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朱蓓薇
擴展閱讀
600794歷史股票價格 2025-09-01 02:16:12
中國國家圖書館網站 2025-09-01 02:14:48

朱蓓薇

發布時間: 2021-09-13 00:01:36

1. 朱蓓薇的獲獎成果

1.「海參自溶酶技術及其應用」2005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08年
3.「貝類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2009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4.「牡蠣生理活性物質的分離、制備及產品開發」2006年獲遼寧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5.「山羊奶深加工??羊初乳、羊胎盤功能性食品的開發」2005年榮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即食海參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2005年榮獲大連市發明專利金獎
7. 「一種海參酶解液系列產品加工方法」2003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8.「海參及其功能食品的開發」2003年榮獲遼寧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9.「山羊奶深加工??羊初乳、羊胎盤功能性食品的開發」2003年榮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1.「一種海參酶解液系列產品加工方法」2002年榮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2.「蘋果、海藻深加工的新技術開發??醋酸發酵新菌種的培育及應用」2002年榮獲遼寧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13.「富碘、硒海藻保健品研製開發??蘋果、海藻醋酸發酵飲料」2001年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4.「多肽營養豆奶」2000年榮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榮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所獲專利
作為第一發明人,申報發明專利52件,其中國際發明專利3件,中國發明專利49件,已獲授權30件。
國際發明專利:
1.蝦夷貝多糖的提取工藝,專利申請號:PCT/CN2006002649
2.鮑魚多糖的提取方法,專利申請號:PCT/CN2006002650
3.一種海膽營養食品及其制備方法,專利申請號:PCT/CN2008/073093
國內授權
1. 一種海參酶解液系列產品及其加工方法ZL 99113247.5
2. 海參粘多糖的制備方法ZL 02132846.3
3. 牡蠣膠囊食品的制備方法ZL 02132843.9
4. 一種海參全粉食品的制備方法ZL 02132845.5
5. 即食海參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02132777.7
6. 鮑魚食品原液的制備方法ZL 02132844.7
7. 松仁多肽飲品及其制備方法ZL 01138933.8
8. 鮑魚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54771.5
9. 鮑魚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54768.3
10. 鮑魚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54770.0
11. 富含海參粘多糖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54772.X
12. 海參粘多糖的制備方法ZL 200410054773.4
13. 富含海參粘多糖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69576.X
14. 一種牡蠣抗氧化、抗衰老製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92089.5
15. 蝦夷扇貝多糖提取工藝ZL 200510047410.2
16. 鮑魚多糖的提取方法ZL 200510047409.X
17. 肚臍螺多糖及其制備方法ZL 200510047411.7
18. 扇貝內臟活性成分的制備方法 ZL 200610073085.1
19. 貽貝多糖及其制備方法ZL 200510047412.1
20. 一種酸溶性魚皮膠原蛋白及其制備方法ZL 200510047408.5
21. 河蟹仿生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20444.8
22. 功能性速溶小米粥ZL 200410050251.7
23. 河蟹調味料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20445.2
24. 功能性雞腦營養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410097702.2
25. 一種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ZL 200410020591.5
26. 羊胎盤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200310104854.6
27. 人參果果醬制備方法ZL 00110551.5
28. 富碘蘋果海藻醋酸發酵飲料ZL 97116076.7
29. 食用葫蘆食品及其制備方法ZL 97117291.9
30. 利用芫根制備具有抗缺氧、抗疲勞功能的產品的方法ZL200710090934.9

2. 大連工業大學前身是什麼學校

大連工業大學(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原名大連輕工業學院,是遼寧省屬、「卓越計劃」、「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學院之一,原隸屬輕工業部,1998年劃歸遼寧省管理。

截止2014年7月,學校總佔地面積1064畝,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59.2萬冊;截至2006年底,教學科研設備總值8959萬元。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其中研究生1445人,每年招收外國留學生近400人。



學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藝、文、管、經六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以培養輕工、紡織、食品、藝術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的高等學府。

2013年12月19日,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朱蓓薇教授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實現了學校培養院士的重大突破,使學校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大連工業大學創建於1958年,前身是沈陽輕工業學院,1970年遷至大連,改稱為大連輕工業學院。學校原隸屬國家輕工業部,1998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遼寧省為主的管理體制。2007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大連工業大學。

學校是我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學院之一,也是國家在東北地區唯一布點,以輕紡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經過50年的建設,學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辦學實力逐步增強,實現了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培養現代消費產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藝術設計人才及經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共有3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036畝,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現有專任教師848人,其中教授126人,副教授311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472人,其中研究生947人,留學生93人。設有15個學院和2個教學部,38個本科專業、19個高職專科專業。有28個碩士點,6個工程碩士點,輕工技術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分別是東北地區該領域唯一具有一級碩士點的學科。

學校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建有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遼寧省示範專業6個,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是遼寧省重點建設的輕型產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和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所屬的服裝學院被評為中國十大服裝名校。近年來,承擔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4項,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0項,國家精品教材獎1項,省精品教材獎3項,省級精品課程 22門。學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優秀成績,是原輕工業部所屬84所高校中最先獲得優秀成績的學校,也是遼寧省省屬高校首批獲優秀成績的學校。

學校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學生科技文化活動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600餘項。在「2007年BBC網上英語競賽」全國總決賽中,學校管理學院學生榮獲冠軍。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賽事中,學校多次獲獎。在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禮儀引導員選拔中,學校有24名學生入選,是全國入選人數最多的高校。

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研究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2006年被確定為首批「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2007年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與國際勞工組織共同命名為第二批大學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創業教育基地,並獲得團中央和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授予的創業教育示範高校稱號。在全國首屆諾基亞青年創業計劃大賽中,學校以第1名的成績獲得金獎。

學校有較高學科水平。現有發酵工程、紡織工程、制漿造紙工程、食品科學、設計藝術學5個省級重點學科;發酵工程實驗室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發酵工程、制漿造紙工程、紡織工程、新材料與材料改性等4個實驗室為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紡織品檢測中心、紡織行業產品研發中心等4個省級中心。2006年,服裝設計與工程、藝術設計兩個專業同時被評為A+級,進入全國相同專業前5%領先行列。2007年和2008年,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先後被批准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在2004年教育部對全國高校80個一級學科評估中,學校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排名第6,躋身於全國同類學科排名的前列。

在2008年進行的一級學科評估中,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第11,與全國13所具有一級學科博士授權的高校一起代表著我國食品學科發展水平。

在最新的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大連工業大學學報》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

學校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近年來,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8項;發表學術論文4203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368篇;獲得授權的國際、國家專利283項;科研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51項,其中,學校做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酶轉化法生產RH2等人參皂苷」項目獲2003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海參自溶酶技術及其應用」獲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我校是迄今為止全國省屬高校兩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的少數幾所高校之一。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和創新團隊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其中輕工學科金鳳燮教授成為2005年和2007年增補院士有效候選人;食品學科朱蓓薇教授榮獲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兩名教授被評為全省僅有20名有望成為院士的遼寧省攀登學者;有3名教授獲遼寧省教學名師獎, 3名教授為遼寧省省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48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或當選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有4個團隊被確定為省級高校創新團隊,有3個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聘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科特·伍斯里奇博士、法國時裝協會主席迪迪埃·戈巴克等數十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學校的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2005年起引進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最大的項目,陸續接受法國埃比塔克大學135名計算機碩士來校留學,得到教育部和遼寧省領導的高度關注和贊揚。2007年,與紐西蘭愛丁堡學院合作成立了愛丁堡國際航空服務學院,並成功開辦了英國高等教育文憑項目。

未來10年,是大連工業大學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全校2萬余名師生員工正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繼往開來,乘勢而進,為把學校建設成優勢學科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國內知名並有一定國際影響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3. 朱蓓薇的介紹

朱蓓薇,女,江蘇宜興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57年出生於陝西省楊凌區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由於父親在楊凌農業技術學院工作,少年時的朱蓓薇就對農業科學實驗產生了興趣。1982年大連工業大學(原大連輕工業學院)食品工程系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學士;2004年日本岡山大學食品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任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

4. 鄭州輕工業大學是幾本

鄭州輕工業大學是一本。學校煙草系挺不錯的,但不包分配工作。

鄭州輕工業大學位於河南省會鄭州市,是河南省重點建設高校。2011年成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煙草專賣局簽約共建高校;2009年和2018年兩次列入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2020年獲批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學科優勢突出,近年來,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需要,不斷凝練學科方向,突出學科特色。

師資隊伍:

學校匯聚了雙聘院士、「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專家、中原學者、享受政府津貼專家、省管優秀專家、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省廳級以上學術技術帶頭人等200餘人。

以上內容參考:鄭州輕工業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5. 渤海大學和大連工業大學比較哪個好

渤海大學是一所省屬綜合性大學,坐落於渤海之濱的美麗城市——錦州。學校南臨秀美的女兒河,與巍巍南山隔水相望。校園建築歐式風格濃郁,湖光山色,靈動清雅。

學校創建於 1950年2月。半個多世紀以來,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10萬余名,他們在教育、科技、商貿、管理等各個領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許多畢業生創造了不凡的業績,成為國內外頗具影響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及高層管理人才。

學校佔地100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50萬余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50萬余冊。學校設有21個院系和4個直屬教研部。擁有3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5個本科專業,31個高職高專專業。教職工2000餘人,有教授、副教授500餘人。全日制研本專在校生共3萬餘人。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實驗設備,大多數的教室為多媒體教室,建設了計算機寬頻校園網,實現了校園一卡通。科技實驗中心擁有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

學校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重視實施名師、名課、名專業、精品教材、優秀教改立項和優秀教學成果等"名品工程"建設,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22門,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數量居省內高校前列。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秀成績。

學校師范學科和商貿學科基礎雄厚,形成了較強的學科優勢。有應用數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與教學論、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古代史、應用化學等6個遼寧省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基礎數學等2個遼寧省重點培育學科及若幹校級重點學科、重點扶持學科。

學校設有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省教育科學規劃首批重點研究基地――課程理論與教學實踐研究基地,省級重點實驗室――食品質量安全與功能性食品研究室、應用化學實驗室、計算機網路智能實驗室,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興科"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是遼寧省首批高等學校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學校還設有超精細化工研究所、遼西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32個實力雄厚的研究所。承擔了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十五"規劃項目和省級重點項目的研究。學校在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方面不斷取得可喜成績。近年來,獲科技成果及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被SCI、EI、ISTP等三大檢索收錄論文、出版著作數量在全省高校中均為前列。

學校設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渤海大學考試點、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點、遼寧省普通話水平測試渤海大學測試點、遼寧省成人本科生學士學位外語課考試點、高校教師資格認定點、教育教學能力測試學科評議組,是遼寧省教育廳委託認定教師資格學校和遼寧省高校教師崗前培訓考試主考學校。

學校先後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等國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關系,接收留學生,互派學者講學,同時選派中青年教師和優秀學生到國外進修或攻讀學位。

跨入新世紀,渤海大學制定了實現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綱要,確立了"到2020年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前列、省內一流的教學型大學"的奮斗目標,始終不渝地堅持以內涵發展為主的戰略,始終不渝地堅持以質量求發展的辦學思想,努力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不斷譜寫壯美的新篇章。

大連工業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簡介
大連工業大學創建於1958年,前身是沈陽輕工業學院,1970年遷至大連,改稱為大連輕工業學院。學校原隸屬國家輕工業部,1998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遼寧省為主的管理體制。2007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大連工業大學。�
學校是我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學院之一,也是國家在東北地區唯一布點,以輕紡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經過50年的建設,學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辦學實力逐步增強,實現了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培養現代消費產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藝術設計人才及經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共有3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036畝,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現有專任教師848人,其中教授126人,副教授311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472人,其中研究生947人,留學生93人。設有15個學院和2個教學部,38個本科專業、19個高職專科專業。有28個碩士點,6個工程碩士點,輕工技術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分別是東北地區該領域唯一具有一級碩士點的學科。

學校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建有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遼寧省示範專業6個,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是遼寧省重點建設的輕型產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和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所屬的服裝學院被評為中國十大服裝名校。近年來,承擔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4項,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0項,國家精品教材獎1項,省精品教材獎3項,省級精品課程22門。學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是原輕工業部所屬8所高校中最先獲得優秀成績的學校,也是遼寧省省屬高校首批獲得優秀成績的學校。
學校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學生科技文化活動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600餘項。在「2007年BBC網上英語競賽」全國總決賽中,學校管理學院學生榮獲冠軍。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賽事中,學校多次獲獎。在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禮儀引導員選拔中,學校有24名學生入選,是全國入選人數最多的高校。
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研究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2006年被確定為首批「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2007年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與國際勞工組織共同命名為第二批大學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創業教育基地,並獲得團中央和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授予的創業教育示範高校稱號。在全國首屆諾基亞青年創業計劃大賽中,學校以第1名的成績獲得金獎。
學校有較高學科水平。現有發酵工程、紡織工程、制漿造紙工程、食品科學、設計藝術學5個省級重點學科;發酵工程實驗室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發酵工程、制漿造紙工程、紡織工程、新材料與材料改性等4個實驗室為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紡織品檢測中心、紡織行業產品研發中心等4個省級中心。2006年,服裝設計與工程、藝術設計兩個專業同時被評為A+級,進入全國相同專業前5%領先行列。2007年和2008年,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先後被批准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在2004年教育部對全國高校80個一級學科評估中,學校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排名第6,躋身於全國同類學科排名的前列。
在2008年進行的一級學科評估中,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第11,與全國13所具有一級學科博士授權的高校一起代表著我國食品學科發展水平。
在最新的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大連工業大學學報》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

學校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近年來,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8項;發表學術論文4203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368篇;獲得授權的國際、國家專利283項;科研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51項,其中,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酶轉化法生產RH2等人參稀有皂苷」項目獲2003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海參自溶酶技術及其應用」獲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我校是迄今為止全國省屬高校兩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的少數幾所高校之一。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和創新團隊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其中輕工學科金鳳燮教授成為2005年和2007年增補院士有效候選人;食品學科朱蓓薇教授榮獲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兩名教授被評為全省僅有20名有望成為院士的遼寧省攀登學者;有3名教授獲遼寧省教學名師獎,3名教授為遼寧省省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48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或當選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有4個團隊被確定為省級高校創新團隊,有3個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聘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科特·伍思里奇博士、法國時裝協會主席戈巴克等數十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學校的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2005年起引進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最大的項目,陸續接受法國埃比塔克大學135名計算機碩士來校留學,得到教育部和遼寧省領導的高度關注和贊揚。2007年,與紐西蘭愛丁堡學院合作成立了愛丁堡國際航空服務學院,並成功開辦了英國高等教育文憑項目。
未來10年,是大連工業大學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全校2萬余名師生員工正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繼往開來,乘勢而進,為把學校建設成優勢學科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國內知名並有一定國際影響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6. 大連工業大學怎麼樣呢

遼寧省工業類院校較多,這主要是因為遼寧省是國內工業基地,為了發展相關產業,必須建立完整的人才培養體制,所以此類學校相對多一些。大連工業大學和遼寧工業大學都屬於遼寧省內工業院校,但是兩所學校區別也比較大,大連工業大學注重輕工,而遼寧工業大學更關注自動化方向。

遼寧工業大學前身是錦州工學院,後來改名為遼寧工學院,這所學校在控制科學方面實力較強,機械工程和自動化是他的老底子,校內這方面也最強。不過,近些年開始轉向車輛工程方向了,主要以汽車為主。不過,學校獲得項目和資金相對較少,實力較弱。整體來看,大連工業大學的綜合實力勝過遼寧工業大學,主要是因為遼寧工業大學的成果更多,影響力和知名度更高所致。

7. 大連工業大學和天津科技大學哪個學校好

天津工業大學和大連工業大學都是省屬重點建設的高校,只是二者綜合情況不同,地域不同,學校特色有所不同。
一是地位方面,二者都是省屬重點建設的高校,遼寧工業大學為「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而大連工業大學是「卓越計劃」、「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二是高層次培養的學科數量,大連工業大學擁有博士點12個,碩士點57個;而遼寧工業大學擁有碩士點35個,好似還沒有博士點。
三是大連工業大學原屬輕工業特色,而遼寧工業大學屬於重工業特色。這也可以從二者優勢學科可以看出來,大連工業大學擁有的省級重點學科是發酵工程、紡織工程、制漿造紙工程、食品科學、設計學等,而遼寧工業大學的優勢專業是機械、車輛工程、電氣、自動化等。
四是大連工業大學辦學在大連市,遼寧工業大學辦學在錦州市。
因此,考生擇校,主要看自己想學什麼專業。如果是機械、車輛、電氣、自動化這些,可重點考慮遼寧工業大學,而想學輕工技術、發酵、紡織、造紙、食品等專業,可考慮大連工業大學

8. 大連民族和大連工業哪個好

大連工業大學(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原名大連輕工業學院,是遼寧省屬、「卓越計劃」、「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創建於1958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學院之一,原隸屬輕工業部,1998年劃歸遼寧省管理。
截止2014年7月,學校總佔地面積1064畝,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59.2萬冊;截至2006年底,教學科研設備總值8959萬元。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其中研究生1445人,每年招收外國留學生近400人。
學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藝、文、管、經六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以培養輕工、紡織、食品、藝術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的高等學府。
2013年12月19日,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朱蓓薇教授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實現了學校培養院士的重大突破,使學校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大連民族大學(Dalian Minzu University)位於大連市金州區,直屬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中央部委直屬高校之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科學院、遼寧省人民政府、大連市人民政府共建,是以工科和應用學科為主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入選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校、全國首批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學校、首批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由大連理工大學對口支援大連民族大學,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1-2]
學校1984年立項籌建,1993年招生辦學,1997年正式建校,2006年實現國家民委、遼寧省政府和大連市政府三方聯合共建。
截至2019年7月,學校有開發區和金石灘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600多畝,設有20個教學科研單位,本科專業54個,擁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工1200多人。

9.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系是幾本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系的專業不錯,適合藝術生進一步進修自己的專業。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創建於1985年,現有教職員工142人,在校本科生近2500名,碩士研究生300餘名。

師資力量

藝術設計工程中心積極承擔省內外各種大中型設計項目近百項。學院教師已在國內外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400多篇,作品850餘幅,出版著作45部。學院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級各類專業賽事,並有近70名教師擔任各種專業學會、協會領導職務和高層次專業賽事的評委,學院曾多次舉辦各種設計大賽,贏得了廣泛贊譽。學院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開設講座百餘次;先後與十餘所國外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際交流關系;聘請國內外37位知名學者、專家為我院的客座教授。

辦學成就

學院的藝術設計學科享譽東北、全國知名,2006年遼寧省教育廳評為「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藝術設計專業被評為「遼寧省示範專業」,藝術設計生態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2008年,設計藝術學被評為「遼寧省重點學科」。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評為2009年度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在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最推出的中國大學本科教育分專業排行榜中,我院藝術設計專業被評為A+級。

在研究生教育排行榜中,我院設計藝術學專業被評為A級,進入全國相同專業前5%的領先行列。

專業介紹

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方向):培養掌握設計藝術領域各類圖像、信息傳達專業理論與實踐知識,具備整合設計、傳播開發、環境視覺以及實施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在教學計劃中體現層層遞進、多元化的建設,強調專業結構的系統性。學生畢業後可從事與品牌營銷、廣告策劃、媒體製作、視頻藝術、環境規劃、設計咨詢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品牌營銷推廣、視覺識別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圖形設計、網路藝術、視頻編輯、環境藝術設計的策劃、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培養具備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系統理論與實踐能力,掌握專業設計技能以及相關的材料與工程應用、管理基礎知識,並且具有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各類專業設計部門(公司)、院校及科研單位,從事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建築外部環境設計、城市景觀環境藝術設計、展示設計等相關領域的設計、策劃、開發、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

藝術設計(景觀設計方向):通過景觀設計基礎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使學生具備現代景觀方案設計、施工組織與管理及現代景觀新材料的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城建部門、園林部門、各類景觀設計中心(或公司)、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公司、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城市與區域生態設施設計、旅遊風景區的規劃設計、科研、教學等工作。

藝術設計(設計管理方向):培養學生具有藝術設計和設計管理基礎知識,能獨立從事教學、研究及企事業單位的設計和設計管理工作,具有整合、統籌設計資源能力。學生畢業後可以在藝術設計機構、企事業單位擔任設計師、設計總監、策劃師、策展人、文化藝術經紀人等職位。

藝術設計(飾品設計方向):注重平台學科基礎理論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及一專多能的能力,使學生具有較強產品開發設計與產品策劃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時尚媒體、飾品理論研究機構等企事業單位設計部門從事服裝配飾設計以及生活飾品設計實踐、科研、教學、貿易、設計管理等工作。

工業設計:本專業以藝術設計為基礎,通過與機械、材料等學科知識的綜合交叉,分別沿產品設計(含傢具設計)、文化禮品與工藝品、玩具與角色、造型與包裝四個研究方向來培養學生具備相應設計開發和管理協調能力。學生畢業後可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開發研究與製造;禮品、玩具、模型、手工藝品的設計與製作;數字化虛擬產品設計(如角色設計、道具設計)包裝容器設計等工作。

雕塑:本專業結合藝術設計理論和專業實踐技能的訓練,分為兩個培養方向,一是培養環境雕塑設計與製作、角色造型和動畫塑型研究的高級專業人才;二是適應當代國內外市場需求培養工藝品、裝飾品、旅遊紀念品設計與多種材料工藝開發的創造型實用人才。學生畢業後可以在城市園林建設單位、雕塑院、雕塑公司、動畫公司、玩具廠、工藝品廠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雕塑、陶藝、玻璃藝術品、旅遊紀念品、禮品等的設計、策劃、科研、教學、管理等工作。

數字媒體藝術:以藝術設計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為特點,培養具有專業藝術修養,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將專業藝術修養和媒體技術結合的創造性應用人才。學生畢業後可以在專業網路、新聞部門、動畫游戲、廣告行業等領域從事以藝術設計和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研究與製作相結合的設計創作、研究開發、廣告、數碼技術、信息技術、教學及管理等工作。

美術學:培養適應當代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環境裝飾創作、壁畫藝術品、裝飾品、藝術設計開發的創造型實用人才以及傳統繪畫、藝術理論和繪畫材料工藝研究的藝術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可以在藝術學校、新聞媒體、建築部門、廣告公司和工藝品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註:1、本專業為藝術類專業;2、本專業新生入校後的外語教學為英語或日語。

10. 朱蓓薇的教學及研究經歷

近三十年來一直從事食品科學與加工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食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及水產品的精深加工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成果在遼寧、山東、吉林、內蒙、新疆、西藏、四川、湖北等省實現了產業化,培育了多個國家、省級馳名商標和知名品牌,創直接經濟效益超過30億元,間接經濟效益超過50億元。
學術社會兼職及榮譽: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食品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遼寧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遼寧省營養學會副會長、中國焙烤食品與冷凍食品協會理事、遼寧省食品飲料協會理事;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遼寧省海洋食品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遼寧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大連市農(水)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發中心主任。 2005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8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遼寧省「攀登學者」,2009年大連「科學與技術功勛獎」獲得者;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全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遼寧省海洋與漁業科技先進個人、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遼寧省三八紅旗手、遼寧省巾幗發明金獎、遼寧省優秀教師、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和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編著主要教材
1.《方便食品加工工藝及設備選用手冊》(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2.《飲料加工工藝及設備選用手冊》(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實用食品加工技術》(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4.《食品工藝學》(副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5.《海珍品加工理論與技術的研究》,科學出版社,2010
6.《水產品加工工藝學》(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