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在北京 最近一個月莫名的乾咳 不嚴重 下午咳嗽多一點 傳說是北京咳
病情分析: 您好!咳嗽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種基本的臨床表現,它可體現在多種疾病中,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支氣管炎、急慢性咽炎、各種炎症引起的肺部感染、塵肺矽肺、呼吸系統腫瘤、縱膈腫瘤和心血管系統疾病
意見建議:。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是引起乾咳的最常見原因,可服用咳快好、咳必清等葯物進行治療,如經過治療無好轉應該去醫院進行系統檢查。
⑵ 什麼是「北京咳」
北京咳(Beijing Cough),是居住在北京的外國人易患的一種呼吸道癥候,主要表現為咽癢乾咳,類似外國人水土不服的一種表現,即來到北京就發作,走了就會好。
北京咳是老百姓、特別是外國人的一種說法,並不是一個醫學名詞和學術概念
⑶ 北京咳是什麼病
北京咳(Beijing Cough),是居住在北京的外國人易患的一種呼吸道癥候,主要表現為咽癢乾咳,類似外國人水土不服的一種表現,即來到北京就發作,走了就會好。 這一現象一方面由於北京乾燥的氣候,另一方面也是由嚴重的空氣污染造成。
北京咳是老百姓、特別是外國人的一種說法,並不是一個醫學名詞和學術概念,也沒有一個定義和確切的癥候群。「北京咳」的叫法,已經在外國人中間流傳了十餘年,2013年1月初,「北京咳」竟被外國人白紙黑字地印入了旅遊指南。
⑷ 北京咳吃什麼葯
北京咳是嚴重霧霾造成的現象,主要還要靠預防,減少外出,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必須外出的時候,要做好防護,比方說戴口罩等
外出回來的時候,要認真清洗口鼻
葯方面呢,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對症服葯吧
只要認真做好預防,一般都會明顯緩解的
⑸ 北京咳怎麼治,一個朋友來北京,乾咳咽喉癢、難受得要死,不是老外才得嗎
治療乾咳妙法:桑樹條卧雞蛋,開鍋後喝水吃雞蛋,連吃七天。這個方法我自己實驗過,有奇效。
⑹ 北京咳的歷史
至少在1990年,「北京咳」這個詞彙就已出現。其最早來源是《扶輪月刊(The Rotarian)》1990年的第三期。這本由慈善組織扶輪社籌辦的雜志援引了一篇報告:「工業國家曾經的主要城市現象——空氣污染,已經散播至全世界……在北京,空氣污染相關的呼吸脅迫很常見,被稱為『北京咳』。」雜志援引的報告作者是希拉里·弗蘭切,她是在新聞上看到的北京咳,因為當時她沒有到過中國。
在學界,北京咳這個詞的使用范圍略有擴展,2002年,一本政治經濟學的書中也有所提及:「城市裡的空氣經常帶有酸味、硫化味,到處都可以聽到『北京咳』。」
這個形象且易產生共鳴的概念在民間中流傳頗廣,北京咳頻繁出現在旅遊攻略中。2003年的一本《文化震撼,游遍北京(Culture Shock!Beijing at Your Door)》的旅遊書如是提醒遊客:很多人抱怨「北京咳」……我們還不知道防止或是治癒「北京咳」的方法。
後來,越來越多的網站中出現了類似的提示,奧運會前後達到了高峰。同時,也有中國人聽說這個詞彙,在美國加州教書的老師廖康2006年在博客中說,自己回國後開始咳嗽,朋友說他被美國純凈的空氣慣嬌貴了,患上了北京咳。
⑺ 北京咳的簡介
北京咳(Beijing Cough),是在北京市空氣污染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癥候, 主要表現為咽癢乾咳,同德里肚(Delhi Belly,一種痢疾性感染,表現為急性腹瀉)和高燒(Roman Fever,一種類似肺炎與瘧疾的傳染病。
「北京咳」也算是病,是一種氣道高反應性,指氣道受到某種刺激而發生收縮反應,表現為咳嗽、胸悶、哮喘等。
⑻ 北京咳的症狀
表現為不定時發生的乾咳或是喉嚨瘙癢,從12月份持續到4月份。很多外來人口及在國外長期生活的中國人一到北京就開始乾咳,回到國外後一個月左右症狀就會消失。
北京咳並不為北京人所注意,但在外來人口眼中,北京人一直在咳嗽。往往是外來人口剛到北京,就發現計程車司機在咳嗽,早上走在小區里,很多窗戶都傳來咳嗽聲。
⑼ 在北京咳嗽去哪個醫院
301
⑽ 北京咳的治理
「污染是城市乃至國家發展的一個階段。」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崔九思教授表示,就像孩子慢慢長大一樣,治理城市空氣污染也需要這個過程。
其實,空氣污染問題並不僅僅困擾著中國,在很多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曾給民眾帶來煩惱。「北京咳」這樣的現象,國外發達國家同樣經歷過。
「霧都」曾是英國倫敦的代名詞。1952年冬,倫敦發生「煙霧事件」,僅在5日到8日這4天里,死亡人數就高達4000人。大霧散去後,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污染,並為摘下「霧都」的帽子付出了半個世紀的努力。1956年,英國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規定倫敦城內電廠必須關閉。以後的幾十年中,英國針對廢氣排放制訂了明確的處罰措施,並通過抑制私家車數量,減少了空氣中的煙塵和顆粒物。到了1975年,倫敦霧日便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15天。此外,德國用了30多年、日本用了20多年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從1979年開始,環境專家就在我國主持「全球環境監測系統」。「當時,二氧化硫和總吸入顆粒物明顯超標,國家馬上進行了治理。」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北京治理空氣污染的步伐從未停下過,經歷了治理煤爐、風沙和增加綠化面積的三個階段。
起初,燃煤是北京空氣污染的首要來源。為解決這一問題,從1999年以來,北京城區4.4萬台機關單位茶爐大灶完成「煤改氣」,促使燃煤在能源比重中持續下降。此後,北京大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將首鋼等200多家重污染企業關停或搬離。「治理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直至2011年,全市二級及以上天數達到286天,比1998年多出186天。
「目前,北京空氣污染問題和十年前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環境專家表示,汽車尾氣已成為北京空氣污染的首要因素。環境專家馬軍也認為,北京汽車數量呈爆炸式增長,雖然開始控制,但已錯過最佳時機,效果不會立竿見影。但為解決空氣污染,我們可以從小的方面下手,比如增加小區和公共空間的綠化面積、治理建築工地揚塵、管理運輸渣土的大型車輛、嚴禁近郊私自焚燒垃圾和枯草敗葉、供暖期間降低室內溫度等。
「治理空氣污染不全是政府的責任,也需要老百姓的參與,從身邊小事做起。」環境專家崔九思表示,人們可以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吃燒烤,過低碳生活。
而且,專家表示,北京已設立35個空氣質量監測站,每個小時都會更新數據,居民可以登陸北京市環保局網站,隨時了解空氣污染物濃度值,調整出行安排,在污染問題無法徹底解決之前,市民們出門時可以戴上口罩,家中養些綠植、多喝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