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記敘文技巧
擴展閱讀
股票下午幾點就不交易了 2025-09-10 11:11:35
300323股票怎麼買不進去呢 2025-09-10 10:51:10
陪陵榨菜股票價格 2025-09-10 10:44:03

記敘文技巧

發布時間: 2021-07-16 04:00:07

1. 記敘文得分技巧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必須把這六個方面 都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情。交代這六個方面的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安排。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公雞唱歌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敘述中一定要把這三方面寫好,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記敘的條理要清晰。每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

2. 記敘文答題技巧初中

初三網 > 初中語文 > 語文答題技巧 > 正文
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有哪些
2019-08-29 10:06:56
文/宋則賢
記敘文閱讀是語文閱讀中比較重要的一類題型,下面是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標題

題型一:辨析題目的含義及作用

1、含義:先分析基本義,再揭示比喻義、引申義、象徵義。

2、作用:貫穿全文線索;概括主要內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製造懸念,吸引讀者(激起讀者的注意、思考、興趣等)

二、內容

題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格式:某人或某物+干什麼(怎麼樣)

抓住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題型二:分析故事的情節

敘事散文:起因、經過、結果

小說: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如有示例,一定要嚴格按照示例的字數、結構等要求,歸納出與此形式相類似的情節

題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內容上的作用

開篇:開篇點題;開門見山;開宗明義;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季節、天氣);交代故事發生的原因;吸引讀者;激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中間:表現了……人物的……形象特點(或性格特點、心理活動、思想感情、精神品質);與上文……相呼應,與上文……形成鮮明對比;為下文……作鋪墊(埋伏筆);推動……情節的發展;

結尾:畫龍點睛;點明中心;深化中心;升華主旨;耐人尋味,留下想像的空間;引起讀者的注意與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給讀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讀者強烈的感情共鳴。

三、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四、記敘的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3. 小學生寫記敘文的技巧和方法

1、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4. 記敘文閱讀技巧

記敘文的閱讀,要明確有關的知識點,把握其文體特徵。
一、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說等,都劃歸到記敘文教學中。
二、記敘文的分類: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三、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三種——順敘、倒敘、插敘。
五、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
六、記敘的人稱:一般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七、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准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八、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解題思路和技巧:
做記敘文的閱讀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初中三年,我們在課本中學習了大量精美的記敘文。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應該從這些例子中學到閱讀記敘文的一般方法,然後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課外文段的閱讀中去。
記敘文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最常用到的文體。所以,一定要掌握閱讀和寫作記敘文的方法。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多讀、善思會有利於學習和應試。
比如,從1999年起,國家教委就倡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2001年頒布的國家《語文課程標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薦書目。可見,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閱讀生活,會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體步驟如下: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中心。
2.看出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大體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
3.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和句義,領會詞句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深層含義。
6.欣賞文章中優美、精闢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7.閱讀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寫的人或事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8.閱讀小說,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了解故事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略讀,細讀,從讀,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帶著問題仔細讀
3多讀能更好的掌握書的思想感情
最好做筆記,分析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了解故事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5. 記敘文閱讀的技巧

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記敘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記敘文既包括記敘性的文學作品,如散文、小說等,又包括一般的記敘性文章。狹義的記敘文是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對社會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態變化和發展進行敘述和描寫的一類文章,常見的如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游記、日記、參觀記、回憶錄,以及一部分書信等。在本章指導大家閱讀分析的是包括文學作品在內的廣義的記敘文。怎樣閱讀分析記敘文?

第一,了解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些記敘文還要注意對環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

第二,分析掌握貫穿全文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以人物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以行蹤為線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等等。分析線索有助於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構。

第三,弄清文章的記敘順序。常見記敘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包括順敘、倒敘、敘等;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敘述內容。分析記敘的順序,可准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敘述方式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描寫的作用。閱讀記敘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種描寫方法,並理解不同方法對不同主題的表達作用。特別要注意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對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作用,進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寫作特色。

第五,注意分析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文字。議論和抒情均有直接與間接之分,它們都是記敘文中的關鍵部分,分析它們的作用對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六,注意分析生動、有力的詞語,品味記敘文的語言,特別要注意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更多來自高中語文輔導網

6. 記敘文作文寫作技巧

記敘文作文寫作技巧有哪些呢?

記敘文寫作技巧並不復雜,只要掌握了相當的方法,再通過一定的訓練你就能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1、順序。寫記敘文一定有一定的規則,一個自然的時間順序,或者事情發生的順序會讓人們看你的文章的時候很容易理解,從而可以更好的閱讀,對於文章更感興趣。當然,有時文章也可以用倒記敘的形式展開,但在主體上仍然是非常講究順序的。

2、線索。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會有某種的線索,這是吸引讀者不斷的閱讀下去的關鍵,好的線索會吸引人們不斷的去閱讀,從而可以最終知道一個結果。線索可以是明的,也可以是暗的,甚至多個線索也是可能的。

3、人與事的表達。文中出現的人物一定要非常的形象,讓人感覺非常的真實,對於事物的描寫也要注意細節,這讓人的感覺更加的深刻,更加的真實與吸引人。

4、內容詳實。在內容方面一定要飽滿的,具體的事情一定要講清楚,不能太水,都是一些空洞的感想的文章是沒有人願意閱讀的。

5、情的因素。如果在寫事情的時候把這個感情的因素放進去,這個文章一定會更加的吸引人,有了感情的因素會讓你的文章充滿了動感,從而可以絲絲入扣,讓人看到心裏面去。

6、吸引力。記敘文寫作技巧還體現在吸引力上面,你用的語言,你的情節這些都可以吸引到讀者,更會激發起他們的共鳴。

擴展內容: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
五種表達:
敘述:是表述時間過程的藝術。
描寫:是展示空間狀貌的藝術。
議論:是談看法的說理藝術。
抒情:是抒發·傾吐的流露宣洩藝術。
說明:是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告知藝術。
五種表達需要背誦,是寫好作文的基本功。

7. 記敘文答題技巧,要比較全面的

1.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須包括兩個要素:人物+事情; 「誰做了什麼」或「誰怎麼樣」 (2)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 2、找主旨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還有標題。 3、文眼: 標題是「文眼」,統帥全文(新聞);有時交代首要人物、故事情節,有時交代首要事、物(「物」象徵意義);有時還是「線索」。

3.找主題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文章內容(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

5.材料組織特點(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

6.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7.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弧內)。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 註: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

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

16.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啟下(過渡) (4)為後文作鋪墊

17.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

18.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種類: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10)環境描寫(11)細節描寫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21.鑒賞詩歌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 鑒賞古代詩詞,分一下幾步: 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 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