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忌辰
擴展閱讀
股票顯示證券數不足 2025-09-11 01:22:05
汽車檢測類股票行情 2025-09-11 01:10:01

忌辰

發布時間: 2021-07-16 12:13:12

Ⅰ 祭日和忌日的區別

「忌日」指先輩去世的日子。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禁忌宴會、飲酒及各種娛樂活動,因此稱「忌日」。

例如:《後漢書·申屠蟠傳》中說:「九歲喪父……每忌日,輒三日不食。」又如:魯迅在《准風月談·禮》中說:「事親當然要盡孝,但歿後的辦法,則已歸入祭禮中,各有儀,就是現在的拜忌日,做陰壽之類。」

清明節時人們說的「祭日」是指「祭祀或祭奠的日子」。

而我國古籍中說的「祭日」與此不同。「祭日」是我國古代的重要祭禮之一。天子於每年春分設大壇祭祀太陽神。

拓展資料

「忌日」是指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古時每逢這一天,家人禁忌飲酒作樂,因此叫「忌日」,也稱「忌辰」。這里的「樂」字,也可以讀悅(yuè),指的是「不作樂,不奏樂」的意思。當然由此可以知道「忌日」當天也是不能歡笑的。

據《禮記•檀弓》記載:子思曰:「喪三年以為極亡,則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故忌日不樂。」

就是說守喪長達三年,以表示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三年之後,也要不時懷念父母,子女懷有的哀情是要伴隨一生,尤其是在父母去世的忌日時,更應如此。所以,《禮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

毛先舒《喪禮雜說》:「忌日,古謂之終身之喪。是宜素冠白衣,婦女亦更素服,終是日不易焉,是日不飲酒、不食肉、不聽樂。」就是說這一天是不舉行娛樂活動,素冠白衣,不奏音樂,不聚會喝酒,與平日有所區別。

Ⅱ 什麼是忌日

1.也叫忌辰。指先輩或長者去世的日子。舊俗在這一天忌舉行宴會或娛樂活動。

2.迷信的人指不宜做某事的日子

Ⅲ 忌日有哪些講究

在祭日,需要准備燒紙等冥幣,上供需要准備饅頭、水果等。
在頭七,早晨在廚房窗戶的外面放一個用秫秸做的「梯子」供逝者「回家」;同時在窗檯放一碗水供逝者「飲水」。在頭七的第二天早晨需要把「梯子」燒掉。頭七的上午還要對逝者進行祭奠。在頭七的前一天,如果逝者的「配偶」健在,需要到外姓親屬家躲避一下,在頭七的第二天晚上可以回家。
燒三七,比較簡單,主要是燒一些紙等冥幣。
燒五七,作為女兒的需要准備「五朵花」,為了逝者「不想家」,同時,需要上供。
燒百天,需要燒紙等冥幣,上供。同時需要招待參加祭奠的親屬。
燒頭周、燒三周,同燒百天基本相同。
祭奠需要尊重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當地風俗習慣。燒七、燒周,燒單不少雙。
通過對逝者的祭奠:
1,可以增加親人之間聯絡,加強感情,促進家庭和睦團結、社會和諧。
2,可以教育年青一代尊老、愛老、敬老。形成良好家風,由家風促進社會風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Ⅳ 忌日是什麼意思

忌日的意思:

  1. 先人的卒日稱忌日,每逢忌日設筵席祭祀稱為做忌日。

  2. 「忌日」過去也叫「忌辰」,就是人死的那天的日子。

  3. 除了清明節之類的日子外,家屬、親友也會在那一天掃墓、燒錢、祭拜死者。

  4. 「忌日」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指按照過去迷信的說法,不宜做某件事的日子。

Ⅳ 忌辰的出處

忌日。 唐 白居易 《綉阿彌陀佛贊序》:「綉 阿彌陀佛 一軀,女弟子 京兆 杜氏 奉,為妣 范陽縣 太君 盧夫人 八月十一日忌辰所造也。」《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上》:「倐臨祥制,俯迫忌辰,音容永遠而莫追,號感彌深而難抑。」 清 李漁 《憐香伴·氈集》:「那日是先君的忌辰,忽起終天之恨,往荒隴廬墓。」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另外還出過一些紀念外國作家誕辰或忌辰的專刊。」

Ⅵ 忌日應該是一個人去世的那天還是出殯的那天

去世的那天。

忌日,意思先人的卒日稱忌日,每逢忌日設筵席祭祀稱為做忌日。「忌日」過去也叫「忌辰」。忌日就是人死的那天的日子。

出自《禮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白話譯文:君子有終身的悲痛,那就是每年父母的忌日。

除了清明節之類的日子外,家屬、親友也會在「忌日」這一天掃墓、燒錢、祭拜死者。

(6)忌辰擴展閱讀

祭奠的獨特習俗:

出殯次日清早,晉南聞喜等地講究家人送飯至墓前澆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進便飯。翼城一帶,家人次日赴墳地致祭時,要用鍬往墳上添新土,使墳丘前後周正,不偏不斜,俗稱「扶山」。

而太原一帶自安葬後,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後清明祭掃時,才允許往墳丘上添土。兩地習俗,相異如此。

到新墳添土、奠紙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後第三天 ,稱為「復三」,又叫「圓墳」、「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長子帶領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親都去,如忻州河曲,親友帶上火鍋、柏柴去墳地匯聚,祭奠後食畢而歸。

Ⅶ 每年的忌日如何推算

親人故去以後,每一年的忌日就是他當初故去的那一天。那一天有陽歷有陰歷,我們通常以陰歷為准。只要記住農歷幾月初幾就可以了。到那一天可以在自己家裡面祭奠一下自己的親人。也可以到親人的墳前去磕個頭燒個香。我們一定要文明祭掃。

Ⅷ 忌辰是什麼意思

忌辰
忌辰是中國漢語詞語,指先輩去世的日子。

出處
忌日。 唐 白居易 《綉阿彌陀佛贊序》:「綉 阿彌陀佛 一軀,女弟子 京兆 杜氏 奉,為妣 范陽縣 太君 盧夫人 八月十一日忌辰所造也。」《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上》:「倐臨祥制,俯迫忌辰,音容永遠而莫追,號感彌深而難抑。」 清 李漁 《憐香伴·氈集》:「那日是先君的忌辰,忽起終天之恨,往荒隴廬墓。」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另外還出過一些紀念外國作家誕辰或忌辰的專刊。」

Ⅸ 祭日和忌日的解釋

一、祭日

1、古代重要祭禮之一,天子於每年春分設大壇祭祀日神,源於華夏先民對日神的崇拜,夏商周三代都有祭日的傳統。

2、「祭祀或祭奠的日子」,譬如人們習慣把清明節稱作「祭日」。

二、忌日

1、先人的卒日,每逢忌日設筵席祭祀稱為做忌日。除了清明節之類的日子外,家屬、親友也會在那一天掃墓、燒錢、祭拜死者。

2、過去迷信的說法,不宜做某件事的日子。

(9)忌辰擴展閱讀

近義詞:

忌辰[ jì chén ] 忌日,先輩去世的日子(舊俗這一天忌舉行宴會或從事娛樂,所以叫忌辰)。

引證: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魚餌·論壇·陣地>》:「另外還出過一些紀念外國作家誕辰或忌辰的專刊。」

反義詞:

生日[ shēng rì ] 出生之日。亦指每年滿周歲的那一天。

引證:老舍《駱駝祥子》一:「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