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亞特蘭蒂斯之王
擴展閱讀
股票估值高適合買 2025-08-18 22:44:20

亞特蘭蒂斯之王

發布時間: 2021-09-29 10:05:41

1. 亞特蘭蒂斯簡介(越詳細越好)

亞特蘭蒂斯(Atlantis,Ατλαντι?),又譯阿特蘭蒂斯,在梵蒂岡城國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岡城國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眾國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過類似的敘述:「地球上曾先後出現過四代人類。第一代人類是一代巨人,他們毀滅於飢餓。第二代人類毀滅於巨大的火災。第三代人類就是猿人,他們毀滅於自相殘殺。後來又出現了第四代人類,即處於「太陽與水」階段的人類,處於這一階段的人類文明毀滅於巨浪滔天的大洪災。在梵蒂岡圖書館中迄今保存的另一批古代手稿中,對大洪水之前曾存在的人類文明也有所談及。[編輯本段]亞特蘭蒂斯的社會構成和公共設施 柏拉圖描述的亞特蘭蒂斯很神奇:全島是幾個呈同心圓的陸地,被環狀的運河分隔開。那裡的人們有很高的智商,精通哲學、科技和藝術。但不知道是一場什麼大災難,竟然使一塊大陸一夜之間沉入海底。有專家推斷:或許那正說明亞特蘭蒂斯只不過是個小島。也有人講,亞特蘭蒂斯是人們記憶中的上古文明的殘留蹤影。
亞特蘭蒂斯的文明十分發達,其社會已經有了明確的階級劃分;人口大約有1200萬;農業的分工也很細致,適宜的氣候使其可以每年收獲兩次;有了系統的文字;已經開始使用貴金屬和合金;遠洋貿易也繁榮至極。
此外,他們還擁有大量的公用建築,像波塞冬神殿、寺廟、圓形劇場、競技場、公共浴池等。他們的軍事組織也極為嚴密,國土被分為9萬個軍事區域,每個區域設一名指揮官,負責調度12名戰士、兩匹戰馬、一輛戰車以及所需要的一切供給。 [編輯本段]海神的傳說 沒有任何事情能像亞特蘭蒂斯大陸之謎那樣長久地挑起人們的幻想。自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首次將此大陸向外介紹以來,人類就被那謎樣的大陸所迷住了。
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描繪了亞特蘭蒂斯的全貌。柏拉圖將希臘賢人之一梭從埃及祭司那裡所聽到之事寫成了故事介紹給世人。
在這個故事中,柏拉圖說,亞特蘭提斯是希臘神話中海神波塞冬的廣大島嶼。這座島嶼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頓的5對雙生子共同統治。而長子亞特蘭斯,當然也就是以盟主的身份成為王中之王了。而這座島嶼也以第一代國王亞特蘭斯之名,被稱為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島位於「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羅陀海峽)的外側,亦即有「真正的海」之意的大西洋中心左右的地方,其面積則比北非和小亞細亞合起來還更寬廣。至於其強大的權力則並不僅限於周邊的大西洋諸島,而是遠達歐洲、非洲及美洲。
亞特蘭蒂斯在其特有的體制下保持著繁榮與富裕,且居住於此的人民也很溫和、賢明,不會沉溺於巨富,凡事以德為尊。可是,隨著時光的逝去,世代的更替,這些崇高的思想也日漸淡薄,終於有一天,軍隊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侵略他國了。
勇敢地抵抗亞特蘭提斯進攻的是古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戰後,擊退亞特蘭提斯軍,保衛了自由。但未知的悲慘命運卻立即發生了。
因為當時爆發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軍隊僅僅在「悲慘的一晝夜」間就陷入地下,而亞特蘭蒂斯島也沉沒於海中,從地上消失了。這是發生於距今12000年前的事。
柏拉圖做此記述以後,理想之都亞特蘭蒂斯就成了眾人所嚮往之地。尤其是當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就更加加深了柏拉圖所記述之事的可信度。因為在「真正的海」的對面,果真是有「真正的大陸」。許多進入美洲大陸探險的探險家認為,在那裡所看到的就是亞特蘭蒂斯。
柏拉圖的亞特蘭蒂斯預言與埃德加·凱西的預言有些細節非常一致,但也有相異之處。特別是有關亞特蘭蒂斯的滅亡有很明顯的不同。柏拉圖認為,亞特蘭蒂斯的滅亡是在「一日及悲慘的一夜」發生的;而凱西卻認為亞特蘭蒂斯的滅亡是經過前後三次(從時間上來說是公元前50000年至10000年間)大激變所造成的。首先,在公元前50000年時發生了最初的異變。雖失去了大陸的一部分,但還持續著亞特蘭蒂斯的繁榮文明。接著是在公元前15650年所發生的第二次異變。這時大陸被分成數座巨島,人民紛紛遠走他鄉。
在公元前10000年,最後的異變發生了。以超文明為譽的亞特蘭蒂斯,終於經不起如此大的激變而消失了。但是,在第一次、第二次激變後的移民及逃過最後異變大難的亞特蘭蒂斯人,卻廣布在世界各地。亞特蘭蒂斯超文明的遺產渡過了遠海,促使了埃及文明和瑪雅文明的興盛。 [編輯本段]大西國的地理位置之爭 前面說過,大西國,也就是亞特蘭蒂斯,是一塊島嶼。最先提到亞特蘭蒂斯的柏拉圖對它的敘述可以歸納為這樣幾句話:
在昔日被人稱為「海格力斯擎天柱」的直布羅陀海峽的海面上,即在西班牙和摩洛哥海岸之間,橫展著一塊陸地,叫做亞特蘭蒂斯。它由一個大島和一系列小島組成。亞特蘭蒂斯人把首都設在陸地的東南海岸波塞多尼亞,那裡有為該國締造者建立的寺院、王宮、壯麗的建築物。
從柏拉圖以後,有關大西國的書數以千計,其中大部分純屬空論。不過,有一些書籍是有科學根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真正的科學發現使大西國這塊消失了的陸地逐漸擺脫了神話的色彩,成了歷史中更引人入勝的事實。
立志探索大西國奧秘的嚴肅的研究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同大西國的地理位置有關。1675年,瑞典人魯布德克認為這個被水淹沒的陸地就在他的國家裡。另有一些人說它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的位置上。德國人博克認為南非一帶是大西國的地方,而法國人德利爾·德薩爾則提出高加索就是從前的大西國。後來,177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成為巴黎市長的巴伊曾斷言,大西國在現在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
1855年,雅克布·克魯格自認為解決了這個問題,說大西國就是北美洲。然而這種觀點遭到貝利烏的反對,後者在1874年發表的著作《大西國人》中說,大西國這塊陸地的位置應該在目前的北非這個地方。他的這個觀點受到了大家的重視,於1893年被德國人克內泰爾多次援引,並得到了他的發展。後來,這一觀點還啟發了皮埃爾·伯努瓦,給了他寫出《大西國》這部著名小說的靈感。到了1926年,博查特說得更為確切,說大西國就在突尼西亞的鹽湖地帶。他的說法博得了阿爾貝特·赫爾曼的支持,此人於1927年說,博查特的假設使他完全信服。1929年,巴托利和拉特埃宣布說,大西國不在別的什麼地方,就是希臘共和國!還有一些理論認為大西國在西班牙南部,在非洲西海岸,在西爾特,在大洋洲,甚至有人還說在南太平洋……
這最後一種假設是1946年由伯德探險隊的考古學家們提出來的,他們在南美洲的西邊太平洋底發現了一片陸地。可50年代初,一位名叫於爾根·施帕努特的年輕牧師聲稱,他在赫爾戈蘭島附近北海水域發現了消失陸地的遺跡。
若相信柏拉圖的記述,那麼大西國應該是沉沒於直布羅陀海峽的外側,亦即這座夢幻中的大陸是沉入大西洋。可是,若無視柏拉圖的記述的話,那麼大西國應該也有可能處於大西洋以外的地域。有人統計過,那大概有1700餘處。而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地中海的克里特島和愛琴海的桑多里尼島。
1900年,英國的考古學家亞瑟·艾邦斯,在荷馬視為豐饒島嶼的克里特島上著手挖掘,而他們果真也挖掘到與猜想相符的米諾亞王大宮殿。
這座宮殿面積為4000平方公尺,是棟3層樓的建築物。內部除了有石柱支撐的天花板和樓梯之外,還有巨大的武器庫、戰車庫、糧食倉庫、國王的寶車,及塞滿了記載著文字的粘土板的古文室等等。極富變化的各個大廳中都用壁畫、彩色的浮雕裝飾著。毫無疑問,這里就是米諾亞文明的中心地。
可是,克里特島雖被岩石所埋沒,但並未沉沒於海中。1967年,希臘共和國考古學家史匹利頓·馬利那托斯挖掘出了可解決此矛盾現象的新遺跡。那就是位於克里特島往北約120公里處的桑多里尼島。
雖然今天的桑多里尼島只不過是個由3座小島所組成的火山島,可是在以前它是個直徑達18公里以上的圓形島嶼。原來的桑多里尼島因公元前1490年左右火山的一場大爆發,使得島的中央部位炸毀,所以才變成今日的3座小島。從厚達50公尺以上的火山灰下所發現的亞克若提利遺跡,確實與克里特島相同,全都有雄偉壯觀的石造建築物、壁畫、壺等等,而且也殘留著米諾亞文明的痕跡。可是,它是否就是大西國,卻還有許多值得爭議之處。

現代科學發現,在大洪災之前,地球上或許真地存在過一片大陸,這片大陸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災難中,這片大陸沉沒在大西洋中。而近一個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遺跡,似乎在印證著這個假說。在民間的說法中,人們把這片陸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著史前文明的那個國度叫做「大西國」。其實,科學界早就給這片神秘消失的大陸命名了,那就是沿用了柏拉圖提出的名字:亞特蘭蒂斯。 [編輯本段]柏拉圖書中記載在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描述中亞特蘭蒂斯是一個美麗、技術先進的島嶼,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70年。他在書中寫道:亞特蘭蒂斯不僅有華麗的宮殿和神廟,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壇。 柏拉圖在描述中說,亞特蘭蒂斯人擁有的財富多得無法想像。亞特蘭蒂斯人最初誠實善良,具有超凡脫俗的智慧,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亞特蘭蒂斯人的野心開始膨脹,他們開始派出軍隊,征服周邊的國家。
他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腐化,無休止的極盡奢華和道德淪喪,終於激怒了眾神,於是,眾神之王宙斯一夜之間將地震和洪水降臨在大西島上,亞特蘭蒂斯最終被大海吞沒,從此消失在深不可測的大海之中。
柏拉圖描繪的理想國:亞特蘭蒂斯古大陸
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記錄著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亞斯所敘述的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柯里西亞斯是蘇格拉底的門生,他曾在對話中三次強調亞特蘭蒂斯的真實性。柯里西亞斯說,故事是他的曾祖父從一位希臘詩人索倫(Solon約639-559BC)那兒聽到的。索倫是古希臘七聖人中最睿智的,索倫在一次埃及之旅時,從埃及老祭師處聽到亞特蘭蒂斯之說。對話錄中的記載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以驚異文明自誇的巨大大陸。大陸上出產無數的黃金與白銀,所有宮殿都由黃金牆根及白銀牆壁的圍牆所圍繞。宮內牆壁也鑲滿黃金,金碧輝煌。在那裡,文明的發展程度令人難以想像。有設備完善的港埠及船隻,還有能夠載人飛翔的物體。它的勢力不只局限於歐洲,還遠及非洲大陸。上面這幅壁畫發現於阿克羅提里城中。這座城在3500年前因聖多里尼火山爆發而遭埋沒,於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來,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貿易的船隊。在一次大地震之後,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隨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柏拉圖在二千年前述說的這個島嶼,令許多人為之嚮往,但沒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亞特蘭蒂斯確實存在過。因為亞特蘭蒂斯消失在一場火山爆發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後,亞特蘭蒂斯在頃刻之間便永遠沉入了海底。根據柏拉圖的記述,由於亞特蘭蒂斯的文明程度極高,國勢富強,漸漸社會開始腐化,貪財好富,利慾熏心。遂發動征服世界的戰爭。但遇到強悍的雅典士兵便吃了敗仗。亞特蘭蒂斯這種背棄上帝眷顧的行為,導致天神震怒,因而喚起大自然的力量,消滅了這個罪惡之島。
亞特蘭蒂斯在希臘神話中是海神波塞東統治的一座廣大島嶼。
希臘神話中說,這座島嶼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東的5對雙生子共同統治。長男亞特蘭斯以盟主的身份成為王中之王。因此這座廣大島嶼被命名為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位於「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羅陀海峽)外的大西洋中,面積比北非和小亞細亞合起來還更寬廣。其強大的權力則不僅限於周邊的大西洋諸島,還遠達歐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陸)。
亞特蘭蒂斯島的海岸險峻,中央部位卻有寬闊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處是首都波塞多尼亞。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華,其市中心有王宮和奉祀守護神波塞冬的壯麗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亞的四周還建有三層的環狀運河。最外側的運河寬500米,可通行大型船隻,這些運河都以寬100米的水陸和外海銜接。
神殿是以黃金、白銀、象牙或如火焰般閃閃發光、名為「歐立哈坎」的金屬裝飾。島上的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而壯觀。
環狀都市外有寬廣的平原,四周為深30米、寬180米、全長達1800公里的溝渠所環繞,內側的運河,則以每18公里縱橫交錯的方式圍繞著,就好象是棋盤的格子一樣的整齊方正。人們就用此水種植穀物和蔬菜,並用運河將產品搬運到消費地區。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處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著許多居民,從世界各地前來的船隻和商人絡繹不絕地往返於3座巨大港口之間,港口一帶因此而晝夜喧囂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個地區,每個地區設有一位指揮官。這位指揮官擔負著調度一輛戰車費用的六分之一、馬2匹、騎兵2名、輕戰車1台、步兵和駕駛者各一名的義務。除此之外,還能調度12名戰斗員和4名水兵。若將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麼亞特蘭蒂斯就能隨時擁有120萬兵員的強大戰鬥力了。
擁有強大國力的亞特蘭蒂斯,終於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侵略別國了。
勇敢地抵抗亞特蘭蒂斯進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戰後,終於擊退了亞特蘭蒂斯軍隊,保障了國家獨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慘命運立即發生了。
因為當時爆發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軍隊僅僅在「悲慘的一晝夜」間就陷入地中,而亞特蘭蒂斯也陷沒於海中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這是發生於距今12000年前的事。
這就是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所描繪的亞特蘭蒂斯的全貌。這就是柏拉圖將希臘賢人之一的梭羅從埃及祭司那裡聽來的故事,寫到自己的書里介紹給世人的。 [編輯本段]亞特蘭蒂斯的城市構造亞特蘭蒂斯的建築成同心圓狀,互相用艦只分隔開。隨著越來越深入,身份限制也越嚴格。
在圓環內圈是最重要的廟宇和保留地。城市的建築美妙地讓人感受到了音樂的韻味。鍍金的圓屋頂,由於風力和溫度的不同,會發出和諧的聲音。通常是三個音節。對於亞特蘭蒂斯來說,三是它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線條會重復三次,建築群由三組類似的建築組成,三個金字塔組成的塔群。城市的每一層的街道都呈對角線分布,從海濱一角到另一角,在地下還有很多錯綜復雜的地下長廊。
亞特蘭蒂斯(亦名大西洲、阿特蘭提斯)首府是波賽多尼亞(亦名海神市)。可以說它代表了大西洲的精粹, 是文化,藝術和工藝水平的集合體現。這是一座紀念碑樣的城市,是其他國家的典範,是顯示亞特蘭蒂斯的偉大所在。
亞特蘭蒂斯的綜覽。是傳說中的這個城市的經典模式,由一系列浮於海上的同心圓連接成。可以看到,它是如何一層層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的。中心部分是大本營,直徑接近2.5公里。
接兩個同心圓層的海洋通道的景觀,從城市內部朝外看去,可以看到城市的另一層。亞特蘭蒂斯的內海區域。而右邊有座燈塔。兩座金屬雕塑支撐著巨大的燈。背景是天空中的三輛飛車。中心城市的一些庄嚴建築。階梯的最高處,雕塑頭上的翅膀顯而易見。在亞特蘭蒂斯的藝術中那代表了生生不息。城市的整體設計極盡可能的體現了各種藝術的巔峰。階梯通向一座綜合院校。
金子是最常用的建築材料。城市中心最輝煌的建築有天文意義。那些金碧輝煌的建築在風中會發出和諧的音調。城市的中心地帶。鍍金的音樂圓頂是天象館和其他一些公眾建築。並非所有人都有權進入中心城市到處布滿了巨大的山洞。這是支撐的柱子。仔細看可以看到緊貼入口是金牛座的標志,以及男人和公牛。
這塊祖母綠被精細的雕刻成透明,城市的主要法典寫在上面。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和土語。祖母綠被安放在一個地下房間嚴密看守著,那是亞特蘭蒂斯最神聖的地方。
離開城市不遠的山谷中掩埋著亞特蘭蒂斯的國王。這是個很深的山谷,專用作墓地。那些墓碑上記錄了人的一生。在這里,不僅埋葬著官員也有藝術家。山谷在山的上面,還有很多已經絕種史前動物。 [編輯本段]亞特蘭蒂斯傳說傳說中,創建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在一個小島上,有位父母雙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這位少女並生了五對雙胞胎,於是波塞冬將整座島劃分為十個區,分別讓給十個兒子來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因為這個長子叫做「亞特拉斯」(Atlas),因此稱該國為「亞特蘭蒂斯」王國。
大陸中央的衛城中,有獻給波塞冬和其妻的廟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這個神殿內部以金、銀、黃銅和象牙裝飾著。亞特蘭蒂斯的海岸設有造船廠,船塢內擠滿著三段槳的軍艦,碼頭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亞特蘭蒂斯王國十分富強,除了島嶼本身物產豐富外,來自埃及、敘利亞等地中海國家的貢品也不斷。
十位國王分別在自己的領土握有絕對的權力,各自採行不同的國家組織,彼此間為了保持溝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齊聚一堂,討論彼此的關系及其統治權力,當協議成立後就割斷飼於波塞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寫下決議條文,以增添決議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性。
十位國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國家也都很富強。不幸的是,這些國家不久以後便開始出現腐化現象。眾神之首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墮落,引發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

2. 亞特蘭蒂斯之謎

傳說中,創建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在一個小島上,有位父母雙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這位少女並生了五對雙胞胎,於是波塞冬將整座島劃分為十個區,分別讓給十個兒子來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因為這個長子叫做「亞特拉斯」(Atlas),因此稱該國為「亞特蘭蒂斯」王國。
大陸中央的衛城中,有獻給波塞冬和其妻的廟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這個神殿內部以金、銀、黃銅和象牙裝飾著。亞特蘭蒂斯的海岸設有造船廠,船塢內擠滿著三段槳的軍艦,碼頭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亞特蘭蒂斯王國十分富強,除了島嶼本身物產豐富外,來自埃及、敘利亞等地中海國家的貢品也不斷。
十位國王分別在自己的領土握有絕對的權力,各自採行不同的國家組織,彼此間為了保持溝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齊聚一堂,討論彼此的關系及其統治權力,當協議成立後就割斷飼於波塞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寫下決議條文,以增添決議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性。
十位國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國家也都很富強。不幸的是,這些國家不久以後便開始出現腐化現象。眾神之首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墮落,引發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證明.,亞特蘭蒂斯真的存在過在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描述中亞特蘭蒂斯是一個美麗、技術先進的島嶼,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70年。他在書中寫道:亞特蘭蒂斯不僅有華麗的宮殿和神廟,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壇。柏拉圖在描述中說,亞特蘭蒂斯人擁有的財富多得無法想像。亞特蘭蒂斯人最初誠實善良,具有超凡脫俗的智慧,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亞特蘭蒂斯人的野心開始膨脹,他們開始派出軍隊,征服周邊的國家。
他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腐化,無休止的極盡奢華和道德淪喪,終於激怒了眾神,於是,眾神之王宙斯一夜之間將地震和洪水降臨在大西島上,亞特蘭蒂斯最終被大海吞沒,從此消失在深不可測的大海之中。
柏拉圖描繪的理想國:亞特蘭蒂斯古大陸
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記錄著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亞斯所敘述的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柯里西亞斯是蘇格拉底的門生,他曾在對話中三次強調亞特蘭蒂斯的真實性。柯里西亞斯說,故事是他的曾祖父從一位希臘詩人索倫(Solon約639-559BC)那兒聽到的。索倫是古希臘七聖人中最睿智的,索倫在一次埃及之旅時,從埃及老祭師處聽到亞特蘭蒂斯之說。對話錄中的記載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以驚異文明自誇的巨大大陸。大陸上出產無數的黃金與白銀,所有宮殿都由黃金牆根及白銀牆壁的圍牆所圍繞。宮內牆壁也鑲滿黃金,金碧輝煌。在那裡,文明的發展程度令人難以想像。有設備完善的港埠及船隻,還有能夠載人飛翔的物體。它的勢力不只局限於歐洲,還遠及非洲大陸。上面這幅壁畫發現於阿克羅提里城中。這座城在3500年前因聖多里尼火山爆發而遭埋沒,於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來,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貿易的船隊。在一次大地震之後,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隨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柏拉圖在二千年前述說的這個島嶼,令許多人為之嚮往,但沒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亞特蘭蒂斯確實存在過。因為亞特蘭蒂斯消失在一場火山爆發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後,亞特蘭蒂斯在頃刻之間便永遠沉入了海底。根據柏拉圖的記述,由於亞特蘭蒂斯的文明程度極高,國勢富強,漸漸社會開始腐化,貪財好富,利慾熏心。遂發動征服世界的戰爭。但遇到強悍的雅典士兵便吃了敗仗。亞特蘭蒂斯這種背棄上帝眷顧的行為,導致天神震怒,因而喚起大自然的力量,消滅了這個罪惡之島。
亞特蘭蒂斯在希臘神話中是海神波塞冬統治的一座廣大島嶼。
希臘神話中說,這座島嶼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東的5對雙生子共同統治。長男亞特蘭斯以盟主的身份成為王中之王。因此這座廣大島嶼被命名為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位於「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羅陀海峽)外的大西洋中,面積比北非和小亞細亞合起來還更寬廣。其強大的權力則不僅限於周邊的大西洋諸島,還遠達歐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陸)。
亞特蘭蒂斯島的海岸險峻,中央部位卻有寬闊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處是首都波塞多尼亞。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華,其市中心有王宮和奉祀守護神波塞冬的壯麗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亞的四周還建有三層的環狀運河。最外側的運河寬500米,可通行大型船隻,這些運河都以寬100米的水陸和外海銜接。
神殿是以黃金、白銀、象牙或如火焰般閃閃發光、名為「歐立哈坎」的金屬裝飾。島上的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而壯觀。
環狀都市外有寬廣的平原,四周為深30米、寬180米、全長達1800公里的溝渠所環繞,內側的運河,則以每18公里縱橫交錯的方式圍繞著,就好象是棋盤的格子一樣的整齊方正。人們就用此水種植穀物和蔬菜,並用運河將產品搬運到消費地區。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處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著許多居民,從世界各地前來的船隻和商人絡繹不絕地往返於3座巨大港口之間,港口一帶因此而晝夜喧囂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個地區,每個地區設有一位指揮官。這位指揮官擔負著調度一輛戰車費用的六分之一、馬2匹、騎兵2名、輕戰車1台、步兵和駕駛者各一名的義務。除此之外,還能調度12名戰斗員和4名水兵。若將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麼亞特蘭蒂斯就能隨時擁有120萬兵員的強大戰鬥力了。
擁有強大國力的亞特蘭蒂斯,終於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侵略別國了。
勇敢地抵抗亞特蘭蒂斯進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戰後,終於擊退了亞特蘭蒂斯軍隊,保障了國家獨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慘命運立即發生了。
因為當時爆發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軍隊僅僅在「悲慘的一晝夜」間就陷入地中,而亞特蘭蒂斯也陷沒於海中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這是發生於距今12000年前的事。
這就是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所描繪的亞特蘭蒂斯的全貌。這就是柏拉圖將希臘賢人之一的梭羅從埃及祭司那裡聽來的故事,寫到自己的書里介紹給世人的。

3. 亞特蘭蒂斯之王幾個女主

網友幾個女主角,我感覺這個女主角是有兩個的,因為他是一個主角,一個俯角,但是都是非常重要的戲

4. 我想知道關於亞特蘭蒂斯的由來和傳說

牆根及白銀牆壁的圍牆所圍繞。宮內牆壁也鑲滿黃金,金碧輝煌。在那裡,文明的發展成度另人難以想像。有

5. 亞特蘭蒂斯的最高統治者是誰

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記錄著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亞斯所敘述的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柯里西亞斯是蘇格拉底的門生,他曾在對話中三次強調亞特蘭蒂斯的真實性。柯里西亞斯說,故事是他的曾祖父從一位希臘詩人索倫(Solon約639-559BC)那兒聽到的。索倫是古希臘七聖人中最睿智的,索倫在一次埃及之旅時,從埃及老祭師處聽到亞特蘭蒂斯之說。對話錄中的記載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以驚異文明自誇的巨大大陸。大陸上出產無數的黃金與白銀,所有宮殿都由黃金牆根及白銀牆壁的圍牆所圍繞。宮內牆壁也鑲滿黃金,金碧輝煌。在那裡,文明的發展程度令人難以想像。有設備完善的港埠及船隻,還有能夠載人飛翔的物體。它的勢力不只局限於歐洲,還遠及非洲大陸。上面這幅壁畫發現於阿克羅提里城中。這座城在3500年前因聖多里尼火山爆發而遭埋沒,於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來,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貿易的船隊。在一次大地震之後,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隨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柏拉圖在二千年前述說的這個島嶼,令許多人為之嚮往,但沒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亞特蘭蒂斯確實存在過。因為亞特蘭蒂斯消失在一場火山爆發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後,亞特蘭蒂斯在頃刻之間便永遠沉入了海底。根據柏拉圖的記述,由於亞特蘭蒂斯的文明程度極高,國勢富強,漸漸社會開始腐化,貪財好富,利慾熏心。遂發動征服世界的戰爭。但遇到強悍的雅典士兵便吃了敗仗。亞特蘭蒂斯這種背棄上帝眷顧的行為,導致天神震怒,因而喚起大自然的力量,消滅了這個罪惡之島。
亞特蘭蒂斯在希臘神話中是海神波塞東統治的一座廣大島嶼。
希臘神話中說,這座島嶼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東的5對雙生子共同統治。長男亞特蘭斯以盟主的身份成為王中之王。因此這座廣大島嶼被命名為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位於「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羅陀海峽)外的大西洋中,面積比北非和小亞細亞合起來還更寬廣。其強大的權力則不僅限於周邊的大西洋諸島,還遠達歐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陸)。
亞特蘭蒂斯島的海岸險峻,中央部位卻有寬闊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處是首都波塞多尼亞。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華,其市中心有王宮和奉祀守護神波塞冬的壯麗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亞的四周還建有三層的環狀運河。最外側的運河寬500米,可通行大型船隻,這些運河都以寬100米的水陸和外海銜接。
神殿是以黃金、白銀、象牙或如火焰般閃閃發光、名為「歐立哈坎」的金屬裝飾。島上的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而壯觀。
環狀都市外有寬廣的平原,四周為深30米、寬180米、全長達1800公里的溝渠所環繞,內側的運河,則以每18公里縱橫交錯的方式圍繞著,就好象是棋盤的格子一樣的整齊方正。人們就用此水種植穀物和蔬菜,並用運河將產品搬運到消費地區。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處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著許多居民,從世界各地前來的船隻和商人絡繹不絕地往返於3座巨大港口之間,港口一帶因此而晝夜喧囂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個地區,每個地區設有一位指揮官。這位指揮官擔負著調度一輛戰車費用的六分之一、馬2匹、騎兵2名、輕戰車1台、步兵和駕駛者各一名的義務。除此之外,還能調度12名戰斗員和4名水兵。若將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麼亞特蘭蒂斯就能隨時擁有120萬兵員的強大戰鬥力了。
擁有強大國力的亞特蘭蒂斯,終於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侵略別國了。
勇敢地抵抗亞特蘭蒂斯進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戰後,終於擊退了亞特蘭蒂斯軍隊,保障了國家獨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慘命運立即發生了。
因為當時爆發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軍隊僅僅在「悲慘的一晝夜」間就陷入地中,而亞特蘭蒂斯也陷沒於海中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這是發生於距今12000年前的事。
這就是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所描繪的亞特蘭蒂斯的全貌。這就是柏拉圖將希臘賢人之一的梭羅從埃及祭司那裡聽來的故事,寫到自己的書里介紹給世人的。

6. 亞特蘭蒂斯到底是個傳說還是事實

亞特蘭蒂斯[1](Atlantis, Ἀτλαντὶς),又譯阿特蘭蒂斯,在梵蒂岡城國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岡城國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眾國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過類似的敘述:「地球上曾先後出現過四代人類。第一代人類是一代巨人,他們毀滅於飢餓。第二代人類毀滅於巨大的火災。第三代人類就是猿人,他們毀滅於自相殘殺。後來又出現了第四代人類,即處於「太陽與水」階段的人類,處於這一階段的人類文明毀滅於巨浪滔天的大洪災。
現代科學發現,在大洪災之前,地球上或許真地存在過一片大陸,這片大陸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災難中,這片大陸沉沒在大西洋中。而近一個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遺跡,似乎在印證著這個假說。在民間的說法中,人們把這片陸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著史前文明的那個國度叫做「大西國」。其實,科學界早就給這片神秘消失的大陸命名了,那就是沿用了柏拉圖提出的名字:亞特蘭蒂斯。

怎麼給你說呢 對於亞特蘭蒂斯最早的記錄來源於柏拉圖的著作當中,他描繪的亞特蘭蒂斯是一個理想的天堂,但是科學界對於亞特蘭蒂斯有很多學說派別,但是在如今的大西洋確是有古代城市遺址,按照柏拉圖的敘說,既有可能是亞特蘭蒂斯。但是反過來,希臘神話中的記載寫的是亞特蘭蒂斯是海神波塞冬的王國。所以至今亞特蘭蒂斯還是一個謎團

7. 亞特蘭蒂斯怎麼滅亡的啊

亞特蘭蒂斯王國消失的原因 有關亞特蘭蒂斯(另譯『阿特蘭提斯『或『亞特蘭特提斯『)的傳說,始於古希臘的哲學之祖--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在柏拉圖最晚年的著作《克里特阿斯》和《提邁奧斯》兩本對話錄中都有提示。 在柏拉圖的提示中,有這樣的話:在『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峽『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島,從那裡你們可以去其它的島嶼,那些島嶼的對面,就是海洋包圍著的一整塊陸地,這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當時亞特蘭蒂斯正要與雅典展開一場大戰,沒想到亞特蘭蒂斯卻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災,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沒入海底,成為希臘人海路遠行的阻礙。 傳說中,創建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是海神波賽冬(Poseidon)。在一個小島上,有位父母雙亡的少女,波賽冬娶了這位少女並生了五對雙胞胎,於是波賽冬將整座島劃分為十個區,分別讓給十個兒子來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因為這個長子叫做『亞特拉斯『(Atlas),因此稱該國為『亞特蘭蒂斯 『王國。 大陸中央的衛城中,有獻給波賽冬和其妻的廟宇及祭祀波賽冬的神殿,這個神殿內部以金、銀、黃銅和象牙裝飾著。亞特蘭蒂斯的海岸設有造船廠,船塢內擠滿著三段槳的軍艦,碼頭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亞特蘭蒂斯王國十分富強,除了島嶼本身物產豐富外,來自埃及、敘利亞等地中海國家的貢品也不斷。 十位國王分別在自己的領土握有絕對的權力,各自採行不同的國家組織,彼此間為了保持溝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賽冬神殿齊聚一堂,討論彼此的關系及其統治權力,當協議成立後就割斷飼於波賽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賽冬神殿的柱子上寫下決議條文,以增添決議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性。 十位國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國家也都很富強。不幸的是,這些國家不久以後便開始出現腐化現象。眾神之首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墮落,引發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 亞特蘭蒂斯滅亡的傳說一直都歸咎於火山爆發,洪水及地震。但這一些災難真的能在一晚之間令這個擁有高度文明的大城市消失得無影無蹤嗎?現今的地球物理學家認為這類災難並不足以在四十八小時內把一個大陸摧毀於無形。因此有一些其它災難的學說支持亞特蘭蒂斯被毀。其中在星球相撞說之中提出亞特蘭蒂斯的滅亡可能與一場全球性的災難有關。 其實曾有人對亞特蘭蒂斯有這樣一個想法,認為亞特蘭蒂斯可能就是克里特島上延續到公元前一千四百年的邁諾斯文明。當時克里特帝國勢力強大,控制古代地中海一帶。公元前一四七零年左右發生了一次火山大爆發,專家想像過程是火山先噴出大量致命的灰塵,然後發生驚天動地的爆發,繼而發生海嘯和地震。近年考古學家在聖多里火山遺址發現大量邁諾斯人的文物,這一種說法就受到更多的支持了。邁諾斯文化與亞特蘭蒂斯的高度文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聖多里尼的形狀與柏拉圖所描述的亞特蘭蒂斯都是環狀的,而且都有高度文明,最後聖多里尼的火山猛烈爆發亦解釋了它的滅亡原因。雖然邁諾斯文化與亞特蘭蒂斯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如果這一種說法要成立,最起碼柏拉圖的說法要有幾個錯誤。包括這一個地方的位置,它的規模以及毀滅的年份。其實柏拉圖所得到的資料先由埃及傳出,輾轉間來到柏拉圖時已經自自然然地改變了不少,再加上翻譯的錯誤,亞特蘭蒂斯的資料已經有大量錯誤。但這種說法始終有些牽強,更有人懷疑邁諾斯文明的存在。 至於另一種說法提出亞特蘭蒂斯只是虛構出來的一個神話。根據對話錄的記載,亞特蘭蒂斯擁有高度文明,國家富強,後來人民的生活開始腐敗到處入侵其它國家,最後整個亞特蘭蒂斯因大災難消失。這一種故事可能只是一種寓言,它所要說明的道理就是本來正直善良繁榮安定的社會,一旦開始腐敗,觸怒上帝就會有這樣的後果。 1952年6月有5日,人們在墨西哥高原的瑪雅古城帕倫克一處神殿的廢墟里,發掘出了一塊刻有人物和花紋的石板。當時人們僅僅把這當作是瑪雅古代神話的雕刻。但到了六十年代,人們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後,那些參與過宇航研究的美國科學家們才恍然大悟:帕倫克那塊石板上雕刻的,原來是一幅宇航員駕駛著宇宙飛行器的圖畫!雖然經過了圖案化的變形,但宇宙飛船的進氣口、排氣管、操縱桿、腳踏板、方向舵、天線,軟管及各種儀表仍清晰可見。這幅圖畫的照片被送往美國航天中心時,那些宇航專家們無不驚嘆,一致變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卻是確鑿的事實。 於是,有些學者提出了一種大膽的看法:他們變為,在遙遠的古代,美洲熱帶叢林中可能來過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們走出飛船,教給了尚在原始時代的瑪雅人各種先進知識,然後又飄然而去。他們被瑪雅人變為是天神。瑪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難以理解的高深知識,就是出於外星人的傳授。帕倫克石板上的雕刻,也是瑪雅人對外星宇航員的臨摹。外星人離去時,曾向瑪雅人許諾重返地球,但在瑪雅人的追求祭司預言天神返回的日子裡,這些外星並未重新返回。於是這導致了瑪雅人對其宗教和祭司統治的信心喪失,進而引起了整個民族心理的崩潰,終於使人們一個個離開故鄉,各自走散。瑪雅文化就這樣消失了。

8. 亞特蘭蒂斯之迷

亞特蘭蒂斯(Atlantis,Ατλαντι?),又譯阿特蘭蒂斯,在梵蒂岡城國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岡城國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眾國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過類似的敘述:「地球上曾先後出現過四代人類。第一代人類是一代巨人,他們毀滅於飢餓。第二代人類毀滅於巨大的火災。第三代人類就是猿人,他們毀滅於自相殘殺。後來又出現了第四代人類,即處於「太陽與水」階段的人類,處於這一階段的人類文明毀滅於巨浪滔天的大洪災。在梵蒂岡圖書館中迄今保存的另一批古代手稿中,對大洪水之前曾存在的人類文明也有所談及。

現代科學發現,在大洪災之前,地球上或許真地存在過一片大陸,這片大陸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災難中,這片大陸沉沒在大西洋中。而近一個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遺跡,似乎在印證著這個假說。在民間的說法中,人們把這片陸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著史前文明的那個國度叫做「大西國」。其實,科學界早就給這片神秘消失的大陸命名了,那就是沿用了柏拉圖提出的名字:亞特蘭蒂斯。

柏拉圖書中記載
柏拉圖在書中寫道:亞特蘭蒂斯不僅有華麗的宮殿和神廟,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壇。
柏拉圖說亞特蘭蒂斯人擁有的財富多的無法想像。亞特蘭蒂斯人最初誠實善良,具有超凡脫俗的智慧,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亞特蘭蒂斯人內心開始充滿了膨脹的野心,他們開始派出軍隊,征服他們周邊的國家。
他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腐化,無休止的極盡奢華和道德淪喪,終於激怒了眾神,於是,眾神之王宙斯一夜之間將地震和洪水降臨在大西島上,亞特蘭蒂斯最終被大海吞沒,從此消失在深不可測的大海之中。
柏拉圖描繪的理想國:亞特蘭蒂斯古大陸
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記錄著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亞斯所敘述的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柯里西亞斯是蘇格拉底的門生,他曾在對話中三次強調亞特蘭蒂斯的真實性。柯里西亞斯說,故事他的曾祖父從一位希臘詩人索倫(Solon約639-559BC)那兒聽到的。索倫是古希臘七聖人中最睿智的,索倫在一次埃及之旅時,從埃及老祭師處聽到亞特蘭蒂斯之說。對話錄中的記載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以驚異文明自誇的巨大大陸。大陸上出產無數的黃金與白銀,所有宮殿都由黃金牆根及白銀牆壁的圍牆所圍繞。宮內牆壁也鑲滿黃金,金碧輝煌。在那裡,文明的發展成度另人難以想像。有設備完善的港埠及船隻,還有能夠載人飛翔的物體。它的勢力不只局限於歐洲,還遠及非洲大陸。上面這幅壁畫發現於阿克羅提里城中。這座城在3500年前因聖多里尼火山爆發而遭埋沒,於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來,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貿易的船隊。在一次大地震之後,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隨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柏拉圖在二千年前述說的這個島嶼,令許多人為之嚮往,但沒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亞特蘭蒂斯確實存在過。因為亞特蘭蒂斯消失在一場火山爆發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後,亞特蘭蒂斯在頃刻之間便永遠沉入了海底。根據柏拉圖的記述,由於亞特蘭蒂斯的文明程度極高,國勢富強,漸漸社會開始腐化,貪財好富,利慾熏心。遂發動征服世界的戰爭。但遇到強悍的雅典士兵便吃了敗仗。亞特蘭蒂斯這種背棄上帝眷顧的行為,導致天神震怒,因而喚起大自然的力量,消滅了這個罪惡之島。
亞特蘭蒂斯在希臘神話中是海神波塞東統治的一座廣大島嶼。
希臘神話中說,這座島嶼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東的5對雙生子共同統治。長男亞特蘭斯以盟主的身份成為王中之王。因此這座廣大島嶼被命名為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位於「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羅陀海峽)外的大西洋中,面積比北非和小亞細亞合起來還更寬廣。其強大的權力則不僅限於周邊的大西洋諸島,還遠達歐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陸)。
亞特蘭蒂斯島的海岸險峻,中央部位卻有寬闊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處是首都波塞多尼亞。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華,其市中心有王宮和奉祀守護神波塞東的壯麗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亞的四周還建有三層的環狀運河。最外側的運河寬500米,可通行大型船隻,這些運河都以寬100米的水陸和外海銜接。
神殿是以黃金、白銀、象牙或如火焰般閃閃發光、名為「歐立哈坎」的金屬裝飾。島上的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而壯觀。
環狀都市外有寬廣的平原,四周為深30米、寬180米、全長達1800公里的溝渠所環繞,內側的運河,則以每18公里縱橫交錯的方式圍繞著,就好象是棋盤的格子一樣的整齊方正。人們就用此水種植穀物和蔬菜,並用運河將產品搬運到消費地區。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處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著許多居民,從世界各地前來的船隻和商人絡繹不絕地往返於3座巨大港口之間,港口一帶因此而晝夜喧囂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各地區,每個地區設有一位指揮官。這位指揮官擔負著調度一輛戰車費用的六分之一、馬2匹、騎兵2名、輕戰車1台、步兵和駕駛者各一名的義務。除此之外,還能調度12名戰斗員和4名水兵。若將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麼亞特蘭蒂斯就能隨時擁有120萬兵員的強大戰鬥力了。
擁有強大國力的亞特蘭蒂斯,終於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侵略別國了。
勇敢地抵抗亞特蘭蒂斯進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戰後,終於擊退了亞特蘭蒂斯軍隊,保障了國家獨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慘命運立即發生了。
因為當時爆發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軍隊僅僅在「悲慘的一晝夜」間就陷入地中,而亞特蘭蒂斯也陷沒於海中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這是發生於距今12000年前的事。
這就是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所描繪的亞特蘭蒂斯的全貌。這就是柏拉圖將希臘賢人之一的梭羅從埃及祭司那裡聽來的故事,寫到自己的書里介紹給世人的。

亞特蘭蒂斯的城市構造

亞特蘭蒂斯的建築成同心圓狀,互相用艦只分隔開。隨著越來越深入,身份限制也越嚴格。
在圓環內圈是最重要的廟宇和保留地。城市的建築美妙地讓人感受到了音樂的韻味。鍍金的圓屋頂,由於風力和溫度的不同,會發出和諧的聲音。通常是三個音節。對於亞特蘭蒂斯來說,三是它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線條會重復三次,建築群由三組類似的建築組成,三個金字塔組成的塔群。城市的每一層的街道都呈對角線分布,從海濱一角到另一角,在地下還有很多錯綜復雜的地下長廊。
亞特蘭蒂斯(亦名大西洲、阿特蘭提斯)首府是波賽多尼亞(亦名海神市)。可以說它代表了大西洲的精粹,是文化,藝術和工藝水平的集合體現。這是一座紀念碑樣的城市,是其他國家的典範,是顯示亞特蘭蒂斯的偉大所在。
亞特蘭蒂斯的綜覽。是傳說中的這個城市的經典模式,由一系列浮於海上的同心圓連接成。可以看到,它是如何一層層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的。中心部分是大本營,直徑接近2.5公里。
接兩個同心圓層的海洋通道的景觀,從城市內部朝外看去,可以看到城市的另一層。亞特蘭蒂斯的內海區域。而右邊有座燈塔。兩座金屬雕塑支撐著巨大的燈。背景是天空中的三輛飛車。中心城市的一些庄嚴建築。階梯的最高處,雕塑頭上的翅膀顯而易見。在亞特蘭蒂斯的藝術中那代表了生生不息。城市的整體設計極盡可能的體現了各種藝術的巔峰。階梯通向一座綜合院校。
金子是最常用的建築材料。城市中心最輝煌的建築有天文意義。那些金碧輝煌的建築在風中會發出和諧的音調。城市的中心地帶。鍍金的音樂圓頂是天象館和其他一些公眾建築。並非所有人都有權進入中心城市到處布滿了巨大的山洞。這是支撐的柱子。仔細看可以看到緊貼入口是金牛座的標志,以及男人和公牛。
這塊祖母綠被精細的雕刻成透明,城市的主要法典寫在上面。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和土語。祖母綠被安放在一個地下房間嚴密看守著,那是亞特蘭蒂斯最神聖的地方。
離開城市不遠的山谷中掩埋著亞特蘭蒂斯的國王。這是個很深的山谷,專用作墓地。那些墓碑上記錄了人的一生。在這里,不僅埋葬著官員也有藝術家。山谷在山的上面,還有很多已經絕種史前動物。

羅伯特·布拉什是個飛機駕駛員在飛行途中,他發現在水面下幾米深的地方有一個長方形的灰色物體,它的幾何圖形十分完整,布拉什立即意識到這是人類的建築物,於是他拍下了不少照片。過不多久,他把這些照片送到了法國人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手裡。後者原籍為俄國,是專門研究海底攝影的大學者,他發明了許多攝影器材,其中有電子閃光燈。
布拉什的照片引起了勒彼科夫的極大興趣,但沒有使他感到過分的吃驚,因為他自己從飛機上也看到同一海域里有一個約400米長的長方形的東西,另外,他還見到有一些筆直的線條以及圓形和形狀規則的物體。勒彼科夫帶著布拉什的照片找到了在邁阿密科學博物館工作的朋友曼森·瓦倫丁。曼森·瓦倫丁曾是耶魯大學的教授,同時他又是研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前的美洲文化的專家。他看到照片後,毫不猶豫地當即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奔赴現場考察。探險隊乘一架水上飛機在安德羅斯島海域上空來回盤旋搜尋。
在巴哈馬群島的大礁帶,水並不太深,因此水面下隱藏的東西比較容易看清。探測隊的隊員們果然找到了羅伯特·布拉什照片上的那個物體:一道30厘米厚的「牆」,周圍積滿了泥沙,看上去是一座長30米、寬25米的建築物的地基。為了仔細觀察這道「牆」,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把自己設計的一個航行器交給了一支專門的小組使用。對比米尼島寫過一部材料十分豐富的著作的皮埃爾·卡納克把這個航行器稱做為「M114E」,這是一架名副其實的潛水飛機,配備有廣角鏡自動攝影機。有了這樣的裝備,探索工作才能夠真正順利地進行了。探測工作持續了好幾個月,不少著名人士參加了這項工作,其中有宇航員埃德加·米切爾和法國潛水員雅克·馬約爾。
探測隊在1968年9月2日出發。隊員們發現水底有一片寬闊的由扁平的、長方形或多邊形石塊鋪成的石板地面,這個地面上的石塊每條邊有5米長,厚度從50厘米到150厘米之間不等,估計每塊石頭有25噸重。整個石板地面長70米,寬10米。皮埃爾·卡納克說,這地面似乎是由「大塊大塊的齊整的岩石用一種類似水泥般的東西膠合起來的」。後來,人們給這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物起了個名字:「比米尼大牆」。
迪米特里·勒彼科夫發表於《另一個世界》雜志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談到1968年9月發現的大牆時寫道:「這道牆的正面十分挺拔,牆上面的石塊砌得十分平整,使整個建築牢固平穩。」
「石塊的內側有一些痕跡,據考證那是工具鑿琢留下的。考古學家們吃驚地看到,這么多年來,這些牆竟頂住了海浪的侵蝕和颶風暴雨的襲擊。「隨後,一支新的探測小組又發現上層石塊是蓋在4根柱子上的。從此,考古學家們再也沒有懷疑的餘地了,他們發現的肯定是人的建築物。」
後來,人們又進行了多次探測,證實了原先的設想。1971年,探測者們在東牆腳下開了一些洞,發現下面還有一層石塊,是由6公分的水泥澆砌於第一層岩石下。然而,人類使用水泥的歷史才有多少年?!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這可能是一個我們還不知道的高度文明社會留下的遺跡。
1968年以來,人們不斷地在比米尼島一帶發現巨大的石頭建築群靜卧在大洋底下,像是街道、碼頭、倒塌的城牆、門洞……令人吃驚的是,它們的模樣,與秘魯共和國的史前遺跡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特巨石城牆十分相像。
今天雖然已經無法考證這些東西始於何年,但是根據一些長在這些建築上的紅樹根的化石,表明它們至少已經有12000年的歷史。這些海底建築結構嚴密,氣勢雄偉,石砌的街道寬闊平坦,路面由一些長方形或正多邊形的石塊排列成各種圖案。
1967年,美國的「阿呂米諾」號潛水艇在佛羅里達、喬治亞、南卡羅來納群島沿岸執行任務時,曾發現一條海底馬路。「阿呂米諾」號裝上兩個特殊的輪子之後,就能像汽車賓士在平坦的馬路上一樣前進。1974年,蘇聯的一艘「勇士號」科學考察船,在直布羅陀海峽的外側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攝了8張海底照片。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除了腐爛的海草外,有海底山脈、古代城堡的牆壁和石頭階梯……這些照片足以證明,這里曾經是陸地,並且有人類居住過。
同時,美、法科學家在百慕大三角區的西部海域發現了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據測量,它的底邊長300米,高200米,其塔尖距海面100米。研究表明,它比埃及金字塔還要古老。所有這一切均表明,曾經有過一個古代大陸以及文明社會被埋葬在大洋底下。然而這就產生了一個疑問:12000年前,難道人類文明就如此發達了嗎?
在探討這些問題時,學者和探索者們經常提到一個名詞,即亞特蘭蒂斯。
的確,種種跡象表明這些石塊很可能是亞特蘭蒂斯的遺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亞特蘭蒂斯的文明該是多麼發達。現在,生物學家、人種學家、地質學家、人類學家以及考古學家都告訴我們:從亞速爾群島到百慕大島,人們在大西洋的這部分海底發現有大片大片的陸地深深地埋在水下,可是這些陸地昔日是露出水面的土地。

失落的大西洲文明
沿著北緯30°線尋覓,我們不能不提到距今12000年前於「悲慘的一晝夜」間沉沒於大海中的「亞特蘭蒂斯」(另譯「阿特蘭提斯」或「亞特蘭特提斯」)大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西洲」。
傳說中沉沒的大西洲,位於大西洋中心附近。大西洲文明的核心是亞特蘭蒂斯大陸,大陸上有宮殿和奉祝守護神——波塞冬(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海神)的壯麗神殿,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壯觀。
首都波賽多尼亞的四周,建有雙層環狀陸地和三層環狀運河。在兩處環狀陸地上,還有冷泉和溫泉。除此之外,大陸上還建有造船廠、賽馬場、兵舍、體育館和公園等等。
這就是希臘共和國共和國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名著《克里特阿斯》和《提邁奧斯》中所描繪的亞特蘭蒂斯景象。從此之後,這座理想之都,成為眾人心目中永世嚮往的神聖樂土。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逐步深入,英國學者史考特·艾利歐德指出,亞特蘭蒂斯在當時已經到達人類文明的巔峰期。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亞特蘭蒂斯是一個神話,柏拉圖只不過借它比喻雅典社會的價值觀,但不少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希望找到,還它一個真面目。
19世紀中期,美國考古學家德奈利經過畢生努力,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亞特蘭蒂斯——太古的世界》,他也因此而被譽為「科學性的亞特蘭蒂斯學之父」。德奈利一共提出了有關亞特蘭蒂斯大陸的13個綱領。

一、遠古時代大西洋中確有大型島嶼,那是大西洋大陸的一部分;
二、柏拉圖所記述的亞特蘭蒂斯故事的真實性不容懷疑;
三、亞特蘭蒂斯是人類脫離原始生活,形成文明的最初之地;
四、隨著時間的推移,亞特蘭蒂斯人口漸增,於是那裡的人們遷居到了世界各地;
五、聖經《創世紀》中所描述的「伊甸園」,指的就是亞特蘭蒂斯;
六、古代希臘及北歐傳說中的「神」,就是亞特蘭蒂斯的國王、女王及英雄;
七、埃及和秘魯的神話中,有亞特蘭蒂斯崇拜太陽神的遺跡;
八、亞特蘭蒂斯人最古老的殖民地是埃及;
九、歐洲的青銅器技術源自亞特蘭蒂斯;
十、歐洲文字中許多字母的原形,源自亞特蘭蒂斯;
十一、亞特蘭蒂斯是塞姆族、印度和歐洲各民族的祖先;
十二、12000年前,亞特蘭蒂斯因巨大變動而沉沒於海中;
十三、少數居民乘船逃離,留下了上古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德奈利的13個綱領,似乎可以回答包括《聖經》記事在內的一大批人類活動的疑問。那麼有關各地人類超文明的記錄也應是可信的了?而且,遠古時人類的相互溝通與交往也是可以被證實的了?
古埃及的許多習俗,都可以在古代墨西哥合眾國找到奇異的「印記」。在瑪雅人的陵墓壁畫中,可以輕易找到與古埃及王陵近似的圖案。這樣的「巧合」不勝枚舉。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兩個地區的文化和習俗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系,這個聯系絕不是簡單的模仿或重復。由於它們相距十分遙遠,我們至今沒有找到他們直接交往的任何有力證據,而且它們還處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之間的一系列「巧合」,更像是遠古時代高度文明遺留下來的「印記」!
僅管人們發現了大量證據證明大西洋海底存在這古大陸,但是目前亞特蘭蒂斯大陸之謎仍未徹底解開。

9. 什麼免費看小說的軟體可以看亞特蘭蒂斯之王

這可以在網路小說裡面去查找這篇小說,可以每天簽到繼續免費讀

10. 亞特蘭蒂斯的國王叫啥名字

傳說中,創建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在一個小島上,有位父母雙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這位少女並生了五對雙胞胎,於是波塞冬將整座島劃分為十個區,分別讓給十個兒子來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因為這個長子叫做「亞特拉斯」(Atlas),因此稱該國為「亞特蘭蒂斯」王國。
大陸中央的衛城中,有獻給波塞冬和其妻的廟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這個神殿內部以金、銀、黃銅和象牙裝飾著。亞特蘭蒂斯的海岸設有造船廠,船塢內擠滿著三段槳的軍艦,碼頭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亞特蘭蒂斯王國十分富強,除了島嶼本身物產豐富外,來自埃及、敘利亞等地中海國家的貢品也不斷。
十位國王分別在自己的領土握有絕對的權力,各自採行不同的國家組織,彼此間為了保持溝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齊聚一堂,討論彼此的關系及其統治權力,當協議成立後就割斷飼於波塞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寫下決議條文,以增添決議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性。
十位國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國家也都很富強。不幸的是,這些國家不久以後便開始出現腐化現象。眾神之首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墮落,引發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