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香爐是什麼意思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雲煙而得名。
2. 日照香爐生紫煙
這個是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全詩為: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3. 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整首古詩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雲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岩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像,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4. 日照香爐生紫煙是什麼意思
「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思是「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這首詩的全文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如下: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拓展資料: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5. 「日照香爐生紫煙」是什麼意思
「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思: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
6. 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日照是什麼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標簽:
瀑布 山水 寫景 小學古詩 詩 景色 其他 廬山
譯文 注釋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7. 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思是什麼
描寫的是廬山瀑布。廬山雄峭拔的香爐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遠瀑布像一條白鏈高掛在前邊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氣勢叫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之上瀉落下來!
8. 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思
「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思是: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
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的《望廬山瀑布》,原文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8)日照香爐擴展閱讀
1、注釋
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
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2、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3、賞析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像,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4、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