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打疫苗前後要注意什麼
擴展閱讀
廣電國際股票價格 2025-09-02 19:31:08
中國恆大淘寶股票行情 2025-09-02 19:27:12
大名城600094 2025-09-02 18:21:40

打疫苗前後要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9-12 20:10:53

⑴ 打疫苗後需要注意什麼

!寶寶預防接種前需注意:1.接種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顧寶寶,減少感冒等不適的症狀;2.如寶寶有不適症狀,等康復後再接種疫苗;3.接種疫苗前對醫生如實回答寶寶的情況。4.接種脊灰糖丸(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時內不能吃奶、喝熱水。寶寶預防接種後需注意: 1.接種後在或防疫站觀察15"30分鍾;2.疫苗當天不要洗澡;3.疫苗都有抗原,要預防寶寶發燒,給寶寶多喝白開水;4.一些加入吸附劑的疫苗容易出現紅腫、發熱、疼痛等症狀。家長可用熱毛巾對紅腫的地方進行熱敷5.接種脊灰糖丸(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後半小時內不能吃奶、喝熱水。6.密切關注寶寶,看有無異常發燒,地方有無異常反應。祝寶寶健康成長! 查看>>

⑵ 打新冠疫苗前後要注意些什麼

01 接種者打新冠疫苗前如患有感冒、發熱、腹瀉等不適症狀,應至症狀痊癒後再給予接種,如果有以上症狀或者有心臟、肝臟、腎臟等疾病的人群,應告知醫生,讓醫生科學評估後再給予適合的接種意見。接種疫苗後,應在現場留觀30分鍾,以確保無不適反應。 接種當日避免注射部位沾水並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潔衛生,以防皮膚破損部感染。接種後3日內不進食辛辣刺激或海鮮類食物,避免飲用含乙醇成分的飲品。

新冠疫苗接種對象為18-59歲年齡段部分重點人群,優先接種以下幾類人群:

1、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等感染風險較高的工作人員。

2、從事公共交通、醫療疾控、社會運行保障關鍵崗位以及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及學習的人員。

新冠疫苗接種前注意事項:

1、明確知道自己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屬於禁忌人群就不要接種,避免影響了身體的健康;

2、接種之前不可以吃任何葯物,避免葯物影響了疫苗的效果。

3、接種前24小時,避免劇烈運動、勞累,禁酗酒,接種前最好換上寬松的衣服,保持接種部位乾燥清潔。

4、如果接種者在前一次疫苗接種後出現了高熱、抽搐、蕁麻疹等反應,在接種前應告知醫生。

新冠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

1、需要在接種點觀察半個小時,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再離開,回去之後如果身體有任何明顯的不適感,需要及時去醫院咨詢醫生;

2、接種部位需要保持清潔和乾燥,所以一般醫生會建議24小時內不要洗澡,避免由於洗澡讓接種部位碰水引起發炎或著涼;

3、接種新冠疫苗之後的幾天內,建議盡量不要喝酒,畢竟酒含有酒精屬於刺激性飲料,以防因為喝酒對影響了疫苗的效果,或者是喝酒的不適掩蓋了疫苗的副作用。注射新冠疫苗之前,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是禁忌人群,如果身體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告知醫生。

⑶ 孩子接種疫苗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按規定、依據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接種疫苗後,在30分鍾至1小時之內不要給孩子喂牛奶。這是因為接種後產生痙攣現象時,如果給孩子正叼著奶瓶吮奶,極有可能會造成肺炎。

產生副作用時應咨詢醫生。 預防接種後,如果嬰兒出現超過40攝氏度以上的高燒,或在48小時內哭鬧時間超過3小時或發生過痙攣,或是有過嚴重的過敏反應,那麼,下一次接種要先咨詢醫生,然後再決定接種與否以及何時接種。接種後請在接種地點觀察15-30分鍾,無異常反應後方可離開。

⑷ 打疫苗前的注意事項

打育苗前要一周之前不要生病,不要吃葯,尤其是抗生素,喝酒,吃清淡一些,打針後一周不能喝酒

⑸ 接種新冠疫苗前後需要注意什麼

市疾控中心提醒,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前需要了解相關知識,了解接種點的接種流程。按照要求帶好身份證,外籍人士帶好護照及有效居留證件,確保截至第2劑接種日相關證件仍在有效期內。而且接種當天建議穿寬松的衣服方便接種,出門時還得戴上口罩。

接種新冠疫苗時,主動向醫生主動提供自己健康狀況,以及近段時間服用的葯物。接種完畢,需要在接種點留觀30分鍾,沒有異常情況才可以離開,止血棉簽丟入醫療垃圾桶或黃色醫療廢物垃圾袋中。接種完回家後,如果出現發燒不退或持續不舒服,要向接種點報告並及時就醫

(5)打疫苗前後要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國家衛健委:強制接種新冠疫苗必須予以糾正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全球疫情再次反彈,我國邊境城市瑞麗出現了聚集性疫情,提示外防輸入、人物同防仍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中國目前正在應接盡接、按梯次,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重點城市加快推進新冠疫苗接種。

截至4月10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16447.1萬劑次。他指出,針對個別地方接種工作中出現了簡單化,甚至一刀切的情況,強制要求全員接種,必須堅決予以糾正。

⑹ 打疫苗前後要注意什麼

建議:預防接種前後應注意的問題:
(1)要在孩子健康狀況良好時進行,接種前先測量體溫,若發燒應推遲接種,等病好後及時補種。
(2)接種前,家長可給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種部位皮膚清潔。換上寬鬆柔軟的內衣,向醫生說清孩子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
(3)孩子患發熱性疾病、急性傳染病、有過敏性疾病(如哮喘)、濕疹、患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心臟病、腎炎及肝炎等疾病時均不能接種。患腹瀉時不要吃脊髓灰質炎疫苗,等病好後兩周再補吃。屬過敏體質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應向接種醫生說明,接種後要留下來觀察,並做好搶救准備。
(4)接種疫苗後,絕大多數小兒不會有什麼異常感覺和表現;少數兒童接種後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癢或有低熱,一般不需特殊處理,經過降溫、多飲水、適當休息1~2天等對症治療,反應就會自然消失。反應強烈或出現異常的,應及時送醫院處理。有些疫苗接種後還會出現輕度硬結,可採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適宜溫度的干凈毛巾,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鍾,也可用新鮮的土豆薄片貼在紅腫部位,但要避開針眼。
(5)接種卡介苗後3~4星期,接種處會出現紅腫,逐漸形成一個小膿皰,並自行潰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後潰破處結成痂皮後自行脫落,留有一小疤痕,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不必驚慌。
(6)極少數兒童接種後可能出現高熱,接種手臂紅腫、發熱、全身性皮疹等過敏反應以及其他情況,應及時向防保科人員咨詢,採取相應的措施。
(7)接種完畢,應在接種場所觀察15~30分鍾,確定無反應再離開接種門診。孩子打過防疫針以後要避免劇烈活動,對孩子要細心照料,注意觀察。
48小時內針眼不能碰上水。

⑺ 接種疫苗前注意事項有哪些

打疫苗前注意的事項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種情況一定不能夠在機體受細菌、病毒感冒使打疫苗,因為疫苗有可能在機體免疫低下者造成疫苗肌註失敗,或者是誘發比較嚴重的並發症。

第二種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打疫苗前千萬要把自己的身體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態,避免飲酒或者是暴飲暴食,這些都有助於疫苗注射體內之後刺激集體產生一些抗體,起到比較好的預防效果。

第三個注意事項就是打疫苗前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或者是預防機構來選取合適的疫苗來進行注射,避免私自或者是在不明原因或者是一些不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疫苗的肌注。

⑻ 打預防針前後需要注意些什麼

(1)要准備好需用的器械和葯品器械和用具金屬注射器(10、20毫升)、18號針頭、體溫計、普通鑷子、彎剪、煮沸消毒鍋、磁碟、液量杯、洗手盆、脫脂棉、紗布、登記簿等。消毒葯品5%碘酒、70%酒精、3%來蘇兒。它們的配製方法如下:
5%碘酒碘片5克,碘化鉀2.5克,先加適量酒精溶解後,再加95%的酒精到100毫升。70%酒精取95%酒精70毫升,加凈水到95毫升。3%來蘇兒來蘇兒3毫升,加水97毫升混合均勻。
(2)要好注射前的准備工作器械消毒將注射器洗刷干凈,把針筒與活塞的螺旋松開,與針頭、鑷子、剪刀等一同用紗布包好,放入消毒鍋內,加凈水淹沒器械,煮沸30分鍾,待冷卻後,在無菌手續下,將注射器及針頭安裝好,放於消毒磁碟里,用消毒液浸濕的紗布蓋好。工作人員消毒注射人員應將指甲剪短,並用來蘇兒水洗凈,再用70%酒精消毒。有條件的,注射時應穿上工作服和膠靴。工作服用後應煮沸消毒。在每個豬場或鄉村注射完畢後,應將膠靴用3%來蘇兒消毒一次。了解疫情和進行豬的健康檢查注射前應了解當地有無疫情,並對豬普遍進行健康檢查,測量體溫。除體溫高,正在發病或閹割後,創傷未愈的豬,以及臨產及產後半個月以內的母豬,暫時不注射疫(菌)苗外,其餘的豬應該全部進行防疫注射。
各村和農戶的豬都應建立防疫注射登記簿,逐戶逐頭進行注射登記,並發給注射證。有些地區,對已注射的豬,以卡耳標記。未注射的豬,也要逐頭登記清楚,做到有據可查,以便按期補針。吸葯應注意疫苗瓶簽上記載的疫(菌)苗種類、用量、有效期。見過期失效,變質,瓶塞破損,可能污染的疫(菌)苗,均不得使用。吸葯時,先將瓶塞上的封蠟或鋁蓋去掉,用酒精棉擦拭消毒,同時充分振盪均勻。用消毒針頭刺入膠塞,將注射器活塞松緊調好後,再與疫苗瓶上的針頭連好,向後拉動,吸滿疫(菌)苗,將注射器取下,排出氣泡,另裝一個針頭。每注射一頭或一窩豬就要換一個針頭。固定在疫苗瓶上的針頭不可取下,每次吸葯後,用酒精棉蓋好。天氣炎熱時疫(菌)苗要放在裝有冰塊的保溫瓶里,以免氣溫過高影響疫(菌)苗的免疫效果。
(3)要注意注射方法目前我國預防豬傳染病的疫(菌)苗,主要採取皮下、肌肉注射和口服三種方法。皮下和肌肉注射的操作技術在「怎樣給豬打針」一題里已經講過了,口服法可按照說明書上規定的辦法及注意事項辦理。無論哪種方法,都要求劑量和部位準確,保證免疫效果。注射後,應注意觀察有無反應。我國現用疫(菌)苗都很安全,一般無不良反應,如有個別的豬發生不良反應時,應對症進行處治。

⑼ 打預防針前後應注意哪些問題

初次打預防針時,應主動要求建立登記卡

每次打針要帶上預防接種登記卡,以便了解情況,防止重打或漏掉。

要詳細了解小兒的健康狀況

並做些必要的檢查,有禁忌症者不能注射,如發燒、過敏體質、哮喘及嚴重心、肝、腎等慢性疾病等。

注射的前一天,要給孩子洗好澡

或把胳膊洗干凈,以免注射後引起局部感染。

要做好說服動員工作

消除小兒的緊張、恐懼心理,以防暈針,平時也不要用打針嚇唬孩子。

正常反應

包括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局部反應一般在打針24小時後開始出現,如紅、腫、熱、痛現象。紅腫范圍直徑在2.5厘米以內者為弱反應,在2.5~5.0厘米為中反應,在5厘米以上為強陽性反應,強陽性反應可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如局部反應較重時,可用干凈的毛巾熱敷,能促進葯物的吸收,但應注意防止感染。全身反應表現有發熱、頭昏、頭痛、全身不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異常反應

最常見的是過敏性皮疹。一般在注射後幾小時至幾天內出現。皮疹有多種多樣,以蕁麻疹最為常見。其次是暈厥,這與打針時空腹、疲勞、空氣悶熱、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往往注射後即刻或數分鍾之內出現頭昏、心慌、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冰涼等症狀,嚴重者可失去知覺、呼吸減慢。還可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異常反應。一旦出現這些反應,要立即請醫生處理。

觀察效果,觀察患病情況

打預防針後2周左右可產生抗體,1個月時抗體水平最高,以後緩慢下降。如果2周後不患打針所預防的那種疾病,特別是在流行季節里仍沒有傳染上,說明打預防針的效果很好。觀察接種後的反應,打預防針後,肌體將產生以上各種局部或全身性反應,正是因為這種反應過程,才說明注射是成功的。如果注射後無任何反應,說明注射失敗,重新注射。做皮膚試驗及血清試驗,這兩種試驗檢查,可以比較准確地反應體內抗體情況。因此,在打預防針後1個月左右,應去醫院做這些檢查,便可了解孩子打預防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