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王思想鳳凰博客
擴展閱讀
揚傑股份股票行情 2025-08-28 18:01:50
指南針股票軟體怎麼看 2025-08-28 17:07:19

王思想鳳凰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9-16 03:24:05

㈠ 博客是什麼,現在有哪些好的博客網站

⒈什麼是博客?

中文「博客」一詞,源於英文單詞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簡稱。Weblog,其實是Web 和Log的組合詞。Web,指World Wide Web,當然是指互聯網了;Log的原義則是「航海日誌」,後指任何類型的流水記錄。合在一起來理解,Weblog就是在網路上的一種流水記錄形式或者簡稱「網路日誌」。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習慣於日常記錄並使用Weblog工具的人。雖然在大陸早些時候或者台灣等地,對此概念的譯名不盡相同(有的稱為「網志」,有的稱之為「網錄」等等),但目前已基本統一到「博客」一詞上來。該詞最早是在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網路評論家王俊秀和方興東共同撰文提出來的。博客也好,網志也罷,僅僅是一種名稱而已,它的本義還是逃不過Weblog的范圍。只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博客」,既可用作名詞Blogger或weblogger——指具有博客行為的一類人;也可以作動詞用(相當於英文中的Weblog或blog),指博客採取的具有博客行為反映、是第三方可以用視覺感受到的行為,即博客們所撰寫的Blog。因此,「他/她是一位博客,他/她天天在博客」及「博客博什麼客?」在中文語法與邏輯上都是正確的。只是不同場合的用法不同罷了。

Blog究竟是什麼?說了半天,其實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鏈接、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只是記錄著blog個人所見、所聞、所想,還有一些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博客存在的方式,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託管博客,無須自己注冊域名、租用空間和編制網頁,博客們只要去免費注冊申請即可擁有自己的博客空間,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如英文的www.blogger.com、中文的「博客中文站」(www.blogcn.com)等都提供這樣的服務;二是自建獨立網站的博客,有自己的域名、空間和頁面風格,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方興東建立的「博客中國」站(www.blogchina.com);三是附屬博客,將自己的博客作為某一個網站的一部分(如一個欄目、一個頻道或者一個地址)。這三類之間可以演變,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擁有多種博客網站。

⒉博客與黑客的區別

博客一詞的創始人方興東先生對於博客與黑客的區別有這樣一段論述:①博客與黑客一樣,也是「知識工人」的一種類型(註:這里所說的黑客,是指像Linux社區成員那樣的生產性而非破壞性黑客)。黑客的力量與其說來自於他本人作為「知識個體戶」的智力,不如說來自於一種組織機制。而這種組織機制——開放性、自組織、自我優化,恰恰是由知識的充分共享——源代碼的開放——來保證的。在這個意義上,黑客與其說是指人,不如說是指一種全新的知識的生產方式和交流方式。與黑客不一樣的是,博客從一開始首先就是指一種網路交流方式——繼Email、BBS、IM(即時通訊)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一種媒體形式——自媒體(we media,或者叫「個人媒體」)。換言之,僅從字面上講,博客首先是指一群人,其次才是指某個人,首先是指「我們」,其次才是指「我」——通過多鏈接的、「序曲——導言」式的網路日誌,使「我」成為「我們」,並讓更多的人匯入到「我們」中來的「我」。知識共同體」是他們共同的血緣。在博客和黑客的世界裡,借用鄧恩的詩句來說,「沒有人是孤島」,每個人都是同一個大地的一部分。單個的博客不是一個自足的點,而是一個知識網路上的節點。相對而言,博客比黑客更明顯地表現出「節點」的性質來。②與黑客相比,博客的知識門檻低得多。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分鍾之類迅速成長為一名博客——只要他有這個興趣即可。博客的文本提供了不少信息,但博客本人往往可能不是作者(版權所有者),他所做的,可能僅僅是提供了一些鏈接而已。另外,博客的讀者也可以加上自己的鏈接。因此,與傳統媒體不一樣,博客往往不是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而是通過已有或潛在(有可能被其他人加上)的鏈接,把注意力引向一個個「他者」。最重要的是,博客通過把讀者引向讀者自己,讓讀者逐漸成為作者。從知識和信息的消費者變成提供者。

⒊博客的產生的背景及歷史簡介

理解了博客與黑客的區別,也就明白了博客的核心其實就是超文本語言的再現。這種理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猶太人的一部法典《塔木德》。這是一種看起來多少有些奇怪的法典。表面上,它由正文與後人的注釋兩部分構成,但兩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兩部分互為正文和注釋。而且,注釋也是多層次的,包括對注釋的注釋,對注釋的注釋的注釋……《塔木德》的特點就是:它是一種開放的文本而不是一本「只讀文本」;原創者(立法者)與再創者(法律的解釋者)只有先後之分,但在權威性上沒有差別,從而也就沒有嚴格的作者和讀者的差別。正因為《塔木德》的所有讀者(即所有的猶太居民)都參與了作品的創作(也就是修改和完善),使這樣的一部法律在不斷延伸的時間長河中不斷優化、升級。

但如果僅憑這些就說《塔木德》的作者們是最早的博客,恐怕有點讓人貽笑大方了。畢竟當時只知道什麼叫「蜘蛛網」,呵呵。不過,它的理念是博客的理念沒錯。真正的互聯網上最早的博客是誰,現在已無從考證了。不過,2000年,台灣阿堅發表的《網錄:一種新內容形式的崛起》,是一篇比較早的系統介紹博客的文章,該文發表於2000年1月7日。時隔不久,國內門戶之首的新浪也在「新浪科技」的業界新聞中,報道了博客現象,題為《直播網站和日誌網站在美國盛行》,作者署名「少岩」。由此可以看出,當時Blog現象已經引起多方注意。同年發生的震驚世界的「9.11」事件想必大家都記得吧,它不僅以人類社會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悲劇災難永載於史冊,同時,它也直接推動了Blog的普及和發展,使Blog開始正式進入普通人的視野。在「9.11」事件發生後的幾小時里,幾乎所有的主要傳統媒體網站都由於訪問量過大而近乎癱瘓,這中間包括CNN、紐約時報和BBC重量級的媒體網站,而更加傳統的電視媒體的報道內容卻被很多人認為不夠深入和全面。其實,互聯網在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下並沒有死,而是以其他方式或者在其他地方重生了,這就是Blog。其中最著名的幾個Blog站點就是戴夫.溫納斯(Dave Winers)的Scripting News網站(http://www.scripting.com/)和Slashdot和Fark站點。這些站點一改以往的反世俗的態度,空前地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已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相關信息。從目擊者的親筆描述到緊張的試圖得到朋友和親屬狀況的請求。其中最典型的是當數戴夫.溫納斯的Scripting News。這個原本主要是介紹技術界的一些動態的站點,在襲擊發生的當時就擔負起了傳遞最新消息的責任。整個9月11日早晨這里一直是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最佳地點。僅9月11日當天,在Scripting News網站上,與「9.11事件」相關的消息有近100條,有從其他媒體上摘錄的新聞和申明(布希定義這是一場恐怖主義戰爭),也有目擊者的直接描述(兩座塔都已經倒塌),還有在其他國家的人提供的當地的反應(駐日美軍提高了戒備)和最新的照片。Scripting News甚至成為了傳統站點的一些消息的來源,《紐約時報》也報道了Scripting News作為互聯網上的代表反映了人們對於這場襲擊的反應和關注。Winers事後第三天在網站上進行了一些解釋:「在互聯網上有更多的人能夠描述一個故事。我們在得知新聞站點在突如其來的過度訪問面前近乎癱瘓,並且也沒有能夠提供太多有價值的新聞。這時候,我們就立刻開始了在自己的站點上讓更多的人貢獻新聞同時讓更多的人獲得新聞。互聯網沒有死,事實上它才剛剛開始。」

和Scripting news相比,另一個blog的參與者則更加與其原來的「理念」相距甚遠。以「這不是新聞,這是Fark」作為座右銘的「玩笑新聞」集散地Fark非常不情願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新聞來源,但是事實上他們卻成為了典型,證明了有多少人希望在網上獲取和提供新聞。在「9.11」事件後的一天內一共有157條相關的消息。而在之後網站編輯德魯.科蒂斯(Drew Curtis)發表的一個聲明更加說明了他們的矛盾心態:「首先,一半的道歉。在過去的幾天中我們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平滑地把我們從一個調侃新聞的站點轉型成一個真正的新聞站點。我們從來就沒有認為我們需要這么做,但是『9.11』事件後所有新聞站點都不幸倒下的事實,我們不得不承擔起這個『作為新聞站點的』任務。第一次我意識到我們站點已經不是一個愚蠢的搞笑站點,而是在為人們提供真正資料的新聞站點。這種嚴格的新聞真實性真的從來沒有(在這里)發生過。」

從此以後,Blog就成為了網上的熱點,特別是在美國。2001年開始,國內的相關報道就更多一些。比如《數字財富》雜志在當年第26期,發表了魏戎同志編譯自美國The Instry Standard《工業標准》雜志)的一篇由Nicholas G.&Carr撰寫的關於博客的文章,題為《可塑媒體》。但真正在國內引起廣泛的注意和重視還是在2002年的夏秋之交,自以方興東為代表的一代博客人建立「博客中國」網站並大力推廣之後,博客這個全新的概念才真正在中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中文的博客網站也像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

⒋中文博客站

簡單Blog http://blog.ezde.com
博客中國:http://www.blogchina.com/
博客中文站:http://www.blogcn.com
中文Blog心得:http://www.cnblog.org/blog
數字部落:http://xchina.linux.net.cn/
Hi!PDA:http://www.hi-pda.com/
新訊BLOG:http://www.sinv.com/
第三隻眼看電信:http://telecoblog.blogspot.com/
vivo的數位日誌:http://vivo.vip.sina.com/diary/index.htm
平民思考:http://kokoco.blogspot.com/
報客BLOGGER:http://blogchina.blogspot.com/
Bloggercn:http://blogger6cn.blogspot.com/
中國茶:http://christina.devbeez.com/
互聯教育體系:http://cesblog.blogspot.com/

⒌關於博客的一些說法和比喻

我搜索了一下,對於博客的說法,網上有如下一些論調和比喻,列舉出來,對大家理解博客是有好處的:
——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
——博客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
——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博客代表著「新聞媒體3.0版」:舊媒體(old media)→ 新媒體(new media)→ 自媒體(we media)。

總之,博客是一個正處於快速發展和快速演變中的互聯網新應用。在《市場術語》中對博客的定義為: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路鏈接,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Pyra創始人EvanWilliams認為博客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潔明了(Brevity)和個性化(Personality)。佩姬?努南的解釋是: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時運轉的言論網站,這種網站以其率真、野性、無保留、富於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無拘無束的言論。其他說法還有:博客是一個「快捷易用的知識管理系統」(Dylan Tweney),博客是新型的「協同媒體」,博客是「不停息的網上旅程」,是「個人網上出版物(社區)」,是「網路中的信息雷達系統」,是「人工搜索引擎」,是「專家過濾器」,是「自組織網路生態」,是「草根記者」……

成為一名博客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你原意,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分鍾之內成長為一名博客。

㈡ 誰知道所有從央視到鳳凰衛視的主持人並附上簡介,謝謝

CJR-陳姐評論
Bookmark http://cjpl.blog.zjol.com.cn
博客 曬客 淘客 硬碟 掘客 播客 圈子 好友 論壇 留言 博客管理 您的位置: 浙江博客網 ? CJR-陳姐評論 ? 日誌
發布新日誌我的日誌 我的足跡 我的收藏
央視回應《集結號》上新聞聯播:是為人民服務(zt)
2007-12-27 11:19:36
12月20日,馮小剛戰爭大片《集結號》上映,第二天在央視一套播出的《新聞聯播》中,出人意料地出現了關於這部商業大片的報道。然而這一舉動在網友中也引發了巨大爭議,網友們普遍對《新聞聯播》報道《集結號》上映的消息感到吃驚。
http://cjr.zjol.com.cn/05cjr/system/2007/12/26/009087873.shtml
在央視的報道字幕中,這篇新聞的題目叫做「�......

㈢ 王曉陽是誰啊就是那個搜狐博客被封的。

http://tieba..com/f?kz=683388368

你可以從側面了解下

㈣ 炎亞綸的博客的網址

藝名:炎亞綸
本名:吳庚霖
昵稱:阿布
英文名:Aaron
生日:1985/11/20 (吧主留,請勿更改!)
星座:天蠍座
屬相:牛
血型:O 型
身高:177CM
體重:60KG
出生地:台灣省台北市
國籍:中國
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妹妹
學歷: 雨農國小——弘道國中——成淵高中——文化大學新聞系/現景文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
語言:國語、英語、日語
愛好:籃球、跳舞、唱歌、交朋友、愛搞怪
個性:多變 但大部分時間話少卻好相處
粉絲名稱:布丁 綸迷
三圍:胸圍忘了 28 36
身體狀況:輕微氣喘 航空性中耳炎;之前練舞造成了嚴重腳傷,導致右膝蓋十字韌帶斷裂,現在腳的狀況是退化性關節炎,正在復健中;恐高症。
專長:鋼琴 長笛 籃球 唱歌、跳舞
最喜歡的團體:信樂團 五月天
最喜歡的男演員:劉德華
最喜歡的女演員:林依晨
最喜歡的男歌手:哈林、林俊傑
最喜歡的女歌手:林凡、梁靜茹
最想去的國家:都想去
最喜歡的音樂類型:soul rock, pop, R&B ,hard rock ,jazz
最喜歡什麼東西:有心意的東西
最喜歡的顏色:綠 藍 黃 黑
欣賞的女生類型:個性比較重要啰還有就是比較會燒菜的
讓你印象最難忘的事:初戀的心碎...
最糗的事:ㄟ...怎麼會有糗事發生在我身上勒
談過幾次戀愛:哈哈蠻多次的
夢想:現在正在走的未來將達成的就是我的夢想!
想對家族成員說的話:你們每個人都很貼心也很可愛. 我們要一起加油 考上大學...(不是啦) 你們每個人都要好好照顧身體 一定每天都要健健康康!! 真的!! 不管到哪裡心都與你們相系!!
寵物:紅貴賓狗狗,名字叫妹妹。
寄東西給你要寄到哪(不要寄禮物):110 台北市信義區嘉興街311號三樓 炎亞綸 收

公司
[編輯本段]

可米製作 華研國際 EMI(中國大陸地區)

戲劇&影視
[編輯本段]

2004年 《安室愛美惠》 飾 鄭碗貴(客串)

2005年 《惡作劇之吻》 飾 阿布(客串)
純美的男朋友,雖然愛純美,卻又受制於母親的威嚴,很多事裹足不前,最後在湘琴的鼓勵與刺激之下,決定為了自己的愛情爭取幸福,也得到母親的認可。

2005年 《終極一班》 飾 丁小雨/KO4
丁小雨,人稱「耐打王及要命的小雨」話少,永不屈服,會殺人的目光。來自拓南高中,戰力指數高達8 500點。平時很討厭暴力,在別人打他時可以絕對不還手,但是前提是不可以拍他的頭,一旦激怒他,他的左拳將爆發出有如核彈的威力。在13集中因為左手受傷,發揮了從來未用過的右拳。右拳的能量是左拳的十倍,但是發揮出去之後三個小時之內沒有任何戰力指數。特長是鋼琴,最後喜歡安琪。

2007年 《終極一家》 飾 丁小雨、灸亣镸荖·舞/盟主
17歲,鐵時空白道異能盟主。
盟主的異能姓氏:灸亣镸荖舞,簡稱:灸舞,是異能界的白道盟主,天才型的異能者,曾經獨自以「九步擒鬼手」與八個魘魁對戰並且勝利。但可惜是少年異能過度發展又要維護時空防護磁場導致他身體欠佳,常常暈眩,本人個性嗜吃,雄哥的恐怖料理是他的最愛,又非常喜歡在不適當的場合講冷笑話,總是帥氣的騎著機車出場。
超能力: 他的異能可供應全鐵時空的異能防護磁場,只要有他在,防護磁場就不會受到損壞,但若他受傷,防護磁場可能產生漏洞,造成魔類有機可乘。

2007年 《惡作劇2吻》 飾 阿布
純美的男朋友,雖然愛純美,卻又受制於母親的威嚴,很多事裹足不前,最後在湘琴的鼓勵與刺激之下,決定為了自己的愛情爭取幸福,也得到母親的認可。

2008年 《霹靂MIT》 飾 007/詹士德(殺青待播)
ID代碼007,父親是國際著名鑒證專家,目標是以第一成績考取警校,但因壓力過大,導致雙耳暫時失聰而被校方取消資格,後轉讀聖英學園,憑著天才智慧,與其他隊員調查校內的怪異案件。

2008年 《桃花愛無敵》飾 岡村史朗(暫名)(暫時停拍)

歌曲專輯
[編輯本段]
【飛輪海的首張同名專輯】2006年9月15日
1. 《我有我的Young》師兄TANK曲 (內地康師傅3+2夾心餅干電視廣告主題曲)
2. 《夏雪》師兄TANK再一作品 (台灣區 heme-ManSimple 男士保養品指定中文廣告曲)
3. 《只對你有感覺》JJ林俊傑曲+師姐HEBE合唱 (偶像劇《東方朱麗葉》插曲)
4. 《一個人流浪》(偶像劇《終極一班》插曲)
5. 《找幸福給你》
6. 《愛到》
7. 《出口》
8. 《2月30號見》
9. 《請在我後悔之前離開我》
10.《不死之迷》
【終極一班原聲帶】2005年12月27日
11.《孺子可教》
【東方朱麗葉原聲帶】2006年6月16日
12.《佔有》
【花樣少年少女原聲帶】2006年12月1日
13.《超喜歡你》
【SHE專輯Play】2007年5月11日
14.《謝謝你的溫柔》
【終極一家原聲帶】2007年8月10日
15.《 出神入化》
16.《不會愛》
17.《願意不愛你》亞綸獨唱
【公主小妹原聲帶】
18.《新窩》飛輪海&SHE
【迪士尼電影《米奇節日嘉年華》中文主題曲】2007年11月19日
19.《小小大人物》
【飛輪海第二張專輯《雙面飛輪海》】2008年1月4日
20.《新窩》(飛輪海+S.H.E合宿版 電視劇「公主小妹」片頭曲)
21.《為你存在》(2008年愛戀金飾主題曲)
22.《出神入化》(電視劇「終極一家」片頭曲)
23.《不會愛》(電視劇「終極一家」片尾曲)
24.《Ti amo》(炎亞綸、【超女】劉力揚合唱)
25.《愛的王道》
26.《心裡有數》
27.《明日香》
28.《至少還有我》
29.《一萬個快樂》
30.《小小大人物》(迪士尼2008年鼠年主題曲)
31.《新窩》(男生宿舍版)
32.《超喜歡你》(電視劇「花樣少年少女」插曲)
33.《Stay with you》日文單曲2008年5月21日發行
34.《酸甜》(蒙牛酸酸乳代言主題曲、與SHE合唱)
35.《恆星》偶像劇《翻滾吧!蛋炒飯》片頭曲
36.《比較美好的世界》華研全部藝人(為四川震災祈福所創作)
37.《Treasure》日文單曲 2008年8月20日發行

曾出演的MV
[編輯本段]
飛輪海-[我有我的Young]
飛輪海-[夏雪]
飛輪海-[只對你有感覺](友情出演:hebe)
飛輪海-[一個人流浪]
飛輪海-[找幸福給你]
飛輪海-[愛到]
飛輪海-[出口](友情出演:酷酷獸 貓兒)
飛輪海-[2月30號見]
飛輪海-[超喜歡你]
S.H.E 飛輪海-[謝謝你的溫柔]
飛輪海-[出神入化]
飛輪海-[不會愛]
飛輪海-[小小大人物]
飛輪海 S.H.E-[新窩]
飛輪海-[為你存在]
炎亞綸 劉力揚-[Ti Amo]
飛輪海-[心裡有數]
飛輪海-[明日香]
飛輪海-[至少還有我]
飛輪海&she-[酸甜]
飛輪海-[Stay with you]
華研群星-[比較美好的世界]
飛輪海-[Treasure]

廣告代言
[編輯本段]
歐博士護唇膏
波蜜果菜汁
heme-Man Simpel 男士保養品
康師傅3+2蘇打夾心餅干
7-11便利商店(和SHE)
C.C.Lemon 碳酸飲料
泰山仙草蜜
泰山冰鎮飲料
屈臣氏蒸餾水
卡丹路休閑服飾
愛戀金飾07七夕情人節系列+08西洋情人節系列
卡地亞ballon bleu系列腕錶
香港迪士尼宣傳&米奇周年歌曲
蒙牛酸酸乳(和SHE)
ZESPRI紐西蘭奇異果
馬來西亞佳能IXUS相機
08台灣觀光局代言

參加比賽
[編輯本段]
2004年 新光三越第二屆陽光男孩選拔台北區(初賽)

經典語錄
[編輯本段]

----------亞綸認為的值得珍藏的話-----------
01. 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02. 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03. 生活中若沒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沒有陽光一樣。
04. 明天的希望,讓我們忘了今天的痛苦。
05. 生活若剝去理想、夢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06. 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
07. 愚者用肉體監視心靈,智者用心靈監視肉體。
08. 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視你所擁有的、遺忘你所沒有的。
09. 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10. 你可以用愛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1. 人的價值,在遭受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
12. 年輕是我們唯一擁有權利去編織夢想的時光。
13. 青春一經典當即永不再贖。
14. 沒有了愛的語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5. 真正的愛,應該超越生命的長度、心靈的寬度、靈魂的深度。
16. 愛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記一切,卻又小到連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納。
17. 當一個人真正覺悟的一刻,他放棄追尋外在世界的財富,而開始追尋他內心世界的真正財富。
18. 只要有信心,人永遠不會挫敗。
19.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20.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21. 人若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22.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3. 『不可能』只存在愚蠢人的字典里。
24. 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25.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過於家。
26. 游手好閑會使人心智生銹。
27.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來看它。
28.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
29.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30. 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
31. 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32. 上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人們卻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33. 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34.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過於虛偽的過日子。
35. 覺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36. 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37. 少一點預設的期待,那份對人的關懷會更自在。
38. 思想如鑽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鑽下去才有力量。
39.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
40. 如果你曾歌頌黎明,那麼也請你擁抱黑夜。
41. 問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誠感人。
42.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43. 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
44. 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
45. 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
46. 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47.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48. 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
49. 快樂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
50.什麼事情都要經歷過後才明白什麼叫做珍惜。
51.少了喜怒哀樂,生命就回船過無痕"感覺"豐富了生命.
52.期待也怕受傷害 但我清楚那是我的舞台.
53.我累積的能量越來越多 屆時的我將會無與倫比.

Aaron阿布曾說過的話 微笑王子--炎亞綸
他曾說,希望歌迷朋友們不要只看他的外表來喜歡他,而是因為他的歌聲,還有他的進步.
他曾說,希望歌迷們在現場能安靜用心的聽他的歌聲,而不是帶來的只有蓋過他歌聲的尖叫.
他曾說,歌迷們在見到他們時要冷靜,注意安全.
他曾說,他不喜歡聽到歌迷只說他帥.
他曾說,他最想聽到別人對他的評價,就是說他在音樂和各方面都有進步.
他曾說,音樂是他的夢想,他不想靠臉才讓大家記住,他想有更多的進步,想要成為創作歌手.
他曾說,他即使有一天不紅了,他仍要朝他的音樂之路發展.
他曾說,現場歌迷尖叫聲蓋過了他的歌聲,他曾說過有點失望.

不得不說的炎亞綸
[編輯本段]
(內地雜志《TVF》出品 天涯綸樓Yoiko 作品)
這個被叫做阿布的大男孩最近有點火。其實如果比帥,他帥得過吳尊嗎?如果比可愛,他可愛得過東瀛來的卡哇依美少年嗎?如果比濃眉大眼長得像漫畫人物,他又能否敵得過活生生從漫畫里走出來的周渝民?然而,他是那麼地真實,光憑真實這一點,他就一下子把許多女生俘虜了。
如果你看過阿布的Blog,你一定會被嚇到,因為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笑容陽光的年輕男孩下筆竟是那麼辛辣,他用灰色的文字肆意地宣洩著自己對這個社會的不滿,措詞之大膽令人瞠目,果然初生牛犢不怕虎。新戲殺青了,他感動;夏天來了,他有些孩子氣的俏皮;腳受傷了,他變得消極;被現實的娛樂圈刺痛了,他憤怒,他失望,他變得傷感。。。。
當然,他的真實不只停留在網志中。飛輪海一起上節目,他常被說成容易鬧情緒的愛哭寶寶。這個自幼習琴,去過美國當小留學生,上學有母親開車接送的少年,是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長大的。他的淚跟大東在娛樂圈中沉浮數年後苦盡甘來的辛酸淚不同,是溫室里花瓣上沾的一顆露珠。節目中跟漂亮的眉眉玩游戲他也能入戲到流淚,下了通告像個小精靈般無時無刻不在唱歌,心情不佳時可以在節目上一言不發,笑起來卻頓時照亮一片天。
然而,他也曾拄著拐杖,一步一跛地跟著團員上遍台灣綜藝節目。有多少次,不知傷情的主持人提出過分的要求,但凡不十分難做的他從不拒絕,以至於一次又一次拖延康復的日期。腳上的綳帶顫上去又拆下來,拆下又纏上,他卻從來都沒有抱怨過一次。發片的那段時間,他曾經在各個場合哭得一塌糊塗。這其中苦然有無法行動自如參加活動的遺憾,但更多的則是他覺得自己拖了團員的後腿,他說「不知道我值不值得大家這樣為我付出」。第一次的大陸和香港之行他未能參加,那段時間他情緒跌落谷底。可幾個月後再提起,他只用「我熬過去了」輕輕帶過。
《康熙來了》失戀排行榜,他跟隊友一樣用波瀾不驚的口吻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一反常態,他沒有掉一滴眼淚。不哭,不是因為不再為之所動,只是不想將自己心底最深的秘密流露在一個大家笑哈哈插科打諢的娛樂節目里。交往一年,卻只見過六次面,獨自一人跑到對方的家門口苦苦等待七八個小時卻空手而歸,那是怎樣的體驗?其實他是介意的,當節目里隊友們秀出初戀女友送給自己的禮物時,只有他,端著一個未能送出的手鐲,苦笑。
他的另一段感情,更加地戲劇化,前女友車禍身亡的故事,似乎於柴米油鹽的生活不搭調。但是那是真的,而他,也一直帶著那枚傳聞中前女友所送的水鑽耳釘,不管出道前還是出道後,每時每刻,不曾摘下。某次訪談中,他說「如果時光能夠倒轉,我願意她重新回到我的身邊,我們重新開始,不再爭吵」
比起其他三人,阿布總是沉默著,沒有太多機會發言。於是,情緒起伏大被人評為「愛沖動」,沉默不語又被說成孤僻冷淡。可是,他真的是那樣嗎?一次上節目,亦儒表演英文歌曲,唱了幾遍都找不到調。鍵盤老師開始等著看笑話,可再唱一遍,總算是八九不離十。仔細聽,卻發現除了亦儒的聲音以外,還有一個男聲在背景里低低地跟唱。是阿布,悄悄地用自己的聲音帶亦儒找到了調。還有一次,四個人登台同唱《超喜歡你》,唱到後面RAP的時候簡直可以用慘不忍聽來形容,台下台上一片尷尬。結果還是阿布,硬是用自己聲線力挽狂瀾,將其他三個人的調硬給拉了回來。
義氣,不一定展現在檯面上。大東連夜趕戲,因體力不支而昏倒,他自告奮勇,托自己當醫生的父親,讓大東住進了台大醫院的頭等病房。尊少由於沒參與《終極一班》的演出所以初入行時極其苦悶,曾動過退出的念頭,是阿布一直鼓勵他,令他有勇氣留下來。可是當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阿布卻不想麻煩別人。腿瘸了,他流著淚要隊友原諒他拖了後腿;去香港,明明一路發著快40度的高燒,卻不聲不響不讓任何人知道。
他不止一次提到過自己的家人。「小時候經常幫媽媽扒蝦子的沙腸和煮白飯。」「躲到我妹房間一起睡。」「過節當然要去阿嬤家去啦,好多好吃的。」。。。。。他說自己國小的時候因為被欺負而向美國同學打架,國中離家出走整整三個禮拜,打手機可以打到八千台幣的月話費,購物一次可以花掉五萬台幣,明明考取了商學院卻選擇念新聞系。。。。一看就是從小被父母寵愛長大的小孩子。他們教他鋼琴,教他英語,帶他去游歷世界,給他良好的素養。上節目時沒人知道的文史題總是他對答如流,而愛好讀書,也使他養成了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其實阿布,褪去偶像的光環,就是一個普通的少年。有時傷感,有時快樂;有時沖動,有時冷靜;有時純良得想一張白紙,有時又故作深沉神秘。也許多年後的他,會因為世事的歷練而變得圓滑內斂,不再是如今這個有沖勁的少年,但是能有今天的這份單純,足矣。
喜歡亞綸的所有症狀
症狀1. 莫名地對文化大學產生很大的好感及嚮往...
症狀2. 無論何時何地見到亞綸的照片總會感到特別的親切
症狀3. 不止N遍地沒事看著,,等.亞綸演的電視連續劇......
症狀4. 對於身邊名字中有\\『綸\\『的人都會用很挑剔的眼光特別注意一下...
症狀5. 上網第一件事是進綸吧,第二件事才識開QQ,MSN...
症狀6. 就是很想去台灣.玩!!...
症狀7. 越來越容易被很多事感動和流淚.
症狀8. 報紙or雜志上有關於亞綸的東東,只要被偶看見了,少羅嗦!買下再說!!......
症狀9. 對於亞綸的感情類似愛情又更像親情.唯一不同的事,真心地希望他幸福!
症狀10. 每次亞綸來自己城市看見面會都赴湯蹈火一定要去!見到他總想有說不完的話卻又緊張得不知從何開口...(目前沒來過)
症狀11. 在見面會上\\『不小心\\『被亞綸看了一眼一定臉紅.如果他還朝你笑了一下,那乾脆這幾個晚上都興奮得睡不著了... 哈
症狀12. 只要電視上有亞綸的節目,怎麽也要千方百計地看到.另外1遍是絕對不夠的,只要有重播,熬夜也要看!當眼睛馬上就要困得合上的時候,節目一開始,精神倍增,和一分鍾前盼若兩人! 3遍,4遍...多多益善~~
症狀13. 11月20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會莫名地\\『人來瘋\\『.害苦了周圍的朋友...
症狀14. 時不時地關注著\\『音樂風雲榜\\『,光線節目.雖然也許並沒有飛飛,卻總是堅持想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飛飛的最新消息...
症狀15. 對於采訪覺得和亞綸有關的人物的節目,即使不一定喜歡,也是一定要注意一下的,盤算著\\『沒准亞綸會以好友身份出現呢
~~ ...
症狀16. 特別渴望看到亞綸本人!!... 所以天天犯花痴!哈
症狀17. 對於亞綸每次出場的服飾也愛津津樂道一番.細節到小配飾也要好好研究研究.下次再看到保管認識!(如果是在身邊看到,那就買下了!)
症狀18. 如果身邊有人很不解地問我\\『為什麽喜歡亞綸?\\『,或者淡然地一笑而過,覺得不需要解釋;或者會費大番口舌,跟喜歡F4的對方探討亞綸的才華,\\『外表,內涵\\『的聯系,以及自己獨到的理由...
症狀19. 沒有綸吧的日子真是難過!每次來到這裏,倍感溫暖之外,更是覺得一下離亞綸近了好多!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家!!...
症狀20. 在商場或在某種地方聽到在放飛輪海的歌~~心裡就暗暗高興
症狀21.如果都符合你的症狀不回貼的就說明你不是一個忠心的布丁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參考資料:
1.華研官網:http://www.him.com.tw
2.炎亞綸全球後援會:http://www.aaronbubest.com
3.【A-world】☆::帥氣王子::★炎亞綸環球家族-大陸後援會:http://www.aaronworld.net/
4.網路炎亞綸貼吧:http://tieba..com/f?kw=%D1%D7%D1%C7%C2%DA
5.飛輪海中文網:http://www.flhcn.com/
6.炎家霖苑の炎氏企業--炎亞綸全球後援會:http://www.loveaaron.net/
7.飛輪海國際官方網站http://www.fahrenciti.com/
8.炎亞綸FUU部落格http://www.fuu.com.tw/portal.asp?id=AARON
9.炎帥御霖軍http://aaron.pengpeng.com/bbs/frame.php
10.網路「飛輪海」http://ke..com/view/9413.htm
11.炎亞綸的無名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arronbubest
12.【網路知道】飛輪海上的娛樂節目http://..com/question/42765378.html?fr=qrl
13.炎亞綸內地後援會www.yanyalun.net

㈤ 中國著名樂評人的博客

介紹幾個:

1,阿瑟,arther,.....後來才知道是一個人,早期的《音像世界》的編輯,他沒有現在的「樂評人」那樣箭拔弩張,記憶中的他,在介紹中外搖滾樂中很少夾雜個人的喜好,評價很客觀,很中肯。
2,章雷---王曉峰,最早聽打口帶的朋友大多都是看了他倆的「對話搖滾樂」才進入到歐美廣闊的音樂世界,但在前些年著了《世界流行音樂指南》後,很少見到他們的文章。他們的「閱歷」我個人認為國內無人能及。
3,顏峻,和我年紀相仿,我現在還保存著他的第一篇樂評-----《發燒記》(1995武漢青年人報),他曾經輝煌一時,我也曾看到他的文章激動不已,如「鐵血搖滾」,但現在他得到的罵聲遠遠多於贊嘆,我認為,他就象中國不成熟的搖滾,激情,浮躁,缺少理智,他很少能為他寫的字負責任,寫一本介紹北京朋克的書是他「樂評生涯」的最大敗筆,要知道,他是靠反商業,反北京而成名的,發達的他,靠賣字為生,諸如「蘭州拉麵」之內的文章,正是搞笑!
4,李皖,我的湖北同鄉,93年在武漢的時候,就聽說他收集了上千張卡口和cd,他的「樂評」很大氣,很寬容,中國較正統的〈讀書〉能登載他的樂評專欄---聽者有心,就是最好的認同,「比北方更北」是我常看的一篇文章,很感動,盡管我現在也沒有聽到他介紹的那位冰島女歌手的歌,但已經足夠了。
5,郝肪,我很少看他的文章,主要是不太能看懂他所想表達的思想,搖滾樂對於他來說,是提升到一門文化和藝術,我感到他對中國搖滾底層關注的很少,他是一個好的學者,但不是一個好的樂評人。
6,楊波,一個激進的南方樂評人,但中國的社會現狀導致他一露頭就被扼殺,他所傳播的是我們想了解的,但共產黨是不允許的。
7,張曉舟,孫孟晉,張渤洋,他們主要是表達個人對搖滾,對社會的看法,很能得到大家的共鳴,我也很喜歡,他們同顏峻的區別在於,前三人不會以「樂評」為生。
8,還有一些留在記憶中的名字,汪洋〈音像世界〉,娘子關〈朋克時代1〉,趙豬〈音樂天堂〉,王小猩〈通俗歌曲〉。。。。。。他們都很不錯。

至於有沒有博客,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網路下下...

㈥ 我朋友的博客有這篇文章,不解其意,誰給翻譯下下

只要生命不息我就要堅持到底!
我不為失敗光臨世界,我血脈里也沒有流淌失敗的血液!我不聽失敗者哭泣、失敗者牢騷,這是羊群的瘟疫。我字典里沒有不可能、辦不到、沒希望、失敗這些愚蠢字眼!
我將每天的奮斗化做沖刷高山的雨滴、覆蓋大地的深沉、建造金字塔的奴役。我要一磚一瓦地構建自己成功殿堂!我相信滴水穿石道理,我相信成功法則,每次失敗等於成功一次,這次拒絕,就是下次認同;這次皺起的眉頭,就是下次舒展的笑容!今天不幸預示明天好運。
當夜幕降臨,我回想一天的經歷,總心存感激。在我精疲力竭時要抵制貪圖回家享受的誘惑,當我遭到拒絕時我要一試、再試直到每次的成功!我不為昨天成功感到滿足,這是失敗的先兆;我不因昨日失敗氣餒, 因為我深信只要生命不息我就要堅持到底!

參考資料:網路網友
非本人自譯,匿名回答了,只是希望可以幫上忙

㈦ 什麼叫博客

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
www.blogchina.com
方興東)
誰是博客之父?博客的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要書寫博客歷史,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史料必須像挖掘「古董」一樣去求證,而且分歧和爭議頗多。比如誰是「博客之父」?這個問題想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牽涉到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最早的博客原型首先,哪一個是最早的博客網站?顯然最早的博客是作為網路「過濾器」的作用出現的,那就是挑選一些特別的網站,並作簡單的介紹。因此有人認為瀏覽器發明人Marc
Andreesen開發的Mosaic的What』s
New網頁就是最早的博客網頁。Justin
Hall的黑社會鏈接網頁(
http://www.links.net/vita/web/story.html
)也是最早的博客網站原型之一。最早的博客預言家其次,誰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預言了職業博客(
http://www.salonmagazine.com/weekly/gibson2961014.html
):「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為你瀏覽網路,精選內容,並以此為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需求」。最早的博客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開始運作的Scripting
News(
www.scripting.com
)開始真正具備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並且他將這些功能集成到免費軟體「Frontier腳本環境」。不過,這個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爭議頗多。有人認為,從形式上說,是Jorn
Barger於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網站的基本模樣(當時的原始模樣可以上網看到:
http://www.robotwisdom.com/
)。網管人員使用log(log
files)來指稱「系統記錄文件」,因此幾年前如果你用google來查weblog,查出來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這種網站流量分析軟體,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㈧ 這個人是誰

范美忠
四川省隆昌人,1992年畢業於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學,1997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到自貢蜀光中學當教師,不久他因為課堂言論辭職,後輾轉深圳、廣州、重慶、北京、杭州、成都從事媒體、教師行業,曾在《中國經濟時報》、《南方體育》等媒體任編輯,發表過《追尋有意義的教育》、《〈過客〉:行走反抗虛無垃圾》、《〈風箏〉:靈魂的罪感與懺悔意識》、《用觀念打敗觀念——讀〈哈耶克傳〉》,在天涯BBS,第一線教育論壇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

2008年5.12地震發生的時候丟下了學生一個人跑出了教室,5月22日並在天涯上發帖《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歷記》一文,文中細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時所做的一切以及過後的心路歷程。
據描述,范美忠當時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上語文課,課桌晃動了一下,但范根據對地震的一些經驗,認為是輕微地震,因此叫學生不要慌。但話還沒完,教學樓猛烈地震動起來。
「我瞬間反應過來——大地震!然後猛然向樓梯沖過去。」後來,范美忠發現自己是第一個到達足球場的人,等了好一會才見學生陸續來到操場,隨後他與學生有一段對話:
范:「你們怎麼不出來?」
學生:「我們一開始沒反應過來,只看你一溜煙就跑得沒影了,等反應過來我們都嚇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劇烈地震平息的時候我們才出來!老師,你怎麼不把我們帶出來才走啊?」
范:「我從來不是一個勇於獻身的人,只關心自己的生命,你們不知道嗎?上次半夜火災的時候我也逃得很快!」
接著,范美忠對一位對他感到有些失望的學生說道:「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於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於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
范美忠寫道:「這或許是我的自我開脫,但我沒有絲毫的道德負疚感,我還告訴學生,『我也決不會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這些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論壇上炸開了鍋。
因而得名——范跑跑

2008年5月22日9:10,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亞中學教師范美忠在天涯論壇寫下了《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歷記》,文章提到:「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於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於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這番言論引起了網民的鋪天蓋地的批評與漫罵。同時,「五嶽散人」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文章《自由與道德——從「范跑跑」事件說起》,「范跑跑」一詞就這樣出現了,並成為了范美忠在網上的另一個稱呼。
2008年5月25日,范美忠在天涯論壇發表《我為什麼寫《那一刻地動山搖》》,對寫貼的原因以及網友的批判進行了回應,然而網上批判范的文章仍然層出不窮,《范跑跑挑戰國民容忍度,引發道德大批判》《「范跑跑」其實只是老師中的怪胎》《范跑跑無需道歉但須離職 》《還要請出「范跑跑」展示無恥嗎》《范跑跑」,不要「拿無恥當聰慧」!》《范跑跑」是豆腐渣教師 》《「范跑跑」,難道你就不怕下地獄嗎?》這些文章從各個方面對他進行了批評。
2008年5月26日,北岸在鳳凰博客上發表文章:《范美忠:給教師抹黑,讓北大丟臉》,文章指出:「范美忠可恥並不在於地震時他的臨陣脫逃,而是在於他逃生後還要對自己的懦夫行為大肆「宣揚」。」
2008年5月27日,奇虎論壇出現標題為《跑得比劉翔還快的范跑跑代言耐克》。帖中稱,耐克公司認為在災難中跑得最快、最熱愛生命的范美忠老師,符合公司的宗旨,因此不顧當前眾多中國網友對范美忠老師的質疑,果斷邀請這位跑得最快的被中國網友笑稱「范跑跑」的范老師作為耐克跑鞋形象代言人。不料,有網友隨即將該帖轉發至天涯、貓撲、網易、新浪等論壇,且將「B.T通訊社記者夏澈丹」等字隱去。由於原文以新聞形式展現,不少網友信以為真,紛紛痛斥耐克公司。更有網友以《是何居心?美國大公司請「范跑跑」代言耐克跑鞋》為題,將耐克與不久前遭遇抵制的家樂福相提並論,呼籲廣大網友聯合抵制耐克產品。呼籲很快獲得響應。抵制消息通過QQ群、同學錄等方式迅速傳播。在記者收到的QQ群消息中,還有網友呼籲到當地的耐克專賣店抗議,QQ群消息中還附帶有具體的抗議時間和方案。
2008年6月2日,張若漁在新華網發表評論:《一個普通老師眼裡的范美忠》,以一個懺悔者的身份自白:「我要有多少的勇氣、意志和祝福才能跟范美忠勒石為碑、涇渭分明?我清楚且痛苦地知道,我與范美忠的距離看似很遠,其實又是那麼的近,可能不過隔著一場地震。我捫心自問,如果我處在范美忠的位置上,我會怎麼辦?我是會像他一樣兀自跑掉,還是會和學生生死與共?這個問題在心中被問了無數次,但我始終不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以至現在,我已經拒絕回想和回答這個問題。我的恐懼和勇氣一樣強大,也一樣渺小。」
2008年6月2日,人民網論壇發表評論《范美忠給國人出了個難題:我可以不做英雄嗎?》,文章認為:范美忠的誠實讓我們很為難,既要贊許其誠實的可貴,又要譴責其對「爭當英雄」傳統美德沖擊。這怎麼辦呢?難道為了維護傳統美德的尊嚴,而把范美忠的誠實一塊譴責?這也不行!因為誠實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2008年6月6日,網路評論家郭松民發表博文《「范跑跑」應該成為中國精英的一面鏡子》,文章首先列舉了著名的「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事件。指出:「在這起事件中,船長、眾多的船員以及男性乘客,都和這條豪華郵輪一起沉入了大西洋底,冰海餘生的人,多數卻是最沒有逃生能力的婦孺。」文章指出:「對精英來說,最大悲劇不是死於一場地震或者沉船,而是被公眾所唾棄! 」「精英們其實應該認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像「范跑跑」那樣,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考慮自己太多了,考慮大眾太少了?是不是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攫取了太多本屬於大眾的利益?」,此後,許多文章都開始以泰坦尼克號為例,批判范美忠的行為。
2008年6月6日,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海明接受了《中國青年報》專訪,認為:「在大地震中的其他教師都沒逃,說明這是基本的道德,而范美忠的行為已經越過了道德底線。」,「嚴格來講道德規范和法律是可以相互轉換的」,王教授還認為在這次大地震每個人都必須進行強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當成善行,沒有理解成責任和義務。他們不知道在特殊情況下,在非常時刻,為國家做貢獻更是一種責任,而不僅僅是善行,不捐獻是不履行責任和義務。」「(范美忠)誠實而不知恥,那你就沒救了。」
2008年6月7日,鳳凰衛視中文頻道「一虎一席談」播出《范美忠不顧學生逃跑是不是失職?》專題節目。節目播出後,范美忠事件出現重大轉機。同時,在節目中反對范美忠的網路「評論家」郭松民對范大加指責與漫罵,被網民指責為「郭跳跳」「偽君子」,支持范美忠的人開始大幅上升。范所在的都江堰光亞中學校長電話表示:「范美忠愛職業愛學生,自己不會開除因言獲罪的人。」范美忠在節目中對校長與學生做了有限道歉,但表示,「這並不代表我向我的觀點道歉,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2008年6月7日,范美忠做客騰訊網,與知名社會學家周孝正教授同時進行對話與采訪,在節目中,范美忠再次解釋了自己發表相關言論的背後原因,並表示,今後不再接受相應的節目與采訪。
2008年6月9日,南方都市報發表《自由理念不容褻瀆——我看范美忠之跑》的評論,文章認為:范美忠宣稱「從利害權衡來看,跑出去一個是一個」是荒誕的,因為,第一,在那種情況下,作為教師的范美忠若能堅守崗位、組織學生有序撤退,或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第二,就算只有一個學生因范美忠堅守崗位而逃出生天,而範本人犧牲了,但由於學生比他年輕得多,僅僅從生命的長度來算,這個學生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就很可能遠高於范美忠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同時,因為范美忠的行為會破壞人們傳統的道德觀,會讓後來的人不幸福,所以,范是「打著自由之理念,打著自由的旗號否定美德與高尚,不僅是對自由的嚴重誤識,更是對自由的褻瀆!」
2008年6月12日,網友肝膽劍發表《范美忠無愧於北大》,文章記錄了自己轉變對范美忠認識的的心路歷程,並指出:「我們社會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傳統的道德觀念,這種道德觀與其實施的方式表面上無懈可擊,合情合理,然而中間卻存在著極大的漏洞」。此文章在北大校內引起廣泛的爭議,有人指出:1、北大向來以追求真理為已任,而真理並不為所有的人清醒認識,而絕對不屈服於所謂的「社會輿論」與口水;2、北大向來以反思社會為已任,范美忠以自己的方式引起了社會對於道德問題的大反思。
2008年6月12日,鳳凰網發表評論《范美忠老師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指出:「我們一直在被譚千秋、瞿萬榮這樣的老師感動著,因為他們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師德如山」。范先生痛恨現行的教育體制,希望能給基礎教育帶來一點新意這一點我們雙手歡迎,可我們不希望看到是災難面前您第一個逃跑的樣子。一個人的思想再活躍,再前衛,可如果連一點點起碼的師德都沒有,連一絲人情味都沒有了,那也只能是一個虛偽的思想家。」
2008年6月14日,從曉波在新華網發表評論:《看「范跑跑」和媒體貼面熱舞》,文章認為:「「范跑跑」能在鳳凰衛視的演播廳正襟危坐、侃侃而談,這本身就會讓受眾分不清對錯善惡。如果只要反人性,不道德就會得到媒體青睞的話,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會步芙蓉姐姐和「范跑跑」的後塵。」
2008年6月12日,著名反腐作家陸天明發表博客評論《此時此刻,必須把「范美忠」釘上歷史恥辱柱》,文章指出:「震區的救災工作還在關鍵時刻,許多條生命還埋在廢墟中,在這個時候,只能有一個聲音,就是:沖上去,救人!一切妨礙救人的言行,都必須視為「反人類」行為。如果在戰爭年代,可以被當場槍斃。最後,作者表示:在這一關鍵時刻,如此卑劣的「范美忠」必須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以正視聽!」
2008年6月14日,鳳凰網博友朱光兵晚對光亞學校的電話采訪記錄,采訪紀錄顯示:「教育部門已經正式通知我們,將范老師的教師資格取消,范老師無教師資格,就如司機沒有駕駛證,所以我們也不能再聘用他了」。學校的老師同時表示:「老師大部分認為他言論不當,不配作一個老師了;學生當中,也有說他好,也有說他不好的。但主要是學生家長反應強烈,表示不希望我們學校有這樣「連母親都不顧」的人來教他們的孩子。」范美忠則表示,他認為教育部的做法沒有道理:如果是說他沒有去救學生而自己先跑就不配當老師,那他覺得是違背了教師法,「有哪一條規定說教師要冒著生命危險,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學生」?如果說因為他寫的《那一刻,地動山搖》中的第一段顯示他不愛國,所以不能當老師,他認為也是無稽之談。「不能因為我批判國家的問題,就說我不愛國;而且也不能以不愛國這個理由取消我的教師資格。」范美忠說,中國有太多的公民對行政部門的濫用權力不加以抵抗,但他不一樣,他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尊嚴。「重點並不在我能不能勝訴,即使是付出丟掉工作的代價,我也要捍衛我的權利和言論自由。」
2008年6月15日,「烏有之鄉」召開學者專家座談會,郭林民、張玲玲等參加,會上部分專家認為:「范美忠想以此挫敗整個主流道德!想撬翻整個人類道德!非常無恥!」;同時,「鳳凰衛視是「扒糞機,把本來不需要討論的話題大張旗鼓來討論,使本來非常清楚的價值觀搞混淆,更是非常可恥的!」,「那些支持范美忠的人,尤其無恥!」,「我們現在教育的成功是我們中華民族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英雄主義教育的結果!」,烏有之鄉還專門開辟批判范跑跑專欄,並將「范所代表的自由主義」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與批鬥。
2008年6月15日,新京報發表吳稼祥評論:《「范跑跑」褻瀆「自由」》,文章指出:「范老師和他的學生們並不是一條木船上的普通乘客,而是有權利責任關系的法律主體:范老師代表學校對學生行使監護權,同時也有監護責任;學生們被家長委託給學校享受被監護權。在發生有生命危險的災難性事件的緊急情況下,監護人有責任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去救助自己的被監護人。這種情況下的救助責任,和軍人在戰場上的責任沒有兩樣。」「自由是與責任對稱的。沒有責任的自由只能是獸(獵殺)的自由或鼠(逃跑)的自由,而絕不是人的自由。」
2008年6月16日,以反對「偽科學」著稱的評論人方舟子發表《范美忠如在美國鐵定會被學校開除》,指出:美國全國教育協會制定的《教育行業道德准則》規定:「必須盡合理的努力保護學生避免有害學習、健康、安全的情況」。這事如果發生在美國,范美忠鐵定會被學校開除,而且這輩子別想再當教師了。原因很簡單:他的所作所為非常不具有professionalism。
2008年6月16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解聘「先跑老師」范美忠是由他所在的學校自主決定的,而非教育部官方指令。王旭明聲明,教育部未發出任何要求取消范美忠任教資格的通知。但根據他目前了解的情況,范美忠所在的學校確實已對其發出解聘的正式書面通知。范美忠任教的都江堰光亞學校屬民辦學校,有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的相關規定解聘范美忠。當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究的案例,如果范美忠准備上訴,我們將提供法律援助。」
2008年6月17日,都江堰光亞中學卿光亞校長在接受新快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都江堰市教育局16日上午再次找到他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面談。「教育局領導向他表示,因為范美忠發表了不合適的語言,影響太大,現在口頭要求學校解聘范美忠。」而都江堰市教育局紀委書記周澤邦則表示:「私立學校,解聘、聘用教師是他們的學校行為。」當記者追問「教育局是否要求解聘范美忠」一事時,周澤邦說了一句「我們依據職能行使教育管理」。都江堰教育局局長張慶當日告訴記者,根據相關管理條例,如果是都江堰市教育局發證,就由該局依據《教師法》等相關法律進行處理。但據他們調查,范美忠並未向該局提出過辦證申請。該局已責成光亞學校提供范美忠的有關證明,但至今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2008年6月17日,揚子晚報發表評論《砸范美忠飯碗涉嫌權力的濫用》,文章認為:即便是范美忠的言行違背了「教師法」等相關法規,對他的處罰也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程序來執行,以一種違法的手段來制裁另一種違法的行為,是法治社會的悲哀,文章同時引用中國政法大學何冰教授在其博客中撰文 「取消資格屬於我國行政處罰法所規定的行政處罰之一種」,依據相關規定,「有關部門處理范美忠事件,至少要履行下列程序:一、進行事實調查,並形成證據。二、在進行處罰之前,實行聽證;三、作出正式的處罰文書,告知處罰的事實和法律依據,並送達相關人范美忠。四、處罰文書中要告知范美忠有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權利。」顯然,在程序上,有關部門是嚴重違法的。
2008年6月1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葉志軍評論《解聘范美忠就能以正視聽?》,文章認為:解聘一個范美忠就能廓清教風、以正視聽,卻有些近於虛榮的樂觀。身為一個曾經的北大高才生,如果真的滋生了為主流價值觀所不容的思想,這又豈是開除幾個教師所能解決的。
2008年6月18日,廣州日報發錶王文琦評論文章《社會寬容更有利於拯救范美忠》,認為:范美忠還是一個成長中的年輕人,他雖然已經年過而立,但尚沒有形成完整、健全的價值觀。他雖然博學多才,卻不知道知識和才能對於人的意義。他雖然叫囂自由,卻孤立地理解自由,不懂得自由的真正內涵,更思扯不清自由與責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如果說范美忠事件有其他超越其自身的價值,這種對社會寬容度的檢驗應該是其中之一。」
2008年6月18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黨委書記王春梅在接受《信息時報》采訪時表示,「我們以有這樣的學生為恥辱!對學校開除他,我們表示贊成!」,同時,王書記表示:「范美忠畢業離校之後,就曾經在網上將他所認識的北大的老師輪流罵了一遍。在學校時他不好好學習,對老師也十分不恭敬!」
2008年6月19日,東方日報發表曹林評論文章《可別輕視范美忠的價值》,文章認為:范美忠暴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暴露了自己人性幽暗的一面,這是一個機會,是一個可以促使我們反省人性、反思道德、完善自身的機會。可就是這樣一個極好的反思資源,卻被偽道學和網路憤青們當作了一場樹貞節牌坊的道德批判運動」;同時,還發表了《有感於光亞校長希望罵那些修樓修垮的人》,提出房子倒塌時老師丟下學生獨自逃生,這可能並非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人在危險降臨時一種本能的求生反應——這種本能雖然不道德,但可以原諒,因為每個人身上也許都有這種本能,這種本能只是沒有盡自己的道德責任去救助別人,並沒有傷害到別人的利益。但建房子時偷工減料、用鐵絲代替鋼筋、水泥中摻沙土就不可原諒了,那不是求生本能,而是為了一己之私利而謀財害命,為了利益而置他人生命於險境之中。相比之下,最該痛罵的當然是那些修樓修垮的人。
2008年6月20日,魯國平發表評論文章:《解聘「先跑老師」范美忠無關乎法律程序和因言獲罪!》認為:「如今雖然講究依法治國,但並不表示制度和法制的漏洞就可以作為范美忠逃脫處罰的理由,在中國一般情況下都是碰到問題再尋求對策,即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政模式……」因此,「由於媒體爆炒和引發全民大辯論使范美忠成為標桿性的典型反面人物,適當處罰他對社會的影響卻是具備極其深遠的意義的!」
2008年6月20日,《中國青年報》編輯曹林發表評論文章《北大以范跑跑為恥喪失大學精神》,認為:北大在逃跑事件上可以表達自己的道德立場,可以批評自己的學生,但在「開除」問題上,應該堅守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價值立場,以母校的身份堅定地站在自己的學生一邊、以自由堡壘的身份堅定地站在自由一邊,為學生爭權利,為自由爭空間,拒絕行政權力干預教育自治,拒絕以言治罪。
2008年6月20日,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在鎮江發表演講時指出:「除他(范美忠)外,沒有第二個老師跑!」,錢教授最後指出:「跑」卻「不能辯解」,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羞恥感。「范跑跑」不僅跑了,而且面對那麼多的媒體還「辯解」了,最要命的是「還用從北大學到的知識來辯解!」
2008年6月21日,新京報發表林達的文章《該解聘范美忠嗎?》,文章以在美國911事件中的邱吉爾先生為例,指出:盡管其言論觸及了美國民眾的公憤,但所在的學校「仍然支持他應有的權利,因為必須堅持學術自由不受干預的原則」,文章提出:《教育法》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為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作為法律條文,它的定義是不明確的,什麼是良好的思想?由誰來判斷和界定?這樣可能被隨意解釋的法律條文,才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2008年6月21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馬少華文章《誰都沒有以命換命的義務》,文章指出:「我不認為教師有犧牲自己的生命挽救學生生命的義務。郭如果要求范做出這種犧牲,就是不應該的……」「《教師法》再修改,也不可能寫入讓老師犧牲自己生命來保護學生,只能更加明確強調老師保護學生的義務。」
2008年6月25日,廣州日報發表心理學家張結海的評論:《我們對「不當言論」太寬容了》,文章以美國「詹姆斯•沃森」事件與「前哈佛大學校長拉里•薩默斯」事件,指出美國也是一個因言治罪的國家,文章最後指出:「不治他的「罪」,這就客觀上等同於鼓勵全體老師向他學習。」
2008年6月25日,南方人物周刊發表《一個「異端」的道德試驗》,文章列舉出范事件以來出來的種種評論,認為范已經成為了一個靶子,文章引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展江的觀點,「范美忠檢驗了一下中國當下的道德觀,我們發現,其實還是『聖人化』。」
2008年6月25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對范美忠事件發表看法,認為:「我們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許無恥」,同日下午,范美忠對此表態:自己不崇高,也不想崇高,但他並不認為自己無恥。范美忠反而提醒教育部應該關注倒塌的校舍「建造這些校舍的官員和教育官員才最無恥」。
2008年6月2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徵求意見稿)》,「保護學生安全」這一條被首次加入其中,網上開始了對於教師法與道德條例實施細則的大討論。輿論普遍認為這是范的一次奉獻,然而,荊楚網則發表《保護學生安全教育部豈可推責?》,文章指出:與危房改造、學生安全意識等各個方面相比,教師保護學生安全處在這條鏈的最末端,所起的作用最有限,教育部此時更應該借著民意的威風,和相關部門一道,著手解決各類威脅師生安全的深層次問題,並且拿出具體的措施方針和時間表,將保護學生的鏈條做結實,做穩妥。
2008年6月29日,南方人物周刊采訪光亞中學校長卿光亞,他分析范老師在網上的「先跑言論」是震後的「病態反應」,接近「痴人說夢」。采訪中,他透露了范美忠如何進入光亞中學,以及在學校的種種表現。他同時強調:「學校距震中心也就15-20公里,當時房子像扇紙一樣迅速在扇。那一小段時間里,人的頭腦是空白的,我們許多老師的記憶里,半小時以後才想到自己的媽、孩子、老家。」,同時,他也認為:「范美忠說的也許是真話,但不善,不美」。

㈨ 王維王維是誰,王維的博客

王維是唐朝詩人,王維的博客誰開的我就不知道了

㈩ 中國最大最好的博客網站是什麼

博客網(www.bokee.com),原名博客中國(www.blogchina.com),是IT分析家方興東先生於2002年8月發起成立的知識門戶網站。
作為第二代互聯網門戶,博客網是中立、開放和人性化的精選信息資源共享平台。2003年底,博客網已經成為全球中文第一博客網站。2005年7月,曾經為全球第一博客門戶立下汗馬功勞的博客中國正式更名為"博客網"。

博客的定義

"博客",譯自英文Weblog/blog(也譯作"網路日誌"、"網志"或"部落格"等),它是互聯網平台上的個人信息交流中心。
2002年方興東和王俊秀將Blog音譯為博客。經過幾年發展,博客已經從小群體應用走向大眾,由一種新型的網上信息內容的組織和傳播形式變成了使用者在虛擬社會的標簽和縮影,從一種工具理性升華為一種價值理性。博客呈現給世界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日記和枯燥日誌,而是個人的思想精華和成長軌跡。

如何定位博客?

博客的繁榮,標志著以"信息共享"為特徵的第一代門戶,開始正式過渡到以"思想共享"為特徵的第二代門戶,開始真正凸現網路的知識價值,標志著互聯網發展開始步入更高的階段。
第一代門戶由於僅僅是信息的門戶,它雖然可以有多層的鏈接,都是信息之間的鏈接,還是屬於"平面的""單維的"的門戶。
第二代博客門戶由於"以人為本",它不僅僅有博客的人和機構的門戶為基礎,還有博客的人和組織之間的多種關系,並多種關系構成多種多樣的錯綜復雜的博客圈。這樣,第二代的門戶保護就從"平面的""單維的"門戶發展到"立體的""多維的"門戶了。
由於博客門戶的以人和機構為基礎導致的功能的多樣化,使博客門戶向著"虛擬社會"的方向演化。

博客的精髓:越分享越多!

博客發展的內在驅動是什麼?博客的魅力在哪裡?我為什麼要博客?為什麼人人需要博客?為什麼博客網的成功是大勢所趨?這一系列問題都是我每天遇到的。我想博客的解釋已經很多很多,都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豐富多彩地進行了闡釋和演繹。那麼,能不能最概括地總結一下。
「越分享越多」,大概是最好的概括了。對於博客本人,對於閱讀博客的人;對於自己,對於他人,對於社會;對於工作,對於生活,「越分享越多」的博客精髓註定了它的發展是勢不可擋。
為什麼中國需要發展博客,首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博客可以美好一個人的生活!而所謂的新媒體革命,所謂的人際交往和知識傳播的革命,都是第二層次的。通過分享,美化每一個博客,美好每一個人的生活,自然美好整個社會。
分享可以是溝通,可以是人際關系,可以是文章,可以是音樂和聲音,可以是圖片和視頻,可以是閱讀和推薦,「博客網,讓你隨心所欲」,這個隨心所欲主要就是在超越時空的虛擬世界中,可以隨心所欲分享你願意分享的一切(當然,任何隨心所欲都應該在法律法規和道德的范疇之內)。
博客的繁榮,不僅僅是書寫的繁榮,而是分享的繁榮,改變的不僅僅是少數愛好者,而是所有人,是整個社會。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都將因為博客的新分享文化,而實現變革。變革的最終方向,就是美好我們的生活!
在分享自己和分享別人中美好生活,何樂而不為。「越分享越多」,就是博客無與倫比的魅力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