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新中國大事記
擴展閱讀
買股票為什麼會陪 2025-08-27 08:44:01
美國員工股票怎麼看 2025-08-27 08:20:53

新中國大事記

發布時間: 2021-09-17 15:22:53

㈠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大事件有哪些

我給你列個年代表吧,自己列的,我只挑重要的什麼會議之類的我就不列了
1949新中國成立
1950朝鮮戰爭爆發,土地改革完成
1956 1三大改造完成,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提前超額完成第一個5年計劃
1958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國的發展道路進入歧途
1959~1961 三年自然災害,餓死數千萬人、
1966文化大革命
1976文革結束
1977關於真理標準的探討
1978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改革開放,鄧小平為第二代領導核心
1979文革平反
1982十二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
1987十三大.提出具體路線
1992南方談話,十四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97香港回歸
1999澳門回歸
2001三個代表提出
然後是科學發展觀了
手打辛苦,給分吧,謝謝,如滿意,請採納

㈡ 新中國建國以來發生了哪些大事

1949-1957年是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時期,也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1954這一時期,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共產黨從國民黨手中接過的是一個爛攤子,國民經濟正待恢復。這一時期我國經濟明顯發展,到1954年底國民經濟根本好轉。1953-1957年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也是在探索中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經濟都明顯的向社會主義過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1958-1962年是在探索中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從中共八大開始,中共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有成功,也有像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等失誤。直到中共七千人大會上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中共才初步認識到經濟發展中的錯誤。

1963-1965年是曲折中的三年,也是建國以來我國經濟最困難的三年。這一時期,左傾錯誤在黨內泛濫,加著蘇聯的背信棄義,自然災害嚴重,我國經濟出現嚴重困難。

1966-1976年是文革十年。這一時期階級斗爭嚴重,黨內的左傾錯誤泛濫,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社會動盪,但在廣大幹部群眾的努力下,國民經濟也有所發展。

1976-2000年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這一時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中國,計劃經濟體制變為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社會主義蓬勃發展。

其實,在史學界還有一種分法:1949-1954年是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時期;1953-1956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57-1966是探索中前進的時期;1966-1976是文革十年;1976-今天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期。

㈢ 新中國成立後的重大歷史事件(1949-2009)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2002 獲得2008奧運會舉辦權

2003 中共16大召開

2003 非典爆發

2008 中共17大召開

2008 北京奧運會舉辦 中國軍團獲得50枚金牌 共100枚獎牌

㈣ 新中國成立後的大事

抗美援朝,大躍進,三大改造,越戰,文化大革命等等

㈤ 新中國大事年表(1949~2009)

1、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北京天安門舉行開國大典。

2、1950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區全面展開。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改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少地農民(包括新老解放區在內)無償獲得7億畝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徹底摧毀。

3、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在北京簽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宣告西藏和平解放。10月36日,人民解放軍進藏部隊進駐拉薩。

4、1955年4月18日-24日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出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有29個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這是第一次由亞非國家發起和參加的大型國際會議。中國代表團本著「求同存異」的方針,同其他與會國家一起,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貢獻。通過這次會議,中國打開了與亞非國家普遍交往的大門。

5、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強調在黨的生活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加強民主,決定加強黨的領導機構,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6、2008年8月8日,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中國取得了金牌51枚、獎牌總數100枚的歷史好成績。

㈥ 新中國成立以來大事記

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毛澤東主席用他那帶著湖南口音的洪亮聲音,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㈦ 新中國成立以後發生了哪些大事

1、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

2、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全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毛澤東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3、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指於1979年2~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

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

9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52個英雄模範單位、79名解放軍指戰員和12名民兵以榮譽稱號。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

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4、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里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

5、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

在2003年10月15日09時00分00秒,負載著「神舟」五號的長征2F火箭發射。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飛船以平均每90分鍾繞地球1圈的速度飛行。

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段組成,總長8860mm,總重7840kg。飛船的手動控制功能和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為航天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飛船由長征-2f運載火箭發射到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350千米、傾角42.4°初始軌道。實施變軌後,進入343km的圓軌道。飛船環繞地球14圈後在預定地區著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州五號飛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7·28唐山地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化大革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美援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

㈧ 中國大事記

遠古時期

約50萬年前,今天的北京地區已有人類活動,他們被稱為「北京人」。

約2萬年前,在原來「北京人」活動的地區,生活著與現代人更加接近的「山頂洞人」。

約5000年前,黃帝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約4000多年前,傳說中的堯、舜、禹部落聯盟時期。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約公元前2070年,啟建立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

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到殷,從此商朝又被稱為殷或殷商。

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被起義的國人趕走,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政,史稱

「共和行政」。這一年被稱為共和元年,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春秋時期(前770—前476)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中國歷史進入春秋時期。

公元前551年,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誕生。

戰國時期(前475—前221)

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在秦國變法。中國逐漸進入封建社會。

公元前316年,巴、蜀兩國被秦滅亡,巴蜀文明開始融入中華文明體系。

公元前260年,秦國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秦將白起坑殺趙軍40萬。此戰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朝(前221—前20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項羽大敗秦軍。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攻入咸陽,秦朝滅亡。

西漢(前202—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項羽,取得楚漢之爭的勝利,建立漢朝,史稱西漢。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於白登山,被迫實行和親政策。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率軍攻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率軍攻擊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與匈奴呼韓邪單於成婚。

東漢(25—220)

25年,西漢皇族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使中國的文字記錄方式逐漸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

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東漢王朝名存實亡。

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大戰,曹操取勝,逐漸控制北方。

208年,曹操大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展開決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

三國時期(220—280)

220年,曹丕稱帝,廢漢獻帝,建立魏國。

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

222年,孫權稱帝,建立吳國。

263年,魏軍攻破成都,蜀漢滅亡。

265年,司馬炎篡奪魏國皇位,建立晉朝,史稱西晉。

西晉(265—316)

280年,晉滅吳,中國出現了短暫的統一。

316年,匈奴攻陷長安,西晉滅亡。

東晉(317—420)

317年,西晉王室後裔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國號仍為晉,史稱東晉。

353年,王羲之寫就千古名篇《蘭亭序》。

383年,東晉與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在淝水決戰,東晉獲勝。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它確定了南北朝長期分裂的格局。

南北朝時期(420—589)

420年,劉裕取代東晉,建國號宋。南朝開始。

439年,北魏統一北方。

524年,雲岡石窟建成。

隋朝(581—618)

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

589年,隋滅南朝陳,統一全國。中國進入又一次大一統時期。

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至610年,大運河全線開通,北起涿郡,南到餘杭。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覆亡。

唐朝(618—907)

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

626年,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開創了唐朝前期的繁榮局面,史稱「貞觀之治」。

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首領松贊干布,促成了漢藏友好的開端。

690年,唐高宗的皇後武則天稱帝,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12年,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他使唐朝達到了鼎盛,史稱「開元盛世」。

755年,安史之亂開始,唐朝逐漸走向衰落。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

907年,朱溫廢唐朝皇帝,建國號梁,史稱後梁。五代開始。

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947年定國號為遼。

北宋(960—1127)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汴京。

979年,北宋消滅南方割據政權,基本統一全國。

1125年,在北方與北宋長期對峙的遼國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滅亡。

1127年,金軍攻陷汴京,虜走北宋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南宋(1127—1279)

1127年,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臨安重建宋朝,史稱南宋。

1142年,抗金名將岳飛被宋高宗和姦臣秦檜殺害。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被尊為成吉思汗。

元朝(1271—1368)

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國號為元,正式稱帝,次年定都大都(北京)。

1275年,馬可波羅到達大都,開始在元朝17年的旅居生活。

1279年,元朝消滅了南宋最後的殘余勢力,統一全國。

明朝(1368—1644)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同年,明軍攻佔大都,元朝結束。

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到達今東南亞和印度等地。

1420年,北京皇宮即故宮營建完成,次年明成祖下令正式遷都北京。

1433年,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於印度古里去世。

1561年,戚繼光在浙江台州大敗倭寇。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1625年遷都沈陽並開始建設沈陽故宮。

1630年,明崇禎帝中皇太極反間計,將名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後金國號為清。

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

清朝(1644—1911)

1644年,清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

1662年,鄭成功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侵佔的台灣。

1683年,清朝平定鄭氏政權控制的台灣,次年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強迫清朝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

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迫使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清朝結束。

中華民國(1911—1949)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24年,馮玉祥將溥儀趕出北京皇宮,次年成立故宮博物院。

1931年,日本關東軍在沈陽製造「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三省。

1937年,日軍在北京西郊的盧溝橋製造「七七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台灣回到祖國懷抱。

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推翻了國民黨政府的統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至今)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66年,由於錯誤地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中國進入十年內亂時期。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方針。

1997年,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1999年,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2008年,中國在北京舉辦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㈨ 新中國大事記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通過並頒布。
1966年5月,陳伯達為組長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立。
1976年1月8日,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同志逝世。
1976年9月9日,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同志逝世。
1976年10月6日,四人幫被粉碎。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同志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報告。
1992年10月,十四屆一中全會選舉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及其成員。

㈩ 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1950年發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78年改革開放。

1999年澳門回歸。

1997年香港回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國徽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 ,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首都北京,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0)新中國大事記擴展閱讀: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9月29日,會議通過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9月30日下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產生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其他56人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