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進製造技術的關鍵技術是哪些
先進製造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我下面就給你找出一篇相關文章,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先進製造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一般認為,人類文明有三大物質支柱:材料、能源和信息。這三大支柱都離不開人類的製造活動。沒有「製造」,就沒有人類。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講道:「直立和勞動創造了人類,而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可以形象地講,人的歷程是從製造第一把石刀開始的。製造業是「永遠不落的太陽」,是現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它是工業的主體,是提供生產工具、生活資料、科技手段、國防裝備等的手段以及它們進步的依託,是現代化的動力源之一。
製造業決不是「夕陽產業」,但製造技術中確有「夕陽技術」,這些技術同信息化大潮格格不入,同高科技發展不相適應,缺乏市場競爭力,甚至還可能危害生態環境。而與製造技術中的「夕陽技術」相對應的「先進製造技術」,則是「製造技術」同「信息技術」、「管理科學」等有關科學技術交融而形成的新型技術,可以說,它是高技術的載體,無一工業發達國家不予高度關注。它有如下八個方面的發展趨勢和特色:
1.「數」是發展的核心
「數」是指製造領域的數字化。它包括以設計為中心的數字製造、以控制為中心的數字製造和以管理為中心的數字製造。對數字化製造設備而言,其控制參數均為數字化信號;對數字化製造企業而言,各種信息(如圖形、數據、知識、技能等等)均以數字形式通過網路在企業內傳遞,在多種數字化技術的支持下,企業對產品信息、工藝信息與資源信息進行分析、規劃與重組,實現對產品設計和產品功能的模擬,對加工過程與生產組織過程的模擬或完成原型製造,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的快速重組和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對全球製造業而言,在數字製造環境下,用戶藉助網路發布信息,各類企業通過網路應用電子商務,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動態聯盟,迅速協同設計並製造出相應的產品。
2.「精」是發展的關鍵
「精」是指加工精度及其發展。20世紀初,超精密加工的誤差是10微米,70―80年代為0.01微米,現在僅為0.001微米,即1納米。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武器的命中率越來越高,其實質就是武器越來越「精」,也可以說,關鍵就是打「精度」戰。在現代超精密機械中,對精度要求極高,如人造衛星的儀表軸承,其圓度、圓柱度、表面粗糙度等均達到納米級;基因操作機械其移動距離為納米級,移動精度為0.1納米;細微加工、納米加工技術可達納米以下的要求,如果藉助於掃描隧道顯微鏡與原子力顯微鏡的加工,則可達0.1納米。至於微電子晶元的製造,有所謂的「三超」:①超凈,加工車間塵埃顆粒直徑小於1微米,顆粒數少於每立方英尺0.1個;②超純,晶元材料有害雜質,其含量要小於十億分之一;③超精,加工精度達納米級。顯然,沒有先進製造技術,就沒有先進電子技術裝備;當然,沒有先進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也就沒有先進製造裝備。先進製造技術與先進信息技術是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緊密結合的。
3.「極」是發展的焦點
「極」就是極端條件,是指生產特需產品的製造技術,必須達到「極」的要求。例如,能在高溫、高壓、高濕、強沖擊、強磁場、強腐蝕等條件下工作,或有高硬度、大彈性等特點,或極大、極小、極厚、極薄、奇形怪狀的產品等,都屬於特需產品。「微機電系統」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工業發達國家高度關注的一項前沿科技,亦即所謂微系統微製造。「微機電系統」用途十分廣泛。在信息領域中,用於分子存儲器、原子存儲器、晶元加工設備;生命領域中,用於克隆技術、基因操作系統、蛋白質追蹤系統、小生理器官處理技術、分子組件裝配技術;軍事武器中,用於精確制導技術、精確打擊技術、微型慣性平台、微光學設備;航空航天領域中,用於微型飛機、微型衛星、「納米」衛星(0.1公斤以內);微型機器人領域中,用於各種醫療手術、管道內操作、竊聽與收集情報;此外,還用於微型測試儀器,微感測器、微顯微鏡、微溫度計、微儀器等等。「微機電系統」可以完成特種動作與實現特種功能,乃至可以溝通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其深遠意義難以估量。
4.「自」是發展的條件
「自」就是自動化。它是減輕、強化、延伸、取代人的有關勞動的技術或手段。自動化總是伴隨有關機械或工具來實現的。可以說,機械是一切技術的載體,也是自動化技術的載體。第一次工業革命,以機械化這種形式的自動化來減輕、延伸或取代人的有關體力勞動,第二次工業革命即電氣化進一步促進了自動化的發展。據統計,從1870―1980年,加工過程的效率提高為20倍,即體力勞動得到了有效的解放,但管理效率只提高1.8至2.2倍,設計效率只提高1.2倍,這表明腦力勞動遠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放。信息化、計算機化與網路化,不但可以極大地解放人的身體,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人的腦力勞動水平。今天的自動化的內涵與水平已遠非昔比,從控制理論、控制技術,到控制系統、控制元件等等,都有著極大的發展。自動化已成為先進製造技術發展的前提條件。
5.「集」是發展的方法
「集」就是集成化。目前,「集」主要指:①現代技術的集成。機電一體化是個典型,它是高技術裝備的基礎。②加工技術的集成。特種加工技術及其裝備是個典型,如激光加工、高能束加工、電加工等等。③企業的集成,即管理的集成,包括生產信息、功能、過程的集成,也包括企業內部的集成和企業外部的集成。從長遠看,還有一點很值得注意,即由生物技術與製造技術集結而成的「微製造的生物方法」,或所謂的「生物製造」。它的依據是,生物是由內部生長而成「器件」,而非同一般製造技術那樣由外加作用以增減材料而成「器件」。這是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領域,作用難以估量。
6.「網」是發展的道路
「網」就是網路化。製造技術的網路化是先進製造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製造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多方的壓力:采購成本不斷提高,產品更新速度加快,市場需求不斷變化,全球化所帶來的沖擊日益加強等等。企業要避免這一系列問題,就必須在生產組織上實行某種深刻的變革,拋棄傳統的「小而全」與「大而全」的「夕陽技術」,把力量集中在自己最有競爭力的核心業務上。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使這種變革的需要成為可能。製造技術的網路化會導致一種新的製造模式,即虛擬製造組織,這是由地理上異地分布的、組織上平等獨立的多個企業,在談判協商的基礎上,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形成動態的「虛擬企業」或動態的「企業聯盟」。此時,各企業致力於自己的核心業務,實現優勢互補,實現資源優化動態組合與共享。
7.「智」是發展的前景
「智」就是智能化。製造技術的智能化是製造技術發展的前景。近20年來,製造系統正在由原先的能量驅動型轉變為信息驅動型,這就要求製造系統不但要具備柔性,而且還要表現出某種智能,以便應對大量復雜信息的處理、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競爭的復雜環境,因此智能製造越來越受到重視。與傳統的製造相比,智能製造系統具有以下特點:①人機一體化;②自律能力強;③自組織與超柔性;④學習能力與自我維護能力;⑤在未來,具有更高級的類人思維的能力。可以說智能製造作為一種模式,是集自動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於一身,並具有不斷向縱深發展的高技術含量和高技術水平的先進製造系統,也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系統。它的突出之處,是在製造諸環節中,以一種高度柔性與集成的方式,藉助計算機模擬的人類專家的智能活動,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構思和決策,取代或延伸製造環境中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同時收集、存儲、處理、完善、共享、繼承和發展人類專家的製造智能。盡管智能化製造道路還很漫長,但是必將成為未來製造業的主要生產模式之一,潛力極大,前景廣闊。
8.「綠」是發展的必然
「綠」就是「綠色」製造。人類必須從各方面促使自身的發展與自然界和諧一致,製造技術也不例外。製造業的產品從構思開始,到設計、製造、銷售、使用與維修,直到回收、再製造等各階段,都必須充分顧及環境保護與改善。不僅要保護與改善自然環境,還要保護與改善社會環境、生產環境以及生產者的身心健康。其實,保護與改善環境,也是保護與發展生產力。在此前提下,製造出價廉、物美、供貨期短、售後服務好的產品。作為「綠色」製造,產品必須力求同用戶的工作、生活環境相適應,給人以高尚的精神享受,體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高度交融。因此,發展與採用一項新技術時,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使製造業不斷邁向「綠色」製造。
上面所講的數、精、極、自、集、網、智、綠這八個方面,彼此滲透,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形成一個整體。同時,八個方面一定要紮根在「機械」和「製造」這個基礎上,也就是說,要研究與發展「機械」本身與「製造」本身的理論與機理。八個方面的技術要以此理論與機理為基礎來研究、開發、發展,要與此基礎相輔相成,最終服務於製造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與高速發展的今天,「先進製造技術」如同一切先進技術一樣,是不可能不「以人為本」的,不能見「物」不見「人」,見「技術」不見「文化」、不見「精神」。離開人,離開人的精神,先進技術就失去了「靈魂」,甚至造禍於民。進一步而言,要「以人為本」,就必須「教育先導」,就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培養出合乎時代潮流與我國國情的製造業的科技人才與管理人才。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礎。要從根本、從長遠、從全面著想,不斷推動我國先進製造技術的發展。
2. 什麼是先進製造業
先進製造業中的「先進」兩字,可以從下述三個方面認識:①產業的先進性。即在全球生產體系中處於高端,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通常指高技術產業或新興產業;②技術的先進性。「只有夕陽技術,沒有夕陽產業」。從這個觀點看,先進製造業基地不是非高新技術產業莫屬,傳統產業只要通過運用高新技術或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在製造技術和研發方面保持先進水平,同樣可以成為先進製造業基地;③管理的先進性。無論哪種類型的製造業基地,要冠以「先進」兩字,在管理水平方面必須是先進的。不能想像,落後的管理能夠發展先進的產業和先進的技術。
3. 先進製造技術是如何分類的
您好,當前,我國先進製造業大致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傳統製造業吸納、融入先進製造技術和其他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後,提升為先進製造業,例如,數控機床、海洋工程裝備、航天裝備、航空裝備等;另一部分是新興技術成果產業化後形成的新產業,並帶有基礎性和引領性的產業,例如,增量製造,生物製造,微納製造等。先進製造業是相對於傳統製造業而言,指製造業不斷吸收電子信息、計算機、機械、材料以及現代管理技術等方面的高新技術成果,並將這些先進製造技術綜合應用於製造業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在線檢測、營銷服務和管理的全過程,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即實現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態化生產,取得很好經濟收益和市場效果的製造業總稱。謝謝。
4. 什麼是先進製造技術能舉個實例嗎它有什麼意義,應用范圍是啥
先進製造技術是傳統製造技術與微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等現代高新技術相交叉融和的結果,是一個集機械、電子、光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生物科學、管理學等新成就於一身的新興技術。
經濟性數控機床加工;微機數控電火花線切割;電解加工;高能束加工;復合加工等都是先進技術加工。加工中心就是一個很常見的列子啊!
5. 先進製造技術有哪些內容
先進製造技術(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縮寫AMT,具體地說,就是指集機械工程技術、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等多種技術為一體所產生的技術、設備和系統的總稱。主要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集成製造系統等。
包括:——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
——自動化與自動控制技術;
——人工智慧技術;
——現代設計理論與技術;
——材料加工、成形的新技術;
——現代管理科學與技術。
而先進製造技術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技術群:
(1)主體技術群:是製造技術的核心,它包括兩個基本部分:有關產品設計技術和工藝技術。
(2)支撐技術群:a.信息技術:介面和通信、資料庫技術、集成框架、軟體工程人工智慧、專家系統和神經網路、決策支持系統。b.標准和框架:數據標准、產品定義標准、工藝標准、檢驗標准、介面框架。c.機床和工具技術。d.感測器和控制技術:單機加工單元和過程的控制、執行機構、感測器和感測器組合、生產作業計劃。e.其它;
(3)製造技術基礎設施.要素包括了車間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在各種先進生產技術和方案方面的培訓和教育等。
6. 先進製造技術是什麼
近30年以來,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環境因素的變化,世界製造業已進入了一個巨大的變革時期,製造技術已成為當代科學技術發展最為活躍的領域,是國際間產品革新、生產發展、經濟競爭的重要手段。傳統的相對穩定的市場變成動態多變的市場,傳統的製造、生產方式、組織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迅速多變的市場需求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製造業面臨著一場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近年來涌現出許多先進的製造技術,圍繞著如何縮短產品開發周期(Time)、提高產品質量(Quality)、降低產品成本(Cost)和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Service),即TQCS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先進製造技術是製造業不斷吸收信息技術及現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並將其綜合應用於產品設計、製造、檢測、管理、銷售、使用、服務乃至回收的製造全過程,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提高對動態多變的產品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製造技術的總稱。
7. 先進製造技術有哪些
01【增材製造】
普遍稱為3D列印的增材製造 已經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旗幟。它明顯不同於以往,專業人士和愛好者都可用上,但增材製造不過是未來幾年有望給很多東西的製造方式帶來重大變革的一系列新興技術之一。甚至增材製造也非僅限於3D列印。
一項剛剛嶄露頭角的工藝名叫「冷噴塗」,就是通過噴嘴噴射金屬顆粒,由於速度很高,這些顆粒會相互結合、組成形狀。通過精確控制噴嘴,機器操作員就可以像利 用3D列印機列印一樣製造出齒輪之類的三維金屬物體。物體就像是通過噴繪畫出來的一樣,哪怕是用鈦之類的不常見金屬,也都是可以完成的。
02【感測、測量和過程式控制制】
幾乎所有先進製造技術都有一個共通的東西:它們都由處理巨量數據的電腦驅動。正因如此,那些捕捉並記錄數據的東西才如此重要,如監測濕度的感測器、確定位置的GPS跟蹤器、測量材料厚度的卡尺等。這些設備不僅越來越多地用於智能手機的智能化,還使得智能、靈活、可靠、高效的製造技術成為可能。
在一座現代化的工廠裡面,感測器不僅有助於引導日益靈敏的機器,還提供管理整個工廠的運營所需要的信息。產品從誕生到送達都可以跟蹤,某些情況下還可以跟蹤 到送達之後。在這個過程中,一旦有問題出現,比如在噴漆室的濕度不適宜噴塗的時候,感測器就會偵測出來,向機器操作者發送警報信號,甚至是向工廠管理者的 手機發送警報信號。
03【材料設計、合成與加工】
新機器將需要新材料,新材料將使新式機器的製造成為可能。隨著將材料細分到原子或分子層級、幾乎不需要經過漫長的實驗室步驟就可以進行操縱的進展出現,塗層、復合材料和其他材料的開發正在加快。
借鑒人類基因組計劃取得的廣受認可的成功,能源部等美國政府機構去年發起成立了材料基因組計劃(Materials Genome Initiative), 其目標是將確定新材料、把新材料推向市場所需要的時間縮短一半。
目前這個過程可能需要耗時幾十年,比如鋰離子電池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埃克森(Exxon)的一名員工首次構想出來的,但一直要到90年代才開始商業化。這個計劃涉及的部分工作,便是讓該領域內散落在世界各處、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研究人員共享創意和創新。
8. 先進製造業有哪些
先進製造業有巨型機械的製造,如輪船、盾構機等,也有精細自動化製造,如晶元。
9. 什麼是先進製造技術
ISO9001就是一種先進製造技術的控制管理體系。
所謂的先進製造,是指在先進技術信息的基礎上,作出的系統的,高效率的,規范化的工藝流程章程。
換句話說。我們的科研單位發明了一種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車發動機。這個發動機經過科研單位的精工細作,質量上乘,可以被稱為「大師之作」,但這個發動機技術一旦每個某個「大師」來親手製造,就不能達到質量合格。
這時候,先進的製造技術就很關鍵了。將科研單位的發明創造,以工業體系的流程制訂章程,讓每一個工廠的工人,按照這個「先進製造技術」流程生產的發動機都可以媲美「大師之作」。
說的再俗點,「先進製造技術」,就是一種利用規范化流程,將科研發明,轉變成放之四海皆準的「生產秘方」。
若要讓一個讀了幾年技校的技術工人生產出的產品,和一個幾十年經驗的科學家搞出一個發明產品,具有要同樣的質量,就需要,先進製造技術來規范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