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功率因數
擴展閱讀
300142股票行情走勢圖 2025-09-06 10:29:34

功率因數

發布時間: 2021-09-12 17:37:04

① 什麼是功率因數

答:功率因數(cosφ)就是交流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相位之差(通常是電流落後)角度的餘弦值。
功率因數越高,電能的利用率越高。功率因數最高為1,表示相位差為零,全部電能都被負載所利用;功率因數最低為0,表示相位差為90度,全部電能都浪費在線路上了,一點也沒被負載所利用。

交流電電路中,不管電壓和電流的相位關系,只看電壓和電流的乘積叫「視在功率」,其單位是「伏安」(VA)或「千伏安」(KVA)。它不能考核出電能是否消耗,只能考核出電路是否在工作(也就是是否上電),例如變壓器的容量就是標明的「視在功率」,它標明了變壓器長期工作所能承受的電壓和電流的值。

衡量實際電能消耗的部分叫「有功功率」,其值等於「視在功率」乘以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的餘弦值(功率因數)。單位是「瓦」(W)或「千瓦」(KW)。如果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為零度(同相,屬於純電阻電路)由於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為零,零度的餘弦值等於1,「視在功率」與「有功功率」相等,無功功率等於零。

衡量雖然有電壓和電流,但並不消耗電能的那個部分叫「無功功率」,其值等於「視在功率」乘以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的正弦值。無功功率的單位是「乏爾」(var)簡稱「乏」,或「乏」的1000倍「千乏」(Kvar)。如果電壓與電流相位差正好為90度(正交)那麼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的正弦值等於1(功率因數即餘弦值等於0),「視在功率」與「無功功率」相等,有功功率等於零。

電壓與電流相位差角度的餘弦值叫「功率因數」。是個不名數(沒有單位的系數)記做cosφ。功率因數最大值是1,代表全部電能都被負載(用電器具)利用了,這是純電阻性負載,也就是電壓和電流同相時的情況。 功率因數最小值是0,代表全部電能都在負載(用電器具)和電網之間來回折騰著玩,一點也沒有被負載利用,都哆嗦(浪費)到電路上了,這是純電感性或純電容性負載,電壓和電流正交(正好相差90°的電角度)時的情況。如果功率因數是0.82,代表有82%的電能被負載利用了,余類推。功率因數越小,說明電路中負載實際用的電少、交換的多。但是,電路中的電流卻不一定小,所以,由於電流大,線路上發熱多、電廠的發電機、線路的變壓器發熱也多,唯一就是用戶的電表走的少。也不利於節能,所以,電廠對用戶的功率因數有一定的要求。
為減小線路損耗,提高電能的利用率,就要提高功率因數,辦法就是根據工作狀態,向電路上並聯一定數量的電力電容器,這是因為我們平時運用的負載主要是照明、電熱和動力三大類,前兩類是阻性,動力是感性負載,幾乎沒有容性負載,所以要並聯電容器。這好比在生產地(發電廠)和賣場(用電方)之間增加一個倉庫(電容器),暫時賣不了的產品不用退回去,存在倉庫里,就減少了來回運輸的麻煩和運費(減少線路損耗)。

② 功率因數

呵呵
按照國家規定,你公司要繳納「功率因數調節費」,就是無功不達標的罰款。每月的具體金額為:
當月有功電量×當地電費×7%
這里:7%,是對應功率因數0.76的調節費系數。
還有其他費用,比如變壓器分攤,等等,供電局的收費單都有明細。

附錄:國家對功率因數的要求文件:(網上有全文,請自行查找)

《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
水利電力部國家物價局文件(摘要)
(83)水電財字第215號文件 1983年12月2日

功率因數的標准值及其適用范圍:
功率因數標准0.90:適用於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壓供電工業用戶、裝有帶負荷調整電壓裝置的高壓供電電力用戶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壓供電電力排灌站;
功率因數標准0.85,適用於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業用戶,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業用戶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電力排灌站;
功率因數標准0.80,適用於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農業用戶和躉售用戶,但大工業用戶未劃由電業直接管理的躉售用戶,功率因數標准應為0.85。
功率因數的計算
凡實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的用戶,應裝設帶有防倒裝置的無功電度表,按用戶每月實用有功電量和無功電量,計算月平均功率因數;
電費的調整
根據計算的功率因數,高於或低於規定標准時,在按照規定的電價計算出其當月電費後,再按照「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表」(表一、二、三、)所規定的百分數增減電費。如用戶的功率因數在「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表」所列兩數之間,則以四捨五入計算。
本辦法解釋權屬水利電力部。

③ 功率因數有哪些

電腦功率的大概的計算方法大家都有自己的電腦,可是少有網友對自己的電腦功率一清二楚,尤其是對於自組裝電腦的電源選擇,一般都是根據商家的建議,選個350W或400W的電源規格,或者更大,都清楚大了沒問題,但是小了肯定就會有問題。本文就來介紹一下如何選擇合適的電源以及簡單易行的電腦功率計算方法。一、電腦功率的計算方法常見的電腦功率計算方法有:1、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電流表卡接在機箱電源的輸入或輸出口測試電流,然後利用電壓U乘以電流I得到功率再相加,但是這種測試出來的結果是實際使用功率,參考意義不大。2、筆記本的功率一般在60W-70W左右,本本廠家都是計算好了的,電源一般都是隨機配。3、按照各散件的額定功耗計算,一般都是參考產品的DATASHEET,這樣測算的功率非常靠近實際的額定功率。以下列出幾種常用配件的功率比較表,一般工藝越先進的功耗會越小,當然是指同速率和同配置下,另外也是指該設別滿負荷運轉下的正常功率值,實際使用中比如風扇是調速的,CPU可以省電模式,硬碟可以關閉,系統可以待機等等,功耗都會降低。名稱功率備注CPU80W-150W跟CPU型號不同差異較大,配置前請查詢一下顯卡10W-250W集成顯卡一般在10W左右,獨立顯卡大都超過30W,甚至是250W,恐怖吧硬碟8W-10W容量差異功率相差不會太大,硬碟讀寫和空閑功耗差不多,如果待機休眠硬碟功耗大概1-2W,多個硬碟累乘。主板25-35W不算集成顯卡2GDDR2、DDR3內存3W左右光碟機20W左右滑鼠、鍵盤、網卡(現在

④ 功率因數如何計算

功率因數的計算方式很多,主要有直接計演算法和查表法。常用的計算公式為下表所示:

(4)功率因數擴展閱讀:

如何提高功率因數: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數。

自然功率因數是在沒有任何補償情況下,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提高自然功率因數的方法:合理選擇非同步電機;避免變壓器空載運行;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改善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在生產工藝允許條件下,採用同步電動機代替非同步電動機。

(2)採用人工補償無功功率。

裝用無功功率補償設備進行人工補償,電力用戶常用的無功功率補償設備是電力電容器。

⑤ 功率因數計算公式

功率因數計算公式如下:

視在功率S;有功功率P;無功功率Q;功率因數cos@(符號打不出來用@代替一下)。

視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無功功率Q 的平方)再開平方而功率因數cos@=有功功率P/視在功率S。

拓展資料:

功率因數是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數據。功率因數是衡量電氣設備效率高低的一個系數。功率因數低,說明電路用於交變磁場轉換的無功功率大, 增加了線路供電損失,因此供電部門對用電單位的功率因數有一定的標准要求。 在交流電路中,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差(Φ)的餘弦叫做功率因數,用符號cosΦ表示,在數值上,功率因數是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也就是因為這個電感性的存在,造成了系統里的一個KVAR值,三者之間是一個三角函數的關系:

〖K_va〗^2=〖K_w〗^2+〖K_var〗^2

一種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一種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簡單來講,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今天的KVAR的值為零的話,KVA就會與KW相等,那麼供電局發出來的1KVA的電就等於用戶1KW的消耗,此時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數是供電局非常在意的一個系數。用戶如果沒有達到理想的功率因數,相對地就是在消耗供電局的資源,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功率因數是一個法規的限制。目前就國內而言功率因數規定是必須介於電感性的0.9~1之間,低於0.9時需要接受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