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埃及木乃伊
擴展閱讀
好看的武俠小說 2025-09-14 04:43:42
價格二元以內的股票 2025-09-14 04:05:27
wb股票行情 2025-09-14 03:20:31

埃及木乃伊

發布時間: 2021-07-18 19:38:43

1. 埃及木乃伊怎麼回事啊

木乃伊
即「人工干屍」。此詞譯自英語mummy,源自波斯語mumiai,意為「蠟」。世界許多地區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葯料)塗屍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為最著名。

20多年前,中國長沙馬王堆出土了一具西漢時期的女屍,是濕屍.在地下保存2000多年,仍然完好無損。那時候,中國人使用的防腐技術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與中國同為世界文明搖籃的古埃及,在很早的時候,喜歡把國王或大臣的屍體製成干屍即木乃伊保存下來,沒有很高的醫學水平,做不到這一點。與古代中國不同,制干屍在古代埃及甚至形成一種風氣,這是為什麼呢?

在古埃及,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神話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兒子奧西里斯很有本事,曾一度為埃及國王(法老)。他教會了人們從事農業生產,如種地、做麵包、釀酒、開礦,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因此,人們很崇拜他,把他視作尼羅河神,人們的生命就是奧西里斯給予的。他有一個弟弟叫塞特,存心不善,陰謀殺害哥哥,奪取王位。

有一天,塞特請哥哥共進晚餐,還找了許多人作陪。進餐時,塞特指著一隻美麗的大箱子對大家說:「誰能躺進這個箱子,就把它送給誰。」奧西里斯在眾人的慫恿下,當著大家的面試了一試。但他一躺進去,塞特就關閉了箱子,上上鎖,把他扔到尼羅河裡去了。

奧西里斯被害以後,他的妻子雨神伊西斯到處尋找,終於找回了屍體。不料,這件事被塞特知道了。他半夜裡又偷走了屍體,把它剖成14塊,扔在不同的地方。伊西斯又從各個不同的地方找到奧西里斯屍體的碎塊,就地埋葬了。

後來,奧西里斯的遺腹子荷拉斯出生了,他從小就很勇敢。長大成人後,打敗了塞特,替父親報了仇,並繼承了人間的王位。他把父親屍體的碎塊從各地挖出來,拼湊在一起,做成了干屍「木乃伊」。又在神的幫助下,使他的父親復活了。

奧西里斯的復活不是在人世間的復活,而是在陰間的復活。在另一個世界,他做了主宰,專門負責對死人的審判,並保護人間的法老。

這個神話故事開始在民間流傳。後來,埃及法老聽到了,便利用它來欺騙人民,說法老有神的幫助,因此活著是統治者,死後還是統治者。誰要是反對法老,那麼,他活著時會受到懲罰,死後也不能順利通過奧西里斯的陰間審判。

此後,每一個埃及法老死後,都要把奧西里斯的神話表演一番。第一步是舉行尋屍儀式。第二點是舉行潔身儀式,即把屍體解剖,取出內臟和骨髓,製成干屍「木乃伊」。具體方法是,先把屍體浸在一種防腐液里,溶去油脂,洗掉表皮。70天後,把屍體取出晾乾。在腔內填入香料,外面塗上樹膠,以免屍體接觸空氣和細菌,然後用布把屍體嚴密包裹起來。這樣,經久不腐的「木乃伊」就製成了。第三步是誦念咒法,為「木乃伊」開眼、開鼻、開耳、開口,把食物塞進它的嘴裡。據說,這樣就能像活人一樣呼吸、說話、吃飯了。最後是埋葬儀式,把「木乃伊」裝入石棺,送進他們生前為自己經營的「永恆住所」——墳墓里去。

古埃及人在很早時,就有靈魂不死的觀念。他們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個世界「生活」的繼續,因而熱衷於制干屍、修墳墓。他們用鹽水、香料、膏油、麻布等物將屍體泡製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風的墓中,就可經久不壞。深藏墓中不會腐爛的屍體,靜靜等待著死的靈魂重新回來依附於肉體。

古埃及人又意識到,人的復活只能在陰間,而不是在人間。因而,屍體同靈魂的重新組合,也不能使人重新回到人世,而只能生活在地下深宮。作為統治者的奴隸主為了滿足自己死後生活的需要,不惜動用國家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建造墳墓,金字塔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墳墓里還必須擺放各式各樣生前的生活用品,便於死者享用。

「木乃伊」的製作,夾雜著一些神秘和迷信的東西,就「木乃伊」製作本身來說,它反映了古埃及醫學水平所達到的成就。在製作「木乃伊」的過程中,埃及人積累了不少解剖學的知識,初步了解到人體血液循環和心臟功能的關系,以及大腦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今天能看到的《愛德溫·史密斯紙草》是古埃及最重要的醫學文獻。這部醫學著作是19世紀60年代一個名叫愛德溫·史密斯的人發現的,大約是公元前1600年的抄本,其中最古的部分可以上溯到中王國時期。紙草上半部系統地敘述了人體的構造,很有一點像今天的人體解剖學,並列舉了48種病例,分為可治、難治、不可治三種類型,還對病狀作了詳細的描述。可惜的是,下半部已經失傳。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當時醫生施行外科手術的圖像。這些都說明古埃及醫學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古埃及的醫學成就直接與他們解剖屍體、製作「木乃伊」有關。

2. 埃及的木乃伊

木乃伊
即「人工干屍」。此詞譯自英語mummy,源自波斯語mumiai,意為「蠟」。世界許多地區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葯料)塗屍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為最著名。

20多年前,中國長沙馬王堆出土了一具西漢時期的女屍,是濕屍.在地下保存2000多年,仍然完好無損。那時候,中國人使用的防腐技術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與中國同為世界文明搖籃的古埃及,在很早的時候,喜歡把國王或大臣的屍體製成干屍即木乃伊保存下來,沒有很高的醫學水平,做不到這一點。與古代中國不同,制干屍在古代埃及甚至形成一種風氣,這是為什麼呢?

在古埃及,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神話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兒子奧西里斯很有本事,曾一度為埃及國王(法老)。他教會了人們從事農業生產,如種地、做麵包、釀酒、開礦,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因此,人們很崇拜他,把他視作尼羅河神,人們的生命就是奧西里斯給予的。他有一個弟弟叫塞特,存心不善,陰謀殺害哥哥,奪取王位。

有一天,塞特請哥哥共進晚餐,還找了許多人作陪。進餐時,塞特指著一隻美麗的大箱子對大家說:「誰能躺進這個箱子,就把它送給誰。」奧西里斯在眾人的慫恿下,當著大家的面試了一試。但他一躺進去,塞特就關閉了箱子,上上鎖,把他扔到尼羅河裡去了。

奧西里斯被害以後,他的妻子雨神伊西斯到處尋找,終於找回了屍體。不料,這件事被塞特知道了。他半夜裡又偷走了屍體,把它剖成14塊,扔在不同的地方。伊西斯又從各個不同的地方找到奧西里斯屍體的碎塊,就地埋葬了。

後來,奧西里斯的遺腹子荷拉斯出生了,他從小就很勇敢。長大成人後,打敗了塞特,替父親報了仇,並繼承了人間的王位。他把父親屍體的碎塊從各地挖出來,拼湊在一起,做成了干屍「木乃伊」。又在神的幫助下,使他的父親復活了。

奧西里斯的復活不是在人世間的復活,而是在陰間的復活。在另一個世界,他做了主宰,專門負責對死人的審判,並保護人間的法老。

這個神話故事開始在民間流傳。後來,埃及法老聽到了,便利用它來欺騙人民,說法老有神的幫助,因此活著是統治者,死後還是統治者。誰要是反對法老,那麼,他活著時會受到懲罰,死後也不能順利通過奧西里斯的陰間審判。

此後,每一個埃及法老死後,都要把奧西里斯的神話表演一番。第一步是舉行尋屍儀式。第二點是舉行潔身儀式,即把屍體解剖,取出內臟和骨髓,製成干屍「木乃伊」。具體方法是,先把屍體浸在一種防腐液里,溶去油脂,洗掉表皮。70天後,把屍體取出晾乾。在腔內填入香料,外面塗上樹膠,以免屍體接觸空氣和細菌,然後用布把屍體嚴密包裹起來。這樣,經久不腐的「木乃伊」就製成了。第三步是誦念咒法,為「木乃伊」開眼、開鼻、開耳、開口,把食物塞進它的嘴裡。據說,這樣就能像活人一樣呼吸、說話、吃飯了。最後是埋葬儀式,把「木乃伊」裝入石棺,送進他們生前為自己經營的「永恆住所」——墳墓里去。

古埃及人在很早時,就有靈魂不死的觀念。他們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個世界「生活」的繼續,因而熱衷於制干屍、修墳墓。他們用鹽水、香料、膏油、麻布等物將屍體泡製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風的墓中,就可經久不壞。深藏墓中不會腐爛的屍體,靜靜等待著死的靈魂重新回來依附於肉體。

古埃及人又意識到,人的復活只能在陰間,而不是在人間。因而,屍體同靈魂的重新組合,也不能使人重新回到人世,而只能生活在地下深宮。作為統治者的奴隸主為了滿足自己死後生活的需要,不惜動用國家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建造墳墓,金字塔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墳墓里還必須擺放各式各樣生前的生活用品,便於死者享用。

「木乃伊」的製作,夾雜著一些神秘和迷信的東西,就「木乃伊」製作本身來說,它反映了古埃及醫學水平所達到的成就。在製作「木乃伊」的過程中,埃及人積累了不少解剖學的知識,初步了解到人體血液循環和心臟功能的關系,以及大腦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今天能看到的《愛德溫·史密斯紙草》是古埃及最重要的醫學文獻。這部醫學著作是19世紀60年代一個名叫愛德溫·史密斯的人發現的,大約是公元前1600年的抄本,其中最古的部分可以上溯到中王國時期。紙草上半部系統地敘述了人體的構造,很有一點像今天的人體解剖學,並列舉了48種病例,分為可治、難治、不可治三種類型,還對病狀作了詳細的描述。可惜的是,下半部已經失傳。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當時醫生施行外科手術的圖像。這些都說明古埃及醫學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古埃及的醫學成就直接與他們解剖屍體、製作「木乃伊」有關。

3. 關於埃及木乃伊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公元前三世紀的曼涅托,將從美尼斯開始至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止的埃及歷史分為三十個(或三十一個)王朝,現在學者又在此基礎上將上古埃及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前王朝時期(約前3100-2686年)
2、早王朝時期(約前2686-2181年)
3、古王朝時期(約簽2181-2040年)
4、第一中間期(約前2040-1786年)
5、中王朝時期(約前1786-1567年)
6、第二中間期;(約前1786-1567年)
7、新王朝時期(約前1567-1085年)
8、後王朝時期(約前1085-332年)
9、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從第1到第4時期,是奴隸制國家形成和統一王朝出現的時期,第5至第7時期是統一王國重建和帝國時期,第8至第9時期是埃及奴隸制國家衰落和陷於外族統治下的時期。

木乃伊
木乃伊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前後三千多年期內,古埃及人將屍體製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變。不過多數學者專家認為防腐方法在公元前十世紀左右發展至巔峰,當時一位第一流的防腐師大致依下述步聚製成木乃伊:首先用燧石刀在屍體腹部左側開個十厘米長的切口,從切口把心臟(防腐師和他的主顧都認為心臟是感情的根源)以外所有其他內臟掏出來,逐一用酒和含有沒葯、桂皮的香料加以清洗。防腐師還用香柏油沖洗屍體腹腔,把餘下的柔軟組織分解,接著准備取腦,他用一種帶鉤的工具從死者鼻孔穿入頭顱,鉤出裡面的腦髓,然後灌入香柏油和香料,沖出腦殼中的殘余組織。

屍體全身每部分都徹底清洗後,防腐師把所有器官和屍身埋進泡鹼(碳酸鈉和碳氫鈉混合劑)粉末堆中,抽乾水分。屍身、器官大概要埋在泡鹼粉里約一個月,拿出來後把每一部分再用香液和香料洗滌。屍體防腐工作自始至終的每一個步聚,防腐師必認真從事,比如開始時便把屍體每個指頭包好,以免指甲損壞或脫落失去。

跟著,防腐師把乾透的內臟逐一以麻布包好,放回腹腔(或者個別放置於陶罐或石膏罐里)用鋸屑、麻布、焦油或泥巴之類的填料填好腹腔。填放完畢,隨即將切口縫合。因為泡鹼已損壞一些頭發,所以必須補一些假發,與未脫的真發編結一起;眼眶裡面也需要裝入假眼。這時剩下來的工作是使屍體外觀復原,也是最費工夫的,因為要把乾癟的屍身恢復生前模樣實在不容易。防腐師進行這項古代整形外科手術,要在屍身各處小心地割開很多微小切口,從皮膚里填入依身體輪廓模造的麻布填料,就如二十世紀的整容師注射矽劑替活人整容一樣。甚至屍體面部和頸部也整得像生前一般,嘴裡塞以麻布使雙頰飽滿。最後防腐師還要充當化妝師,用稱為赭石的有色泥土替死者面部以至全身染色(男死者染紅色,女死者黃色)。染色完畢屍體即可包裹。防腐師將屍體四肢分別以抹過松香的麻布一層一層地密實包裹,然後包裹頭部和軀干,最後全身裹起來。這項包裹工作做起來緩慢費時,有幾個木乃伊現在被人解開,裹布的長度加起來竟然超過二公里!防腐師包好屍體,做成一具木乃伊,前後約共花七十天時間。跟著防腐師把木乃伊送還喪主,喪主此時大概已另外備好人形棺木來裝木乃伊,並且已築好墳墓。

製作木乃伊的全過程費用昂貴,除需要各種葯品、香料、辟邪物、護身符等外,僅包裹一個屍體,有時就要用1000多米的優質亞麻布。因此,只有國王、王親國戚、貴族富豪才花銷得起,窮人只能從簡,甚至草草了事。希羅多德談到過另外兩種比較便宜的木乃伊製作方法,雖很難保證屍體的完好,但多少可以給窮人以心靈上的安慰,而且,也許正是由於這些便宜的製作方法,製作木乃伊的傳統才得以傳播和延續。直到基督教在埃及占據主導地位的公元4世紀以後,製作木乃伊的習俗才被廢止。

古埃及專門有一批人以製作木乃伊為職業,他們掌握技術,代代相傳。在古埃及,製作木乃伊,生產與此有關的必需品,無疑形成了相當重要,規模又頗大的行業系統。這一行業的存在,表明古埃及人已掌握了物理、化學、醫學等方面的科學知識。他們用作乾燥劑的氧化鈉,經現代科學分析,乃是碳酸鈉、碳酸氫鈉、鹽和硫化鈉的混合物,可見這些物質的化學作用,當時已為人所知。

埃及金字塔之謎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隸社會的方錐形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開羅西南尼羅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帶最為集中。吉薩南郊8公里處利比亞沙漠中的3座尤為著名,稱吉薩金字塔。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於公元前二十七世紀,高146.5米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廈,底邊各長230米,由230萬塊重約2.5噸的大石塊疊成,佔地53,900平方米。塔內有走廊、階梯、廳室及各種貴重裝飾品。全部工程歷時30餘年。塔東南有巨大的獅身人面像。
埃及胡夫金字塔最有名,是法老(古埃及的國王)的陵墓。法老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文字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

「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

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有人認為古埃及人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說金字塔也許是外星人造出來的,也許是更遠古的人類留下的,因為,金字塔的謎太多了!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法老們不僅活著時統治人間,而且幻想死後成神,主宰陰界,因此,「法老」死後,便取出內臟,浸以防腐劑,填入香料,將屍體長久保存,稱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寢。現在,埃及境內保存至今的金字塔共 96 座,大部分位於尼羅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邊沿。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於古王國時期的三至六王朝(約公元前 2664~前 2180 年),在古埃及之都孟菲斯之北不遠的吉薩、塞加拉、拉蘇爾,梅杜姆以及阿布西爾等地都有大量的遺址。

由於金字塔是一種方錐形的建築物,古埃及文稱它為「庇里穆斯」,意思是「高」;而其底座呈四方形,愈上愈窄,直至塔頂,從四面看都像漢字的「金」字,所以中國歷來譯稱「金字塔」。

在眾多金字塔中,最為著名的是吉薩大金字塔,它位於開羅西南約 13公里的吉薩地區。這組金字塔共有 3 座,分別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第二代法老)、卡夫勒(第四代法老)和孟考勒(第六代法老)所建。
胡夫金字塔,又稱齊阿普斯金字塔,興建於公元前 2760 年,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跡之一,被列為世界 7 大奇觀的首位。該塔原高 146.5 米,由於幾千年的風雨侵蝕,現高 138 米。原四周底邊各長230 米,現長 220 米。錐形建築的四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方,傾角為 51 度 52 分。塔的四周原鋪設著一條長約 1 公里的石灰石道路,目前在塔的東、西兩側尚有遺跡可尋。整個金字塔建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佔地約 5.29 萬平方米,體積約 260 萬立方米,是由約 230 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 11.5 萬塊,平均每塊重 2.5 噸,最大的一塊重約 16 噸,全部石塊總重量為 684.8 萬噸。其地理位置為東經 31°07′北緯 29°58′ 。
令人吃驚的是,這些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直接疊在另一塊石頭上,完全靠石頭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表面接縫處嚴密精確,連一個薄刀片都插不進去。而塔的東南角與西北角的高度誤差也僅 1.27 厘米。這是當時徵召了 10 萬勞力、前後歷時 30 年才建成的。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位於塔的北壁第十三石級,距地面約 20 米高。入口處四塊巨大的石板構成「人」字形拱門,往裡是 100 余米長的坡狀隧道直達墓室。墓室長 10.43 米,寬 5.21 米,高 5.82 米,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 42.28米。室內僅有一具深褐色磨光的大理石石棺,棺內空空,棺蓋去向不明。墓室上方有 5 層房間,最高的一層頂蓋是三角形的,為的是把上面壓下的重量均勻地分布在兩邊。同時,墓室還有砌築在石塊中的通風道。胡夫大金字塔外形庄嚴、雄偉、樸素、穩重,與周圍無垠的高地、沙漠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它的內部構造復雜多變,匠心獨具,自成風格,凝聚著非凡的智慧。該金字塔歷經數千年滄桑,地震搖撼,不倒塌,不變形,顯示了古代不可思議的高度科技水平與精湛的建築藝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此把它列為全世界重點保護文物之一,成為古埃及文明的象徵。
吉薩的第二座金字塔,即卡夫勒所造的金字塔,位置居中。它比胡夫金字塔略小,但其藝術風格與工程設計的精確,則均可與之媲美。而且由於其建在一塊較高的台地上,乍看上去,彷彿比前者還雄偉。塔基底長 215.7 米,高 143.6 米,也是用石灰岩和花崗石砌築的。它所遺存的附屬建築較為完整壯觀,包括以巨石建成的兩座廟宇:上廟和下廟。
孟考勒建造的第三座金字塔位於南端,體積最小,但十分精緻。它的底邊長 108.7 米,高 66.5 米。吉薩的這 3 座金字塔都曾被盜,墓中財寶已基本流失,但它們所體現的古代埃及人民爐火純青的工程技術,每天都吸引著千千萬萬的各國遊客。
埃 及 金 字 塔
金字塔外觀
金字塔具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由於它形似漢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築。它規模宏偉,結構精密,塔內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實心,定部呈錐角。金字塔歷經多次地震都巋然不動,完好無損。它被譽為當今最高的古代建築物和世界八大奇跡之首。
金字塔前有座獅身人面像,是古國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兒子哈沸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長57米,僅一隻耳朵就有兩米高。除獅爪是用石頭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一塊天然的大岩石鑿成的。鼻部有損傷,拒說是在一次戰爭中被拿破崙的士兵用大炮轟掉的。斯芬克斯象徵著法老的權利至高無上,威不可侵。
金字塔內部的法老墓室
法老墓室延伸到地平線以下30米處,墓室左側,放置著法老出遊時乘坐的寶車,使用的寶床。位於墓室中央部位的是法老胡夫的棺槨,是用鑲有金邊和貼有金塊的大型木料精雕細刻而成,十分華麗精美,棺槨分為兩層,上層是法老的全身木製雕像,下層放置著法老的木乃伊。陪葬品有法老心愛的寶劍、寶刀、古埃及式寶船、寶瓶、寶箱,最吸引人的是四個巨大的百寶盆,內裝有奇珍異寶,價值連城,棺木前方有兩位手持神器的守護神,四角有四位美麗的侍女。
王後墓室
王後的墓室比法老的墓室規模略小一些,她的棺槨為一巨大的整體石料雕刻而成,工藝精細,十分華麗,裡面陳放的是王後的木乃伊。她的陪葬物也很豐富,左側角落有神鷹像、百寶箱及獅身人面像。右側角落放置著王後使用的梳妝台。
如何建造
如果說關於金字塔大膽而奇妙的設計的傳說還能為現代人所接受,那麼它的規模如此巨大的建造過程就難以令人想像了。胡夫的金字塔是用上百萬塊巨石壘起來的,每塊石頭平均有2000多公斤重,最大的有100多噸重。這些巨石是從尼羅河東岸開采出來,即無吊車裝卸,也無輪車運送。
被稱為「西方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曾記載,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頭是從「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島)開采來的。不過我們現在知道,石頭多半是本地開採的,修飾其表面的石灰石,是從河東的圖拉開采運來。在那時開採石頭並不容易,因為當時人們並沒有炸葯,也無鋼釺。埃及人當時是用銅或青銅的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後插進木楔,灌上水,當木楔子被水泡脹時,岩石便被脹裂。這樣的方法在今天看來也許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卻是很了不起的技術。從採石場運往金字塔工地也極為困難。古代埃及人是將石頭裝在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為此需要寬闊而平坦的道路。修建運輸石料的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室就用了10年的時間。
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時,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被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勞動3個月。這些勞動者中有奴隸,但也有許多普通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古埃及奴隸是藉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築地點的,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著斜坡拉上金字塔。就這樣,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
對於希羅多德的說法,後人提出了許多的疑問。但是到今天仍然是一個沒有人能做出完滿答案的難題。人們怎能不佩服埃及人民的偉大力量和智慧!
本世紀來,隨著飛碟觀察和研究活動越來越廣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變幻莫測的飛碟上的外星人聯系起來。他們認為,在幾千年前,人類是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這樣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有。他們經過計算還發現,通過開羅近郊胡夫金字塔的經線把地球分成東、西兩個半球,它們的陸地面積是相等的。這種「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選擇金字塔建造地點的用意。
然而,一位叫戴維杜維斯法國化學家,提出了一個關於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見解,他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澆築的。他從一位考古學家那裡,得到5塊從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塊,對它們逐個加以化驗。出乎意料的是,化驗結果證明,這些石塊由貝殼石灰石組成。盡管考古證明,人類在幾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製作技術,但這些貝殼石灰石澆築得如此堅如磐石,以至很難將它們與花崗岩區別開來,實在使人難以相信。
戴維杜維斯由此推測,當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採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即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這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就能澆築出一塊一塊的巨石,將塔一層一層加高,這種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據他估計,當時在工地上勞動的人僅有1500人,而不是象希羅多德所說的那樣每批都有10萬人。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位法國科學家還在石塊中發現了一縷一英寸長的人頭發。這縷頭發可能就是他們辛勤勞動和燦爛智慧的見證。但上述這些說法都還是一些推測。
但無論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當時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聰明才智,因為它需要解決的難題肯定是很多的。但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金字塔修起來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這本身就是一大奇跡。所以,可以說,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徵。
有的人不相信依靠簡單的協作也可以創造出奇跡,不相信地球上的人類自身會創造出金字塔這樣的奇跡,把它說成是天外來客的創造。這顯然是不正確的,這無助於人們探索自己的歷史,認識自己的能力。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
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 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
「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 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築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嘆以外,還以其高度的建築技巧而著名。
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的。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歷時數千年,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所以能歷數千年而不倒,這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跡。
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側離地面13米高處有一個用4塊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這個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邊形,那麼,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壓力將會把這個出入口壓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了。在四千多年前對力學原理有這樣的理解和運用,能有這樣的構造,確實是十分了不起的。胡夫死後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遠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這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於它的地勢稍高,因此看起來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還要高一些。塔的附近建有一個雕著哈夫拉的頭部而配著獅子身體的大雕像,即所謂「獅身人面像」,西方人稱它為「司芬克斯」。雕像高20米,長57米,一隻耳朵就有兩米高。除獅是用石塊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在一塊巨大的天然岩石上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為什麼刻成獅身呢?在古埃及神話里,獅子乃是各種神秘地方的守護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門的守護者。因為法老死後要成為成太陽神,所以就造了這樣一個獅身人面像
為法老守護門戶。 第四王朝以後,其他法老雖然建造了許多金字塔,但規模和質量都不能和上述金字塔相比。第六王朝以後,隨著古王國的分裂和法老權力下降以及埃及人民的反抗和有些人的盜墓,常把法老的「木乃伊」從金字塔里拖出來,所以埃及的法老們也就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深山裡開鑿秘密陵墓了。
有關大金字塔的神秘現象
史前遺址的長期定向作用,都會在其自身內部形成一個能量場。大金字塔處於地球上,時時刻刻受到宇宙射線的轟擊,堆壘所用的石塊在長年累月中逐漸扮演著儲存能量的角色。宇宙射線或電磁波穿透石塊的同時,能量也會隨著被穿透石塊的厚度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衰減。
大金字塔獨特的正四角錐體結構,其內部空間是一個很好的和諧共振腔體。來自宇宙的各種射線,人為的電磁波在其內部空間和諧共振,結合匯聚的地磁力,還有萬有引力的作用,形成一個內部能量場(匹熱迷能或金字塔能)。古老相傳「時間懼怕金字塔」,可能就是指大金字塔內部的能量場顯現阻礙自然進程的現象,即本應該自然而然發生的進程,當處於大金字塔內部的能量場中,則該進程被延緩了,甚至有的向相反方向進行。推薦看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匹熱迷能》 中國物資出版社的《享受匹熱迷能》, www.pyraminen.com 內容是關於埃及大金字塔和金字塔能的,建議同樣喜愛金字塔和金字塔能的人讀讀,真的很不錯! 放置在大金字塔內部能量場的有機物體如動物屍體,不會腐爛變質(這是自然進程),而是脫水干化成木乃伊;而無機物例如金屬物體,則能長期保留其金屬光澤,從專業角度說,這就是自然進程的氧化作用延緩了,逆向的還原作用增強了。金屬晶體由無序排列又能回歸到原先的有規則排列。對於人體,匹熱迷能或金字塔能則可以快速消除疲勞,加速體力的恢復;增強自身免疫力,促進機體組織細胞自愈。對於微生物如病毒、真菌等,則抑制其繁殖
分布
金字塔分布在尼羅河兩岸,古上埃及和下埃及,今蘇丹和埃及境內。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寢,都大小不一,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37.2米,底長230米,共用230萬塊平均每塊2.5噸的石塊,佔地52000平方公尺。
金字塔的數字之謎
有人對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測量和研究後,提出了許多蘊含在大金字塔中的數字之謎。譬如:
延伸胡夫大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縱平分線至無窮則為地球的子午線;穿過胡夫大金字塔的子午線,正好把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分成均勻的兩半,而且塔的重心正好坐落在各大陸引力的中心。
把大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對角線延長,恰好能將尼羅河口三角洲包括在內,而延伸正方形的縱平分線,則正好把尼羅河口三角洲平分。
大金字塔的底面周長230.36米,為362.31庫比特(古埃及一種度量單位),這個數字與一年中的天數相近。
大金字塔的原有高度146.7米(現已塌落至137.3米)乘以10億,約等於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
大金字塔4個底邊長之和,除以高度的兩倍,即為3.14——圓周率。
大金字塔本身的重量乘上7×1015恰好是地球的重量。
大金字塔高度的平方,約為21520米,而其側面積為21481平方米,這兩個數字幾乎相等。
從大金字塔的方位來看,4個側面分別朝向正東、正南、正西、正北,誤差不超過0.5度。在朝向正北的塔的正面入口通路的延長線,放一盆水代替鏡子用,那麼北極星便可以映到水盆上面來。
……
這些數字關系是一種偶然巧合,還是建造者的有意設計?
許多科學家指出,這些數字關系並不是那麼神秘,除一些是巧合外,有些數字並不完全符合事實真相。譬如:以52度左右傾斜面建造的四方角錐,用其高h去除其底邊的兩倍,即2s/h,都得到接近π的值。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德的記述,埃及人建造胡夫大金字塔時使角錐的每一面的面積等於錐高的平方,按這個方案設計確實可以得到這種數字關系。
此外,還有些數字反映了古埃及人民在數學和天文方面取得的傑出成績。比如,古埃及人已懂得用水面定位的方法(即先灌水,利用水平面平整地基),獲得精確的地平面;古埃及人選定一顆(或幾顆)恆星,藉助簡單器械仔細觀測,記錄恆星在地平線上的出沒位置,然後平分從觀察點到恆星出沒點形成的角就測出了子午線。
當然,也有些科學家提出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事情並非那麼簡單,為什麼除大金字塔外,其它建築物不能提供那麼多代表相當科技水平的數字?以古埃及人的科技知識水平能建造出奇跡般的充滿謎的金字塔嗎?
看來,事情確實並不簡單,持不同觀點的科學家們仍在爭論……
註解:見劉家和《世界上古史》,38頁

4. 埃及的木乃伊是怎樣製成的

對於木乃伊的製作方法,古希臘史學大師希羅多德有過詳細的記載。

一,把最易腐爛的內臟部分掏出。古代埃及人認為,心臟是思維的器官,所以它必須留在體內。

二,對內臟和體腔進行防腐處理,先用棕櫚酒或椰棗酒進行徹底清洗消毒,然後在內臟上撒一層搗碎的香料,把它們放進四個壇子里存放起來;對於消毒後的體腔,先填進用布包的泡鹼和其他臨時填充物,然後把它放置於乾燥的泡鹼粉里約四十天。待吸幹了水分後,取出裡面的填充物,改放用碾碎的沒葯、桂皮、泡鹼、鋸末等填充的布包,最後細心地縫上刀口,貼上一塊畫有大神荷拉斯眼睛的皮。古埃及人相信這種皮有強大的癒合力和保護力。

三,將已處理過的屍體塗上一層油膏或松香溶液,然後用白色亞麻布將屍體裹起來,並安裝假鼻和假眼。

四,把死者的兩手交叉在胸前,裝入石棺,有時還在外面再加上一個棺材蓋。這樣,一個木乃伊就完成了。

「木乃伊」製作反映了古埃及醫學水平所達到的成就。在製作「木乃伊」的過程中,埃及人積累了不少解剖學的知識,初步了解到人體血液循環和心臟功能的關系。今天能看到的《史密斯紙草書》(Edwin Smith Papyrus)是古埃及最重要的醫學文獻。它大約是公元前1600年的抄本,上半部系統地敘述了人體的構造,並列舉了48種病例,分為可治、難治、不可治三種類型,還對病狀作了詳細的描述。可惜的是,下半部已經失傳。古埃及的醫學成就直接與他們解剖屍體、製作「木乃伊」有關。

5. 埃及木乃伊之謎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絕大多數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這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開羅及尼羅河上游西岸吉薩等地。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壯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塊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古代埃及人是用甚麼方法設計它呢?陵墓的通風道傾斜深入多層地下,石壁光滑、刻以精美華麗的浮雕,但誰也不能明白古埃及人何以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雕刻技巧和運用怎樣的加工工具。要知道4500年前,那時候人類尚未掌握鐵器。 據估計建設金字塔時,埃及當時的居民必須是五千萬人,否則難以維持工程所需的糧食和勞力。當專家翻開歷史的冊頁時,便發現問題更難以令人理解,公元三千年世界的人口只有二千萬左右。還有,眾多的勞動力必須在農田上耕耘,以保持持久的糧食。而地勢狹長的尼羅河流域所提供的耕地,似乎不足以維持施工隊伍的需求。要知道隊伍有十萬人,單靠尼羅河域的農業收成能維持工程的需求嗎? 再者,用甚麼運載神殿所需的巨大石料。古埃及人利用滾木運輸,這種最原始的方法固然能將龐大的石塊運到工地,但滾木需要大樹的樹幹才能做成,可知道尼羅河流域樹木稀少。在尼羅河岸分布最廣、生長最多的是棕櫚樹,但古埃及人既不可能大片砍伐棕櫚樹,而且質地比較軟的棕櫚樹是無法充當滾木。因為棕櫚樹的果實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糧食來源,棕櫚樹葉又是炎熱的沙漠中唯一可以遮陽的材料。 據測算大金字塔是由260萬塊每塊重約10噸的石塊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歷經4500年的風吹雨打,其縫隙迄今仍相當緊密,一把銳利的刀也難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藝,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隸之手,的確令人難以相信。 認為金字塔僅僅是法老的陵墓也令人難以相信,暫且不說這260萬塊巨石如何採掘,要完成這建築所需的時間為260萬天(即700年)。如加速工程的進度都需要70年。如此簡單的數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們為什麼要建造這個自己無法享用的陵墓呢?

6. 埃及木乃伊是怎麼做的

木乃伊,即干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殮藏屍體,年久干癟,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篤信人死後,其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後,均製成木乃伊,作為對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緬懷。
木乃伊原來的意思是瀝青,指一種乾枯不腐爛的屍體。以在埃及發現的木乃伊的數量最多,時間最早,技術也最復雜。埃及人在製造木乃伊時,首先從死屍的鼻孔中用鐵鉤掏出一部分的腦髓並把一些葯料注到腦子里去進行清洗。然後,用鋒利的石刀,在側腹上切一個口子,把內臟完全取出來,把腹部弄乾凈,用椰子酒和搗碎的香料填到裡面去,再照原來的樣子縫好。這一步做完了之後,便把這個屍體在泡鹼粉里放置40天,再把屍體洗干凈,從頭到腳用細麻布做綳帶把它包裹起來,外面再塗上通常在埃及代替普通膠水使用的樹膠,然後把屍體送給親屬,親屬將它放到特製的人形木盒裡,保管在墓室中,靠牆直放著。
這種費用昂貴的處理屍體的辦法一般適用於法老、達官貴人和富翁。窮人製作木乃伊的辦法則簡單多了,將腹部用瀉劑清洗一下,然後把屍體放到泡鹼粉里浸40天,取出後,讓風吹乾,葬於乾燥的沙丘中。
古埃及人不論貧富貴賤,死後都要被製成木乃伊。這是因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軀體和靈魂構成的,即使在陰間的世界裡,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軀體。屍體並非「無用的軀殼」,只要這個軀殼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靈魂隨著肉體的點滴破壞而逐漸喪失,而肉體的徹底毀滅則意味著靈魂的全部消亡。只要保存住肉體,讓靈魂有棲身之處,死者就能轉世再生。
具體過程和方法
如果有人死去,他的屍體首先被送到一個被稱為「衣部」的地方:專門凈化屍體。屍體被蘇打水清洗過後,就送到叫「詿拜特」(意為純潔之地)或「培爾—那非爾」(意為美麗之屋)的地方,完成香料的填充。然後是木乃伊的製作。
關於這方面,希羅多德給我們留下了詳盡的資料。
第一,用融化的松脂塗在面部,保護面部形象,防止它乾燥得太快。
第二,對腦漿進行處理。工匠將鑿子從左邊鼻孔塞進去,將篩骨搗碎,再用工具在顱腦中轉動破壞腦髓,用一根很細小的長柄勺從鼻孔里伸進大腦將腦漿舀出來,最後把一些葯物和香料塞進空空的頭骨中去。腦漿一般不保存。
第三,取出內臟。胃、腸、肝、肺是在肚皮左側切口取出的。後有棕油作清洗液,洗凈胸腔腹腔。以上器官時而被整齊地包在松脂團里放入木乃伊的腹中,時而分裝在有蓋小罐里,再放罐入腹中。小罐從古王國到新王國越來越復雜。
開始是些簡單的罐蓋,中王國時出現有人頭形的罐蓋。第十八王朝早期,罐蓋由神像「荷拉斯的兒子」們守衛著神聖的內臟四器官。但古埃及有忌諱取出心,他們把心看成是智慧的象徵,想方設法將其留存在體內。新王國時期的《亡靈書》中就有三個值班人輪流值守心的記載。
第四,脫水。這是很重要的乾燥程序。工匠們先填進用布包的泡鹼和其他臨時填充物,然後把它置於乾燥的泡鹼粉里約40天,待吸幹了水分後,取出裡面的填充物,改放用碾碎的沒葯、桂皮、泡鹼、鋸末等填充的布包,最後細心地縫上切口,貼上一塊畫有荷拉斯眼睛的皮,因為古埃及人想念這種皮有強大的癒合力和保護力。
第五,化妝整形,木乃伊的皮膚為了保持其柔軟性,於是選擇性地塗上牛奶、葡萄酒、香料、蜂蠟、松脂和柏油混合物,給皮膚美容。木乃伊的眼睛則用亞麻和石頭填上,非常生動、形象。干屍上最後塗一層松脂防潮,化妝師還在木乃伊的面頰上撲上一層胭脂紅,頭上戴好編辮的假發套,穿好衣服,配上最好的珠寶。
第六,包裹。埃及人認為包紮屍體是充滿險惡的,於是就以禱告伴隨整個包裹過程(一般為15天)。包紮屍體的手每動一下,就伴有一次庄嚴的祈禱或神奇的符咒,同時把護身條符放在亞麻綳帶間。他們很重視將其放在心臟位置處,而護身符一般都用綠色石頭做成聖甲蟲或人心的形狀,上面刻著「保持死者的心,使它不產生危害主人的東西」之類的詞句。其他的護身符則緊貼放在木乃伊身體上,或裹進亞麻布里。
第七、木乃伊迎接他的卡。時間一般為70天。之後,阿努比斯神靈就秘密地把木乃伊送還他的家人,等待下葬。
正規的製作方法
(1)、立即把最易腐爛的內臟部分掏出。通常是在屍體的左側切開一個口子,把肝、肺、胃和腸子等內臟全部拿出來,把死亡物的腦髓通過篩骨從鼻孔中抽出,但心臟不拿。因為古代埃及人認為,心臟是思維和理解的器官,必須留在體內。
(2)、對內臟和體腔進行防腐處理,先用棕櫚酒或椰棗酒將它們徹底清洗消毒,然後在內臟上撒一層搗碎的香料,把它們放進四個壇子里存放起來;對於消毒後的體腔,先填進用布包的泡鹼和其它臨時填充物,然後把它放置於乾燥的泡鹼粉里約四十天,待吸幹了水分後,取出裡面的填充物,改放用碾碎的沒葯、桂皮、泡鹼、鋸末等填充的布包,最後細心地縫上刀口,貼上一塊畫有荷拉斯眼睛的皮,因為古埃及人相信這種皮有強大的癒合力和保護力。
(3)、將已處理過的屍體塗上一層油膏或松香溶液,然後用白色亞麻布將指、掌、腳和驅干依次裹起來,死者的鼻子有時會因抽取腦髓而遭到破壞,這時要安上一個木製的假鼻子,眼窩里也要用布堵上或安上人造眼睛。
(4)、把死亡物的兩手交叉在胸前,裝入石棺,有時還在外面再加上一個棺材蓋。這樣,一個木乃伊就完成了。

7. 為什麼古埃及人要做木乃伊

因為古埃及人篤信人死後,其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後,均製成木乃伊,嚮往永生。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埃及人就恐懼死亡。相信來世的存在或多或少能擺脫這種恐懼。因此,當時的人們在埋葬死者時就進行了精心的准備。

進入法老時代,由於社會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等級制度逐漸森嚴,人們對美好來世的嚮往就更加迫切,進而形成了對死者屍體的崇拜。他們認為,如果以可辨認的形式保存死者的屍體,人身上的精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靈魂」,就會重新回到死者的軀體。

如果軀體完整沒有腐爛,靈魂與軀體就會活到另一世界裡。如果屍體腐爛,靈魂也就不復存在,人也將真正地死去。如果損壞了屍體的某一部分,就會使死者在來世也喪失身體的同一部位,所以為了使死者能繼續在來世更好地生活,就必須把屍體完好保存。

(7)埃及木乃伊擴展閱讀:

木乃伊就是脫水的屍體。古埃及人不論貧貴賤,死後屍體都要經過特殊的防腐處理,製成木乃伊。製作木乃伊的靈感,來源於遠古時期盛行的圖騰崇拜,以及死後化神的想法。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身體和靈魂構成的,即使在陰間的世界裡,死者仍然需要自己的軀體。

只要這個軀殼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如果肉體腐壞了,靈魂就會隨著肉體的破壞而逐漸消失,而肉體的毀滅則意味著靈魂的全部消亡。一個人死後,人們會把屍體的內臟器官取出保存起來,再將屍體填上香料和防腐物,使屍體完全脫水,最後用亞麻布層層包起來,等待下葬。

8. 埃及的木乃伊到底是怎麼做的

「木乃伊」的製作,夾雜著一些神秘和迷信的東西,就「木乃伊」製作本身來說,它反映了古埃及醫學水平所達到的成就。在製作「木乃伊」的過程中,埃及人積累了不少解剖學的知識,初步了解到人體血液循環和心臟功能的關系,以及大腦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今天能看到的《愛德溫·史密斯紙草》是古埃及最重要的醫學文獻。這部醫學著作是19世紀60年代一個名叫愛德溫·史密斯的人發現的,大約是公元前1600年的抄本,其中最古的部分可以上溯到中王國時期。紙草上半部系統地敘述了人體的構造,有一點很像今天的人體解剖學,並列舉了48種病例,分為可治、難治、不可治三種類型,還對病狀作了詳細的描述。可惜的是,下半部已經失傳。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當時醫生施行外科手術的圖像。這些都說明古埃及醫學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古埃及的醫學成就直接與他們解剖屍體、製作「木乃伊」有關。
木乃伊,即干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殮藏屍體,年久干癟,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篤信人死後,其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後,均製成木乃伊,作為對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緬懷。
這種費用昂貴的處理屍體的辦法一般適用於法老、達官貴人和富翁。窮人製作木乃伊的辦法則簡單多了,將腹部用瀉劑清洗一下,然後把屍體放到泡鹼粉里浸40天,取出後,讓風吹乾,葬於乾燥的沙丘中。
古埃及人不論貧富貴賤,死後都要被製成木乃伊。這是因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軀體和靈魂構成的,即使在陰間的世界裡,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軀體。屍體並非「無用的軀殼」,只要這個軀殼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靈魂隨著肉體的點滴破壞而逐漸喪失,而肉體的徹底毀滅則意味著靈魂的全部消亡。只要保存住肉體,讓靈魂有棲身之處,死者就能轉世再生。

9. 埃及的木乃伊是怎麼做的

木乃伊與金字塔幾乎就構成了我們對於埃及的整個認知。尤其是古老而又神奇的木乃伊更是受到了無數神秘學愛好者的青睞。不說別的,就單是那一份封存上千年還能肉身不腐的技術就足夠令人嘆為觀止了。那這么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么神奇的木乃伊到底是怎麼製作的。

當防腐做完之後,古埃及人還會只用松香蜂蜜等等均勻的塗抹在屍體的各個部位以保持皮膚的彈性。最後古埃及人再用事先准備好的白布對屍體性包裹,這就形成了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木乃伊了。

10. 埃及木乃伊最早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說到木乃伊,人們首先就會想到埃及。但「木乃伊」一詞卻並非源於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據考古學家考證,「木乃伊」出於阿拉伯語的「瀝青」一詞。當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人侵埃及時看到埃及人保存下來的屍體表面塗著一層黑色的油脂物,於是就稱之為「mummiya」,即阿拉伯語「瀝青」,後來發展成為英語就是「mummmy」,漢語音譯為「木乃伊」,指的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
1881年7月5日考古學家進人了德爾巴哈里附近一座很深的墓室,驚奇地發現了40具木乃伊,這其中包括著名法老如賽提一世與拉美西斯二世的屍體;1898年在阿蒙霍特二世的墓穴中發現隱藏了16具木乃伊,其中有10具是王室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