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統戰工作
「統戰」,就是「統一戰線」的簡稱,是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國家利益及人民利益服務。
⑵ 統戰部是干什麼工作的
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十六字」職能的內涵具體為:
1、了解統戰工作的全面情況,掌握分析統一戰線中的政治、思想動態,反映黨外人士的意見、批評和建議;
2、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對統一戰線大政方針貫徹執行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提出開展工作的意見,供中央和各級黨委決策參考;
3、督促檢查各項統戰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正確協調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關系;
4、考察、培養、安排各方面的黨外代表人士。2000年中央「三定」方案對中央統戰部職能的內涵和要求作了進一步細化。
(2)統戰工作擴展閱讀:
做好統戰工作:
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掌握規律、堅持原則、講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
在統戰工作中,實行的政策、採取的措施都要有利於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同時,必須明確,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主要體現為黨委領導而不是部門領導、集體領導而不是個人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要堅定不移,但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尊重、維護、照顧同盟者的利益,幫助黨外人士排憂解難。這是我們黨的職責,也是實現黨對統一戰線領導的重要條件。
⑶ 統戰工作是什麼工作,什麼意思
統戰工作是指不同社會政治力量在一定條件下,為了一定的共同目標而建立的政治聯盟或聯合;就其狹義而言,是指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戰略策略,主要是無產階級自身團結和同盟軍問題。
統戰工作的職責:
1、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中央反映統一戰線全面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
2、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關於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
為黨中央同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做好組織聯系工作;受中央委託,向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通報中央精神;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選拔培養新一代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幫助民主黨派改善工作條件。
3、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對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活動的斗爭。
4、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協助有關部門對香港、澳門地區統戰工作方針、政策進行調查研究;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5、負責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考察、選拔、推薦、安排黨外人士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工作;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隊伍的建設工作;協助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做好乾部管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管理省級黨委統戰部部長。
6、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7、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並培養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8、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9、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受中央委託,領導全國工商聯黨組,指導工商聯工作;
代管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黃埔軍校同學會、歐美同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宋慶齡基金會;領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指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管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10、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3)統戰工作擴展閱讀:
統戰的涵義:
統一戰線就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包括階級、階層、政黨、集團乃至民族、國家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簡要地說,統一戰線就是一定社會政治力量的聯合。
我們現在講的統一戰線,專指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下,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組織和領導的統一戰線。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為了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實現各個時期特定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團結本階級各個階層和政治派別,
並同其他階級、階層、政黨及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標下結成的政治聯盟。因此,這個統一戰線就是解決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中的自身團結統一和同盟軍的問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一部分,這個統一戰線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無產階級是統一戰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第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第三,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長期戰略,貫穿於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始終。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的歷史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成為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
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它的任務主要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服務。
⑷ 統戰工作
一、宣傳教育工作
1.加強黨委領導,提高統戰工作水平。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統戰工作,認真貫徹統戰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和要求,把統戰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和黨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專兼職兩級統戰幹部隊伍建設,組織參加各類培訓,增強業務能力。2012年,組織參加北京市委舉辦的民族宗教工作培訓班、統戰幹部培訓班等各類培訓10餘人次。
2.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統戰工作意識。為全面貫徹落實上級工作精神,切實加強統戰工作,充分發揮統戰工作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團結和調動全體統戰對象的積極性,黨委統戰部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教育活動。一是組織黨外代表人士開展學習國家的新政策、新精神以及各種參觀活動,加強學習與交流。2012年3月,召開黨外人士學習兩會精神座談會;11月,適逢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組織黨外人士參加各單位舉辦的學習十八大精神主題報告會20餘人次;12月,組織黨外人士近40人參觀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復興之路」展覽。二是積極組織統戰對象開展考察調研活動,撰寫高質量的調研文章。7月,組織黨外代表人士赴天津訪問與調研,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兄弟高校就統戰工作、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建設等進行了交流,展示了學校黨外人士的風采。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校統戰對象了解國家最新政策,提高對統戰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鼓勵他們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主動參與,為學校改革發展獻計獻策。
二、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
1.加強培養,建立起一支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原則,積極探索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新路子,加強黨外幹部的培訓力度,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一是拓寬培養渠道。與組織部門加強配合,認真做好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工作,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把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黨外幹部選拔到後備幹部隊伍中來。二是提升培養層次。積極推薦黨外代表人士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班和研討班,拓寬視野,提高水平。2012年,推薦5人參加北京市第五期無黨派人士培訓班、北京市無黨派代表人士高級研修班、北京市2012年黨外領導幹部研修班、2012年北京高校黨外代表人士培訓班。三是增進情感交流。進一步落實領導幹部和黨外人士聯系交友制度,建立起校、院兩級交友聯誼體系,通過個別訪問和座談交流等形式,校、院兩級黨員領導幹部與黨外人士開展交流活動,建立密切聯系,引導他們為國家和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進一步加大對重點人物的培養選拔力度。以完成黨建評估基本標准檢查為契機,對全校副高級職稱以上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進行新一輪摸底調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黨外代表人士庫和黨外代表人士後備幹部庫,建立起一支具有較強政治素質、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水平、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
2.重點舉薦,發揮黨外代表人士重要作用。學校黨委在黨外代表人士的推薦任用方面,統籌兼顧,重點做好他們的實職安排和政治安排,大膽使用,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的積極作用。在校內實職安排方面,學校現有黨外局處級幹部28名,他們擔任學校各級行政重要領導崗位,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支持黨外人士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協助黨委逐步擴大統戰人士知情范圍和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程度。組織召開統戰人士情況通報會,邀請統戰人士代表參加和列席學校各種重要會議,比如教育部紀檢監察「三重一大」檢查座談會、學校黨委換屆考察民主測評及推薦大會、黨建評估基本標准檢查座談會等。
在校外政治安排方面,學校黨委從黨外人士的特點出發,具體分析他們的年齡分布情況、所涉專業領域、個人綜合素質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向上級部門進行推薦,達到政治安排的目標。2012年,按照換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安排,嚴格遵守工作程序,認真做好北京市政協和全國政協換屆提名人選的推薦和考察工作。北京市政協委員提名推薦1人,全國政協委員提名推薦4人。此外,推薦4人作為海淀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人選。學校現有國務院參事1名,全國政協委員3名,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7名,海淀區政協副主席1名。另有國土資源監察專員1人,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信息聯絡員2人。
這些黨外代表人士在社會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發揮著積極作用。2012年「兩會」期間,學校3位全國政協委員在社會調研基礎上提出提案和建議多項,質量高,針對性強,吸引多家媒體和報刊進行跟蹤報道,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監察專員蔡克勤教授多次赴外地進行考察調研,所提建議數據翔實、針對性強,得到國務院、國土資源部的高度重視和答復。此外,市、區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以及中央統戰部信息聯絡員同樣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發揮著重要作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三、支持民主黨派建言獻策
夯實基礎,協助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一年來,黨委統戰部堅持按照「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制度建設為保證,以能力建設為目標」的要求,把支持、協助民主黨派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作為重要任務,重點在於加強學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的領導班子建設和組織發展工作,做好新加入成員表現考察及函復工作。2012年共發展民主黨派新成員2名(致公黨1名,九三學社1名),培養考察1人。做好民主黨派市委、中央換屆工作中後備人選的推薦和考察工作3人次。
提供經費保障,支持民主黨派基層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力量。九三學社地大支社組織主題為「關注生態安全,走進麋鹿苑」的南海子公園參觀活動,使大家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增加生物多樣性、人和動物和諧共處的重要性。民盟地大支部召開60周年校慶座談會,盟員們回顧了學校的建設發展史和取得的光輝成績,鼓舞人心,激人奮進,表示今後將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服務學校。
加強引導,支持民主黨派各基層組織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積極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建言獻策,向學校和北京市提出多條意見和建議,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及時答復。其中,民進地大支部主任委員劉海燕教授寫給溫家寶總理《關於設立「全國低碳日或周」建議函》,得到國家信訪局復函,並最終促成由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從2013年起設立「全國低碳日」的決定。
四、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
立足維護民族團結和校園和諧,切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一是積極宣傳和貫徹執政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民族習俗,關心學校少數民族師生員工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支持和引導少數民族師生過好自己的節日。統戰部與學工處聯合,與少數民族學生共度古爾邦節;連續6年,參加海淀區民族宗教界愛心捐助少數民族特困生活動;積極與後勤集團清真食堂負責人協商,辦好學校清真食堂,改善穆斯林學生的就餐條件。二是,結合工作實際,調整了學校民族宗教領導小組,並逐步建立起校院兩級民族宗教領導小組工作網路,進一步落實了責任,明確了任務,確保了民族宗教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三是,按照市教工委的要求,繼續做好宗教專項工作,注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採取有力措施,全面穩妥開展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和防範校園傳教滲透工作,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支持並引導僑聯加強自身建設,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各項工作。鼓勵歸僑僑眷立足本職崗位,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鼓勵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加強對外聯絡,宣傳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和學校發展的成就,為吸引海外力量回國回校創業創造有利條件。2012年4月,僑聯順利完成換屆工作,趙方任主席,周蔚萍任副主席,李葉任秘書長。5月,僑聯組織「地大僑聯恭賀母校六十華誕」僑界聯誼活動,表達了廣大歸僑僑眷對母校的敬意和祝福。11月,地大僑聯開展「僑心向黨心,喜迎十八大」活動,為歸僑僑眷在嚴寒冬日裡送暖袋錶愛心,放映了電影《甲午大海戰》,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鼓勵廣大歸僑僑眷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
⑸ 統戰是什麼意思
統戰是指不同社會政治力量在一定條件下,為了一定的共同目標而建立的政治聯盟或聯合。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統一戰線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重要法寶。統一戰線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列寧發展了統一戰線概念內涵,統一戰線概念在中國十分豐富並具中國特色。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關於統一戰線工作的第一部黨內法規。
統戰的涵義:
統一戰線就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包括階級、階層、政黨、集團乃至民族、國家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簡要地說,統一戰線就是一定社會政治力量的聯合。
我們現在講的統一戰線,專指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下,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組織和領導的統一戰線。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為了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實現各個時期特定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團結本階級各個階層和政治派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統戰
⑹ 統戰部干什麼的
統戰部工作職責:
1、在黨委領導下貫徹黨對民主黨派、黨外知識分子、「三胞」及其眷屬的各項政策,對關繫到知識分子政治待遇、經濟待遇和職務評聘等重要政策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2、 配合校黨委和行政部門做好對黨外代表性人士特別是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組織負責人以及在學術上有地位、海內外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工作,及時通報學校的重要情況。
3、 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抓好黨外代表人物隊伍建設和黨外代表人物舉薦的工作。
4、 圍繞黨的工作大局和學校的中心工作,落實發揮學校各民主黨派作用的各項措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服務,為祖國統一大業服務。
5、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它任務。
(6)統戰工作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建立專門的統戰工作機構是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開始的。1937年12月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組織中共代表團駐國民黨統治區武漢,專門負責與國民黨的聯系和談判工作,這是最早的統戰工作性質的機構。
此後,一些中共中央派出機構和某些省委陸續建立了統一戰線工作部。1938年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規定,在區委以上各級黨委之下設立統一戰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