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住類型
常住戶口(籍):是指當事人最新的戶口本首頁「住址」一欄登記的所在地對應的戶籍(每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常住戶口所在地登記為常住人口)。
一般情況下戶口所在地是每位新生嬰兒出生時由父母登記所在的地方,在填寫戶口所在地是需要我們按照戶口本上的地址所在地填寫哦,這是我國合法公民在戶口本上所登記的地方;基本型式是需要填寫某某省某某市某某縣的。
(1)常住擴展閱讀:
在法律上講,戶口登記地就是常住戶口所在地(也就是戶籍地),如果是人戶分離,則一旦涉及人員身份證明、戶籍遷移等與戶口相關的問題,是以本人的戶籍所在地為準的。
原則上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進行生活,如果離開應當進行戶口遷移,其目的是方便統計人口和管理,在法律上也作為訴訟管轄的依據。隨著人口流動性的增強,人戶分離的現象比較普遍,如在其他地方長期居住滿一年以上的,居住地則作為本人的住所地。
B. 什麼叫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是指居住在本國的公民、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和長期居住在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
常住居民的定義應該同常住人口類似,可以參考一下:常住人口是指實際經常居住在某地區一定時間(指半年以上)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規定,主要包括:1、除離開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國外工作或學習的人)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戶籍人口;2、戶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離開戶口地半年以上而調查時在本地居住的人口;3、調查時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登記常住戶口,如手持戶口遷移證、出生證、退伍證、勞改勞教釋放證等尚未辦理常住戶口的人,即所謂「口袋戶口」的人。
C. 什麼是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所指的主要意思是:長時間居住在這座城市裡面的人口。
正確使用詞語,才可以讓這一類規范化的表達,更加精準到位,給人留下容易理解的清晰印象,具體方法如下:
從運用上辨析
1.詞語的習慣搭配不同。
如:發揚——優點、作風、傳統;發揮——作用、干勁、創造性、積極性;改進——工作、方法、技術;
改善——生活、關系、條件;交流——思想、經驗、物資;交換——意見、禮物、資料。
2.詞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礙(動詞)——剝削阻礙生產發展;障礙(名詞)——排除一切障礙;強大(形容詞)——強大的動力來自崇高的理想;
壯大(動詞)——人多可以壯大聲勢;精華(名詞)——這是全書的精華;精彩(形容詞)——這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
3.適用的對象不同。
如:愛護—愛戴,前者用於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同級同輩之間,而後者用於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
撫養—奉養,前者用於長輩對晚輩,而後者用於晚輩對長輩。
成語運用技巧
成語是中經過長期演化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以簡練的形式蘊含豐富的內容,以生動的形象喚起人們的聯想,以精闢的語義啟迪人們的心智。運用時應注意:
(一)吃透詞義
成語的含義不是它所構成的單個詞語含義的簡單疊加組合,而是在構成成分提供的事件背景基礎上,通過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來的,切不可望文生義。
如:「告別時,他非要送我幾件高檔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句中錯把「大方」理解為不吝嗇。)
(二)分清褒貶
許多成語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並隨著語言環境的不同,詞的感情色彩也會隨之變化,有時候,由於對一些成語褒貶不辨,從而導致誤用。
如:「先生對於友人,尤其對於青年,愛護無所不至,不但盡心竭力,還常主動幫忙。」
(「無所不至」意思是沒有達不到的地方。現多形容壞人到處干壞事或所有的壞事都做到了,是個貶義詞,此處應為「無微不至」。)
D. 佛教中講的常住是什麼意思
1、佛教教義名詞。意謂恆常永住,不會變異毀滅。即,法無生滅變遷稱作常住。
《法華經》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某些詞條將之釋為「永存」,訛也。
2、佛果。《楞嚴經》卷四稱「佛果」為「常住」。
經曰:「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凈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此七種果位名稱,亦稱七種「常住果」。
3、法性。佛教中,一般亦將「法性」名為「常住」。所謂「有佛無佛,法性常住」。
4、為「常住物」的簡稱,即寺院所有之財物。指寺院中屬於眾僧集體所有的屋舍、什物、樹木、米麥、鹽醬、飯食等。若破壞、占為私有、借用不還,甚至偷盜、搶劫、欺誑,皆為毀犯重戒。
E. 常住與常駐的區別
常住表示經常居住在某地;常駐表示連續一段時間住在某地。例如你一直生活在你的家鄉你就叫做常住人口;很多外國人來中國,中國有個常駐大使館就是為他們准備。
(5)常住擴展閱讀:
常住:
1、拼音:
cháng zhù
2、釋義:
一直存在某地,經常出沒或居住。
3、造句:
1)方法現況研究方法,對安仁縣322例常住居民進行問卷調查。
2)指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及輸入勞工的香港常住居民。
常駐:
1、拼音:
cháng zhù
2、釋義:
連續一段時間住在某地;永久停留。如:「青春常駐」。
3、造句:
1)對海關境外常駐機構業務進行歸口管理,對其人員實施日常管理。
2)1845年,亞斯佩特里亞在賴德爾成立了常駐外交使團。
3)春夏淫雨連綿,兼旬累月,常駐泥滓難行。
4)無論受想行識,這種不變及怡然自得的感覺將常駐於頭腦的背景。
F. 常住是什麼意思
經常住哪裡的意思
G. 常住地址是指什麼
常住地址是本人現在居住地方的地址,可以聯系得到本人的地址,不是戶口本上的地址。戶籍所在地是指我國居民戶口簿登記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時其父母戶口登記地方,通常是家庭戶口簿上的戶口所在地。
(7)常住擴展閱讀:
中國大陸的戶籍制度將公民分為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升學、就業、社會保障、居住等都與戶口掛鉤,並且兩類戶口的的規定作為區別對待。公安部門正在起草《戶籍法》准備提交全國人大,預計會對目前嚴格的戶籍規定做松動。目前部分地區(例如青島)已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制度,統一為居民戶口。
涵義:1.戶籍所在的地區。2.一般用「省級+縣(市)級」表示戶口所在地。(如:江蘇省東台市、浙江省義烏市、四川省都江堰市)
參考資料:戶籍網路 地址網路
H. 常住與常駐的區別
常住與常駐的區別如下
1、對象不同
常駐的對象都是駐軍、大使館之類的;常住的對象老百姓。
2、時間不同
常駐是指停留在那裡的次數很多,並且一旦停留在那裡,就持續一段時間。
常住是指長時間在那裡停留,不知道何時會離開,也許隨時離開。
3、戶籍不同
常住是指在當當地居住由當地戶籍;常駐不一定是當地戶籍的居民,多數是因為工作調度在當地常駐。
I. 長住國和常住國有什麼區別
你好,兩者區別:
1、戶籍人口是指公民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已在其經常居住地的公安戶籍管理機關登記了常住戶口的人。這類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時間長短,只要在某地注冊有常住戶口,則為該地區的戶籍人口。戶籍人口數一般是通過公安部門的經常性統計月報或年報取得的。
2、常住人口:全年經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個月以上,而且經濟和生活與本戶連成一體的人口。外出從業人員在外居住時間雖然在6個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帶回家中,經濟與本戶連為一體,仍視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戶連成一體的國家職工、退休人員也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現役軍人、中專及以上(走讀生除外)的在校學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親、看病等)且已有穩定的職業與居住場所的外出從業人員,不算家庭常住人口。
J. 什麼是常住
這是一個佛教用詞
【常住】
<一>梵語 nitya-sthita。略稱常。為「無常」之對稱。意指綿亘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恆常存在,永不生滅變易。勝鬘經自性清凈章、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四等,均謂如來法身常住不變。大乘庄嚴經論卷三菩提品則載不唯如來法身,即報、應二身亦常住不變,而以法身為本性常(本質上永遠不變),報身為無間常(受樂不絕),應身為相續常(為教化眾生而變現,生滅無限相續)。佛性論卷四無變異品復就三身常住說十種因緣,謂此三身者,恆能生起世間利益等事,故說常住;此系依於十種因緣,即:(一)因緣無邊,謂無量劫來捨身命攝正法,以正法為無窮無盡,故以無窮因招感無窮果,果即三身,故為常。(二)眾生界無邊,謂初發心時結四弘誓,起十無盡之大願,若眾生不可盡,我願無盡;眾生既無盡,化身常在世間教導眾生,故為常。(三)大悲無邊,謂如來眾德圓滿常在大悲,救拔眾生之恩無邊際,故為常。(四)如意足無邊,謂世間得四神足者尚能住壽四十小劫,何況如來大神足之師,當能住壽自在,於百千億劫廣化眾生,故為常。(五)無分別智無邊,謂遠離生死、涅槃二執,與第一義諦相應,不動、不出,故為常。(六)恆在禪定無散,謂如來恆在禪定,無可壞者,故為常。(七)安樂清涼,謂安樂即是金剛心,能斷除無明住地最後念之無常苦,因已無苦,是為安樂,佛果顯成,是為清涼;此是解脫道,故為常。(八)行於世間八法不染,佛身雖復在於道前,與生死相應,但不為煩惱所染,而無妄想之緣,故為常。(九)甘露寂靜遠離死魔,佛果常樂,故寂靜,寂靜故遠離死魔,遠離死魔,故為常。(十)本性法然無生無滅,即法身非本無今有、本有今無,行三世而非三世法,故為謂常。(雜阿含經卷三十、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佛地經論卷七、成唯識論卷十、大般涅槃經疏卷八)((參見:三常)608、「無常」5109)
<二>叢林之職務中,總稱擔任支配、運作日常事務之住眾為常住。此外,亦指常備供僧伽受用之物。p4524
FROM:【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