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真實的張獻忠,張獻忠怎麼死的,張獻忠屠川的原因
張獻忠,字秉忠,號敬軒,(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張獻忠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著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他當過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丟了性命。 崇禎時期,組織農民軍起義,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被流矢擊中而死。
張獻忠並非一開始就要屠蜀,而是在清軍入川,南明反撲以及川民四起的情況下才下令屠光川民。 實際上在張獻忠決心屠川的時候,其控制范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此情況也不奇怪。至於為何川民會反,因為張獻忠打仗需要龐大的軍需,因此就只能搶奪川民的糧食,加上張獻忠好殺人,非常殘暴,因此招致了川民的反抗。[88-89] 張獻忠在梓潼拜文昌侯為先祖,對梓潼人民比較客氣,因此當地人民比較感激他,為張獻忠蓋文昌廟。還有就是「七殺碑」的傳說,有人說外國人在1934年發現了張獻忠的「聖諭碑」,寫的是「天以萬物與人,人以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不是「七殺碑」。其實這個石碑正好證明了張獻忠屠蜀的真實性,因為在《蜀碧》《客滇述》《鹿樵紀聞》等中都有記載。
有關張獻忠屠蜀的爭議由來已久。清廷和當時的一些文人就曾指控張獻忠在四川進行過多次大屠殺,這一說法後來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可。但也有人認為,類似指控有很大嫌疑是基於為了討好當時的統治者(清朝當局)和政治上的對立(張屬於「賊寇」)而非客觀事實。
首先前提是:四川人口的銳減。四川的人口在萬曆六年(1578年)有口三百一十萬二千七十三(明朝當時賦稅與人頭掛鉤,所以明末四川人口當遠遠大於前面數據,甚至上千萬。) ,至清初順治十八年,只剩下8萬人(還有一種說法是50萬)。總之,人口的大量銳減是肯定的。而且,從近幾年研究湖廣填四川的資料中可以看出,被調查村莊中,基本都是從外地遷過來的,所以說當時肯定是有過人口大銳減,而且不是那種減掉十分之二三的銳減,而是接近滅絕的大銳減。
Ⅱ 張獻忠為什麼要屠川
一、原因:
1、據傳因為當時的四川人過於奢靡淫逸,因而上天降怒,讓張獻忠殺盡四川平民。當時蜀中婦女的裙子,都是在白羅上用紅絲碧線綉成風流的香艷詩句,然後飄若驚魂地在市井間盈盈經過,路上行人都注視著綉裙上的文字。另外蜀中女子流行穿一種高底、厚約三四寸的綉鞋,鞋跟是用檀木雕琢而成,裡面藏著香檀雕的花蕾,並放入香末,高底鞋跟下開個小孔,每走一步,足底就會漏出一朵花狀的香末。因為張獻忠的肆虐,後來的四川女子或許美艷的還有,但再也沒有以前的那種詩意盎然的風流韻致了。
2、張獻忠嗜殺成性。《明史》記載:
崇禎十六年(1643)春,獻忠接連攻陷廣濟、蘄州、蘄水,進入黃州。黃州百姓全部逃出,獻忠於是驅趕婦女鏟除城牆,隨後又將她們殺死,填進壕溝。麻城人湯志,是大姓的家奴,他殺死六十名書生,將城池獻給賊人。獻忠改麻城為州。他又西進攻陷漢陽,全軍從鴨蛋洲渡江,攻陷武昌,抓住楚王朱華奎,將他放進竹籠,沉入江中,盡殺楚王宗室。將男子二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錄用為兵,其餘的全部殺掉。從鸚鵡洲到道士氵伏,浮屍布滿江面,一個月後人油厚達一寸,魚鱉都不能吃。
二、簡介:
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陝西定邊縣人,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
張獻忠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著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他當過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丟了性命。崇禎年間,組織農民軍起義,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被流矢擊中而死。
Ⅲ 張獻忠屠川是確有其事嗎
關於張獻忠屠殺的事是有的不過是特定的針對明朝地主士紳階級的 還沒有上升到屠川的級別 關於屠川是滿清在佔領四川的幾十年中慢慢完成的
Ⅳ 張獻忠為什麼屠川
張獻忠是否屠川還存在爭議,以下是認同屠川觀點的屠川原因,主要是因為川民的反抗。
張獻忠並非一開始就要屠蜀,而是在清軍入川,南明反撲以及川民四起的情況下才下令屠光川民。
實際上在張獻忠決心屠川的時候,其控制范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此情況也不奇怪。
至於為何川民會反,因為張獻忠打仗需要龐大的軍需,因此就只能搶奪川民的糧食,加上張獻忠好殺人,非常殘暴,因此招致了川民的反抗。
爭議:
對於張獻忠「屠川」之說,清朝時的書籍中,其可信度有些值得懷疑,有一些歷史學家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這些史料多半出自清朝的官方正史和御用文人,有嚴重的污衊、栽贓的傾向。
從張獻忠的主觀意圖來看,張獻忠入川的本意是要奪取四川作為根據地,既可出漢中定西北,又可下長江定江南,重演隆中對的策劃,退則可割據一方,天下有事則坐山觀虎鬥,天下無事則舉蜀而降,也可以封王封侯。
1644年張獻忠好不容易攻進成都,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建國之後就拚命招徠四川人才,並發布「三年不征錢糧」的政治號召。很難想像他一邊建國,一邊又大肆屠殺民眾而自毀長城。
以張獻忠經營四川的第一年情況來看,「屠蜀」是不符合事實的。1644年,張獻忠進軍成都時,明朝守土官員曾問張獻忠入川的意圖何在。
使者回答說:「暫取巴蜀為根,然後興師平定天下。歸誠則草木不動,抗拒即老幼不留。」
意思是:對待投誠的人不會動他一草一木,對待抵抗的人不論老幼,一律格殺勿論。
所以他在入川初期是非常注重團結所有有可能團結的力量的,打擊的對象僅限於與大西政權為敵的官紳,除了抵抗者之外,並不濫殺無辜。
Ⅳ 求張獻忠屠川真相
屠殺
《明史》中《張獻忠》傳載:「(張獻忠)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不過明朝的總人口從沒有超過二億。[12]《明史》的數據是取自清初毛奇齡的《後鑒錄》。張獻忠不僅殺人,也喜歡讓人殘廢。余瑞紫《張獻忠陷廬州紀》親見張獻忠攻克六安後,「午後,將六安人盡剁其手。先伸左手者砍去,不算,復剁其右手」。《罪惟錄》載:「屠重慶取丁壯萬余,刳而鼻,斷一手,驅徇各州縣。」《蜀亂》記:「每官兵回營,以所剁手掌驗功。凡有軍官衙門掌如山積,而成都城內,幾如假山之千疊萬峰。」《蜀難敘略》補充說,張獻忠兵敗逃到西充時,已無百姓可殺,乃自殺其卒,每日一兩萬人。
鳳陽大屠殺
彭孫貽《平寇志》記載崇禎八年(1635年)張獻忠焚毀南直隸鳳陽府,「士民被殺者數萬,刨孕婦,注嬰兒於槊,焚公私廬舍2650餘間」。是年張獻忠攻克安徽和州,「是時殺戮慘毒,有縛人去淫其妻殺之者;有趨人父淫其女而殺之者;有裸孕婦共卜腹中嬰兒男女刨驗以為戲者;有以大鍋沸油擲嬰孩於內觀其跳躍啼號以為樂者……所虜子女萬千,臨行不能多帶,盡殺兒趨,暴殘恆古未有。」
四川屠殺
主條目:屠蜀
張獻忠早在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被殺,但清軍在張獻忠死後近二十年未能平定四川。四川人口銳減與清兵的屠殺關系更為相關。
據清朝史料記載,清順治三年(1646年)張獻忠退出成都時,絕望之下,在四川進行空前的燒殺破壞;有40萬人的成都只剩下20戶居民;天府之國四川遭到毀滅性破壞,人口從至少三百萬一度銳減到只有八萬人[13],導致後來清朝時期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大規模移民潮,所謂「湖廣填四川」。屍體遍地的四川,讓老虎的繁殖力有驚人的成長。順治七年(1650年)四川巡撫張春向皇帝報告他在南充縣招徠506人,居然給老虎吃掉了228人。[14]同年10月20日,張獻忠在鹽亭縣鳳凰山被清軍將領豪格射殺身亡。大西的官員離開成都時還有700人,到張死時只有25人,大多被他殺死。
清代彭遵泗所寫的四卷《蜀碧》詳細記述了張獻忠在四川的殘忍至極的大屠殺。當時曾在四川傳教的西洋傳教士利類思和安文思在其所著《聖教入川記》一書中也有相似的記載。沈荀蔚在《蜀難敘略》上說,由於清軍進剿追擊,張獻忠乃毀成都,「王府數殿不能焚,灌以脂膏,乃就燼。盤龍石柱二,孟蜀時物也,裹紗數十層,浸油三日,一火而柱折。」部隊逃到西充時,無百姓可殺,乃自殺其卒,一日一兩萬人。
但這一觀點也被部分歷史學家所反對,因為張獻忠早在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被殺,但清軍在張獻忠死後近二十年未能平定四川。四川人口銳減與清兵的屠殺關系更為相關。
Ⅵ "張獻忠屠川"什麼歷史事件
參考資料:http://bbs.eol.cn/printpage.asp?BoardID=17&ID=10649
1.入川前
屠憫者說張獻忠的軍隊紀律嚴明,說他好殺是滿政府造謠污衊編造的結果。事實如何
呢?張在入川前就以殘暴好殺好色聞名,請看清政府嚴厲查禁的反清知識分子明彭孫
貽著《平寇志》:崇禎八年張獻忠焚毀鳳陽,「士民被殺者數萬,刨孕婦,注嬰兒於槊
,焚公私廬舍2650 余間」。同年12月,八大王(即張獻忠)攻克和州,「是時殺戮慘
毒,有縛人去淫其妻殺之者;有趨人父淫其女而殺之者;有裸孕婦共卜腹中嬰兒男女
刨驗以為戲者;有以大鍋沸油擲嬰孩於內觀其跳躍啼好以為樂者...所虜子女萬千
,臨行不能多帶,盡殺兒趨,暴殘恆古未有.」
2.殺農民
」除城盡剿」」凡居四野均叛逆,悉行剿滅,城內俱良民免死」屠殺方法是張的軍隊「前一
日布兵環圍,次日開剿,四下齊向中央搜殺,如圍場合龍口之狀」。彭縣一帶城野的分
解線是離城五里,」搜各州縣山野,不分男女老少,逢人則殺」(《蜀難敘略》,侯之
鼎《時變紀略》,費密(川人,與張獻忠同時代,目擊證人)《荒書》,《蜀亂》)
3.殺知識分子
明末張獻忠在四川所建立的「大西」政權,開過6次科舉,有兩次以大屠殺告終,只有
4次是成功的,產生狀元4名。據《紀事略》等史書記載,有個叫龔濟民的儒生,在
應試策內肉麻地吹捧張獻忠品德超過堯舜,武功蓋過湯武,張獻忠看了心花怒放;更
覺得他的名字好,是濟世安民的好兆頭。便將他第一個「抓舉」為狀元及第,實屬扯淡
。有個老童生熊炳,中了探花,自然是欣喜若狂。但在廷試策中,他好心好意勸張獻
忠不要局限於蜀中,作井底之蛙,要放眼全國,富有四海。張獻忠公然認為這是諷刺
自己,將熊炳凌遲處死,將其家中女眷打入娼門。
順治二年,張獻忠發詔舉辦「特科」,徵集各地舉人、貢士、監生、民間才俊、醫卜僧
道、隱士應試。「軍法嚴催上路,不至者殺,比坐鄰里教官」「獻忠調遠近鄉紳赴成都盡
殺之。調各學生員聽考,到則禁之大慈寺。齊集之日,自寺門兩旁各站甲士三層。至
南城獻忠坐南城驗發。如發過,前一人執高竿懸白紙旗一付,上書「某府某州縣生員」
,教官在前,士子各領仆從行李在後,魚貫而行。至城門口,打落行李,剝去衣服,
出一人,甲士即拿一人,牽至南門橋上斫入水中。師生主僕悉赴清流,河水盡赤,屍
積流阻,十餘日方飄盪散去」(《蜀亂》,作者歐陽直當時在大西政權任職,可信度讀
者自明)屠殺了「自進士以至生員二萬二千三百有零,積屍成都大慈寺」。(《寄園寄
所寄》、《平寇志》、《蜀碧》)
4.兩屠成都
一屠成都即各史書上著名的「中園之役」。
1645年11月22日獻忠決意殺全城居民,先暗譴一人偽報某路敵軍將到,將赴戰。軍人
大隊出城,分布各處把守要路,以防百姓逃走,城內之兵遍搜各家鋪戶,驅逐百姓出
城。由東南二門出,齊集沙壩橋邊….(〈四川通志〉)殘殺之後,成都為之一空,除少數
官員外別無居民.荒涼慘象,不忍矚目。獻忠剿滅成都後命令各鄉鎮村民移居成都….(
〈聖教入川記〉,作者是西方傳教士利類思和安文思,被張封為「天學國師」,屠城目
擊證人).
大順三年張獻忠撤離成都,焚毀全城,再將詔勸進城者全部屠盡.(《蜀亂》)
成都街道及民居不可復識達10餘年。(〈成都史志〉)官方史籍如《明史》者, 「城
內雜樹成拱,狗食人肉若猛獸虎豹,……民逃深山中,草衣木食,遍體皆生毛」,成了白
毛女的老祖宗。 「成都地區千里無煙」、「舉城盡為瓦礫」。虎豹白日出沒,清軍入成都
時為防野獸,只好夜宿城牆之上。
5.屠州縣
張獻忠 「將卒以殺人多少數功」,殺少了自己要遭剝皮。(〈明史〉)
史書上關於張屠城的記載比比皆是,三屠保寧,屠綿州、鞏州、順慶、廣元、潼川等
等不勝枚舉。其中極大規模的有:
1645年秋,馬元利、艾能奇屠成、龍兩府(《明史》《蜀碧》)崇慶(《蜀亂》)
劉文秀屠鞏州,鞏蒲二百里為血肉之湯。接屠丹陵。
10月屠蛾眉(《灧預囊》)
1646年春狄三品屠眉州。是年夏屠順慶。(《明史》)
1645年令孫可望等四將軍分道出屠,窮鄉僻壤,深崖僻谷,無不搜及。得男手足二百
雙者升把總。正月出,五月回(《蜀碧》)。「每官兵回營,以所剁手掌驗功。凡有軍
官衙門掌如山積。而成都城內,幾如假山之千疊萬峰」(《蜀亂》歐陽直)。獻忠所到
之處,無論男女老少及牲畜悉行誅滅,房屋皆焚毀,山林亦遭毀滅。四鄉已無人跡,
皆為曠野。(〈聖教入川記〉)
6.殺戮士卒
屠殺開始以殺軍中收服的四川籍降軍和新兵為主,正月初十獻忠傳令「年十五以上殺之
,各路匯集所殺衛軍75萬,新軍23萬六千,家口32萬。」「獻忠欲北行,惡其同黨太多
,多置諜者以伺查營伍,有偶語者及小過,俱置之法,並連坐。。。是日即殺十餘萬
人」(〈蜀亂〉)對四川官兵的屠殺在其撤出成都,經過順慶時終於「徹底解決」。「即
而無民可逞,乃自戮其卒,日一兩萬人,初殺蜀卒,蜀盡及楚卒。楚盡乃殺同起之秦
卒。。。凡領人頭目,每日必開報十餘人赴死。先疏後親,親盡及己」(〈蜀難敘略〉
)
7.殺大臣
性情暴虐,每日均殺人。大西的官員本有九百人。張獻忠離開成都時還有700人。
到他臨死時只有25人。大多被他殺死。或令鞭死,或令將頭皮截去,或凌遲碎剮,
種種非刑,一言難盡。(《聖教入川記》外國傳教士)
8.殺女人
張獻忠率領的部隊於行經四川時,強奸了成千上萬川女之後,必砍其雙腿而棄屍於荒野
堆成小?健懊 闕!?.......
離開成都前,張命令各將士自殺其新收婦人。獻忠後妃300人除留20人外余均殺
絕。張軍許取女人,女眷皆由摟搶而來,「其屯留久者,或已成夫妻,有子女,軍行法
令,轍慘痛。」各營所有婦女齊集一處,由兵圍繞,另選兵士一隊為刀斧手,號令一聲
,亂戡亂殺,哭慘之聲驚天動地,所殺婦女,凡40萬人。(馬爾定,1645年(屠殺
當年)記於北京〈聖教入川記〉)(〈蜀碧〉:殺家口32萬人)。獻忠狂喜欲舞,向
各官道賀,謂已脫離婦女拖累,前行無阻,定取天下。
9.殺醫僧匠役
據史料記載,明末清初大慈寺有僧千人,僅僅因為該寺藏匿一位明朝的宗室,張獻忠
知道後便下令將這些僧人全部殺死(吳偉業(與張同時代)《綏寇紀略》卷十)「太醫
院有舊制銅人,召諸醫至,考驗針法,有一穴差者立死。」「醫卜百工匠役之人,或托
齋醮,或興大工,悉誘而殺之。」(《蜀難敘略》)
10.以殺人為樂
用"殺人如麻"這四個字形容張獻忠,顯然力度不夠。張獻忠創造了許多殺人的名堂,
譬如派遣將軍們四面出擊,"分屠各州縣",名曰"草殺"。上朝的時候,百官在下邊跪
著,他招呼數十隻狗下殿,狗聞誰就把誰拉出去斬了,這叫"天殺"。又創生剝皮法,
皮未去而先絕者刑者抵死。(《四川通志》《明史》)。照《蜀碧》和《蜀龜鑒》所
記載,他常常把小孩子擲在空中,任憑落下觸在槍尖上,看著那流著鮮血狂叫亂動的
情況以為快樂。可見他的殺人,替天報復以外,還寓著游嬉的意義。
據說張獻忠以殺人為游嬉的方法多得很,有一回,他已積起了一大堆的婦女的小腳,
帶著他的愛妾去觀賞。看了一陣,覺得那山一般的小腳堆上還缺少兩只出色的小腳做
頂尖,就把他愛妾的腳割下來放上去了。每到一處,他照例殺一大批人以後,還要把
頭,手和腳分別堆積起來,點清數目以後,記一筆帳,還要刻在碑上。
一天晚上,張獻忠把他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都殺了。第二天很是懊悔,恨他的從人
不去勸阻,於是把從人也都殺了。他的妻子固然服從他,他的從人連殺他自己的妻子
都不敢去勸阻,更是絕對服從的;但他統統殺了。可見他的殺人,並非專為排除異己
。
張獻忠的殺人,有時無非出於好奇心,譬如殺一個狀元的事。他很尊重那狀元,
只
是因為欽佩已極,要明白他為什麼能夠多才多藝,就把那狀元活活的剖開肚子來看了
。
8.鐵證如山
鐵證如山:成都驚現萬人坑
當地報紙報道,成都市新南門立交橋施工工地連續挖出數百具人體骨骼,而且可能還
有數目不詳的人骨埋在更深的土層中。記者在施工現場「隨處可見散亂的人骨,骷髏、
腿骨、脊椎骨、髖骨……凌亂地堆放在工地的一角,其中一兩具屍骨保存還比較完整」。
川大歷史系陳廷湘教授認為,在一個地點發現如此多的屍骨在成都歷史上極為罕見。
估計這與宋末元初、明末清初兩次大屠殺有關,對地下文物的進一步研究將極大地彌
補文獻記載中的不足。而成都市考古隊的魏主任更認為,通過對骨頭顏色和土層的判
斷,可以初步斷定這些人骨是明末清初時埋葬的。而且從骨頭堆積的密度來看,這些
屍骨是死亡後進行的二次埋葬。他推斷說,當時成都可能發生了一起大規模死亡事件
。(四川新聞網)
專家證實:屍骨就是張獻忠乾的
在現場我們看到,仍有大量枯骨被不斷挖掘出來,在一旁觀看的好奇者也非常多。市
考古隊魏主任告訴我們,現場勘查情況進一步證實這些枯骨是二次性集中埋葬的集骨
葬。極有可能是戰亂或瘟疫造成大規模死亡,後來屍體又被集中堆放在同一地點。「萬
人坑」所在處靠近以前的舊城牆,地方偏僻,少有人煙,是處理這些非正常死亡屍體的
最佳地段。根據屍骨的埋藏時間等情況和成都的地方歷史,完全可以推斷這些屍骨就
是張獻忠屠城時在戰亂或瘟疫中死亡的人。魏主任稱,雖然這些屍骨對研究成都歷史
有一定的意義,一本法國傳教士寫的書中說,那位傳教士親眼目睹了張獻忠軍隊就在
南門橋外屠殺了老百姓。 (四川新聞網)
天台山發現數百僧人骨灰,與張獻忠屠殺有關
天台山最近發現發現數百僧人骨灰。據史書記載,張攻天台山,遭僧人抵抗。後從後
山攻入,將全寺僧眾屠滅。(四川新聞網)
我讀到《明史》和《明史紀事本末》等書上的這些描寫的時候,曾經懷疑寫史的人蓄
意污衊農民起義的領袖。這也是我們接受的歷史教育提醒我們警惕的東西。後來,偶
然看到一些四川縣志上的戶口記載,得到佐證,才不得不懷疑我自己的懷疑了。民國
《溫江縣志》卷一上說,溫江縣由於張獻忠的屠剿,"人類幾滅"。1659年清查戶口,
全縣僅存32戶,男31丁,女 23口,"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民國《簡陽縣志》卷
十九:"簡州賦役,原額人丁8495丁,明末兵荒為厲,概成曠野,僅存土著14戶。西
南三省的總丁數從萬曆六年佔全國總丁的百分之十降至康熙二十四年(AD 1685)的百
分之一點六,其中,四川的丁數比例還要減少得更多,大部分地區以至到了「彌望千里
,絕無人煙」的地步。
Ⅶ 關於張獻忠屠川
明末史料:《聖教入川記》節錄 按:《聖教入川記》是歐洲天主教著作,主要記敘天主教在四川的活動。其中包括明朝末年天主教傳人四川的最初情形、清初四川地區教徒的概況、外國傳教士的活動、天主教同道教的矛盾、同時也記載了明末張獻忠製造四川大屠殺的詳細經過。《聖教入川記》作者是被張獻忠封為「天學國師」的西方傳教士利類思和安文思,由於他們都是張獻忠製造四川大屠殺的目擊證人,因此他們所撰寫的《聖教入川記》也應該說最具有權威性。國內長期不知此書,直到1917年上海教會的法國傳教士古洛東(Gourdon)才把它翻譯成中文。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利、安兩名傳教士的口述。他們在張獻忠稱帝那年經人推薦,被張封為天學國師,直到張獻忠被清軍射死都在獻忠身邊。利類思,本名布格略(buglio)。安文思,本名嘉庇厄爾瑪加爾納(cabrielmagallaens)。
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聖教入川記》中文版,內部發行3000冊供史學研究用。
原文摘錄:
昔獻忠之破武昌府,將城中居民悉令投置大江中。其占據成都,殺人如麻。若非孫可望極力阻止,成都人民恐悉上斷頭台矣!其立國之初,假開科之名,召士人三萬二千三百餘人,其中一人未至,小視其令,即虎威大作,將眾士人盡行屠戮。
獻忠已令劉清(進)忠(此即大西軍驍騎營都督劉)率領大兵駐守漢中,以防滿兵,並防歸路。獻忠聞南京大兵將至,又恐暗受川人算計,逐之出川,因其虐殺川民之故,已失民心。後來滿兵抵漢中,劉清(進) 忠獻城投降,獻忠聞之大怒,於是大殺川人。
二位司鐸在成都屢見獻忠震怒,七竅生煙,人莫能當。無論宮人大小官吏,稍有不慎,怒即隨之,或令絞殺,或定斬決,或令凌遲碎剮以緩斃命,種種酷刑,令人寒心。
此時成都僧人最多,已達二千之數。因獻忠慘殺,無一漏網者。其餘住川中各州縣人民,多受殺戮,因獻忠疑若輩所謀為謀亂之尤,故下令清剿。
獻忠深惡川人,以為漢中及各處之敗皆由川人使之,故大加殺戮,已殺去川人十四萬之多,擬將川省變為曠野,無人居住。後即率同黨類離川,欲由漢中而出,占據他省。
前言南京之兵,即明帝之兵,已佔據長江一帶,1645年秋間入川,已取敘府,欲攻嘉定邛州。獻忠聞之,焦灼萬分。及聞劉清(進)忠在漢中兵敗,屬下之兵皆系川人,於是狂怒大發,虐殺川人,以雪其恨。此次殺伐,不知死人若干……各州縣城邊皆有大墳名萬人墳者,其中所葬屍骨不知凡幾。後獻忠令將屍骨堆集,作為百骨墳。其近江河之城,命將屍體拋入水中,亦不知凡幾。而逃避他省者,亦不乏人。
獻忠殺人太多,不能安居城中,得將省垣人民盡殺,房屋焚毀後率同類往北進發,在順慶扎營。
獻忠如此殘殺,招致眾怒,各處川民皆舉義兵,為父母妻兒親戚鄰朋報仇雪恨。獻忠見之,瘋病忽作,故發剿殺成都之令。1645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獻忠欲剿洗全城居民。先遣一人捏詞誑報以安民心。謂某路敵軍大隊將至,須當操練兵馬。次日,大集人馬,若將赴戰場一般。獻忠暗將毒謀通知各營軍官,飭令剿殺全城,不留一人。詭言:「百姓等已暗通敵人之故,勾引大隊入川,以圖大舉,故剿滅全城居民。爾等各宜秘密准備,不得遺留軍情」雲雲。眾官聞之,各自回營,預備明日大屠之事。剿後即當渡河,以迎敵軍。
次日,二位司鐸見軍隊紛紛出城。聚於平原,不知作何舉動,並不知昨日會議何事。後聞獻忠吩咐各官各保已家,否則妻氏兒女不保,俱為屠戮。二位司鐸始知獻忠惡謀,於是急奔往寓所,欲救安當先生及傭人等。此時從傭人勢難保存,因各軍人皆奉命認真嚴剿,毫不容情,凡城內居民一律殺絕。各軍分隊把守城門,余軍驅百姓至南門就刑。時利司鐸在南門,安司鐸在東門,見無辜百姓男女被殺,呼號之聲,慘絕心目,血流成渠,心如刀絕,欲救不能。急向刑官救赦,均屬枉然。二位司鐸各在一方,惶極恐極,慘悶欲絕,繼聞獻忠率馬將由南門往東門,二位司鐸皆伏地哀求,情詞懇切聲淚俱下,為百姓求赦,未蒙充准。
後獻忠因利司鐸之請,免殺司鐸寓內人等,隨令左右傳令統兵元帥,飭令軍兵莫傷司鐸寓內之人。如寓內之人已被獲者,從速釋放。利司鐸得此赦令,以救佣之故,救了許多教友。
安司鐸在南門,不知利司鐸已蒙允之事,終日在城樓上見無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被獲就刑,慘不忍睹,不時高聲痛惜雲:「此等無辜之人,未必無一人救之耶!」不時有見教友被拘,押往殺場,猶為傷心,恨不能救,悲痛不已。
此時,被拘百姓無數,集於南門外沙壩橋外,一見獻忠到來,眾皆跪伏地下,雲:「大王萬歲,大王為我等之王,我等為大王之民。我等未犯國法,何故殺耶?我等無兵器,非兵非敵,乃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等無辜小民。」雲雲。獻忠之心,禽獸不如,聞如是哀求之言,不獨無哀憐之意,反而厲聲痛罵百姓私通敵人。隨即縱馬躍入人中,任馬亂跳亂踢,並高聲狂吼:「該殺該死之反叛!」隨令眾將士急速動刑,冤乎痛哉!無罪百姓齊遭慘殺,息靜無聲。真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處處皆屍,河為之塞,不能行船。錦綉蓉城,頓成曠野,無人居住,一片荒涼慘像,非筆舌所能形容。
獻忠之子孫可望此時領兵將回,離成都二百里,途中聞知成都剿洗之信,大為悲傷,嘆息不已。有聞其悲憤而言曰:「哀哉無辜小民,殺戮爾等者,絕我等之望,吾數年辛苦,是為百姓受之,今付東流,何不惜哉?!父王為此,實不思已甚。父王為百姓之首,如一身之肢體然,今手足已去,其頭安能獨存哉!?!有王無民,何以為國?實不啻空有王名而已。」言訖,痛哭不已。
獻忠分兵四齣,名為迎敵,實為嚴剿主義。獻忠所到之處,無論男女老幼及畜類等,悉行誅滅,幾無遺類。凡城鎮村莊房屋無人居者,皆放火焚毀。而倉廩山林亦受毀滅。四鄉已無人跡,皆成曠野,成都東西南三方受害又甚,惟北方獨存,蓋將由此地而出川也!
時南京明兵已抵邛州,離成都兩日路程。
計其暨位之初,在朝之官統計千人,離川時亦有七百,臨死時僅得二十五人。皆因獻忠殘暴,殺人眾多,或令死於刀下,或令鞭死,或令將頭皮揭去,或令凌遲碎剮,種種非刑,一言難盡。
獻忠由川往陝,離成都時下令將皇宮焚毀。在城外見隆煙騰起,火光燭地,大為狂喜。復令全城四面縱火,一時各方火起,公所私地,樓台亭閣,一片通紅,有似火海。大明歷代各王所居之宮殿,與及民間之房屋財產均遭焚如。轉瞬間,川中首城已成焦土,實屬可惜。
獻忠出川,又行一種慘無人道之事。即深慮人馬上路,行程較遲,因各營中婦女眾多,有如妨進行。如獻忠除有正後四名外尚有妃嬪三百人,文武官員及各營將官有婦女多人,而兵弁猶多,皆由摟搶而來。獻忠見婦女多,不能急行。於是,下令集文武各官及各營將校計議,表明意見,飭令次日將婦女引至大營外一律殺之。獻忠除留後妃二十人服役諸事外,餘二百八十盡皆殺絕。至於各營婦女,齊集一處,號令一下,亂砍亂殺,叫冤哭慘之聲,震動天地。婦女屍身堆集如山,血流成河。獻忠殘暴,令人駭聞。計是日所殺婦女之數,已有四十萬之多。
獻忠殺婦女後,狂喜欲舞,並向百官稱賀,謂已脫婦女之扼,身無掛累,前行無阻,定得天下。次日由成都城下拔隊起行。
獻忠率領大隊人馬沿途姦淫燒殺,所過村莊場鎮,盡成丘墟。遠近居民聞虐王將至,均先期逃避他方。獻忠率領人馬往陝西進發,初始皆有向導引路,繼因川道艱難,行程不易,每覺難處,瘋威大作,殺向導官無數,竟至無敢引導者。獻忠自行引路,向前直去。翻山越嶺,歧途眾多。每走至無路可行之處,人馬睏乏,備極辛苦,且惱且恨,逢人便殺,遇房便燒,以雪憤恨,計每日被殺者當有一兩百人之數。
獻忠滅後,旗兵在川一時未能設官治理。彼時川人不甘服旗人權下者,逃往他處聚集人馬,抵抗旗兵,如此約有十載。至1660年間,川省稍定,始行設官。所有官長,皆無一定地點居住,亦無衙署,東來西往,如委員然。此時四川已有復生之景象,不幸又值雲南吳三桂之亂,連年刀兵不息。自1667年至1681年,一連十五載,川民各處被摟,不遭兵人之劫,即遇寇盜之害。哀哉川氏,無處不被劫掠,殊雲慘矣。
幸至1681年,匪黨盜寇悉為眕滅。然四川際此兵燙之後,地廣人稀,除少數人避跡山寨者, 徐皆無人跡。所有地土,無人耕種,不吝荒郊曠野,一望無際。
補記:
無論杜車別怎樣給張獻忠塗脂抹粉,也改變不了張獻忠是個賊的歷史事實,他在崇禎時期就在全國各地製造過大屠殺,明末史書中有充分記載:
庚午,獻忠、汝才合兵陷隨州,知州徐世淳死之,合戶被殺,吏民屠僇不遺,血流成溝澮。
壬子,獻忠復陷六安,將州民盡斷一臂,男左女右。
十二月,獻忠復東去,陷桐城,屠之。
獻忠沿江而上,悉師破漢陽,臨江欲渡,武昌大震,議撤江上兵嬰城守。參將崔文榮曰:「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漢。磨盤、煤炭諸洲,淺不過馬腹,縱之飛渡,而嬰城坐困,非策也。」議者不從,賊果從煤炭洲而渡,直逼城下。文榮御之,小有斬獲。賊攻武勝門,文榮率諸軍拒之,多殺傷。壬戌,楚府新募兵為賊內應,開門迎賊。文榮躍馬持矛大呼,殺賊三人。賊攢矛刺之,洞腋死。大學士賀逢聖與文榮俱守武勝門,城陷歸家,衣冠北向再拜,以巨舟載其家出墩子湖。至中流鑿舟,全家溺者十二人。逢聖屍沉百七十日不壞,十一月壬子始出葬。長史徐學顏與賊格鬥,斷左臂,右手持刀不仆,賊支解之。楚宗多從賊者。賊執楚王,盡取宮中積金百餘萬,輦載數百車不盡,楚人以是咸憾王之愚也。賊以箯興籠王,沉之西湖。屠僇士民數萬,投屍於江。尚余數萬人,縱之出城,以鐵騎圍而蹙之江中。浮屍蔽江而下,武昌魚幾不可食。其遺民數百,多刖斷手足,鑿毀目鼻,無一全形者。
庚辰,獻忠斂舟湘潭數千艘將北渡,忽大風起,覆舟百餘,溺死數千人。因復還岳州,盡殺所掠婦女,投屍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晝。遂陸行向長沙,甲申至城下,長沙人民先已走,李干德奉吉王、惠王走衡州。
戊子,賊陷萍鄉,盡焚公廨屋廬,空其城。獻忠歸長沙,分兵徇佼縣、分宜。
十月甲子,賊陷萬載,於是瑞安、臨江、新喻、分宜之人俱空。
六月,張獻忠陷涪州、瀘州,蜀王告急,請濟師於南都。左良玉兵屯德安。獻忠順流陷佛圖關,遂圍重慶。悉力拒守,四日而陷,瑞王闔宮被難,舊撫陳士奇死之。賊屠重慶,取丁壯萬余刳耳鼻,斷一手,驅徇各州縣,兵至不下,以此為令。
八月,張獻忠進陷成都,蜀王闔宮被難,巡撫龍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獻忠大索全蜀紳士至成都,皆殺之。既而懸榜試士,諸生遠近爭赴。獻忠以兵圍之,擊殺數千人,咸挾筆握策以死,蜀中士類俱盡。復大殺蜀民。
Ⅷ 張獻忠為何要屠四川
第一種說法:魯迅曾在《記談話》一文中說:"先前我看見記載上說的張獻忠屠戮川民的事,我總想不通他是什麼意思;後來看到另一本書,這才明白了:他原是想做皇帝的,但是李自成先進北京,做了皇帝了,他便要破壞李自成的帝位。怎樣破壞呢?做皇帝必須有百姓,他殺盡了百姓,皇帝也就誰都做不成了。
張獻忠小時曾經跟隨父親趕著一頭驢,到四川內江販賣大棗。來到集市上,便順手將驢系在一個大戶人家門前的石牌坊上。待賣完棗回來牽驢時,卻發現鄉紳的家奴正在用鞭子抽打他家的驢。張父走上前去制止,見到自家的驢把鄉紳家的石牌坊拉了屎尿,弄得很臟,便趕緊賠不是。但該家奴就是不依不饒,在此家奴的逼迫下,張父只得忍氣吞聲地把驢糞和驢尿收拾干凈。這一侮辱性事件,自始至終被張獻忠看在眼裡,深深地刻進他幼小的心靈。於是他臨走時,發誓說:我復來時,盡殺爾等,方泄我恨!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民間的版本:一次,張獻忠的部隊駐守在湖北與四川交界處,有一天張獻忠走出軍營在山脊上大便。排完大便後,張獻忠順手就在四川境內扯了一把草,來擦屁股。沒想到他抓的是一簇蕁麻(又稱蠚麻),頓時痛得他直叫。於是他伸手到湖北境內又扯了一把草來擦屁股。這一回,湖北的草柔軟而輕松。於是乎,從此張獻忠就同四川人結下了冤讎:川人之凶,連草都如此,我就從這里殺起。所以,當張獻忠佔領四川後,就來了一個屠蜀。
民間的傳說只能一笑了之,並不可信。我們也沒有找到魯迅所說的張獻忠屠川是報復李自成的證據。但透過這兩個故事我們還是可以明確兩點:其一,張獻忠確有極強的報復欲與變態的心理;其二,四川人長久以來都對張獻忠的殘暴感到不可理喻。
第二種說法:滿清屠戮四川,栽贓張獻忠。
歷時依據:「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這就是1649年滿清征服四川時發布的政策,在這樣瘋狂的滅族殺戮下,一座又一座城池陷落,一城又一城百姓被殺光,四川人悲壯的抵抗到1659年,重慶終於在眾寡不敵中陷落。四川人也在浴血奮戰中被屠殺殆盡,而此時,明朝已經於1644年滅亡了,張獻忠也在1646年死了,誰屠了四川,四川又為什麼被屠,答案不是很明顯嗎?同時滿清殺完了還知道篡改歷史,嫁禍於人,這種行為已經是大家的共識。
Ⅸ 明末農民領袖張獻忠屠川真實嗎
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崇禎十三年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而四川民間一直流傳著「張獻忠屠川」的說法,張獻忠究竟殺了多少四川人?現在已經無法考證具體數字。但他並非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的唯一罪魁,更不可能將四川人幾乎全殺光。
一個有力證據是,張獻忠在1646年11月就戰死,此後清軍用了近20年時間始擊敗各抗清勢力而平定四川。據《四川通史》,1647年清將張德勝攻入成都被殺後,相繼攻伐四川的清軍有高民瞻、吳三桂、李化龍等部。
直到1660年,清廷任命的四川巡撫佟鳳彩始在成都建立官署;直到1663年,清軍才真正拿下重慶;直到1665年,下川東戰事結束,全蜀才完全歸於清廷統治。如果張獻忠在1646年11月前,就已將四川人幾乎殺光,或殺到只剩野史傳說的8萬人,清軍不可能耗費如此多的時間平川。
因此可見四川悲劇的最大禍首是滿清,然而張獻忠屠戮川人的史實並非完全虛構,但一定有誇大。清政府對明末清初歷史文獻的刪存或捏造,以及文人出於迎合或仇恨的誇大、誣指,是造成「張獻忠殺光四川人」之神話的主要原因。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
清廷刪存的野史中,有記載張獻忠曾在屠殺之地立一殺氣騰騰的「七殺碑」,上書:「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然而,後來在廣漢出土了張獻忠的「聖諭碑」,碑文卻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根本沒有傳說中那麼「重口味」。
造成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的推手,清初張烺的《燼余錄》說了一大半實話,他在「順治五年」一項下記載,「蜀民至是殆盡矣。今統以十分而計之,其死於獻賊之屠戮者三,死於姚黃之擄掠者二,因亂而自相殘殺者又二,飢而死者又二,其一則死於病矣」。
「獻賊」即張獻忠,「姚黃」是另一支農民武裝勢力——姚天動、黃龍的部隊,「因亂而自相殘殺者」,則是指四川地方土豪之間的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