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查品珍和金庸之間有何聯系,為何說她沒有得到丈夫的愛
查品珍是查良鏞(金庸)同宗的遠房姑母,查品珍的丈夫是“軍神”蔣百里,雖然查品珍與蔣百里有過婚配,但蔣百里的心裡根本就沒有這個女人,他娶日本女護士,還納妾,就是不想對查品珍有絲毫的感情,一生都沒有生兒育女,最後孤老終生。
不知道金庸知道自己的遠方姑母有這樣的遭遇會是何樣的感想,他一支妙筆寫盡世上的情情愛愛,卻唯獨寫不出自己的姑母曾經內心的凄涼與悲苦。也或者金庸知道自己的姑母曾經受的傷害後,他筆下的那些女子們才變得更有靈氣一樣,因為他不能左右現實里的結局,但在小說里,他就是最大的決裁者,他希望他筆下的女子都有好的歸宿,不在有查品珍的悲劇。
㈡ 如何清晰、簡單明了的理順「金庸、徐志摩、瓊瑤、錢學森」之間的關系
這四位看似是不同行業、無任何關聯的近現代名人,但其實,他們還是有著親戚關系的。首先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四位的身世、身份成就以及涉及到的他們的親屬。
瓊瑤(1938年—)原名陳喆,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袁行恕與袁行雲是堂兄妹,袁行雲的妻子為查良敏,所以查良敏是瓊瑤的三舅媽。而查良敏又是金庸叔伯的女兒,所以查良敏是金庸的堂姐。
最簡單地總結一下他們的關系的話: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父親的最小的堂妹,所以金庸是徐志摩的表弟;錢學森的岳父、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錢學森的夫人蔣瑛,是金庸的表姐;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給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㈢ 金庸 穆旦 是什麼關系
穆旦與金庸是同族的叔伯兄弟,都是「良」字輩,名字都帶金字旁,詩人穆旦的原名是查良錚,而金庸的原名則是查良鏞。而且二人在起筆名的時候有著驚人的相似,查良錚拆「查」字為木旦,諧音變成穆旦;查良鏞,拆「鏞」為金庸。
(3)查品珍擴展閱讀
穆旦1918年4月5日(農歷二月二十四日)生於天津。與作家金庸(查良鏞)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屬「良」字輩,有親屬關系。1934年查良錚將「查」姓上下拆分,「木」與「穆」諧音,得「穆旦」(最初寫作「慕旦」)之名。
穆旦和金庸家世系浙江海寧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穆旦與其同宗。金庸一生情系中華,愛國愛港。以鐵肩擔道義,以妙手著文章,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先河。
㈣ 誰知道金庸、徐志摩、錢學森、瓊瑤,蔣百里親戚關系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 蔣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錢學森——金庸的表姐夫(蔣百里的女兒蔣英是「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勛錢學森的妻子); 瓊瑤——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 海寧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進入近現代,査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査濟民,教育家査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
(4)查品珍擴展閱讀:
查家在清代「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被康熙稱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賜以「澹遠堂」、 「敬業堂」、「嘉瑞堂」等匾額。徐家則是古鎮一大富商,祖代相沿經營著醬園、綢庄、錢庄。金庸生母徐祿是詩人徐志摩的父親最小的堂妹。
1914年,徐祿與查樞卿結為夫婦。成親以後,徐祿與查樞卿感情篤深,先後生下長成的有查良鏗、查良鏞、查良浩、查良棟、查良鈺五子和查良琇、查良璇二女。1937年,徐祿因患急性菌痢而病亡,這一年,金庸只有13歲。
金庸的繼母顧秀英原是查家的丫鬟「月雲」。顧秀英11歲時押給查家的,起先伺候金庸的祖母。20多歲時被母親領回,後來去了上海做女傭,因而,查家逃難時她沒有跟著過江。
徐祿病亡滿3年,查樞卿續弦,小他17歲的顧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擔當起撫育幼子的責任。後來,她先後生下查良鋮、查良楠、查良斌、查良根四子和查良琪、查良珉二女。
親屬
表兄:徐志摩
同宗:穆旦(查良錚)
姑父:蔣百里
表姐:蔣英(錢學森的夫人)
表外甥女:瓊瑤
金庸的武俠小說寫作始於1955年,當時他在《大公報》上與梁羽生、陳凡開設《三劍樓隨筆》專欄。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寫出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隨後又寫出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等作品,截止1970年代封筆,總共寫了14部武俠小說。
2018年10月30日,明報創辦人、一代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
㈤ 蔣百里的三位夫人都是誰
蔣百里三位夫人是查品珍、蔣佐梅、王若梅。
1889年,蔣百里還是個六七歲的頑童時就由父母包辦婚姻。對方是個封建的舊式女子,名字是叫查品珍。
1913年蔣百里自殺後,蔣百里受到醫院護士、日本女子佐藤屋登的悉心照料,竟奇跡般生還。後者成為第二任妻子,改名蔣佐梅。
蔣母楊太夫人急欲抱孫,有義女王若梅,乃命百里納為側室。
蔣百里資料:
蔣百里名方震,字百里,浙江省杭州府海寧州硤石鎮(今海寧市硤石鎮)人。著名軍事家,先後參加過討袁護法運動、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
蔣百里以軍事學家聞名於世,所著《軍事常識》是中國近代軍事理論的開山之作,《國防論》被公認為中國近代國防理論奠基之作。
蔣百里是國民政府對日作戰計劃的主要設計者。代表作《國防論》成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隊的戰略指導依據,作為中國抗戰國防戰略的重要基礎,為鼓勵民族士氣,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㈥ 徐志摩、瓊瑤、金庸三人什麼關系
內容:
金庸的母親是徐志摩父親的堂妹,也就是說金庸和徐志摩是表兄弟。
金庸的堂姐嫁了瓊瑤的三舅~
附:錢學森的岳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詩人穆旦是金庸的堂兄。
資料拓展: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瓊瑤,原名陳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 ,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㈦ 徐志摩,金庸,瓊瑤三人關系
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因為金庸生母徐祿是詩人徐志摩的父親最小的堂妹,金庸的堂姐嫁了瓊瑤的三舅,也就是說金庸和徐志摩是表兄弟。
徐志摩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公子哥的生活。
瓊瑤的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 。瓊瑤本人還有一個龍鳳胎弟弟=。瓊瑤也是作家金庸的遠親,金庸的堂姐為瓊瑤的舅母。是詩人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
瓊瑤有兩段婚姻,1959年4月,瓊瑤與慶筠結婚。1961年7月,二人兒子陳中維出生。1964年夏,瓊瑤與慶筠離婚。1979年5月9日,瓊瑤與平鑫濤結婚。
明正德年間,徐松亭在硤石經商,家居於硤石,為硤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徐志摩即其族人[1]。
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實業家,徐氏世代經商,早年繼承祖業,獨資經營徐裕豐醬園。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合股創辦硤石第一家錢庄——裕通錢庄,後又開設人和綢布號。成為遠近聞名的硤石首富。
清光緒二十三年徐志摩生於十二月十三日,徐志摩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按族譜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國留學時他父親徐申如給另取的名字。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在金庸小說里,還有一條隱線也與徐志摩有關。《神鵰俠侶》中,全真道人曾介紹小龍女的來歷,這可以在徐志摩的《愛眉小札》中找到線索,包括『、『龍龍』、『我最甜的龍兒』。」在葉克飛看來,《神鵰俠侶》通過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表達了對封建禮法的蔑視。而小龍女之名得於陸小曼,顯然有深意。
(7)查品珍擴展閱讀:
人物關系背景
金庸先生出生於浙江海寧名門望族査家,海寧博物館地方史研究者吳德建曾參與修訂了最新一版査氏家譜,這套家譜足足有6卷本,査家共出了22個進士,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
進入近現代,査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査濟民,教育家査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其中,查濟民曾於1992年擔任首屆國務院香港事務顧問,因此榮獲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的「大紫荊勛章」。
除了這些査姓名流外,令網友們驚嘆的是,原來金庸族譜旁系姻親關系中還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除了穆旦是金庸的堂哥之外,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金庸是徐志摩表弟,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
所以蔣英是金庸的表姐,而蔣百里的副官居然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緯國。而我國著名的古建築「糾偏大師」曹時中是金庸的妹夫,已過世的北京德雲社演員張文良本名叫查良燮,是金庸的親叔伯兄弟。
但金庸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徐志摩去世早,和他接觸不多,小時候,金庸跟母親回徐家,見過這位才華橫溢的表哥。當時徐志摩已從英國留學回來,在劍橋大學寫的《再別康橋》一詩已膾炙人口。
而至於穆旦,由於金庸出於海寧査家,而穆旦出於天津査家,據說,兩人終生未曾謀面。
㈧ 金庸(查良鏞)與徐志摩
他們是表兄弟關系。 2006年10月25日下午3時30分,查良鏞(金庸)先生在嘉興市領導沈雪康、王淳等陪同下,再次回到老家海寧。 4時20分,80高齡的查良鏞先生不顧旅途勞頓,一下車就直奔硤石鎮菜市弄32號表兄徐志摩的故居。這一故居是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時的新房,查先生說他小時候曾來過。路還是那條路,門還是這個門,查先生在自己親筆題的「詩人徐志摩故居」前駐足整整一分多鍾,才邁出腳步走進正廳。從地上的每一塊磚頭、屋裡的每一件擺設中,他極力搜尋著兒時的記憶,溫習著曾經的溫馨場面。看著櫥窗里表哥與陸小曼的書信,還有梁啟超在證婚詞中對表兄「用情不專」的評語,他笑了。看到面容姣好的林徽音的照片,他趕緊向同行的人介紹:「這是林徽音。」 臨走時,查先生欣然提筆,為表兄的故居題詞:七十年後再訪舅氏舊居。字里行間浸潤著他深深的思念之情。 海寧袁花查家和硤石徐家,同是名門望族。查家在清代「一門十進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稱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賜以「澹遠 堂」、「敬業堂」、「嘉瑞堂」等匾額。徐家則是古鎮一大富商,祖代相沿 經營著醬園、綢庄、錢庄等業,清末民初,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先後創辦了繅絲、紡織、發電、電話等新興工業,硤石與袁花兩鎮相距僅14公里,兩家祖輩素有來往,早結姻親。徐志摩在日記和家信中多次提到的「蔣姑母」,即是查良鏞同宗的遠房姑姑查品珍,是徐志摩的姻親嬸母(軍事學家蔣百里之妻)。1901年,徐志摩5歲時在家啟蒙讀書,塾師便是查家「澹遠堂」的查桐軫。後來,其子查猛濟也入徐家,當了志摩獨子徐積鍇的塾師。志摩乘飛機失事遇難後,查家以輓聯「司勛綺語焚難盡,僕射余情懺較多」表示哀悼。後來,查、徐兩家親上攀親,結成聯表。1915年前後,查家「敬業堂」赫山房查樞卿成親,娶徐申如的堂妹徐樂為妻。徐樂嫁到查家後,先後生下良鏗、良鏞、良鈺、良鎬四子和良王秀、良璇二女,查良鏞是老二。年幼時,良鏞常隨父母到舅家作客,與回鄉度假的表兄徐志摩作伴。1931年,表兄遇難身亡,翌年春上,靈柩迎回硤石安葬,查良鏞隨母前往弔唁。從此,表兄的形象深深刻印在他的記憶中。 1937年日寇入侵,良鏞的母親徐樂在逃難途中撒手人寰。抗戰勝利後,良鏞從重慶返回家鄉,為紀念母親,曾到徐家撫慰舅父徐申如,隨後,他任《東南日報》記者去了杭州,期間,他讀了徐志摩寫的《西湖記》和一些新詩,深為表兄橫溢的才華而欽佩。若干年後,金庸寫了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從書中人物陳家洛的身上,隱約可見徐志摩的書生形象和紳士風度。 離鄉50年,金庸對表兄徐志摩難以忘懷。80年代,他獲悉家鄉父老為徐志摩修建新墓,十分高興,多次致信表達感激之情。1991年,他又致信浙江嘉興市領導,表明心願:「吾當返鄉會友,拜謁徐志摩之墓地,憑吊表兄,以表多年之思念。」 果然,1992年12月3日, 金庸一回到家鄉海寧,便來硤石西山麓徐志摩墓前,與夫人林樂怡雙雙向詩人默哀,獻上鮮花,然後深深地彎腰鞠躬。他緩緩地說:「我的母親是徐志摩的堂姑媽,他是我的表兄。他死得很早,我和他接觸不多,但印象深刻。我讀過他的新詩,看過他的散文,都是很優美的,對我教益很深。聽說為他新建了墓地,早就想來憑吊,今天終於如願。」 後來,他鋪紙調墨,飽蘸著對表兄的深情,寫下了「詩人徐志摩」的條幅。
㈨ 徐志摩與金庸瓊瑤的關系
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金庸是徐志摩表弟。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成為瓊瑤的舅母。算起來,金庸比瓊瑤長一輩,是瓊瑤舅母的堂弟,瓊瑤應該叫金庸為堂舅。
金庸先生出生於浙江海寧名門望族査家,海寧博物館地方史研究者吳德建曾參與修訂了最新一版査氏家譜,這套家譜足足有6卷本,査家共出了22個進士,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
進入近現代,査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査濟民,教育家査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其中,查濟民曾於1992年擔任首屆國務院香港事務顧問,因此榮獲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的「大紫荊勛章」。
除了這些査姓名流外,原來金庸族譜旁系姻親關系中還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除了穆旦是金庸的堂哥之外,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金庸是徐志摩表弟,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錢學森的岳父、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蔣英是金庸的表姐,而蔣百里的副官居然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緯國。而我國著名的古建築「糾偏大師」曹時中是金庸的妹夫,已過世的北京德雲社演員張文良本名叫查良燮,是金庸的親叔伯兄弟。
但金庸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徐志摩去世早,和他接觸不多,小時候,金庸跟母親回徐家,見過這位才華橫溢的表哥。當時徐志摩已從英國留學回來,在劍橋大學寫的《再別康橋》一詩已膾炙人口。
而至於穆旦,由於金庸出於海寧査家,而穆旦出於天津査家,據說,兩人終生未曾謀面。
(9)查品珍擴展閱讀:
1、金庸原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武俠小說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其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
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並在1980年代涉足政界,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他因其優秀的小說作品而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後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壽94歲。
2、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小字又申,後改字志摩,浙江海寧人,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於富裕家庭,並曾留學英國。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這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
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與胡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等人於1923年創建新的文學團體:新月詩社。
3、瓊瑤,金庸的表外甥女瓊瑤(1938年4月20日-),本名陳喆言情小說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華語歌曲作詞人。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高。
瓊瑤的小說作品,大多已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其中較為聞名的包括《庭院深深》、《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在水一方》、《海鷗飛處》、《彩雲飛》、《一簾幽夢》、《六個夢》系列《梅花三弄》系列 《還珠格格》三部曲。
1971年和1975年,由瓊瑤小說作品改編的電影《庭院深深》和《女朋友》,分別獲得第9屆、第12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其中《還珠格格》更在東亞地區享譽盛名,不僅在台灣、香港、中國大陸等地取得收視冠軍,在日韓和東南亞等地也深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