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指的是什麼
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指的是投資、消費和凈出口。
從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終需求─投資、消費、凈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
1、內需是指內部需求,即就是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它是經濟的主要動力;
2、投資是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包括發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是輔助性的擴大內需;
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過本國企業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擴大自己的產品銷路。
(1)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擴展閱讀:
決定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一是投資量,二是勞動量,三是生產率。
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效率。提高生產率也能對經濟增長直接作出貢獻。
一般來說,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階段,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或階段,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支撐一個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有三種方式:稅收,國債與發行貨幣。央視大型記錄片《貨幣》中對國家財政「三駕馬車」做了詳細地解說,當一個政府長期財政支出超出財政收入後,國家財政將出現赤字,如美國等。
國家如同一輛馬車,給馬車提供動力的三匹馬是稅收、國債和發行貨幣。國家可以通過發行貨幣來控制經濟的節奏,或者依靠稅收來重新分配社會財富,國家還能通過借債來籌集資金,
但是這三種國家權力都有嚴格的控制范圍,都有不能跨越的紅線,一旦這三種權力被濫用,就會威脅到國民與政府的關系,這個國家的貨幣就會遭遇信用危機,國家就會面臨破產。
『貳』 被稱為中國驅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的是
根據收入法,GDP=C+I+G+NX,所以消費、投資、凈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輛馬車。
中國目前的現狀之一是收入分配不均。由於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普遍低於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收入分配不均會導致消費偏低。所以消費目前來說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消費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其次是投資,由於近十年來房地產行業十分火熱,房產泡沫巨大,但政府並不打算戳破泡沫而是推行供給側改革鼓勵實體經濟發展使經濟軟著陸。故投資可以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
最後是凈出口,我國作為「世界的工廠」,凈出口曾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但由於最近物價以及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人民幣升值,會使我國凈出口得到打擊。所以就目前來說凈出口雖是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的源泉,但其發展空間不大。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主要是投資和凈出口。但由於消費發展空間巨大,凈出口發展空間日漸縮小,我國應該改善收入分配不均,增加國民收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在未來將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依託於消費和投資。
『叄』 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
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
內需是指內部需求,即就是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它是經濟的主要動力;投資是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包括發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是輔助性的擴大內需。
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過本國企業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擴大自己的產品銷路。
在出口方面,盡管名義出口增長額維持正常水平,但剔除出口價格變動的實際出口增長率都在趨勢性的下降之中。毫無疑問,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以及中國主要貿易夥伴經濟減速都在影響著中國的出口表現。
(3)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擴展閱讀:
由於傳統三大投資領域全面減速,產能過剩和債務約束問題嚴重;傳統「衣食住行」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趨於飽和,官方說法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
全球總需求增長放緩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優勢消退,也使得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減弱。我國的經濟增長逐漸從靠老的三駕馬車拉動,轉向新三駕馬車。新的三駕馬車則是深度城市化、消費升級和「一帶一路」。
『肆』 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是指
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
內需是指內部需求,即就是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它是經濟的主要動力;投資是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包括發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是輔助性的擴大內需。
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過本國企業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擴大自己的產品銷路。
在出口方面,盡管名義出口增長額維持正常水平,但剔除出口價格變動的實際出口增長率都在趨勢性的下降之中。毫無疑問,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以及中國主要貿易夥伴經濟減速都在影響著中國的出口表現。
『伍』 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誰最先提出的
家喻戶曉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內需、出口。 通過史料比較發現:最先從生產角度即(現在所說的投資)探討經濟增長和社會財富增加的是法國庸俗政治經濟學創始人——薩伊同志在《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中提出來的,薩伊同志認為生產行為本身就能創造需求,比如投資進行生產就能帶動勞動力需求、原材料需求,增加老百姓收入,進而增加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最終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走向繁榮;從需求角度方面剖析經濟增長動力的是宏觀經濟學之父——約翰.凱恩斯先生,他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一書中從有效需求水平去考察經濟衰退與經濟增長的內在原因,為國家干預經濟提供了理論指導窗口。而從出口角度探討一國經濟增長路徑的可追溯到16世紀中葉到17世紀初的重商主義,如托馬斯.曼、孟克列欽、柯爾培爾等人,從國際貿易方面論述一國如何增值貨幣實現國家富有和經濟增長,他們認為金銀鑄幣是財富的最傑出代表,金銀鑄幣的數量越多代表一國越富有,要達到富國與經濟增長的目標只能靠增加貨幣的數量來實現,而增加貨幣數量的最好方式就是發展國際貿易,並且在國際貿易中應鼓勵出口限制進口,從而使得他國的貨幣源源不斷的流入本國。
『陸』 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指什麼你如何看待刺激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完整意義上的「三駕馬車」是指在支出法核算中的最終消費支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產品和服務出口。
最終消費支出反映消費需求;資本形成總額反映投資需求;凈流出等於貨物和服務的流出減去流入後的凈額,反映外部需求。這「三大需求」就是我們所說的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柒』 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出自哪裡
宏觀經濟學中,用支出法核算國民收入(這里以國內生產總值為指標):GDP=C+I+G+(X-M)。由公式可以看出,消費(C)、投資(I)為國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購買(G)在我國的國民收入中並不是重要部分,而凈出口(X-M)在我國經濟中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故而把消費、投資、凈出口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捌』 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是什麼
1.投資拉動率,又稱投資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投資需求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計算方法為:
同時,還可以計算投資拉動GDP增長的百分點。計算方法為:
投資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投資拉動率×GDP增長率
其中的GDP增長率一般為不變價生產法GDP增長率(下同)。
2.消費拉動率,又稱消費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消費需求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計算方法為:
同時,還可以計算消費拉動GDP增長的百分點。計算方法為:
消費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消費拉動率×GDP增長率
3.凈出口拉動率,又稱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凈出口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計算方法為:
同時,還可以計算凈出口拉動GDP增長的百分點。計算方法為:
凈出口拉動GDP增長(百分點)=凈出口拉動率×GDP增長率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上述各種需求拉動率所用的支出法GDP及其構成項均為不變價數據,因為,社會上使用的GDP增長率通常為不變價增長率。但是,由於我國沒有正式發布不變價GDP絕對數,社會上也有用現價數據代替不變價數據計算拉動率的。由於價格因素的影響,兩種計算方法得出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由於三大需求在各個時期的變動情況不同,因此需求拉動率的波動幅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