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金身羅漢
擴展閱讀
股票估值高適合買 2025-08-18 22:44:20

金身羅漢

發布時間: 2021-09-30 02:31:44

❶ 沙僧為什麼叫金身羅漢

因為沙僧和唐三藏完成西天取經後,沙僧被如來佛祖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所以又叫他金身羅漢。

沙僧,又叫沙和尚、沙悟凈,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在書中也稱黃婆,土母、刀圭,五行屬土,俗稱沙和尚、沙僧。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因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專吃過路人。

後經觀音點化,賜法號悟凈,一心歸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師(又稱唐三藏或唐僧,俗名陳禕)西天拜佛求取真經。


(1)金身羅漢擴展閱讀:

沙僧的人物原型

與孫悟空來源眾說紛紜不同,《西遊記》唐僧師徒中最不為人們注意的形象就是沙僧,所以沙僧的原型也有比較統一的說法。

在錢文忠的講述中,玄奘曾在途經敦煌西方長達800餘里的流沙地帶時,無意中打翻了水袋,差點喪命。昏迷中,玄奘夢見了一個數丈高的大神,手執兵刃,對他怒喝。玄奘隨即被驚醒,連夜趕路,終於找到了水源。

當玄奘取經被演繹成神話故事後,這800餘里的流沙地帶變成了「鵝毛飄不起」的流沙河,而大神,也變成《詩話》中的深沙神。不過,《詩話》中的深沙神已不再佑護玄奘。

❷ 十八羅漢 我就知道有金身羅漢 其餘的都是什麼 請教一下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十八羅漢是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的,十八羅漢原只有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均是歷史人物。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賓頭盧突羅奢(俗稱「坐鹿羅漢」)、迦諾迦伐磋(「喜慶羅漢」、知一切善惡法)、迦諾迦跋厘惰奢(「舉缽羅漢」)、蘇頻陀(「托塔羅漢」)、諾矩羅(「靜坐羅漢」)、跋陀羅(「過江羅漢」、意思為賢者)、迦理迦(「騎象羅漢」、佛的侍者)、伐奢羅弗多羅(「笑獅羅漢」、意思為「金剛子」)、戍博迦(「開心羅漢」、意思為「賤民」或「男根斷者」,出家前是個宦者)、半托迦(「探手羅漢」、意思為「路邊生」)、羅骺羅(「沉思羅漢」、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那伽犀那(「挖耳羅漢」、意思為「龍軍」,習慣上稱「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羅漢」)、伐那娑斯(「芭蕉羅漢」)、阿氏多(「長眉羅漢」、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門羅漢」、是半托迦的弟弟)。

❸ 關於金身羅漢的簡介

900貴了。單從戰術意義上來說,和尚和打手夜叉是三類完全不同的寶寶,沒有比較的價值,各自有適合的戰術。由於網易最近大幅增強了附法丹的威力,和尚加敏法配合2個附法丹和一個小樓夜哭或者青面獠牙,其威力絕對可觀,而且可以兼做任務攻寵。特別是青面獠牙(法換血)對於那種非常難纏的怪有很好的效果。(典型的像大鬧天宮里殺集市的主怪)

❹ 西遊記中的沙僧,為何會被叫做「金身羅漢」

《西遊記》中的沙僧,因為在西天取經的途中,功勞不是特別大,所以被如來佛祖封為金身羅漢,並沒有成佛。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西天佛的排名要在菩薩之前。如果將豬八戒和沙僧都封為佛的話,那麼他們的排名將會在觀世音菩薩之前,這顯然跟他們的能力和做出的貢獻不符合。

❺ 金身羅漢在佛界屬於什麼地位

是菩薩下面的一個價位,羅漢雖然不受生死輪回,但是他的大慈悲心還沒有發出來,不像佛菩薩有大慈大悲之心 ,他的慈悲心是有局限的 ,和他有緣分的眾生 他會度脫的 ,阿彌陀佛!!!!!! 願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❻ 西遊記中金身羅漢是誰的名號

阿彌陀佛!

《西遊記》虛構小說中,沙悟凈被分封為「金身羅漢」

但實際上與佛法悖理

羅漢為「聲聞乘」,只有人間道的人類才能證得果位

因此,沙悟凈似妖,不能證得羅漢果位

小乘佛法(自度度人)聲聞乘
依佛陀開示「四聖諦」和 「二諦」起修
,再依修行功夫深淺分4種「羅漢」果位

一、初果——須陀洹(或稱 預流)

入聖人之流為初果.證須陀洹道(所斷之煩惱為三縛結,即是我見、疑見、戒禁取見)

總歸為 煩惱三種「妄想」「分別」「執著」,只斷除「執著」

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

最小的解脫之道,還不能出六道輪回

二、二果——斯陀含(又稱 一來)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痴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

三、三果——阿那含(又稱 不還)

入三果之流.從此不來.脫離輪回.證阿那含道(所斷煩惱為五下分結,即是欲貪、瞋恚、我見、戒禁取見、疑見)

四、四果——阿羅漢(又稱 無生)

入四果之流.具三明六通.斷盡煩惱生死.證阿羅漢道(所斷煩惱為五上分結,即是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無明)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盤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

佛陀十大弟子皆為「大」阿羅漢,即為阿羅漢中最優秀的十位

《佛說阿彌陀佛經》記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長老舍利弗——智慧第一(此經佛對他說
摩訶目犍連——神通第一(目連救母傳說
摩訶迦葉——頭陀第一(禪宗第一祖師)
摩訶迦旃延——說法第一
摩訶俱絺羅——論義第一
離婆多——坐禪第一
周利槃陀——義持第一
難陀——儀容第一
阿難陀——多聞第一
羅侯羅——密行第一

憍梵波提、
賓頭盧頗羅墮、
迦留陀夷、
摩訶劫賓那、
薄拘羅、
阿那樓馱,
【如是等諸大弟子】。


不過小乘佛法(羅漢、辟支佛)果位還不能圓滿,無法度化眾生

最後還是得歸向大乘佛法,菩薩(菩薩乘)和佛(如來乘)
「自利、利他」和「自覺、覺他、覺行」

凈空法師開示:「凈土法門」為一乘了義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善同歸,不可思議之殊勝。

大德可修「凈土法門」,這是末法時期不可思議殊勝的佛法,無量慈悲的阿彌陀佛親自接引、度化眾生

❼ 夢幻西遊 金身羅漢套裝加多少體制

1、+10%氣血,50魔法。

2、三/四件套,增加等級/3+5。

3、五件套,增減等級/3+15。

❽ 請問金身羅漢與菩薩的區別

.大約公元1世紀左右,佛教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是承載或道路的意思,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對佛教教義的解釋和理解有分歧。 小乘,保持原來的教義,以釋迦牟尼為教主,以《阿含經》為主要經典; 大乘,則對原來的教義有所修改和發展,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並已《般若經》《維摩經》《法華經》《華嚴經》《無量壽經》等為主要經典,小乘派認為自己是正統,大乘派則認為自己有創新。 2.(1)佛的含義 佛,佛陀的簡稱,意思是 覺,覺者,和知者。佛教認為,覺 有三種涵義:自覺,覺他(使眾生頓悟),和覺行圓滿。其中,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達到這種最高境界的 覺者。另外,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專用做對釋迦牟尼的尊稱;而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 (2)佛分類 A.釋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報身佛,居左;應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說法,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 橫三世佛(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 居左,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 居中,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居右),豎三世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過去佛燃燈佛,未來佛彌勒佛)之分。 註:1.佛釋迦牟尼佛左脅侍文殊菩薩,右脅侍普賢菩薩,此三者合稱「釋家三尊」 2.葯師佛左脅侍日光菩薩,右脅侍月光菩薩,此三者合稱「東方三聖」或「葯師三尊」 3.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左脅侍觀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或「阿彌陀三尊」 3.菩薩 是只達到 自覺和覺他兩個境界,尚未達到 覺行圓滿 需到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大勢至菩薩。 4.羅漢 全稱 阿羅漢,即自覺者,在大乘佛教中羅漢低於佛,菩薩,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羅漢則是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認為,獲得羅漢這一果位即斷盡一切煩惱,應受天人的供應,不再生死輪回。

❾ 凈壇使者 金身羅漢 誰大

「凈壇使者」不是佛教的果位, 金身羅漢是修行而獲得的,也不是封的。這是《西遊記》以文藝作品的形式杜撰的內容。
但從《西遊記》的情節上分析,顯然作者是表明沙僧得到的結果(金身羅漢)要比豬八戒(凈壇使者)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