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袁宏的人物生平
袁宏,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出生於一個世族家庭。七世祖袁滂曾任東漢靈帝時的司徒,六世祖袁渙任過曹魏的郎中令,其後「袁氏子孫世有名位」。然而在袁宏年少的時候,其父臨汝令袁勖去世,家道因之中衰。袁宏詠史詩受到謝尚的賞識,謝尚任安西將軍、豫州刺史時,特聘其參議軍事,從此踏上仕途。桓溫北伐,袁宏奉命作露布,倚馬疾書,頃刻間即成七紙。但是袁宏不滿意桓溫的專橫跋扈和圖謀篡逆,因而於著文或談論中,多次冒犯桓溫,故「榮任不至」。直到桓溫死後,袁宏才由吏部郎出任東陽郡太守。不久,即於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病死在任所,時年四十九歲。
B. 袁宏的成語典故
袁宏字彥伯,侍中猷之孫也。父勖,臨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絕美,曾為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少孤貧,以運租自業。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宏在舫中諷詠,聲既清會,辭又藻拔,遂駐聽久之,遣問焉。答雲:「是袁臨汝郎誦詩。」即其詠史之作也。尚傾率有勝致,即迎升舟,與之譚論,申旦不寐,自此名譽日茂。
尚為安西將軍、豫州刺史,引宏參其軍事。累遷大司馬桓溫府記室。溫重其文筆,專綜書記。後為東征賦,賦末列稱過江諸名德,而獨不載桓彝。時伏滔先在溫府,又與宏善,苦諫之。宏笑而不答。溫知之甚忿,而憚宏一時文宗,不欲令人顯問。後游青山飲歸,命宏同載,眾為之懼。行數里,問宏雲:「聞君作東征賦,多稱先賢,何故不及家君?」宏答曰「尊公稱謂非下官敢專,既未遑啟,不敢顯之耳。」溫疑不實,乃曰:「 君欲為何辭?」宏即答雲:「風鑒散朗,或搜或引,身雖可亡,道不可隕,宣城之節,信義為允也。」溫泫然而止。宏賦又不及陶侃,侃子胡奴嘗於曲室抽刃問宏曰:「家君勛跡如此,君賦雲何相忽?」宏窘急,答曰: 「我已盛述尊公,何乃言無?」因曰:「精金百汰,在割能斷,功以濟時,職思靜亂,長沙之勛,為史所贊。 」胡奴乃止。
後為三國名臣頌曰:
夫百姓不能自牧,故立君以治之;明君不能獨治,則為臣以佐之。然則三五迭隆,歷代承基,揖讓之與干戈,文德之與武功,莫不宗匠陶鈞而群才緝熙,元首經略而股肱肆力。雖遭罹不同,跡有優劣,至於體分冥固,道契不墜,風美所扇,訓革千載,其揆一也。故二八升而唐朝盛,伊呂用而湯武寧,三賢進而小白興,五臣顯而重耳霸。中古陵遲,斯道替矣。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為下者必以私路斯榮,御員者不以信誠率眾,執方者必以權謀自顯。於是君臣離而名教薄,世多亂而時不治,故蘧寧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接輿以之行歌,魯連以之赴海。衰世之中,保持名節,君臣相體,若合符契,則燕昭、樂毅古之流矣。夫未遇伯樂,則千載無一驥;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漢之得賢,於斯為貴。高祖雖不以道勝御物,群下得盡其忠;蕭曹雖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業。靜亂庇人,抑亦其次。夫時方顛沛,則顯不如隱;萬物思治,則默不如語。是以古之君子不患弘道難,患遭時難,遭時匪難,遇君難。故有道無時,孟子所以咨嗟;有時無君,賈生所以垂泣。夫萬歲一期,有生之通塗;千載一遇,賢智之嘉會。遇之不能無欣,喪之何能無慨。古人之言,信有情哉!余以暇日常覽國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雖道謝先代,亦異世一時也。
文若懷獨見之照,而有救世之心,論時則人方塗炭,計能則莫出魏武,故委圖霸朝,豫謀世事。舉才不以標鑒,故人亡而後顯;籌畫不以要功,故事而至後定。雖亡身明順,識亦高矣。
董卓之亂,神器遷逼,公達慨然,志在致命。由斯而譚,故以大存名節。至如身為漢隸而跡入魏幕,源流趣舍,抑亦文若之謂。所以存亡殊致,始終不同,將以文若既明且哲,名教有寄乎!夫仁義不可不明,則時宗舉其致;生理不可不全,故達識攝其契。相與弘道,豈不遠哉!
崔生高朗,折而不撓,所以策名魏武、執笏霸朝者,蓋以漢主當陽,魏後北面者哉!若乃一旦進璽,君臣易位,則崔生所以不與,魏氏所以不容。夫江湖所以濟舟,亦所以覆舟;仁義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然而先賢玉摧於前,來哲攘袂於後,豈天懷發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治國以禮,人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及其臨終顧託,受遺作相,劉後授之無疑心,武侯受之無懼色,繼體納之無貳情,百姓信之無異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
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三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
子布佐策,致延譽之美,輟哭止哀,有翼戴之功,神情所涉,豈徒謇諤而已哉!然杜門不用,登壇受譏。夫一人之身所照未異,而用舍之間俄有不同,況沈跡溝壑,遇與不遇者乎!
夫詩頌之作,有自來矣。或以吟詠情性,或以紀德顯功,雖大指同歸,所託或乖。若夫出處有道,名體不滯,風軌德音,為世作范,不可廢也。復綴序所懷,以為之贊曰:火德既微,運纏大過。洪飆扇海,二溟揚波。虯獸雖驚,風雲未和。潛魚擇川,高鳥候柯。赫赫三雄,並回干軸。競收杞梓,爭采松竹。鳳不及棲,龍不暇伏。谷無幽蘭,嶺無停菊。
英英文若,靈鑒洞照。應變知微,頤奇賞要。日月在躬,隱之彌曜。文明映心,鑽之愈妙。滄海橫流,玉石俱碎。達人兼善,廢己存愛。謀解時紛,功濟宇內。始救生靈,終明風概。
公達潛朗,思同蓍蔡。運用無方,動攝群會。爰初發跡,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愔愔幕里,算無不經。亹亹通韻,跡不暫停。雖懷尺璧,顧哂連城。智能極物,愚足全生。
郎中溫雅,器識純素。貞而不諒,通而能固。恂恂德心,汪汪軌度。志成弱冠,道數歲暮。仁者必勇,德亦有言。雖遇履尾,神氣恬然。行不修飾,名節無愆。操不激切,素風愈鮮。
邈哉崔生,體正心直。天骨疏朗,牆岸高嶷。忠存軌跡,義形風色。思樹芳蘭,翦除荊棘。人惡其上,世不容哲。琅琅先生,雅杖名節。雖遇塵霧,猶震霜雪。運極道消,碎此明月。
景山恢誕,韻與道合。形器不存,方寸海納。和而不同,通而不雜。遇醉忘辭,在醒貽答。
長文通雅,義格終始。思戴元首,擬伊同恥。人未知德,懼若在己。嘉謀肆庭,讜言盈耳。玉生雖麗,光不逾把。德積雖微,道映天下。
邈哉太初,宇量高雅。器范自然,標准無假。全身由直,跡洿必偽。處死匪難,理存則易。萬物波盪,孰任其累!六合徒廣,容身靡寄。君親自然,匪由名教。愛敬既同,情禮兼到。
烈烈王生,知死不撓。求仁不遠,期在忠孝。
玄伯剛簡,大存名體。志在高構,增堂及陛。端委獸門,正言彌啟。臨危致命,盡其心禮。
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器同生靈,獨稟先覺。標榜風流,遠明管樂。初九龍盤,雅志彌確。百六道喪,干戈迭用。苟非命世,孰掃氛雺!宗子思寧,薄言解控。釋褐中林,郁為時棟。
士元弘長,雅性內融。崇善愛物,觀始知終。喪亂備矣,勝塗未隆。先生標之,振起清風。綢繆哲後,無妄惟時。夙夜匪懈,義在緝熙。三略既陳,霸業已基。
公琰殖根,不忘中正。豈曰模擬,實在雅性。亦既羈勒,負荷時命。推賢恭己,久而可敬。
公衡沖達,秉志淵塞。媚茲一人,臨難不惑。疇昔不造,假翮鄰國。進能徽音,退不失德。六合紛紜,人心將變。鳥擇高梧,臣須顧眄。
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子布擅名,遭世方擾。撫翼桑梓,息肩江表。王略威夷,吳魏同寶。遂贊宏謨,匡此霸道。桓王之薨,大業未純。把臂託孤,惟賢與親。輟哭止哀,臨難忘身。成此南面,實由老臣。才為世生,世亦須才。得而能任,貴在無猜。
昂昂子敬,拔跡草萊。荷檐吐奇,乃構雲台。
子瑜都長,體性純懿。諫而不犯,正而不毅。將命公庭,退忘私位。豈無鶺鴒,固慎名器。
伯言謇謇,以道佐世。出能勤功,入亦獻替。謀寧社稷,解紛挫銳。正以招疑,忠而獲戾。
元嘆邈遠,神和形檢。如彼白珪,質無塵點。立行以恆,匡主以漸。清不增潔,濁不加染。
種翔高亮,性不和物。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屢摧逆鱗,直道受黜。嘆過孫陽,放同賈屈。
莘莘眾賢,千載一遇。整轡高衢,驤首天路。仰揖玄流,俯弘時務。名節殊塗,雅緻同趣。日月麗天,瞻之不墜。仁義在躬,用之不匱。尚想遐風,載揖載味。後生擊節,懦夫增氣。
從桓溫北征,作北征賦,皆其文之高者。嘗與王珣、伏滔同在溫坐,溫令滔讀其北征賦,至「聞所傳於相傳,雲獲麟於此野,誕靈物以瑞德,奚授體於虞者!疚巴父之洞泣,似實慟而非假。豈一性之足傷,乃致傷於天下」,其本至此便改韻。珣雲:「此賦方傳千載,無容率耳。今於『天下』之後,移韻徙事,然於寫送之致,似為未盡。」滔雲:「得益寫韻一句,或為小勝。 」溫曰:「卿思益之。」宏應聲答曰:「感不絕於余心,愬流風而獨寫。」珣誦味久之,謂滔曰:「當今文章之美,故當共推此生。」
性強正亮直,雖被溫禮遇,至於辯論,每不阿屈,故榮任不至。與伏滔同在溫府,府中呼為「袁伏」。宏心恥之,每嘆曰:「公之厚恩未優國士,而與滔比肩,何辱之甚。」
謝安常賞其機對辯速。後安為揚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乃祖道於冶亭。時賢皆集,安欲以卒迫試之,臨別執其手,顧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贈行。」宏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 」時人嘆其率而能要焉。
宏見漢時傅毅作顯宗頌,辭甚典雅,乃作頌九章,頌簡文之德,上之於孝武。
太元初,卒於東陽,時年四十九。撰後漢紀三十卷及竹林名士傳三卷、詩賦誄表等雜文凡三百首,傳於世。
三子:長超子,次成子,次明子。明子有父風,最知名,官至臨賀太守。 袁宏字彥伯,陳郡人,魏郎中令煥六世孫也。祖猷,侍中。父勖,臨汝令。宏起家建威參軍、安南司馬記室。太傅謝安賞宏機捷辯速,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乃祖之於冶亭。時賢皆集,安欲卒迫試之,執手將別,顧左右取一扇而贈之。宏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合坐嘆其要捷。性直亮,故位不顯也。在郡卒。
宏為大司馬記室參軍。後為東征賦,悉稱過江諸名望。時桓溫在南州,宏語眾雲:『我決不及桓宣城。』時伏滔在溫府,與宏善,苦諫之宏笑而不答。滔密以啟溫,溫甚忿,以宏一時文宗,又聞此賦有聲,不欲令人顯問之。後游青山,飲酌既歸,公命宏同載,眾為危懼。行數里,問宏曰:『聞君作東征賦,多稱先賢,何故不及家君?』宏答曰:『尊公稱謂,自非下官所敢專,故未呈啟,不敢顯之耳。』溫乃雲:『君欲為何辭?』宏即答雲:『風鑒散朗,或搜或引,身雖可亡,道不可隕,則宣城之節,信為允也。』溫泫然而止。二說不同,故詳載焉。
宏從溫征鮮卑,故作北征賦,宏文之高者。」宏集載其賦雲:「聞於相傳,雲獲麟於此野,誕靈物以瑞德,奚授體於虞者!悲尼父之慟泣,似實慟而非假,豈一物之足傷,實致傷於天下。感不絕於余心,□流風而獨寫。」晉陽秋曰:「宏嘗與王珣、伏滔同侍溫坐,溫令滔讀其賦,至『致傷於天下』,於此改韻。雲:『此韻所詠,慨深千載。今於「天下」之後便移韻,於寫送之致,如為未盡。』滔乃雲:『得益寫一句,或當小勝。』桓公語宏:『卿試思益之。』宏應聲而益,王、伏稱善。
虎少有逸才,文章絕麗,曾為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少孤而貧,以運租為業。鎮西謝尚時鎮牛渚,乘秋佳風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虎在運租船中諷詠,聲既清會,辭文藻拔,非尚所曾聞,遂住聽之。乃遣問訊,答曰:『是袁臨汝郎誦詩。』即其詠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勝致,即遣要迎,談話申旦,自此名譽日茂。」 言語篇
古文
袁彥伯為謝安南司馬,都下諸人送至瀨鄉。將別,既自凄惘,嘆曰:「江山遼落,居然有萬里之勢。」
白話
袁彥伯出任安南將軍謝奉的司馬,京都友人送行一直送到瀨鄉,快分手時,他不勝傷感愁悶,慨嘆道:「江山如此遼闊,竟然有萬里的氣勢。」
文學篇
古文
袁虎少貧,嘗為人佣載運租。謝鎮西經船行,其夜清風朗月,聞江渚間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所誦五言,又其所未嘗聞,嘆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訊問,乃是袁自詠其所作詠史詩。因此相要,大相賞得。
桓宣武命袁彥伯作北征賦。既成,公與時賢共看,咸嗟嘆之。時王珣在坐,雲「恨少一句得寫字足韻當佳」,袁即於坐攬筆益雲:「感不絕於余心,溯流風而獨寫。」公謂王曰:「當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袁彥伯作名士傳成,見謝公,公笑曰: 「我嘗與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獪耳。」彥伯遂以箸書。注曰:宏以夏侯太初、何平叔、王輔嗣為正始名士。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劉伯倫、阮仲容、王浚仲為竹林名士。裴叔則、樂彥輔、王夷甫、庾子嵩、王安期、阮千里、衛叔寶、謝幼輿為中朝名士。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嘆其才。袁虎雲:「當令齒舌間得利。」
袁宏始作東征賦,不道陶公。胡奴誘之狹室中,臨以白刃曰:「先公勛業如是,君作東征賦雲何相忽略?」宏窘蹙無計,便答:「我大道公,何以雲無?」因誦曰:「精金百煉,在割能斷,功則治人,職思靖亂,長沙之勛,為史所贊。」
白話
袁虎年輕時家裡很窮,曾經受雇替人運送租糧。這時,鎮西將軍謝尚坐船出遊,那一夜風清月明,忽然聽見江邊商船上有人吟詩,很有情味;所吟誦的五言詩,又是自己過去未曾聽過的,不禁贊嘆不絕。隨即派人去打聽底細,原來是袁虎吟詠自作的《詠史詩》。因此便邀請袁虎過來,對他非常贊賞,彼此十分投合。
桓溫叫袁彥伯作一篇《北征賦》,賦寫好以後,桓溫和在座的賢士一起閱讀,大家都贊嘆寫得好。當時王珣也在座,說:「遺憾的是少了一句。如果用「寫」字足韻,就會更好。」袁彥伯立刻即席拿筆增加了一句:「感不絕於余心,溯流風而獨寫。」桓溫對王珣說:「從這件事看,當今不能不推重袁氏。」
袁彥伯寫成了《名士傳》,帶去見謝安,謝安笑著說:「我曾經和大家講過江北時期的事,那不過是說著好玩罷了,彥伯竟拿來寫書!」
桓溫率師北伐、當時袁虎也隨從出征,因事受到桓溫的責備,罷了官。正好急需寫一份告捷公文,桓溫便叫袁虎起草。袁虎靠在馬旁,手筆疾書,一會兒就寫了七張紙,寫得很好。當時東亭侯王地在旁邊,極力贊賞他的才華。袁虎說:「也該讓我從齒舌中得點好處。」
袁宏起初寫《東征賦》的時候,沒有一句話說到陶侃。陶侃的兒子胡奴就把他騙到一個密室里,拔出刀來指著他,問道:「先父的功勛業績這樣大、您寫《東征賦》,為什麼忽略了他?」袁宏很窘急,無計可施,便回答說:「我大大地稱道陶公一番,怎麼說沒有寫呢?」於是就朗誦道:「精金百煉,在割能斷。功則治人、職思靖亂。長沙之勛,為史所贊。」
寵禮篇
古文
桓宣武嘗請參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至,蒞名府中。復有袁參軍,彥伯疑焉,令傳教更質,傳教曰:「參軍是袁、伏之袁,復何所疑!」
白話
桓溫曾經請他的屬官入府值宿,袁宏和伏滔接連來到。簽到值宿時,因府中還有個袁參軍,袁宏懷疑名單上的袁參軍不是自己,便叫傳令官再查問一下。傳令官說:「參軍就是袁、伏的袁,還懷疑什麼?」(袁宏和伏滔一起任桓溫的參軍,將軍府的人合稱二人為「袁伏」。袁宏認為,把他和伏滔並列是一種恥辱。)
輕詆篇
古文
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袁虎率而對曰:「運自有廢興,豈必諸人之過?」桓公懍然作色,顧謂四坐曰:「諸君頗聞劉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芻豆十倍於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荊州,烹以饗士卒,於時莫不稱快。意以況袁,四坐既駭,袁亦失色。
袁虎、伏滔同在桓公府,桓公每游宴,輒命袁伏。袁甚恥之,恆嘆曰:「公之厚意,未足以榮國士,與伏滔比肩,亦何辱如之!」
白話
桓溫進兵洛陽,經過淮水、泗水,踏上北方地區,和下屬們登上船樓,遙望中原,感慨地說道:「使國土淪陷,長時間成為廢墟,王夷甫(王衍)等人不能不承擔這一罪責!」袁虎輕率地回答說:「國家的命運本來有興有衰,難道都是他們的過錯?」桓溫神色威嚴,面露怒容,環顧滿座的人說:」諸位多少都聽說過劉景升吧?他有一條千斤重的大牛,吃的草料,比普通牛多十倍,可是拉起重載走遠路,簡直連一頭瘦弱的母牛都不如。魏武帝進入荊州後,把大牛殺了來慰勞士兵,當時沒有人不叫好。」桓溫本意是用大牛來比擬袁虎。滿座的人都震驚了,袁虎也大驚失色。
袁虎和伏滔一同在桓溫的大司馬府中任職。桓溫每逢游樂宴飲,就叫袁虎和伏滔陪同。袁虎對此感到非常羞愧,常常對桓溫嘆息說:「您的深厚情意,不足以使國士感到光榮;把我和伏滔同等看待,還有什麼恥辱比得上這個呢?」
C. 影視演員袁宏的老婆圖片
D. 袁宏是哪個朝代的 袁宏泛舟的典故
東晉
袁宏(約328年——約376年),字彥伯,小字虎,時稱袁虎。東晉玄學家、文學家、史學家。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最初的時候他是做謝安的參軍,後來擔任了桓溫的記室,並出任東陽太守。因為不滿當時已出的幾種《後漢書》,繼荀悅編著《漢紀》後,他編著了《後漢紀》,並著有《竹林名士傳》三卷及《東征賦》、《北征賦》、《三國名臣頌》等篇。今存《後漢紀》三十卷。太元初年去世。
袁宏泛舟
有一天晚上袁宏在自己的船上大聲的吟誦自己寫作的詩詞,袁宏的聲音清朗有節奏,文辭潤色的非常的優美,這個時候鎮守牛渚的謝尚正好與自己的部下穿著便裝在江中泛舟,聽到了袁宏的吟誦,覺得非常的優美,很是欣賞,於是悄悄的在船中聽了很久,謝尚越聽越覺得袁宏的詩詞做的好,對袁宏大加贊賞,於是派人前去打聽這是誰晚上在船上吟誦詩詞,這些詩詞是誰寫的。隨從於是前去打聽了,回來後說:「這是袁臨汝的兒子在詠詩。」於是謝尚將袁宏接到自己的船上來,並且與袁宏傾心交談,兩個人可以說是相見恨晚,相談甚歡,一直談了一夜。這就是歷史上的「袁宏泛舟」。
E. 誰知道袁宏的個人資料
袁弘,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1級表演系本科班。2005年袁弘在古裝大戲《上書房》中出演男一號,隨後在《少年楊家將》中演耶律斜,在新版《射鵰英雄傳》中演楊康。袁弘的古裝造型英氣逼人,高大俊朗又不失書卷氣,角色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最難得是出道至今,他仍然保持不驕不躁地完成每部作品,他因此成為觀眾心中的優質偶像,也是很多製作人和導演眼中的80後最具潛質男演員。2011年袁弘在《步步驚心》中飾演重情重義的十三阿哥,獲得大眾的認可,而擠身當紅小生的行列。袁弘更獲得2011年時尚先生盛典年度人氣男藝人大獎。
中文名: 袁弘
外文名: Justin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武漢
出生日期: 1982年8月23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上海戲劇學院
主要成就: 2011時尚先生盛典年度人氣男藝人
代表作品: 《上書房》《射鵰英雄傳》《步步驚心》
身高: 181cm
體重: 70kg
星座: 處女座
http://t.sina.com.cn/yuanhong 新浪微博:
F. 「謝尚識袁宏」講的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謝尚,東晉時期一位武將,鎮守牛渚要沖,即現在的採石磯,被稱為「鎮西將軍」。這是一位儒雅風流的將軍,愛好文史,賞識賢才。有一年秋天,他乘夜色泛舟游江,聽到附近一條船上有人吟詠,深沉的音調,超逸的語詞,強烈吸引了他。他派人察看,並邀請詠詩的人過船交談。他沒有想到,詠詩的人名叫袁宏,本是租來船上的一個幫工。他出身貧寒,但刻苦攻讀,熟諳經史,文才出眾。謝將軍與袁宏促膝談心直到天明。謝尚極賞識袁宏,把他召到府中,後來又薦他到桓溫大司馬府任記室、掌書記。袁宏有了良好條件,施展才華,撰寫出歷史著作《後漢紀》,創作了《竹林名士傳》、《三國名臣賦》等佳作,成為著名史學家、文學家。以後,謝尚識袁宏這個識才、惜才並薦才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安徽採石磯懷謝亭
G. 袁宏是什麼星座
袁弘吧?1982年8月23日出生於湖北武漢,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2001級本科
處女座8月23日-9月22日屬性:土象星座
象徵:效率冠軍,謙虛的典範。
最佳配對: 摩羯座金牛座天蠍座
個性分析:處女座追求完美,吹毛求疵是他們的特性。多數的處女座都很謙虛,但也因此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處女座的人不喜歡閑著
H. 誰有演員袁宏簡介和照片
袁弘,中國男演員,出生於湖北武漢,身高181cm,體重70kg,血型為B型。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1級表演系本科班,跟演員胡歌、韓雪是同班同學。袁弘的古裝造型英氣逼人,高大俊朗又不失書卷氣,每個角色都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英文名:Justin Yuan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82年8月23日
出生地點:中國湖北省武漢巿
職業:演員
教育程度: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I. 演員袁宏簡介
袁弘外文名:Justin別名:袁丁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湖北省武漢市出生日期:1982年8月23日職業:演員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主要成就:2011時尚先生盛典年度人氣男藝人
2012星尚大典傑出影視先鋒人物獎代表作品:上書房、射鵰英雄傳、步步驚心
013秘密航線謝一航沈星浩韓雪;張丹峰2013絕愛之城沈岸李達超蔣欣;鄭嘉穎2013少年神探狄仁傑唐高宗李治----林心如;黃宗澤;馬天宇2013龍門鏢局客串李勇;寧財神郭京飛;錢芳;袁詠儀2013廣告風雲歐陽樂葉昭儀林峰;唐嫣;陳燃2013真愛惹麻煩王翔沈怡呂一;孫驍驍;林佑威2013轉身說愛你於楚浩張博昱王珞丹;崔始源;江語晨2013巾幗大將軍趙宇田有良江若琳;陳思成;劉梓妍2012-03-27太平公主秘史阿羯那思慕親王李翰韜賈靜雯;鄭爽;余心恬2011-09-10步步驚心愛新覺羅·胤祥李國立吳奇隆;劉詩詩;郭珍霓2011-08-10迷霧雙龍邢文遠邵警輝許還幻;袁志博;楊立新2010-08-14天地民心祁寯藻楊陽宋佳;趙鴻飛;楊旻娜2010-07-03天涯織女林慕飛李國立張鈞甯;劉詩詩;蕭正楠2010-05-10神醫大道公四進劉仕裕鄭少秋;廖家儀;謝聞軒2009-06-28仙劍奇俠傳三雲霆李國立楊冪;胡歌;霍建華2008-06-29射鵰英雄傳楊康李國立劉詩詩;胡歌;林依晨2008-01-06上書房愛新覺羅·弘歷曾麗珍何苗;楊冪;寇振海2007-03-10少年楊家將耶律斜李國立魏小軍;陳龍;胡歌2005-12-19痴心靈雀孫子楚吳錦源楊丞琳;張達明;鄭佩佩2005-11-05夜半歌聲肖鷗黃磊劉璇;徐熙媛;黃磊2004-02-27蒲公英汪博深於建福孫莉;胡歌;關穎2004-01-19天下無雙愛新覺羅·玄燁馮柏源張衛健;關詠荷;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