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鎢礦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怎麼看 2025-08-27 05:42:22
根據同花順診股買股票 2025-08-27 05:38:36
後悔沒買小米股票 2025-08-27 04:50:07

鎢礦

發布時間: 2021-09-18 02:26:41

⑴ 鎢礦的介紹

鎢礦是指通過有關地質作用加以富集形成的鎢礦床。2016年1月,江西浮梁縣朱溪鎢礦查明333+334類三氧化鎢(WO3)資源量 286萬噸,再次刷新了鎢礦儲量的世界記錄,成為新的世界最大鎢礦。

⑵ 有哪位知道中國最大的鎢礦在什麼地方

大余縣是我國最大的鎢礦基地

大余縣位於江西省南部,贛江西源章水上游。面積1368平方公里,人口24.3萬。該縣歷史悠久,秦代屬南野縣地,隋屬南康縣,唐置大庾縣。宋後歷為南安軍、路、府治。1957年改為大余縣。因地處大庾嶺北麓而得名。大余縣鎢礦資源極富,素有「鎢都」之稱,是我國最大的鎢礦基地。

鎢,金屬元素,硬而脆的結晶,耐高溫,用途廣泛,是鋼鐵、電器、化工和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特別在近年來,鎢在尖端科技領域內更加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我國是鎢礦儲量和產量最多的國家,有「產鎢王國」之稱。據1977年有關資料證明,在世界鎢的儲量中,中國居首,約佔53.6%;加拿大第二,約佔12.1%;蘇聯第三,約佔8.9%。在鎢的全國儲量中,我國江西省又居全國各省之最,比我國華北、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區都多。而江西大余縣鎢的儲量不僅在江西省、全國躍居榜首,就是在世界上堪稱之冠。它的儲量佔全國的一半,佔世界近27%。在這里鎢礦經過長期風光,流水侵蝕,成為砂粒狀,與山坡及其周圍河床砂層溶為一體,幾乎遍地都是,就連當地鋪路、建房用的土,都可徑來煉鎢。境內的西華山等鎢礦是世界著名的鎢礦,可以露天開采。加之,在鎢礦帶周圍又有豐富的煤田和充沛的水力資源,為鎢礦提煉提供了便利的動力條件。我國所產的鎢礦砂,不僅滿足國內的需要,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出口國外。著名的贛州有色金屬冶煉廠生產的鎢精砂就有60%出口國際市場;贛州鎢鉬材料廠也是全國著名的鎢絲廠家之一,他們生產的APT產品、雙飛牌絞合鎢絲、鎢桿等產品,遠銷十來個國家和地區,絞合鎢絲、酸洗鎢條還榮獲國家優秀新產品證書和金質獎章,真不愧為我國最大的鎢礦基地。

大余縣由於歷史悠久,還有許多名勝和古跡,最著名的有素稱「嶺南第一關」的梅關、有歷史悠久的古驛道、有風景秀麗和古代騷人題刻雲集的梅山、有宋代的嘉佑寺塔、有聞名遐邇的唐建清修的丫山靈岩寺。還有1934年蘇區中央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北上後,陳毅同志率領留下的紅軍在梅嶺、油山、帽子峰一帶,堅持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的革命紀念地、烈士陵園、劉伯堅烈士墓等革命紀念地。

這里的傳統特產有「南安板鴨」,馳名中外,暢銷東南亞國家和港澳地區。

⑶ 鎢礦是什麼

  1. 鎢是屬於有色金屬,也是重要的戰略金屬。鎢在自然界中不是以單質出現的,它只存在於不同的化合物中,一般伴隨著花崗質岩漿的活動而形成。

  2. 經過冶煉後的鎢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熔點極高,硬度很大。鎢呈銀白色,熔點高達3400度,是熔點最高的金屬,密度為19.3克厘米3,是鋼的2.5倍。

  3. 工業用途中,最重要的兩種鎢礦是黑鎢礦 ((Fe,Mn)WO4),或者我們也稱它為鎢鐵礦-黑鎢礦和白鎢礦 (CaWO4),這也是兩種用來開采鎢的最常用的兩種礦物。

  4. 碳化鎢主要用於生產硬質合金,廣泛用於金屬切削加工工具、礦山及地質鑽頭鑲片、拉伸沖壓摸具、耐磨耐腐零件等。含鎢很高的合金,用於飛機和航天技術。

⑷ 鎢礦有多少含量就可以開采

鎢品位(WO3)大於0.5%稱為富礦。

中國鎢礦資源特點主要有:

一、儲量十分豐富,分布高度集中

我國已累計探明鎢儲量達600多萬t,而且還有很大的找礦潛力,資源前景甚為可觀。近20年來,在南嶺成礦區、東秦嶺成礦帶、西秦嶺-祁連山成礦帶的鎢和鎢多金屬成礦集中區里不斷發現大型、超大型礦床。尤其是在南嶺成礦區的湘南、贛南、粵北等生產礦山的深部及其外圍又勘查了一些大型、特大型礦床、礦段和礦體。

儲量和礦區分布高度集中,是中國鎢礦資源一大特點。鎢礦儲量主要集中分布於湖南、江西、河南、福建、廣西、廣東等6省區,合計佔全國鎢儲量的83.4%(其中湖南、江西、河南三省佔66.7%)。六省區的鎢礦區佔全國已探明有儲量礦區的71.4%(其中湖南、江西、河南三省佔47.2%,而且大型、超大型礦床主要分布在這三個省內)。

二、礦床類型較全,成礦作用多樣

目前,除現代熱泉沉積礦床和含鎢鹵水-蒸發岩礦床外,幾乎世界上所有已知鎢礦床成因類型在中國均有發現。按成礦溫度,有汽化高溫至低溫的熱液礦床;按成礦物質來源,有層源的層控鎢礦床與來自岩源的岩控鎢礦床以及多源復合礦床;按礦床產狀形態類型,有各種形式的脈型,整合於沉積建造的層型,沿花崗岩體與碳酸鹽質圍岩接觸帶產出的不規則帶型(夕卡岩),沿成礦花崗岩產狀形態產出的細脈-浸染岩體型等礦床;按礦物元素組合,有W-(Sn、Bi、Mo),W-Be,W-(Cu、Pb、Zn、Ag)、W-Nb-Ta,W-Au-Sb,W-Li,W-Cu-Fe,W-REE等礦床。由於中國鎢礦成礦作用多樣又普遍交替出現,因而不僅形成復雜多樣的礦床類型,而且常在同一礦田或礦床中,呈現多型礦床(礦體)共生的特點。此外,還有現代表生鎢礦床(氧化淋濾型、沖積砂礦型)。

三、礦床伴生組分多,綜合利用價值大

中國許多鎢礦床伴共生有益組分多達30多種。主要有錫、鉬、鉍、銅、鉛、鋅、金、銀等;其次為硫、鈹、鋰、鈮、鉭、稀土、鎘、銦、鎵、鈧、錸、砷、螢石等。在采選冶過程中綜合回收這些有益組分,不僅是合理開發利用好礦產資源,也是提高礦山開采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四、伴生在其他礦床中的鎢儲量可觀

全國伴生鎢儲量約占總儲量的25%,大部分隨主礦產開發而綜合回收。如雲南個舊錫礦,湖北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所屬銅礦山(如大冶龍角山、銅錄山、封山洞等),江西銅業公司所屬的銅礦山(如永平銅礦、東鄉銅礦、德興銅礦等)以及一些鉬礦山等,在選礦過程中均已綜合回收鎢精礦,成為礦山各種精礦產品之一。

五、富礦少,貧礦多,品位低

在保有儲量中,鎢品位(WO3)大於0.5%的僅佔20%(主要是石英脈型黑鎢礦);而在白鎢礦的工業儲量中,品位大於0.5%的僅佔2%左右。與國外相比,中國白鎢礦質量處於劣勢,而黑鎢礦品位富、礦床大、易采易選處於優勢。

六、開發利用以黑鎢礦為主,白鎢礦次之

黑鎢礦是中國長期以來的開采對象,但儲量組成卻是白鎢礦居多,黑鎢礦較少。據統計,截至1996年底鎢保有儲量529.08萬t,其中白鎢礦佔71.1%,黑鎢礦佔26.4%,混合鎢礦佔2.5%。白鎢礦雖然儲量多,但富礦少,品位低,難選礦石多,僅占鎢礦產量的10%左右;而黑鎢礦雖然儲量比白鎢礦少,但富礦多,且易采易選,占鎢礦產量的90%以上。近年來采選品位(WO3),1991~1996年坑采出礦品位為0.2%~0.32%,選礦原礦品位為0.26%~0.31%。目前,許多鎢礦山由於采選礦石品位低,采選成本高,因此致使礦山經濟效益差,是礦山目前虧損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⑸ 沙麥鎢礦

沙麥鎢礦床是20世紀70年代在中蒙邊境中段發現的一處典型的石英大脈型鎢礦床,1∶20萬區調報告稱之為烏蘇達音烏拉黑鎢礦床,礦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境內,北距中蒙邊境線40km,南距東烏珠穆沁旗51km,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6ང″,北緯45°58ད″,探明儲量2.27萬t,為一中型鎢礦床。大地構造位於南蒙古板塊南部,中晚古生代板塊俯沖帶北部的島弧帶上,並疊加有強烈的中生代中酸性岩漿活動。

(一)礦區地質

1.地層

礦區出露的地層均為鑽孔揭露,主要為上泥盆統安格爾音烏拉組淺變質岩和中-下侏羅統馬尼特廟群火山沉積岩(圖3-27),中-下侏羅統馬尼特廟群凝灰質砂泥岩曾遭受到輕微變質作用,由淺變質砂礫岩與碳質板岩互層組成,其底部不整合於上泥盆統安格爾音烏拉組淺變質岩之上,頂部被上侏羅統查干諾爾組流紋質凝灰岩不整合覆蓋。上泥盆統是礦體主要圍岩之一,其WO3含量為0.018%,可能在成礦過程中提供了成礦物質。另外古、新近系砂礫岩及第四系廣泛分布礦區。

2.構造

區域上,沙麥鎢礦位於查干敖包-東烏旗深斷裂北側的東烏旗構造-岩漿岩帶內。該帶主要由一系列侵入岩體和緊密線型褶皺以及與褶皺伴生的NE—NNE向壓性斷裂和NW向張性斷裂所組成,總體呈NE向延伸。區域內斷裂構造以NE向壓扭性斷裂最為發育,其次為NNE向壓性斷裂和NW向張性斷裂。

沙麥鎢礦位於NE向東烏旗復背斜軸部,因此礦區范圍內的構造形跡均屬於該復背斜。礦區地層褶皺構造形跡不是十分清晰,基本構造格架為多階段活動的NW、NE兩個方向的交叉斷裂。斷裂內多充填花崗質偉晶岩脈、花崗細晶岩脈和石英脈以及含礦石英和雲英岩脈等。按其形成先後次序主要有:①NE向張扭性斷裂;②NW向張扭性斷裂;③NE向壓扭性斷裂;④NW向壓扭性節理;⑤NW向張扭性大斷裂。其中⑤是復合改造了NW向壓扭性節理經過長期多階段發展演化形成的,是貫穿礦區的主幹斷裂,控制了沙麥鎢礦的主要礦體,NW向張扭性大斷裂還具有近等距斜列排布成5個斷裂帶,嚴格控制1#礦脈帶展布,斷裂帶在平面上及剖面上均為直線或若折線形舒緩波狀延伸,在延伸尖滅部分往往過渡為壓扭性節理。

圖3-27 沙麥鎢礦區地質簡圖(據胡朋,2005)

3.岩漿岩

礦區出露的岩漿岩為燕山期沙麥花崗岩體向東凸出的一部分。該岩體位於查干凹包-東烏旗斷裂北側,呈長方形沿中蒙邊境展布,總體走向NEE,規模較大,長約110km,寬度變化為20~80km。礦區內岩石類型較簡單,以中粒黑雲母花崗岩為主(圖3-27),其次為似斑狀黑雲母花崗岩。晚期脈岩有花崗偉晶岩,花崗細晶岩等。中粒黑雲母花崗岩、似斑狀黑雲母花崗岩及其晚期派生脈岩是礦體的主要圍岩,普遍發生自變質白雲母化。岩漿岩地球化學特徵與沙麥花崗岩基本一致,屬鋁過飽和系列,岩石高酸富鹼。據趙一嗚等(1997)研究,其黑雲母K-Ar同位年齡為115Ma,因此確定其形成於燕山期。

沙麥岩體具有富硅(SiO2為73.55%~76.10%)、鋁過飽和(Al2O3為12.86%~13.98%,A/NKC比值為1.08~1.40)、全鹼質含量中等(Na2O+K2O為6.46%~9.34%,A/NK值為1.17~1.52)和鐵鎂鈣鈦含量低的特點。岩體的稀土總量較高,輕稀土的分餾較重稀土明顯,銪虧損明顯。在微量元素方面,富Rb、Th、U,貧Ba、Sr、P、Ti,Rb/Sr比值為9.10~120.19,K/Rb比值為34.91~99.18,Nb/Ta比值為1.86~5.64),反映岩體經歷了高度的分異演化。岩石WO3豐度值遠遠高於維諾格拉夫花崗岩的理論值,WO3的較高濃度是成礦的有利物質基礎,表明岩體為沙麥鎢礦的礦源層,為沙麥鎢礦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成礦物質來源。

(二)礦床地質

1.礦脈和礦體特徵礦區內鎢礦脈密集成群分布,總體走向295°~307°,呈石英脈、雲英岩細脈和大脈型兩類平行排列。產出於沙麥岩體內部及其與圍岩的接觸帶中。迄今為止,礦區共發現和圈定含鎢石英脈350餘條,並形成5個脈帶。其中1#、2#、3#三條脈帶(圖3-27中q1,q2和q3)無論在鎢儲量上還是在產量上均佔主導地位。從空間分布特徵上看,這3條脈帶呈NW向分布,礦帶間距大體相等。大脈在平面走向延伸中常發生尖滅側現現象,剖面上,有從地面向下,由細脈或脈線漸變為大脈,再向下又漸變為細脈或脈線的特徵。單脈的形態較為簡單,在橫向及縱向均顯示出明顯的分帶。

(1)1號礦脈帶:包括4條大脈,其中1-1含鎢石英大脈分布於礦區中部,長約645m,平均厚度1.58m,最大傾斜延深265m,總體走向NW305°,傾向SW,傾角84°~87°。總體形態呈舒緩波狀弱折線自然延伸尖滅,局部地段具有分支復合現象,分支細脈與主礦體呈銳角相交。礦體平均品位(WO3)2.75%。1-2含鎢石英大脈與1-1含鎢石英大脈平行分布,產狀相同,脈長約549m,平均厚度2.86m,傾向延深大於200m,礦體平均品位(WO3)0.58%。1-17雲英岩型大脈產狀與1-1含鎢石英大脈相同,礦脈為扁豆狀,長約145m,傾向延深約215m,平均厚度11.06m,WO3平均品位為0.24%。1-24含鎢石英大脈分布於1-1含鎢石英大脈北東45m處,與1-1平行,為一盲礦體,長度大於120m,傾向延深大於136m,傾向NE,傾角84°,平均厚度0.58m,平均品位(WO3)為2.496%。

(2)2號礦脈帶:包括2條大脈,2-1含鎢石英脈位於1-1礦脈南西155m,長約475m,平均厚度0.92m,傾向NE,傾角82°~89°,最大傾斜延深240m,平均品位WO30.90%。礦體形態與1-1類似,亦呈舒緩波狀弱折線自然延伸尖滅脈體,脈體一側見銳角分支細脈。2-2含鎢石英脈為一盲礦體,長約168m,平均厚度0.97m,產狀與2-1相同,最大傾斜延深228m,平均品位(WO3)2.72%。

(3)3號礦脈帶:包括2條大脈,3-1含鎢石英大脈分布於1號礦脈帶北東134m處,長約290m,平均厚度0.33m,最大斜深123m,礦體品位變化較大,僅局部達到工業要求。總體走向為NW307°,傾向SW,傾角84°。礦體形態較復雜。3-5雲英岩型大脈產狀與3-1相同,脈體形態為扁豆狀,長約112m,平均厚度10.76m,延深約175m,平均品位(WO3)0.17%。

(4)4、5號礦脈帶:目前工程式控制製程度較低,且特徵與1、2、3號礦帶相似,此處不再贅述。

2.礦石類型及組分特徵

沙麥鎢礦床礦石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即石英脈型和雲英岩型,其中以前者質量較好,易於采選。石英脈型和雲英岩型礦石WO3含量均值分別為2.03%和0.48%,石英脈型礦石品位明顯高於雲英岩型礦石。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由黑鎢礦、白鎢礦和少量的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藍銅礦和褐鐵礦組成,脈石礦物主要由石英、白雲母、鐵白雲母、螢石以及少量的黑雲母、鉀長石、鈉長石、黃玉和電氣石等組成。石英脈型礦石主要由黑鎢礦和石英組成,伴生有白雲母、螢石和黃玉等,其中黑鎢礦呈自形—半自形晶在石英塊體中產出。雲英岩型礦石主要由黑鎢礦、石英、白雲母和螢石組成,其中黑鎢礦多呈不規則的細粒狀浸染分布於礦石中。

3.礦石結構構造

沙麥鎢礦礦石結構、構造類型比較復雜,反映了礦化過程中的脈動構造控制和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

礦石結構可分為結晶作用、交代作用和機械作用形成的,結晶作用包括偉晶粒狀結構、結晶結構。交代作用包括變晶結構、殘留結構、骸晶結構和交叉結構。機械作用形成的主要為壓碎結構。

礦石構造種類繁多,有塊狀構造、脈狀構造、斑塊狀構造、浸染狀構造、梳妝構造及晶洞構造、角礫狀構造、殘余構造等。

4.圍岩蝕變與礦化期次

礦區蝕變作用主要有鐵白雲母化、雲英岩化、硅化及黃鐵礦化,其中雲英岩化和硅化與鎢礦化具密切的空間分布關系。鏡下觀察顯示,沙麥花崗岩體具有強烈的鐵白雲母化,鐵白雲母化發生在微斜長石化之後,沿黑雲母,偶爾沿長石邊緣發生交代。雲英岩化總是沿著含礦石英脈的脈壁產出,從遠脈壁到近脈壁發育雲英岩化花崗岩-石英雲英岩-正常雲英岩-富雲母雲英岩的分帶序列。在部分雲英岩化花崗岩和雲英岩中,鎢的含量可達到工業品位,它們或成為獨立脈體,或為含鎢石英脈上、下盤圍岩。礦區雲英岩化又可分為2期。早期雲英岩呈深灰色,鱗片花崗變晶結構,主要由他形石英與鐵白雲母組成。這一期雲英岩常構成獨立礦脈或含鎢石英脈上、下盤的雲英岩型礦石;晚期雲英岩分布范圍有限,其岩性特徵為金黃色,黃綠色白雲母佔80%,黃玉佔15%,其他為少量石英,它們常以細脈的方式穿插早期雲英岩。沙麥鎢礦床的礦化可劃分為3個階段:硅酸鹽-螢石階段、黑鎢礦-石英階段(包括雲英岩化階段和含鎢石英脈形成階段)和硫化物階段。

5.礦化富集規律

多階段礦化作用是鎢礦化富集的重要形式之一,沙麥鎢礦的黑鎢礦結晶過程中的脈動構造的協同發展也是礦化富集因素之一,由於脈動構造不斷形成新斷裂,使先期晶出的硅酸鹽礦物及石英不斷發生不均勻破裂,為後期的黑鎢礦集結富集提供了有利空間,造成了鎢礦化的不均勻富集。具體表現有跳躍式、分段富集式和同步富集式3種。跳躍式表現為在礦脈走向上,品位變化非常劇烈,高品位具有間隔富集特點,高品位(1%~50.74%)出現間隔為2~7m。分段富集式表現為在含鎢石英脈的上下盤石英岩中的WO3品位分段富集與貧化,富礦段WO3品位較高,其上下盤石英岩也達0.1%~5.95%,貧礦段則低於邊界品位,工業礦化屬不連續。同步富集表現為同一礦脈中的WO3在含鎢石英脈中沿走向的富集部位與其上下盤雲英岩中的富集部位基本一致。

(三)成因分析

1.流體包裹體研究

對包裹體均一溫度及鹽度進行測定表明:含鎢石英脈中石英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為沙麥鎢礦中與黑鎢礦共生的一些透明礦物,如石英、螢石中都發育有流體包裹體,但石英中的包裹體相對較大且最為發育。對細粒黑雲母二長花崗岩雲英岩、含鎢石英大脈中的石英分別進行了流體包裹體研究(胡朋等,2005)。根據流體包裹體中所含相的類型和比例,可將石英中的原生流體包裹體劃分為4種類型(表3-16)。190.5~392.5℃,主要溫度范圍為260~320℃,在均一溫度直方圖中呈正態分布;雲英岩中石英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為145~371℃,主要溫度范圍集中於200~240℃和320~360℃兩個區間;細粒黑雲母二長花崗岩中石英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為194~320℃,主要溫度范圍集中於280~320℃。含鎢石英脈中流體包裹體鹽度值為1.4%~10.36%,主要集中在5.11%~8.81%之間;雲英岩中流體包裹體鹽度值變化為0.18%~12.62%,且可分為2個明顯的鹽度峰值區間,低鹽度區間為0.18%~2.57%,較高鹽度區間為7.17%~8.95%;細粒黑雲母二長花崗岩中流體包裹體鹽度值變化於6.01%~9.08%。沙麥鎢礦床液相包裹體氣相成分主要為H2O,同時常見CO2和CH4特徵峰的顯示;液相主要由H2O組成,偶見CO2特徵峰。流體包裹體和成分分析表明,沙麥鎢礦床成礦流體屬於中低鹽度的H2O-NaCl-CO2-CH4流體體系。

表3-16 沙麥鎢礦床各類岩(礦)石中石英流體包裹體特徵

(據胡朋等,2005)

由於石英包裹體中氣液兩相包裹體占絕大多數,因此可將上述流體體系近似看成H2O-NaCl體系,並根據相應的相圖估算流體密度和捕獲壓力。投點表明,含鎢石英脈中石英流體包裹體密度為0.767~0.865g/cm3。平均值為0.812g/cm3;流體壓力為51.3×105~83.2×105Pa,平均值為62.5×105Pa。雲英岩中石英流體包裹體密度為0.446~0.923g/cm3之間。平均值為0.858g/cm3;流體壓力為12.4.3×105~210.5×105Pa,平均值為34.6×105Pa。細粒黑雲母花崗岩中石英流體包裹體密度為0.748~0.830g/cm3。平均值為0.799g/cm3;流體壓力為45.5×105~105.1×105Pa,平均值為79.9×105Pa(聶鳳軍等,2007)。

2.H、O同位素組成

對沙麥鎢礦礦區的花崗岩、無礦石英脈、含鎢石英脈及含鎢雲英岩脈進行了氫、氧同位素測定,結果見表3-17。

表3-17 沙麥鎢礦床全岩及單礦物氫氧同位素組成

(據聶鳳軍等,2007)

由表中數據可知,2件花崗岩全岩具有較低的δ18O值,屬於Taylor(1968)的花崗質岩石氧同位素分類的正常δ18O值的低端(6.0‰~8.5‰);4件含鎢石英(雲英岩)脈中石英的δ18O值比較接近,為8.8‰~9.1‰,平均值為9.0‰;2件無礦石英脈中石英的δ18O值分別為7.6‰和6.9‰,略低於含鎢石英脈中的石英,兩者可能是同一花崗質岩漿不同演化階段的產物;兩者可能是同源花崗岩漿不同階段演化的產物。2件含鎢石英脈中黑鎢礦的氧同位素δ18O值為2.8‰和3.1‰,遠遠小於含鎢石英脈中石英的δ18O值。4件含鎢石英脈石英樣品中包裹體水的δD值為-102‰~-78‰,將表3-2中δ18O、δD數據投於關系圖中(圖3-28)。投影點均偏離原始岩漿水區域向雨水線一側遷移,同樣表明沙麥鎢礦床主成礦期成礦流體具有岩漿水和大氣降水的混合特徵。

綜合以上均一溫度和鹽度分析表明,沙麥鎢礦的各類石英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及鹽度均較高,同時石英岩流體包裹體還含有低鹽度峰度值區間。反映了沙麥鎢礦成礦流體具有溫度較高、中等鹽度的岩漿熱液和較冷的低鹽度流體混合的特徵。大量研究已經證實(Sun et al.,1987;華仁民,1994;張作衡等,2002;Lu et al.,2003),在與花崗岩類有關的稀有金屬礦床中,以上升的岩漿水為主的流體與以大氣降水為主的流體混合是引起W、Sn等金屬沉澱的有效機制之一。

圖3-28 沙麥鎢礦床主成礦期石英

綜合上述分析表明,沙麥鎢礦的形成與燕山期花崗岩有密切關系,岩漿活動不僅為礦床的形成提供大量成礦物質來源,而且提供了成礦熱液流體。因此沙麥鎢礦應屬與花崗岩有關的高溫石英脈型鎢礦床。

(四)控礦因素及找礦標志

我國的鎢資源量居世界首位,但鎢礦床主要集中於中國南方,而在北方產出較少。對華南鎢礦集中區的大量研究表明,鎢礦床的產出不僅與區域地質構造演化關系密切,更主要的是同區域成礦地球化學背景相關。位於本區的沙麥鎢礦床的發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亞造山帶內的某些地段具有鎢礦床產出的地球化學環境,初步研究表明,本區鎢礦床的地質和地球化學特徵與華南地區鎢礦床也有相似性。對該礦床的控礦因素和找礦標志進行總結,不僅可以豐富我國北方鎢礦床的研究內容,同時對相似地區的礦床勘查具有指導意義。

1.控礦因素

沙麥鎢礦的形成受限於區域上泥盆統地層、張扭性斷裂大帶及燕山期岩漿岩,主要控礦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地層:上泥盆統角岩作為礦體主要圍岩之一,其高WO3含量對沙麥鎢礦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控製作用。

(2)斷裂:礦區NW向張扭性大斷裂作為礦區的主幹斷裂,控制了沙麥鎢礦幾條礦脈帶,是礦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3)岩脈:與成礦有關的花崗岩主要為黑雲母花崗岩或鉀長花崗岩,位於石英脈上下盤的雲英岩脈也是礦區主要的礦體之一。因此雲英岩脈的產出也是控礦因素之一。

2.找礦標志

(1)岩漿岩標志:燕山晚期侵入的黑雲母花崗岩為成礦母岩,花崗岩已普遍自變質為鐵白雲母化,具有較高的WO3豐度值,岩體凸出部位為良好的找礦標志。

(2)地層標志:上泥盆統角岩伴隨黃鐵礦化、螢石化,含WO3較高。

(3)構造標志:礦體主要受NW向張扭性斷裂控制,礦脈成群成帶產出,斜列式排布,呈近等距離分布,沿其走向在外圍可能發現新礦體。

(4)圍岩蝕變標志:與礦化密切相關的雲英岩化、電氣石化是直接的找礦標志。

(5)含鎢石英細脈、雲英岩化帶是礦化標志,也是找礦標志。

⑹ 鎢礦的用途

鎢及其合金是現代工業、國防及高新技術應用中的極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廣泛應用於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車工業、電氣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等諸多領域。特別是含鎢高溫合金主要應用於燃氣輪機、火箭、導彈及核反應堆的部件,高比重鎢基合金則用於反坦克和反潛艇的穿甲彈頭。鎢精礦用於生產金屬鎢、碳化鎢、鎢合金及化合物。

鎢礦產工業要求,包括礦床邊界品位(WO3%)、工業品位(WO3%)、可采厚度(m)和夾石剔除厚度(m)。鎢礦床伴生有益組分通常有錫、鉬、鉍、銅、鉛、鋅、銻、金、銀、鈷、鈹、鋰、鈮、鉭、稀土、硫、磷、砷、壓電水晶、熔煉水晶、螢石等。其中,硫、磷、砷、鉬、鈣、錳、銅、錫、硅、鐵、銻、鉍、鉛、鋅等對鎢的冶煉工藝和鎢製品為有害雜質。

對各類鎢精礦產品所含的這些有害雜質,國家已制定行業標准,即GB2825-81。因此,這些有害組分,要經過選冶技術途徑富集綜合回收,變害為益,變廢為寶,綜合利用。

(6)鎢礦擴展閱讀:

鎢礦資源:

各國鎢的最終消費領域有所不同:用於硬質合金,45%~62%;高速鋼,21%~36%;切削產品,6%~15%;其他,4%~20%。據世界礦產資源年評,2002年,世界原生鎢需求量為37100噸,其中中國的供應量19000噸,約占需求總量的51%。再生鎢約占原生鎢的25%~30%。

2002年世界鎢精礦的產量為59100噸,其中中國產量49500噸,占總量的84%。供需基本平衡。2003年,世界鎢礦探明儲量為290萬噸。其中在中國180萬噸、加拿大26萬噸、俄羅斯25萬噸、美國14萬噸、玻利維亞5.3萬噸。探明的儲量基礎620萬噸(中國420萬噸、加拿大49萬噸、俄羅斯42萬噸、美國20多萬噸等)。

世界鎢資源量約675萬噸。世界上白鎢礦礦床,是重要的鎢礦類型,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50%,開采量約占總儲量的25%;黑鎢礦礦床,是開采生產的主要類型,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5%。中國是世界鎢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湖南(柿竹園)、江西(贛南等)和河南(欒川)等地。三省的鎢礦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67%。

⑺ 鎢礦干什麼用

鎢的用途:
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74,原子量183.84。鋼灰色或銀白色,硬度高,熔點高,常溫下不受空氣侵蝕;主要用途為製造燈絲和高速切削合金鋼、超硬模具,也用於光學儀器,化學儀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鎢儲藏國。鎢的用途十分廣泛,涉及礦山、冶金、機械、建築、交通、電子、化工、輕工、紡織、軍工、航天、科技、各個工業領域。
鎢的介紹:
是一種金屬元素。鎢的化學元素符號是W,原子序數是74,相對原子質量為183.85,原子半徑為137皮米,密度為19.35克/每立方厘米,屬於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二長周期)的VIB族。鎢在自然界主要呈六價陽離子,其離子半徑為0.68×10-10m。由於W6+離子 半徑小,電價高,極化能力強,易形成絡陰離子,因此鎢主要以絡陰離子形式[WO4]2-,與溶液中的Fe2+、Mn2+、Ca2+等陽離子結合形成黑鎢礦或白鎢礦沉澱。經過冶煉後的鎢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熔點極高,硬度很大,蒸氣壓很低,蒸發速度也較小,化學性質也比較穩定。

⑻ 鎢礦是什麼有多值錢

滿意答案Memory丶昔日7級2011-09-22黑鎢礦是提煉鎢的最主要礦石,它也叫鎢錳鐵礦。由於含有不同比例的鐵鎢酸鹽和錳鎢酸鹽,所以如果含鐵量高一些就叫鎢鐵礦,含錳多一些就叫鎢錳礦。黑鎢礦為褐色至黑色,具有金屬或半金屬光澤。一般它與錫礦石同產於花崗岩和石英礦中。中國江西南部、湖南東部、廣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黑鎢礦產區。 黑鎢礦產於高溫熱液石英脈中。中國贛南、湘東、粵北一帶是世界著名的黑鎢礦產區。其他主要產地有俄羅斯西伯利亞、緬甸、泰國、澳大利亞、玻利維亞等地。黑鎢礦是煉鎢的最主要的礦物原料。 高科機械供應濕式永磁筒式磁選機是黑鎢礦選礦廠普遍使用的一種磁選機,濕式磁選機適用於選別強磁性礦物。濕式永磁筒式磁選機按照槽體結構分為順流式、逆流式 、半逆流式三種。 濕式永磁筒式磁選機在磁選廠除作為選別設備之外,近年來還用作過濾前的濃縮設備,以取代磁力脫水槽。鎢礦,中國稀缺。稀缺程度超過鉀肥,很值錢

⑼ 鎢礦只有中國有嗎

中國是世界上鎢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礦產地有252處,分布於23個省(區)。
就省(區)來看,以湖南(白鎢礦為主)、江西(黑鎢礦為主)為多,儲量分別佔全國總儲量的33.8%和20.7%;
河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