注音

    xiāng qù jǐ hé

  • 出處

    《老子》第二十章

  • 釋義

    表示差別不大

  • 【詞目】相去幾何

    【讀音】xiāng qù jǐ hé

    【釋義】去:距離;幾何:多少。彼此之間相距多遠呢?表示差別不大。

    【出處】《老子》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⑺ 為之矣額,相去幾何是什麼意思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出自《道德經》
意思是,應諾和呵斥,相距有多遠?美好和丑惡,又相差多少?

⑻ 周朝,宋朝相去幾何時矣,去的意思

距離。此處指時間上的距離。
翻譯:周朝和宋朝相差多少時間。或多少年。
手打,望採納。

⑼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尊酒,日往煙蘿。花覆茅檐,疏雨相過。倒酒既盡,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是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曠達,這詩的意思就是 曠達~

⑽ 唯之與阿 相去幾何什麼意思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與「阿」兩字,是指我們講話對人的態度,將二者譯成白話,在語言的表達上都是「是的」。但同樣「是的」一句話,「唯」是誠誠懇懇的接受,「阿」是拍馬屁的應對,不管事實對或不對,一味迎合對方的意見,這便是「唯之與阿,相去幾何」之處。許多青年朋友和我們談話時,每說:「你的看法很好,不過我……」,這就是「阿」。「不過」、「但是」這類轉語,往往隱含著低聲下氣,不敢得罪人的順從心理。然而,真理是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不能隨便將就別人,做順水人情的。
故整句的翻譯為 應諾和呵斥,相距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