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中國被稱為「四大火爐」的新的城市是哪四個呢
截止2019年8月,新「四大火爐」分別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
2017年,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綜合分析的結果是,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
(1)中國四大火爐擴展閱讀
南昌深居內陸,南昌西面有井岡山,東臨武夷山,南挨南嶺,江西省處於群山包圍之中,季風難以進入,潮濕的空氣聚集中部,與周圍省份不同,浙江、上海屬臨海城市,台風及海洋性氣候使它們夏季溫度並不極端。
並且南昌由於城市擴建的熱島效應的不斷加劇,當夏天溫度升高,南昌就會出現持續高溫、悶熱、無風、潮濕的極端氣候,每年7月初到8月末極為難忍。
南昌每年夏季最熱的時候,午夜12點室內溫度可以達到33-35度,直到凌晨3點後溫度才會下降。正午室外溫度更達到40度左右,地表溫度達到60-70度。
『貳』 中國四大火爐城市是哪幾個溫度是多少
新「四大火爐」分別是重慶、福州、武漢、南昌。福州平均溫度超過三十五攝氏度,南昌每年夏季最熱的時候,午夜12點室內溫度可以達到33-35度,直到凌晨3點後溫度才會下降。
重慶連續大於35℃的高溫日數平均值為11天,高於38℃的天數平均為6.5天;武漢7、8月平均氣溫最高,38.7℃。
中國四大火爐指的是中國四大高溫城市。火爐是對超高溫城市的一個稱呼,以往中國四大火爐城市有武漢、南昌、南京和重慶。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的變化,火爐城市有了新的排名。
一般集中在中國南方的長江流域、及華北黃淮一帶。最早始於民國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慶、武漢、南昌、長沙夏季氣候炎熱。
(2)中國四大火爐擴展閱讀: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綜合分析的結果是,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濟南 、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中國對夏季天氣酷熱的城市的誇張稱呼 。最早出現"火爐"城市這一說法是在民國時期。那時媒體有"三大火爐"之說,即重慶、武漢和南京,都是長江沿線的著名大城市,分別居於長江的上、中、下游,因夏季氣溫炎熱,被媒體誇張地稱為"火爐"。
新中國成立後,又有了"四大火爐"之說,這有幾種城市組合,多指長江流域的幾個城市。
第一種組合是武漢、南京、重慶、南昌;第二組合是武漢、南京、重慶、長沙。上述兩種組合認可的人比較多。
此外新推出還有"七大火爐"的說法,指南昌、重慶、福州、天津、長沙、杭州、上海七大夏季氣候炎熱的大城市被傳稱為"七大火爐" 。
『叄』 中國四大火爐是..
南昌、重慶、武漢、長沙 。
是對夏季天氣最為酷熱的四個中國大城市的稱呼,一般集中在中國南方的長江流域、及華北黃淮一帶。最早始於民國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慶、武漢、南昌、長沙夏季氣候炎熱,故被傳稱為「四大火爐」。隨著氣候變化和氣象站點的遷移,城市榜單也在變更。
新火爐
2017年7月,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
綜合分析的結果是,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武漢退出前四,位居第六。
據了解,這是氣象部門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最近31年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對此,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評估室張存傑研究員認為,「火爐」這個說法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但一直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准。
『肆』 中國的四大火爐在哪裡
民間多將武漢、南京、重慶及南昌並稱為中國「四大火爐」。從歷史氣象資料分析,這4座城市夏季高溫天氣多,夜間氣溫高,空氣濕度大。但早在上世紀70年代,著名氣候學家喬盛西就曾提出重慶、武漢、南京「三大火爐」不實,他通過「橫向對比」列舉長江流域的安慶、南昌、長沙、衡陽、郴州等市,夏季炎熱天數與酷熱天數均超過「三大火爐」。
『伍』 中國四大火爐城市分別是哪四個城市
舊時「四大火爐」:長江流域的四個夏季氣候炎熱的大城市被傳稱為「四大火爐」。有兩種說法:
1、重慶、武漢、南京、長沙
2、重慶、武漢、南京、南昌
其中,人教版地理教材採用第二種說法。
(5)中國四大火爐擴展閱讀:
專業氣象部門根據氣溫統計數據提出的火爐城市,因為統計項目和時段不同,也有不同說法。
專業氣象部門根據1981-2010年的高溫天數將福州、重慶、杭州評為中國「三大火爐」。
2010年7月,中國大陸氣象部門根據近20年高溫情況,統計中國最熱城市前10名依次為:福州、杭州、重慶、長沙、武漢、海口、南昌、廣州、西安、南寧。
2012年8月,中國大陸國家氣候中心專家根據1981年到2011年共31年的氣象觀測資料,統計中國大陸最熱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陸』 中國四大火爐城市。是那四個
傳統「火爐」 南昌、重慶、武漢、長沙
新「火爐」 重慶、福州、杭州、南昌
四大火爐是指中國天氣炎熱程度最嚴重的四個城市,是對夏季天氣最為酷熱的四個中國大城市的稱呼,一般集中在中國南方的長江流域、及華北黃淮一帶。
最早始於民國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慶、武漢、南昌、長沙夏季氣候炎熱,故被傳稱為「四大火爐」。隨著氣候變化和氣象站點的遷移,城市榜單也在變更。
「火爐」這個說法最早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准。21世紀後,火爐城市開始以炎熱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作為入選的考慮因素。
2017年更新新四大火爐,即重慶、福州、杭州、南昌。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綜合分析的結果是。
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濟南 、西安、南京、合肥、南寧。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
(6)中國四大火爐擴展閱讀
火爐形成原因:
重慶、武漢、南京等長江中下游城市在夏季常常如火爐般悶熱,主要是由於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維持較長時間的高溫高濕天氣。特別是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副熱帶高壓一般維持在長江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區,使得這些地區悶熱難耐。
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規模的燃燒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車的降價、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們購車代步;加上空調的普及,這些都在向大氣排放大量熱氣。
城市裡的人口、高樓、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陽輻射升溫快,散熱慢,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城市的溫度在逐步升高,越來越多的「火爐」城市涌現出來,這也是人類無節制活動加劇地球環境急劇變化升溫的現實例證。
『柒』 中國四大火爐是哪
「火爐城市」是人們對夏季酷熱城市的稱呼,最早出現「火爐」城市這一說法是在民國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慶、武漢、南昌、長沙四個城市的夏季氣候炎熱,故被媒體稱為「四大火爐」。隨著氣候變化和氣象站點的遷移,城市榜單也在變更。新中國成立後,又有了「四大火爐」之說,這里有幾組不同的「四大火爐」城市組合:
第一種組合:武漢、南京、重慶、南昌;
第二種組合:武漢、南京、重慶、長沙;
第三種組合:重慶、福州、杭州、南昌。
無論哪個版本的「四大火爐」,重慶一直都「榜上有名」。從1981年到2010年裡,重慶市夏季高溫日數高居10個城市的首位,為28.5天。其中連續大於35℃的高溫日數平均值為11天,高於38℃的天數平均為6.5天,這兩項指標也都名列榜首。
2017年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曾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綜合分析的結果是,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網友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
判斷一個城市是否炎熱,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比如最高氣溫、平均氣溫、高於35℃高溫天數、氣溫日較差(指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空氣相對濕度等。大家通俗所說的「火爐」,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在官方是沒有明確定義和標準的。
『捌』 中國的四大火爐分別是哪裡
過去長江流域的南昌、重慶、武漢、南京四大夏季氣候炎熱的大城市被傳稱為「四大火爐」。
新「四大火爐」城市是--福州、杭州、重慶、長沙。
『玖』 中國的四大火爐是哪四個城市
2019年更新新四大火爐,即重慶、武漢、杭州、南昌。
四大火爐是指中國天氣炎熱程度最嚴重的四個城市,是對夏季天氣最為酷熱的四個中國大城市的稱呼,一般集中在中國南方的長江流域、及華北黃淮一帶。最早始於民國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慶、武漢、南昌、長沙夏季氣候炎熱,故被傳稱為「四大火爐」。隨著氣候變化和氣象站點的遷移,城市榜單也在變更。
「火爐」這個說法最早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准。21世紀後,火爐城市開始以炎熱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作為入選的考慮因素。
火爐城市地理因素
除了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這種天氣系統外,地理因素也是高溫炎熱城市形成的重要條件。高溫炎熱城市基本都處於山谷、河谷、盆地等低窪地區,空氣流通性差,風力較小。因此,在太陽輻射下,溫度升高很快。
靠近山的低窪地區容易出現 「焚風效應」,也是出現高溫的原因之一。「焚風效應」是指由於比較潮濕的空氣在迎風山坡上升時,水汽凝結成雨,到山頂後空氣已變得比較乾燥,然後沿著背風坡下沉增溫,此時空氣變得更加乾燥和炎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大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