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紅衛兵是什麼
擴展閱讀
廣電國際股票價格 2025-09-02 19:31:08
中國恆大淘寶股票行情 2025-09-02 19:27:12
大名城600094 2025-09-02 18:21:40

紅衛兵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9-12 20:13:22

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陸軍民集會時人們手裡經常拿著的那個小紅本是什麼東東

《毛主席語錄》,當時人民群眾把毛澤東尊到了神壇上敬若神明,他說的話千真萬確。

❷ 三體中紅色聯合和四二八兵團都是什麼組織二者有什麼關系

「紅色聯合」和「四二八軍團」都是虛構的當時紅衛兵時期的不同派系,具根據歷史記載,並沒有這2個派系,因為《三體》畢竟只是小說,如果點名真實的派系,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根據當時的時代和描寫和劇情,能推斷出一出場的「紅色聯合」與「四二八兵團」的爭斗,就是現實世界中清華存在「井岡山兵團」與「四一四兵團」的斗爭。

擴展材料

紅衛兵是指「文化大革命」中,大、中學生成立的群眾組織,也指其成員。1966年5月29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成立了第一個紅衛兵組織,此後迅速遍及全國。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在極「左」思潮支配下產生的以青少年為主體的一種群眾性組織。

廣義的紅衛兵泛指將自己繫上紅色袖標的各種民間團體,包括工人、農民、軍事院校的學員和機關、文藝團體的從業者等,狹義的紅衛兵則是指大學和中學里青年學生所自發組成學生團體。

參考資料:網路-紅衛兵

❸ 當初紅衛兵現在干什麼

一般認為紅衛兵可以劃分為老紅衛兵和新紅衛兵

老紅衛兵由文革初一批最早造反的紅衛兵組織構成,如清華附中紅衛兵、北京八中紅衛兵等。這些「貴族學校」的紅衛兵是最早造反又最先倒戈的一撥人。其組織形式主要有「聯動」、「西糾」、「東糾」等。他們當時多是高乾子弟或當時在學校比較活躍的高才生。

1966年1月21日,以首都中學紅衛兵為主,在北京召開了「徹底批判『聯動』大會」。接著,「聯動」設在北京101中學、北京工業學院附中、北京石油學院附中、北師大附中、人大附中、十一學校、八一學校等校園內的「聯動」據點先後被摧毀,分散在上海、沈陽、武漢、南京、廣州、長沙、新疆等全國各地的「聯動」力量均遭到鎮壓,大批「聯動」頭頭被逮捕。這也標志這老紅衛兵退出歷史舞台。

以後的紅衛兵可以稱為新紅衛兵。

老紅衛兵後來普遍做了國家的高級幹部,部長、大集團高層等,新紅衛兵相對老紅衛兵職務、素質相對低些。

目前國家部長級以下的領導都是第一代紅衛兵出身,第一代紅衛兵比較厲害。

❹ 文革的起因是什麼

文革的起因:

毛澤東發動這場「大革命」的出發點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尋求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但他對黨和國家政治狀況的錯誤估計這時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

過去幾年的農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批判,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採取斷然措施,公開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才能揭露黨和國家生活中的陰暗面,把所謂被「走資派篡奪了的權力」奪回來。

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發動「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4)紅衛兵是什麼擴展閱讀: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有一個過程。1962年重提階級斗爭,經過不斷升級的中蘇論戰,特別是經過「四清」運動,毛澤東越來越感到中國有出修正主義和復辟資本主義的危險。他認定,中國有走修正主義道路的社會階層,而且相當廣泛,人數不多,但有影響。

他還認定,中國會不會放棄社會主義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關鍵不在基層,而是在上層,尤其是中央。他說:「領導人、領導集團很重要。……六二年刮歪風,如果我和幾個常委不頂住,點了頭,不用好久,只要熏上半年,就會變顏色。

許多事情都是這樣:領導人一變,就都變了。」(1965年8月11日聽取羅瑞卿匯報時的插話)就在1965年八九月間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第一次提出「如果中央出了修正主義,應該造反」的問題。從此以後就不斷講這個事。

防止出修正主義、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成為毛澤東晚年思考和擔心的焦點。怕黨和國家改變顏色,這就是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出發點和主觀動機。

有一次他對身邊護士說:「我多次提出問題,他們接受不了,阻力很大……要是按照他們的做法,我以及許多先烈們畢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諸東流了。我沒有私心,我想到中國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們是想走社會主義道路的。

所以我依靠群眾,不能讓他們走回頭路。」歷史和現實的事實越來越使他感到問題的緊迫性。

毛澤東覺得時不我待,就在73歲那年毅然發動了「文化大革命」。批判《海瑞罷官》只不過是一個突破口。

但是,毛澤東對黨內和國內的政治情況作了不符合實際的、過於嚴重的估計,把持不同意見的各級領導幹部看成是「修正主義分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把許多不屬於階級斗爭的問題也說成是階級斗爭,嚴重地混淆了是非,混淆了敵我。

用什麼辦法才能夠徹底解決黨內和社會上存在的一些陰暗面的問題,毛澤東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他說:「只有發動群眾才有辦法,沒有群眾毫無辦法。」

但是毛澤東對群眾運動產生了一種片面的看法。他說,「我們有一部分幹部不接近人民群眾,做官當老爺,對付這些人,我毫無辦法。這回好,群眾就整他了」。

這樣,在放棄了黨的領導的情況下,各種社會矛盾,人與人之間平時的積怨,就在自發的、失控的群眾運動中,以革命的名義和極端的形式,集中地爆發出來,造成社會動亂。

❺ 什麼是知青,知青是干什麼的

「知青」就是知識青年的簡稱。
1966年,中國在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為止許多中學畢業生即無法進入大學,又無法被安排工作。此外,1966至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使得中央意識到他們需要尋找一個辦法將這批年輕人安置下來,以免情況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裡吃閑飯》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澤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許多年輕人因此下鄉去農村。全國也開始有組織地將中學畢業生分配到農村去。從1971年開始,知識青年在農村的許多問題開始不斷暴露出來,同時中央開始在城市中將部分工作分配給下放的知識青年。不過這樣回到城市中的知識青年大多數是通過關系得到回城的機會的。到1976年連毛澤東也感覺到知識青年問題的嚴重性並決定對這個問題重新做考慮。但到這時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萬知識青年被分配上山下鄉。毛澤東的逝世使知識青年問題暫時被擱置。
1977年高考被恢復,大多數在農村的知識青年想方設法要回到故鄉去。1978年冬在雲南的知識青年以請願和罷工的形式來將他們的要求表達出來,再次使的中央感覺到問題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當時的中央總書記提出不再搞上山下鄉,10月1日中央基本上決定過去下鄉的知識青年可以回故鄉城市。

❻ 周奉天,陳成,邊亞軍的原型是誰、他們的主要事跡是什麼他們算不算是中國黑道的祖師爺

周奉天原名周常利,被紅衛兵亂刀捅死了。

陳成後來去了美國,文革時期陳、邊都是北京的高中學生,但是很有統治力,東城,西城各有地盤。

邊亞軍的原型,真名叫邊作軍。

邊作軍是「黑五類」出身,文革時期家庭極其受罪,所以他本人對紅衛兵抱有很深的仇視心理,幾乎是見了紅衛兵就打。他個子不高,偏瘦,皮膚白皙,很精神,頗受女孩子喜歡。即便現在已經五十齣頭……模樣也還算瀟灑。

邊作軍頭腦比較聰明,打架時下手較重(在身體對抗上不佔優勢)。下手重……使他落了個「心狠手黑」的名聲;頭腦聰明……曾使他逃得一命。當時他們三四個人被大批紅衛兵包圍,手頭上只有邊亞軍有把匕首,明顯處於下風。而紅衛兵們出於為自己人報仇的心理、也出於「打擊流氓」的「光明正大」的理由……是准備把他們幾個打死的。

事情是邊作軍惹的,但這幾個人面臨誰也活不了的局面。……在其後的逃跑中,邊作軍與那本小說的作者拚命跑掉了,而混蛋作為最大的目標……被當場打死,地點在今天的北展廣場附近。(小說中,他被打死於京郊櫻桃溝)

混蛋就是小說里「周奉天」的原型。他死了以後,邊作軍等給收的屍,混蛋當時穿的、濺滿血的的確良白襯衣是邊作軍本人在太平湖洗的,那件襯衣滿是窟窿、就像篩子……都是被刀捅的。混蛋屍首的腦袋上還有個大窟窿。洗完後……也是邊亞軍用板車把屍首拉回了混蛋的家。(混蛋的弟弟在九十年代末期亡於京郊平谷,屍體上十個手指都是斷的)

那本小說在九十年代初期出版後,無人問津。期間,作者曾和一個朋友以擺地攤的方式在北京大學校園里銷售,為吸引人購買,他們的措施是「由作者親筆簽名」……。而第一個掏錢的讀者是位北大的年輕教員,購買理由並不是希望得到作者本人簽名……而是提出「打七折就買」。時間不長,這兩個小販就被北大的保衛部門帶走,人書都扣留,最終……作者不得不向保衛部門言明:他與校長熟悉,並得到當時的北大校長的慰問電話……才被放走。

作者本人也很有傳奇色彩。曾跟隨很有名望的學者讀研,但又反對老師的觀點;曾在大學任教,又被除名去做工友;曾承包兩間店面……以賣豬肉維生(地點在大屯路附近),而同時又擔任數名研究生的指導教師;曾擔任兩個學院的主要領導、局級幹部,但最終又喪失公職;曾炒作期貨、有所斬獲,又堅決放棄而開始文學創作;第一部小說在民間大名鼎鼎,但文學界十多年來無人置評;第二部小說在文學界仍然無人置評,但在政治圈裡沸沸揚揚……使他成為風雲人物。

當作者創作這部小說時,以為邊作軍早已在東北被政府鎮壓。而實際上,邊作軍能夠活下來……是因為當時混亂的局面下,東北沒有派人到北京進行詳細調查。邊作軍蹲完大牢,活著回到了北京。

那本書剛出版時的確是無人問津的,這一點作者本人曾當面對我講過。他從政、從商乃至教學,都有始無終,其中滋味非常人所能體會。

記得當時他很有感慨的講:「當我看到給學生們批改論文時留在紙上的充滿油垢的指紋時,我發自內心的感覺到對不起學生們,於是我不再賣豬肉了。可那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寫書能不能養活自己。」

那本書之所以能夠出版,得益於他的著作權代理人。那位先生冒著賠錢的危險「承包」了作者,結論是:你的書由我出版;條件是:作者每月的生活費400元由代理人支付。而當時這位代理人的月工資不過一百多元。此後,兩人的合作再未間斷,直到現在(當然,已經不再需要什麼生活費了)

書出版後的第一個月,無人問津。他們對此十分擔心。於是,就出現了我上貼中提到的「到北大賣書」的情景。從第二個月開始熱銷,先後三個版本銷售持續十年之久,期間盜版不斷(現在仍然有)。

該書出版了頭三冊後,告一段落。第四冊本已完成構思,但並未落實在紙面上。

此後,作者把精力轉向政治方面,並在九三年左右完成「第三隻」。在中國政界、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

《血色青春》四部曲—天傷.天祭.天爵.天罡內容簡介:一部大變革時代的懺悔錄青春,刀光劍影的青春血腥,生命本原的血腥人對命運的掙扎,命運對人的嘲弄這本書想來對於一個愛書如命的人已經並不陌生了,如果你有藏書辟的話,那如果沒有這本書你就不算有藏書——因為它在96年就被查禁了,其原因是因其血腥程度讓人發狂,那是一種生命本原的血腥。這本書被當時的媒體譽為「中國的教父,北京的上海灘」。青春,淚祭,刀光,血影,紅衛兵,紅色的年代,紅色的鮮血。王山《血色青春》系列,一共有四本,分別是《天傷》《天祭》《天爵》《天罡》。內容是北京城在文革期間,一些平民和出生不好的少年,成為玩主,而高乾子弟則成為紅衛兵,兩派人物在67、68年展開血腥的斯殺和械鬥。裡面有不少京城黑社會的黑話。比如佛爺,是指小偷,從千手千眼佛來,小偷不是千手千眼嗎?佛爺上面是玩主,受佛爺的供奉。玩主的首領,也就是黑社會的老大,就是本書的主角。書中的人物都是16、7歲的人,確實青春的可觀,但是他們開始面對生活無情的挑戰。政治運動將同學劃分為陰陽兩界人,他們只能去面對你死我活的斗爭。到他們20歲的時候結束械鬥,下放到農村成為知青,再後來回城趕上改革開放,成了現在中國的中堅力量。

❼ 什麼是紅衛人

文革時期的紅衛兵.

山東紅衛電機公司.

❽ 中國十大神秘事件是什麼

1。雙魚玉佩(彭加木是真失蹤了,至於玉佩,無實質證據,不過即使是真的,也不會有證據流出的啦)
2。95成都僵屍(當時在成都附近轟動一時,有人說是狂犬病的現象,總歸是有點事實基礎的))
3。上海吸血鬼 (上海轟動過,甚至媒體報道過,即便假,也假得很成功)

4。華航空難錄音 (空難確確實實發生,錄音確確實實存在,土豆網上聽去吧)

5。林家宅37號 (可信度不高,恐怖度很高,無實質證據))
6。重慶紅衣男孩 (絕對真實)
7。孟照國 (轟動一時的第三類接觸,走進科學播過,最後稱其有精神心理方面問題……真假自辯)
8。黃延秋 (此人確實一夜瞬移,走進科學認為其夢遊了……真假自辯)
9。廣九鐵路廣告 (廣告存在,自己去看,但渲染說辭貌似是謠言,不過這廣告拍得實在太滲人)
10。朱秀華 (曾經家喻戶曉,可信度較高,不排除此人瞞騙群眾的可能)
11。貴州藏字石 (磚家承認是自然形成的)6 K. ^ i3 K# k( d9 ?( p

12。北京330公交車 (一說375路,總覺得不可能,但有人指出1995年11月16日北京晚報上刊登過)
13。貓臉老太太 (東北地區廣泛流傳)

14。夜狸貓 (可信度不高,至少沒有實質證據,但是去年就傳過雷同的事情)4 V5 Y0 s6 15。黃河透明棺材 (小說上有,某科學雜志曾刊登過,真假自辯

❾ 紅色年代是指哪個年代啊是70年代嗎還有圖中的這種衣服叫什麼啊

指工農聯盟主導,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化不斷邁進的時期。具體就是共產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人心,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你可以認為現在正處於紅色年代,我沒意見。

❿ 紅衛軍和紅衛兵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不同

紅衛軍是以復員轉業軍人為主體的造反組織,有很強的戰鬥力,文革中最著名的是紅衛軍與總司雙方「九·五」大戰,投入兵力約2000人。

紅衛兵是指「文化大革命」中,大、中學生成立的群眾組織,也指其成員 。1966年5月29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成立了第一個紅衛兵組織,此後迅速遍及全國。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在極「左」思潮支配下產生的以青少年為主體的一種群眾性組織 。

2、組成不同

廣義的紅衛兵泛指將自己繫上紅色袖標的各種民間團體,包括工人、農民、軍事院校的學員和機關、文藝團體的從業者等,狹義的紅衛兵則是指大學和中學里青年學生所自發組成學生團體。

紅衛軍從水家湖開火車頭作掩護,向淮南九龍崗進攻,總司方固守、雙方傷亡都很大,據說紅衛軍的機槍火力很猛,但總司方迫擊炮很准,在八公山化工二廠有一個三線迫擊炮彈廠,炮彈很充足,給紅衛軍較大殺傷,最終形成相持局面。

(10)紅衛兵是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在蘇聯出現修正主義以後,毛澤東認為:要嚴格的反對和防止修正主義,以及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復辟,捍衛初生的新中國的文化,於是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運動。

在第一次國共內戰之前,於《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曾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綉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

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革命事業的犯罪」,「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於是「紅衛兵」在學習了毛主席的教導後,奔赴全國各地,都以各樣的方式開始了破除和批判他們所認為的「封資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