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拉伯人名哈米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寓意
阿拉伯人名「
哈米德
」的意思是:仁慈的,和藹的。寓意應該是祝願與期盼,即希望人如其名、取這個名字的人成為和藹仁慈的人。
㈡ 阿拉伯語哈米德是什麼意思
حميد 哈米德,一般是一個認得名字,意思就是仁慈的,和藹的。
㈢ 亞拉·阿扎德·阿卜杜勒·哈米德,什麼原因導致他沒有參加本屆倫敦奧運會
奧運會所有項目都是要先選拔,亞洲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羽毛球高手如林,亞拉·阿扎德·阿卜杜勒·哈米德水平一般,雖然很努力,但是還是沒能突出重圍;
亞運會中國是東道主,直接入圍,球員名額多一些,所以可以打亞運會;
希望對你有用:)
㈣ 哈米德·卡爾扎伊的人物軼事
2002年1月,作為阿富汗臨時政府總統的卡爾扎伊曾訪問中國,中方對他表示,將積極支持阿和平重建。2006年6月,卡爾扎伊在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後,曾訪問了上海、北京和新疆,中國的快速發展讓他既驚訝又興奮。回到阿富汗後,他立即表示將積極發展對華關系,借鑒中國經驗,更好地促進阿富汗的發展。此外,卡爾扎伊也對「中國製造」鍾愛有加。在一次活動中,他腳蹬一雙鋥亮的黑色皮鞋,走過來對記者說:「這雙皮鞋是中國製造的,很漂亮吧!」
在常駐阿富汗期間,每次參加記者招待會,記者都盡量找靠前的位置坐,把手舉得高高的,也因此多次被卡爾扎伊點名提問,後來漸漸也就熟悉起來。每次他希望提問時就用手指著記者說「China(中國)!」
有一次,他走到記者跟前時突然冒出一句:「上海非常漂亮!」顯然,上海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當記者笑答:「謝謝!不過我來自北京」時,他立刻說:「呃……北京也非常漂亮!」
這位平時被阿富汗千頭萬緒的麻煩國事「折磨」得不苟言笑的總統,在回答完成堆成堆刁難他的問題,就這樣輕松地把在場的人都逗樂了,當然也包括他自己。 雖然卡爾扎伊成功連任,但新政府的合法性大打折扣。由於阿卜杜拉在阿北部的支持者多於卡爾扎伊的支持者,因此如何處理與阿卜杜拉的關系事關國家穩定。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西方將積極斡旋,爭取促成二者達成妥協,使西方和阿新政府能集中精力繼續反恐使命。
卡爾扎伊2009年11月2日當選後,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求阿新政府「以實際行動開始新篇章」,包括解決官員腐敗、推進各方和解等。輿論認為,奧巴馬對卡爾扎伊的態度比較冷淡,但又很難找到理想的替代人選。對卡爾扎伊來說,如何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將是一大考驗。
奧巴馬年初就任美國新總統後,曾推出阿富汗問題新戰略,核心內容是向阿富汗增兵、爭取塔利班中的「溫和派」,以及減少軍事行動中的平民傷亡以爭取民心。但是,迄今為止,這一戰略尚缺乏成效。據報道,美國迫切希望阿選舉爭議了結,以便出台最新版的阿富汗戰略。
阿富汗安全形勢持續惡化,是卡爾扎伊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塔利班稱,一切和談的先決條件是外國駐軍撤出阿富汗,而西方國家則認為塔利班必須首先放下武器。在此情況下,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裝發動的恐怖襲擊愈加猛烈,外國駐軍喪生人數連創新高。
2009年11月8日,塔利班經過精心策劃襲擊了聯合國駐阿人員的一處公寓,導致6名聯合國員工身亡。這是自2001年以來,塔利班首次將矛頭指向聯合國人員。而此前,塔利班的攻擊對象主要是西方駐軍和阿政府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奧巴馬向阿富汗再度增兵,勢必會擠壓塔利班的活動空間。重壓之下的塔利班可能會採取一種更激烈的對抗策略,以製造轟動效應。 24號發布命令驅逐美國特種部隊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24號發布命令,要求阿國防部長在兩周內驅逐駐扎在阿中部瓦爾達克省的所有美國特種部隊,聲明同時要求駐阿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即日起停止在該省的一切特種部隊行動,由阿富汗國家安全部隊全面接管該地區的防務,駐阿美軍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阿富汗安全部隊和駐阿北約聯軍防務交接第三階段已經結束,阿富汗和美國尚未達成關於2014年北約撤軍後美國駐留人數的協議。美國在阿駐軍人數約為6.6萬人,並計劃於2014年前撤走3.4萬人。 2013年4月21日,阿富汗政府安全委員在首都喀布爾舉行會議,卡爾扎伊在會上發言。他說,「大選是阿富汗的國內事務,所以阿富汗人必須自己決定大選的進程」。他還警告外國勢力不要干涉即將進行的阿富汗大選。而在會上,幾位阿富汗高級官員也表示將確保一個自由和公平的選舉。
2012年,卡爾扎伊就曾表示,外國勢力能夠監督大選是否透明,但如果這些監督者干涉選舉進程則是侵犯了阿富汗的主權。阿富汗將於2014年4月5日舉行總統選舉,由於任期所限,卡爾扎伊將沒有資格參選。 2014年9月23日,即將離任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在告別演講中,指責美國讓阿富汗陷入了長期戰亂。將與塔利班領導的武裝分子持續不斷的戰爭歸咎於美國,並警告阿富汗新政府在與美國和西方的關繫上要格外小心。
阿富汗沖突每年造成數以千計阿富汗人死亡,並造成逾2200名美國及其他國際武裝人員在阿富汗死亡。
卡爾扎伊表示:原因之一就是,美國人不想要和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議程和目的。他並未就此詳述,但他在過去曾暗示,阿富汗持續不斷的暴力是美國在該國保留基地的一個借口。
卡爾扎伊表示,阿富汗戰爭不是阿富汗的戰爭,是一場施加在阿富汗身上的戰爭,阿富汗是受害者。除非美國想要和平,否則阿富汗不會有和平到來。
㈤ 伊朗的哈米德·哈達迪是NBA何許人也,怎麼一直沒聽說過他…
灰熊隊的,與西班牙的馬克。加索爾一起競爭首發中鋒的位置,不過他基本上都是替補的,而且數據也不好看。上次在中國的斯坦科維奇杯比賽他力壓姚明成為最佳中鋒。現在伊朗的當家球星~
㈥ 哈米德·卡爾扎伊的介紹
哈米德·卡爾扎伊 (Hamid Karzai),1957年12月24日生於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普什圖族人。卡爾扎伊早年曾先後在喀布爾哈比比亞高等學校和印度西姆拉的喜馬偕爾邦立大學學習,後在美國留學。他是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第一任總統。2009年11月2日,卡爾扎伊競選第二任總統成功。
㈦ 倫敦奧運會上伊拉克隊里有亞拉·阿扎德·阿卜杜勒·哈米德嗎
目前伊拉克國家代表隊的運動員,包括2名田徑手、1名游泳選手、1名弓箭手、1名射擊手、1名舉重選手還有1名摔角選手。
㈧ 哈米德·卡爾扎伊的家庭狀況
家族
卡爾扎伊的家族屬於普什圖族一個名叫伯帕扎伊的部落。1747年,伯帕扎伊部落首領艾哈邁德·沙阿·杜拉尼佔領坎大哈城並在那裡建都,成為阿富汗歷史上的第一個國王。兩個多世紀以來,伯帕扎伊部落一直被視為與國王關系最親密的部落之一。
祖父
卡爾扎伊的祖父曾經是查希爾王朝的國家顧問。父親阿巴杜爾·阿哈德·卡爾扎伊曾任前國王查希爾政權時期的國民議會主席,並且是伯帕扎伊部落的首領。
父親
哈米德·卡爾扎伊的父親阿巴杜爾·阿哈德·卡爾扎伊曾任前國王查希爾政權時期的國民議會主席,並且是伯帕扎伊部落的首領,不幸於1999年在奎達市被塔利班暗殺。
配偶
他的配偶為齊娜特·卡爾扎伊·汗(Zeenat Karzai Khan),哈米德·卡爾扎伊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他是無政黨的獨立人士,有兒子和孫子多人。
㈨ 穆斯塔法汗·本·阿卜杜勒-哈米德,這個名字中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用「·」代替
這是雙名,也就是說名字由兩個片語成,另外,這個名字里含有一個復姓,也是由兩個詞構成的。
名為兩個字的稱之為雙名,比如諸葛亮的老丈人,叫做黃承彥。相對而言,名字為一個字的就是單名。比如說諸葛亮,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雙名的話,姓黃,雙名承彥。
俄語、波蘭語、阿拉伯語中的復姓,在變格的時候,兩個姓都要按變格規則來變。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㈩ 哈米德·卡爾扎伊的個人生活
卡爾扎伊是從戰爭廢墟中走出來的人。他歷經磨難,艱難地在阿富汗脆弱的政壇中牢牢地站穩了腳跟。資深的普什圖部落長老們、甚至他的主要對手都對卡爾扎伊在大選中獲勝毫不懷疑。
曾是塔利班一員
卡爾扎伊1957年出生在阿富汗南部普什圖族的一個名門望族,其家族是坎大哈地區波帕爾查伊部族的世襲首領。這是阿富汗歷史最久遠、最有權勢的部族之一。1747年,波帕爾查伊部族首領艾哈邁德·沙阿·杜拉尼佔領坎大哈城並在此建都,成為阿富汗歷史上的第一個國王。此後200多年裡,波帕爾查伊部族一直被歷任國王視為最親密的部族之一,而卡爾扎伊的祖上也大多是達官顯貴。他的祖父默罕默德·汗早年參加阿獨立戰爭,曾是查希爾王朝的國家顧問;而父親阿巴杜爾·阿哈德·卡爾扎伊,則在20世紀70年代初擔任過國民議會主席。
哈米德·卡爾扎伊共有6個兄弟,1個妹妹。他的童年大多是在坎大哈和喀布爾度過的,曾在著名的喀布爾哈比比亞高等學校就讀。高中畢業後,卡爾扎伊前往印度,在西姆拉的喜馬偕爾邦立大學攻讀國際關系和政治學碩士學位。除了能講阿官方語言普什圖語和達利語外,卡爾扎伊還會講烏爾都語、英語、法語和印地語。他因此被西方視為阿富汗各部族領袖中最西化和最理智的人,這為他日後執掌阿富汗大權創造了優越條件。
1973年,阿富汗末代國王查希爾在軍事政變中被迫下台,卡爾扎伊的父親因與國王關系密切,不得不流亡海外。此後,他帶著家人輾轉逃到了巴基斯坦距阿富汗邊境不遠的奎達市定居。
1982年大學畢業後,卡爾扎伊也去了巴基斯坦,並在那裡加入反蘇「聖戰者組織」。不久後,他回到阿富汗南部參加抗蘇斗爭,並在戰爭中聲名鵲起。1988年,蘇聯開始從阿富汗撤軍後,卡爾扎伊一家回到了阿富汗。1992年,憑借與國王的密切關系和在反蘇斗爭中樹立的威望,卡爾扎伊出任拉巴尼新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長。他成了波帕爾查伊部族在政府中的唯一代表。
然而,剛趕走蘇軍不到兩年,阿各「聖戰者組織」間就爆發內戰。1994年,卡爾扎伊因遭拉巴尼周圍人的排擠,被迫退出政府,回到家鄉坎大哈加入了剛興起的塔利班運動。1994年6月,揭竿而起的塔利班,曾一度激發起卡爾扎伊對阿富汗未來的憧憬。可當塔利班1996年攻佔喀布爾後,他看到塔利班和以往的軍閥一樣,都是為了權力而爭,因而與塔利班當局分道揚鑣,回到奎達加入了父親和弟弟領導的反對塔利班的行列。1996年,塔利班掌權後曾邀請卡爾扎伊出任駐聯合國大使,但遭到他的拒絕。
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卡爾扎伊開始反擊塔利班,是為了報殺父之仇。」知情者說。1999年7月14日,因部族間的矛盾,卡爾扎伊的父親在奎達突然遭塔利班分子槍殺。父親死後,42歲的卡爾扎伊繼承父業,出任人數達50餘萬的波帕爾查伊部族首領。與此同時,他又與僑居羅馬的阿富汗末代國王查希爾聯手,開始反塔利班的斗爭。
從投身反塔利班斗爭的那一刻起,危險就伴隨在卡爾扎伊左右。2001年10月9日,美英軍隊對塔利班進行軍事打擊的第二天,卡爾扎伊親率35名親信秘密潛入阿富汗南部塔利班控制區,進行游說活動,以爭取在普什圖族內形成一股能夠代替塔利班的勢力。
2001年11月1日,在坎大哈以北的烏魯茲甘省,卡爾扎伊與塔利班武裝正面交火,他的3名部下被塔利班處決,另有25人被俘,他本人也險些被俘,幸好美軍直升機及時營救才得以脫險。這一英雄式的壯舉,為卡爾扎伊贏得了國內外的支持,但也使他因此與塔利班結下了更大的仇恨。
2002年6月,在阿富汗大國民會議選舉中,取得美國支持的卡爾扎伊當選為阿過渡政府總統。自此,他成了塔利班暗殺榜上的頭號人物。這一年9月5日,卡爾扎伊出席弟弟的婚禮,當他准備同一個阿富汗兒童握手時,一名身穿阿富汗國民軍軍服的男人突然跑上前來,舉起半自動步槍朝著卡爾扎伊連開4槍,其中1枚子彈從他的耳邊擦過。所幸卡爾扎伊躲閃及時,倖免於難。
2004年10月,卡爾扎伊當選總統後,政局相對漸趨穩定,阿富汗人的生活也漸漸有所改善,但塔利班也更加緊了對他的暗殺行動。
2007年6月10日,他在加茲尼一所學校向安達爾村長老和村民發表演講時,塔利班武裝分子向他發射了12枚火箭彈,好在導彈准確度太低,落在了百餘米遠的地方。當時,爆炸聲一響,在場聽眾驚慌得亂成一團,只見卡爾扎伊看了看不遠處的爆炸,鎮定自若地對村民們喊道:「坐下,坐下,不要害怕,沒什麼事!我們繼續說。」大家見總統都無所畏懼,也就很快平靜了下來。
事實上,最危險的一次襲擊行動,發生在2008年4月27日。當天,喀布爾舉行抗擊蘇聯入侵勝利16周年閱兵慶典。正當卡爾扎伊准備發表演講時,埋伏在300米之外一棟樓里的塔利班武裝人員發動猛烈的火箭彈襲擊。4個議員當場死亡,10人受傷,而卡爾扎伊再次倖免於難。
盡管一次次遭遇暗殺,卡爾扎伊卻毫不畏懼。「生死是由真主掌握的,我對此毫無顧慮,我甚至沒有花過1分鍾來想這個問題,總有一天人會死的,所以繼續做你正在做的事情,等待那一刻的到來。它的到來也許會是因為一顆子彈,或是從樓梯上摔下來,或是生病死在床上,所以我一點也沒有被這件事困擾,我將繼續執行我的任務,生死就交給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