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勢力范圍
指的是一個人或者機構所管轄的地區覆蓋的面積
⑵ 民國時期總共有多少軍閥,他們的勢力范圍
大大小小,數不勝數。
列舉一些主要的如下:
【一】、北洋軍閥:
(1)、直系軍閥:領袖馮國璋、曹 錕、吳佩孚、馮玉祥(前期)、孫傳芳。主要佔有直隸(河北)、江蘇、江西、湖北;
(2)、皖系軍閥:領袖段祺瑞。主要佔有京兆(北京)、山東、安徽、淞滬(上海)、浙江、福建、陝西;
(3)、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主要佔有黑龍江、吉林、奉天(遼寧)、{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特區);
【二】、西南軍閥:
(1)、滇系軍閥:首領唐繼堯、龍 雲、盧 漢,主要佔有雲南、{貴州、四川南部}(唐在時);
(2)、桂系軍閥(舊桂系):首領陸榮廷。主要佔有廣西、廣東、湖南南部;
【三】、定武軍:首領張 勛,以徐州為中心,勢力遍及蘇、皖北部;
【四】、晉系軍閥:首領閆錫山,其在1916年袁世凱死後開始掌握實權(最初僅有山西一地,1928年「二次北伐」後,勢力遍及華北);
【五】、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主要佔有新疆;
【六】、湘系首領譚延闓、程 潛、趙恆惕、唐生智、魯滌平、何 鍵,主要佔有湖南;
【七】、川軍首領胡景伊、劉存厚、劉 湘、鄧錫侯、田頌堯、劉文輝(後佔西康),主要佔有四川;
【八】、西北馬家首領馬 麒、馬 麟、馬福祥、馬鴻賓、馬鴻逵、馬步芳,主要佔有甘肅、寧夏、青海;
【九】、西北軍:首領馮玉祥,主要佔有綏遠、甘肅、寧夏、青海、陝西、河南、山東;
【十】、東北軍(前奉系):首領張學良,主要佔有東四省,後「流動作戰」;
【十一】、桂系(新):首領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主要佔有廣西,北伐後勢力直達河北;
【十二】、粵系:首領陳炯明、許崇智、李濟深、陳濟棠,主要佔有廣東。
⑶ 勢力范圍的實例
(1)甲午戰爭後,列強看出中國的衰弱,於是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各國先後強租重要的港灣,如德國租膠州灣,法租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英國租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市)等。
1898年05月16日《申報》1版《俄約照登》:……旅順惟借與俄國為海軍根據之地……自伯都訥廳達旅順口由俄人鋪設鐵路而分滿洲支路自在其中不必再議……俄之鐵路自滿洲達旅順所需土地由俄人自取……沿路之礦產由俄人採掘,設廠精煉,便宜從事,中國不得阻止,沿鐵路運輸貨物所需之土地亦由俄人自行擇取……大連灣開作通商口岸……
1898年07月23日《申報》2版《威海組約近聞》:中國將威海衛租與英國……年限即以俄國租借旅、大連灣之期為期……
1898年 10月26日《申報》1、2版《中德續訂條約》:……大清國大皇帝已允將膠澳之口南北兩面租與德國,先以九十九年為限,德國於所租之地應蓋炮台等事……
1899年12月29日《申報》1版《綜紀廣州灣事申報1版》:……遂溪縣境南由通明港沿岸向北與新墟沒官路界線直至志滿墟,轉東達赤坎以北福建以南,而將赤坎、志滿、新墟劃入租界……其租期以九十九年為限逾限另議新章。
除此之外,他們更各自劃分勢力范圍,所謂「勢力范圍」 ,指的是在中國某一區域之內的利益,由某一國獨立,或由數國共享,這等於是瓜分中國的初步。
其最後的結果是:
一,法國:取得雲南,廣西,廣東的路礦權,又要求海南島及中越邊境的雲南,廣西,廣東三省,不得讓與他國,西南遂成為法國勢力范圍。
二,英國:在華利益最廣,除與法協議,染指西南外,還要求長江流域不得讓予他國,又請修築滬寧,津鎮(鎮江) ,浦信(浦口,信陽) ,滬杭甬,廣九及山西至長江各鐵路。其中津鎮鐵路經過山東,為德所不許,光緒二十四年,英德達成協議,北段歸德,南段歸英,德承認長江流域為英鐵路勢力范圍。
三,德國:英承認山東及黃河流域部分地區為德鐵路勢力范圍。
四,俄國:於中俄密約後,東北已為其勢力范圍;又與法共同支持比國,興建蘆漢鐵路(平漢鐵路) ,貫穿南北,以插足長江。英與之妥協,俄承認英在長江流域之地位,英也承認俄在長江以北的地位。
五,日本亦要福建不得租讓他國。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高峰時期,日本的勢力范圍非常之大,日本影響之所及,包括了今天朝鮮半島、中南半島、中國東部和南部大部分區域(含東北、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日本勢力范圍在地圖上可以清楚地被描繪出來,即太平洋周邊,日本列島、中國台灣及亞洲大陸其所控制的部分。
(3)在冷戰時期,西歐、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及中國台灣地區通常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勢力范圍之下。同時期的東歐、朝鮮、古巴、越南及蒙古則被認為是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下。
⑷ 中國的勢力范圍有多大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
中國地圖圖冊(9張)
,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33]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33]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高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33]
跨過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為中國大陸架淺海區,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33]
⑸ 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劃分的勢力范圍具體是怎樣 的
國別 「勢力范圍」 割占或租借地
德國 山東 強租膠州灣
俄國 長城以北和新疆 強租旅順、大連
法國 廣東、廣西和雲南 強租廣州灣
英國 長江流域 強租「新界」、威海
日本 福建 割佔台灣和澎湖列島
19世紀末西方列強在中國領土內各自劃定一些享有優先權或獨占權的區域。甲午中日戰後各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奪取礦權與鐵路修築權、強占港灣和租借地,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俄國夥同法、德干涉還遼,把日本擠出遼東半島,通過《中俄密約》奪取中東鐵路修築權。1898年3月(光緒二十四年三月)同清政府訂立《旅大租地條約》,占據旅順、大連,取得修築連接中東鐵路和旅順、大連鐵路的權利。中國東北全境、長城以北及西北地區成為俄國的勢力范圍。英國在1898年2月迫使清政府承認長江流域為其勢力范圍,並在6、7月間先後同清政府訂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和《訂租威海衛專條》,鞏固了它在華南的勢力。德國久已垂涎膠州灣,1897年借口山東曹州教案,出兵強占膠州灣,迫使清政府訂立《膠澳租界條約》,不僅長期租占膠州灣,而且取得在山東境內修鐵路、開礦山等特權,把山東變成它的勢力范圍。法國在1895年以前就取得在廣東、廣西、雲南開礦的優先權,1898年迫使清政府答應租讓廣州灣,並於次年11月和清政府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強租廣州灣99年,取得修鐵路、辦中國郵政等特權,迫使清政府答應不把雲南、兩廣割讓給他國,把這些地區劃成它的勢力范圍。日本不滿足於從中日戰爭中取得的利益,於1898年4月22日通過駐華公使矢野向清政府照會,要求清政府聲明不將福建省讓與別國。清政府即表同意,福建成為日本的勢力范圍。義大利也於1899年3月提出租借浙江沿海的三門灣,因列強間的矛盾和清政府的拒絕未逞。美國因忙於同西班牙的殖民戰爭,無力插手中國,但通過「門戶開放」政策,取得了與各國同樣的利益。帝國主義在華勢力范圍割裂了中國統一的江山,肆無忌憚地踐踏了中華民族的主權,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機。
⑹ 現在各個大國的政治勢力范圍
現在的勢力范圍並不是很明確。
因為各個國家之間除了敵對之外,還存在利益的關系。
但是主要的幾個勢力體應該是美國,歐洲和俄羅斯。
首先是美國,美國的勢力范圍基本覆蓋中北美洲,東亞(即日韓),東南亞和中東以及東歐一帶。在中北美,東亞以及東南亞可謂最為穩固。
其次是歐洲,歐洲從歐盟成立之後就一直以一個獨立的政治體存在,其主導為法德兩國。其勢力范圍大約覆蓋在原歐洲列強的殖民地范圍上,並在東歐問題上有著不低於美國的影響。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英國不被放置在歐洲共同體內討論,它屬於美國的勢力范圍,原屬於其的殖民地國家也多屬於美國的勢力范圍,例如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等。
再就是俄羅斯,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其勢力范圍一直在萎縮,甚至連位於東歐和高加索的部分原加盟共和國都幾近失去,但是俄羅斯對印度,巴基斯坦和中東強硬派國家有著很大的影響,還有加勒比地區的反美國家也可供俄羅斯差遣。此外,俄羅斯通過石油的生命線,戰略的共同點,文化的共通性等途徑已經大大的拉進了歐洲的關系,其雙方的勢力范圍已經漸漸模糊。
最後說一下中國,中國奉行的是不結盟不稱霸的政策,所以在世界上是不會明目張膽的去劃分自己的勢力范圍的,在實際情況下,中國也幾乎不存在能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勢力范圍。不過,朝鮮,巴基斯坦,還有中南非的一些國家勉強可以算上是中國的勢力范圍。
⑺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的各諸侯勢力范圍,詳細到城市,謝謝
我給你回答吧~~
首先,群雄逐鹿時期是從公元194年左右開始的~~下面就給你說諸侯勢力范圍:
曹操:董卓死後曹操退回老家招兵買馬准備起兵,也有打算進京輔天子。勢力主要在中原。城市-陳留
劉備:當時劉備其實是在陶謙掌控的徐州地界,作為下邳的屏障抵禦來自中原的入侵。勢力在徐州以西。城市-小沛
孫策:當時孫策脫離了袁術的勢力范圍,於廬江起兵准備下江南。勢力主要在長江沿岸。城市-廬江
陶潛:很忠厚老實的人~~,當時是徐州牧,勢力在徐州。城市-下邳(其實劉備所在的小沛也算是他的)
袁紹:袁紹是群雄逐鹿時期最強大的諸侯,控制了一半的河北。勢力主要是黃河以北,河套以南。城市-鄴城、平原、南皮
公孫瓚:此人跟劉備都是師從盧植,所以跟劉備私交很好(盧植是東漢尚書,很權威)。公孫瓚是河北唯一可以和袁紹抗衡的諸侯。勢力在燕山一帶。城市-薊、北平
孔融:也就是小學學的【孔融讓梨】的那個孔融。勢力在山東最東邊。城市-北海
劉表:此人是正宗皇室,領荊州牧,荊湘八駿之一,當時也算是一個很大的勢力了~~~。勢力在荊州。城市-襄陽、江陵、江夏
劉焉:也是皇室,東漢末年「牧」這個官位就是他發明的,當時他是益州牧。勢力主要在蜀中,也就是現在的四川,益州也是漢朝最大的州。城市-成都、梓潼、江州
張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跟之後的劉璋有殺母之仇。勢力在四川以北,陝西以南的交界處。城市-漢中
馬騰:馬超之父。當時掌控著雍、涼二州,雖然掌握兩個州但是都很小,兩個加起來還沒益州大~~~。勢力在關外。城市-武威、天水
李漼、郭汜:這兩個人是一起的,都是繼承了董卓的地盤,所以很多諸侯都想先殺之而後快~~。勢力在當時漢朝的中心,但是湮滅的很快。城市-洛陽、長安、安定(在洛陽的實力比較弱,後來天子詔曹操進洛陽了)
公孫度:他是遼東比較偏遠的一個勢力,那邊基本上沒有漢人,都是高麗或者烏丸(值得說明一下:高麗不等於現在的朝鮮或者韓國,高麗人比韓國人優秀多了)。勢力在遼東。城市-囊平
呂布:董卓死後呂布納陳宮之言襲取了曹操掌控的山東地界作為立足之地。勢力在山東以西。城市-濮陽,以及徐州的小部分
張揚:很弱小的勢力,曾經參加袁紹的討董聯軍。勢力在泰山以西。城市-晉陽
袁術:袁紹之兄,之後稱帝了,但是稱帝之後就成了萬人敵了,所以迅速的被各諸侯滅掉了~~(主要是曹操)。勢力在淮南一帶。城市-壽春、汝南
能算得上諸侯的大概就以上這么多~~~但是那時候江東那邊還有幾個小勢力,太小了就不說了,後來也被孫家吞並了~~
希望能幫到你~~~
⑻ 有哪些國家是中國的勢力范圍
有哪些國家是中國的勢力范圍?
沒有
中國堅持和平相處五項原則
不會搞什麼霸權主義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⑼ 租界、租借地和勢力范圍的區別
租界: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根據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通商口岸劃定由他們永久或長期佔用的地域,每年交納一定數額年租,無限租用也可轉租,業主不得停租。1845年英國在上海建立第一個租界,到l904年列強在華已建立了43處租界。可分為單一國家管理和多國共同管理兩種。列強在租界內設立司法、審判、警察、監獄、市政管理機關和稅收機關等殖民統治機構,使租界變成「國中之國」,成為西方列強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侵略的據點。1919年起中國陸續收回租界。l949年新中國成立,租界制度徹底取消。
租借地:指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出於軍事目的,強行向軟弱的清政府租借的大片戰略要地,地域廣闊,有的還包括大片水域,而且多數還附有軍事設施。如九龍租借地。
勢力范圍:是指列強憑借軍事、政治、經濟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的全部或部分領土,宣稱它享有獨占的特殊權利,不許其他國家染指。
⑽ 「租借地」和「勢力范圍」有何區別
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地是不切實際的,就算清同意,其他列強也不會同意,再者當地的華人也是大問題,大麻煩。所以劃分勢力范圍要遠比割地來得方便,實際。
2.劃分勢力范圍和擁有一塊租借地有什麼好處呢,雖然名義上還是你清的地盤,但是實際上我說了算,而且資本主義國家一向標榜自己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不佔領你的地盤,我卻有了傳播文明的渠道,實際的利益,我在哪挖煤修鐵路都可以,而且可以擁有自己的權,幹嘛非要開槍死人搶地盤呢,這樣不是挺好的么。
3.與其把中國給割占完,然後彼此之間再去相互爭奪,不如採用租借這樣形式,至少能平息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爭端問題。
4.西方列強商品經濟發達,不需要再以直接割地這種赤裸裸的方式來達到資本輸出的目的。這是立國理念和國民素質及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所表現出來的政策和形式。甲午戰爭前後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割地賠款是殖民主義行為,劃分勢力范圍和強占租借地是帝國主義行為。
5.以華治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