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潘景寅的平反正名
林知道自己處境危險早做好了准備,墜機前
② 潘景寅老家是哪裡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人
③ 起名 各位 幫幫忙 哈 3Q了
公元1971年9月13日凌晨零點32分,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的林彪,偕同中央軍委辦事組成員、林辦主任、其妻葉群;空軍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其子林立果;以及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處長劉沛豐、林彪專車司機楊振剛,乘坐由空軍34師(專機師)副政委潘景寅駕駛的中國民航256號三叉戟專機從海軍航空兵的山海關機場起飛,在2點30分左右,由於不明原因墜毀在東經111°15′、北緯47°42′,距溫都爾汗約60公里的蒙古肯特省依德爾莫格縣蘇布拉嘎盆地。機上包括4名機組人員共有9人,全部死於墜機。在中國大地威名顯赫、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林彪副主席就此魂喪大漠,身葬黃沙。這就是在中國當代歷史上留下了重墨濃彩而又撲朔迷離的「913事件」。
30多年過去了,「913事件」的許多關鍵之處仍然處於霧鎖煙迷之中。尤其是256專機的墜毀原因始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燃油耗盡說、導彈擊落說、陰謀爆炸說、機組搏鬥說、迷航墜毀說等等,不一而足,至今沒有一個能夠服眾的結論。
我起名:張彪
④ 256三叉戟飛機第一駕駛員是誰
潘景寅
1929年1月出生,1946年6月,參軍,後被選上飛行員
專機師副師長,很快升到副師職。
1號轉機機長
⑤ 九一八事件中機毀人亡的人物是誰
張作霖。。
⑥ 潘景寅的913事件
1971年9月12日下午,油罐車為256專機加油,只加了15噸就沒油了,256的副駕駛陳聯炳認為北京到山海關15噸燃油已經超量,沒必要再要油罐車去跑一趟了。潘出於保密需要,不能吐露第二天的遠航計劃,同時,在山海關還有機會加油,就沒有再堅持加到16噸。因此256在北京出發時油艙載油是15噸。這個油量飛山海關,再飛廣州就十分危險了。
256載上林立果後,在傍晚19點40分起飛,35分鍾後,20點15分到達山海關。300多公里飛行加起落,256耗油約2噸半,油箱剩油約12噸半。按說這個油量,如果用盡備份油,飛到廣州不是沒有可能,但稍有情況,如風向不順、航線調整等,就有油盡墜機的危險。因此潘景寅下飛機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機械師李平將燃油加到17噸,這裡面就為256飛廣州准備了正常情況下所需的4噸左右的備份油。然而等到油罐車來到,取了油樣,准備給256加油時,這才發現油車油管接頭與256機翼下部的加油口不配套,無法進行壓力加油,需要把管線拉到機翼上部的加油口去實行重力加油,這樣一折騰就又要花費很長時間。潘看到天色已經很晚了,而且機組是正在吃晚飯時被召來執行緊急任務,晚飯都沒吃好,都9點多了,機場餐廳又准備好了夜餐,就同意等第二天一早再加油,讓機組人員先去吃夜餐然後抓緊時間休息。從這里可以看出,潘是一個關心同事和下級生活的好心人。這種「好心」在「913事件」里不但導致了256北飛油量不足,還使得機組近半數人員未能趕上飛機。這一點留待後面再說。
⑦ 潘景寅的介紹
潘景寅,1982年空軍黨委對913事件中的空軍飛行員潘景寅作出結論《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內容如下:潘景寅同志於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在蒙古溫都爾汗隨飛機墜毀死亡,特向各位親屬表示親切的慰問。望化悲痛為力量,為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而努力奮斗。
⑧ 潘景寅的專機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證明書的背面有潘景寅所在的部別、個人簡歷、出生年月及專機師和區民政局簽發的撫恤金意見等。
另外三名死難者的證明書與潘景寅的是一樣的。從證明書中可以看出,證明書中「隨飛機墜毀死亡」一句是死難者定性的核心。也就是說,機組四人的死其性質屬正常死亡,既不能像林彪等人那樣屬於叛徒,也沒有按正常飛行事故中以身殉職那樣被定為烈士。按這樣的結論,潘景寅的家屬得到了500元撫恤金,再加上搬家損失等共得到了近7000元的補償。
這里需要指出一點的是,《證明書》上印的是「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其中「病故」二字顯然與實際不符。據說,當時找不到「死亡證明書」,上級簽發的時間又很緊,不得已而用之。
⑨ 武漢的720事件是哪一年
1967年7月。
「七二零事件」,又稱武漢事件,是1967年7月20日,武漢發生的一派群眾組織質問和批判中央文革成員王力等人的事件,在當時被誣為「反革命事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又是林彪、江青等在武漢製造的打擊武漢軍區及一派群眾組織的反黨亂軍事件。
四人幫倒台後,1978年11月,中共中央批復湖北省委、省革委、武漢軍區報告,為「七二零事件」中遭受迫害的群眾,以及當時同情、支持這些群眾組織的幹部、群眾及家屬,一律平反,恢復名譽。
(9)潘景寅擴展閱讀:
背景
1967年2月初,軍內「造反派」強行佔領漢口紅旗大樓,接管設在大樓內的長江日報社,2月8日,易主的《長江日報》發表了《關於武漢地區當前局勢的聲明》(即《二八聲明》)提出:
「全武漢、全湖北要大亂、特亂、亂深、亂透……」武漢軍區又於2月28日發表《嚴正聲明》(即《二·二八聲明》)派軍隊重新「接管」紅旗大樓。
到3、4月份,武漢地區的兩大派群眾組織「工人總部」和「百萬雄師」之間的斗爭日趨激烈,規模不斷擴大並時時伴有武鬥,沖突白熱化導致流血事件頻頻發生。
1967年7月,毛澤東、周恩來、謝富治、王力等來到武漢解決兩派組織的問題。這是毛澤東在文革中唯一次乘坐飛機出行(駕駛員是潘景寅)。在毛澤東的指示下,周恩來親自聽取匯報,協調兩派的關系,使問題逐步走向解決。
⑩ 想知道關於飛機航線的問題
公元1971年9月13日凌晨零點32分,清秋的下弦月在東方地平線上窺視著渤海灣邊寂靜的古長城終端,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的林彪,偕同中央軍委辦事組成員、林辦主任、其妻葉群;空軍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其子林立果;以及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處長劉沛豐、林彪專車司機楊振剛,乘坐由空軍34師(專機師)副政委潘景寅駕駛的中國民航256號三叉戟專機從海軍航空兵的山海關機場起飛,沒入了蒼涼的北國夜空。256起飛後,順著山海關機場的244度(西南)朝向天津的方向飛行了4分鍾,其後用了大約10分鍾的時間緩慢而艱難地轉向325度(西北),朝蒙古方向飛去。(註:飛行圖上,正北為零度,正東為90度,正南為180度,正西為270度)
1點55分,起飛83分鍾後,256於中蒙邊界414號界樁上空越界進入蒙古上空。在2點30分左右,256飛行了約118分鍾時,由於不明原因墜毀在東經111°15′、北緯47°42′,距溫都爾汗約60公里的蒙古肯特省依德爾莫格縣蘇布拉嘎盆地。機上包括4名機組人員共有9人,全部死於墜機。在中國大地威名顯赫、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林彪副主席就此魂喪大漠,身葬黃沙。這就是在中國當代歷史上留下了重墨濃彩而又撲朔迷離的「913事件」。
30多年過去了,「913事件」的許多關鍵之處仍然處於霧鎖煙迷之中。尤其是256專機的墜毀原因始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燃油耗盡說、導彈擊落說、陰謀爆炸說、機組搏鬥說、迷航墜毀說等等,不一而足,至今沒有一個能夠服眾的結論。
近年來,當年沒登上256專機的第二副駕駛康庭梓先生對於256的墜機原因寫了不少分析文章。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連載在《航空知識》2002年第2、3、4期上的《林彪墜機過程的思考》一文。該文雖然透露不少256墜機過程的細節,對了解「913事件」不無裨益,然而不知是出於什麼用心,在對當事人活動的分析上犯了不少主觀臆斷的錯誤。本文盡可能使用目前已有的資料,對913事件中256號三叉戟墜機原因作出合乎邏輯的分析,以探求這一中國當代史上重大事件的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