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家怎麼看待趙承熙
這是最近在美國發生校園槍擊案兇手趙承熙,從他個人的發展經歷及心理狀態進行分析,這樣的一種屠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象徵呢?從今天的角度來講,反映了當一個人內心有很多想法,卻又沒有辦法去交流和溝通的時候,他會採取極端的做法,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和其他人交流,怎麼樣交流呢?一種是平等交流。所謂的平等交流是不管交流的對象是誰,我首先是尊重他,我尊重他有尊嚴,然後我們在交流的過程裡面,我們要表達,我們要傾聽別人的想法,可能我會為此調整自己。而另外一種表達就是要讓別人接受自己,這種接受看上去是非常強勢的表現,但什麼樣的人才最怕別人不接受自己呢?是沒有自信的人,一個有自信的人他會堅持自己認準的方嚮往下走,即使有人反對,也只會把它當做一種勸告,不一定非得大家接受自己才相信自己的價值。在我們個人的發展中,有兩件事情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第一是怎麼樣看待自己,第二是怎麼和別人交流,這兩件事能否理順,是人格是否健全的表現,這也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兩個主要問題
㈡ 趙承熙的作案動機
槍擊事件的目擊者說,兇手趙承熙在整個射殺過程中時表情非常鎮靜,「完全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美國《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將其稱為「沉默的殺手」,那麼究竟是什麼令趙承熙對他的老師和同學們開槍?在周圍人的印象中,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趙承熙8歲時跟隨父母從韓國移居到美國。在鄰居們的眼中,他一直是沉默寡言的孩子。讀大學時,趙承熙總是戴個帽子,坐在後排,很少在課堂上發言,也幾乎不與人交談。他的同班同學回憶說,在英國文學入門開課第一天,大家都圍坐在一起介紹自己,但趙承熙卻獨自坐在一旁一言不發。老師發現他在簽名冊上只寫了一個問號,於是問他「是叫問號嗎?」趙承熙還是不回答。
寫作課教授露辛達·羅伊說,兩年前趙承熙寫了很多表現憤怒和暴力情緒的詩歌,令她十分擔心,於是叫他不要參加集體課,另外對他進行輔導,還勸說他去做心理咨詢。但顯然這些方法都沒有奏效。
趙承熙曾寫過兩個劇本,有十幾歲孩子討論殺害老師的情節,還有男孩與其繼父大打出手的描寫。
犯罪學教授 蘇桑·古德尼:很明顯他時不時承受著某種困擾或者折磨,很明顯他需要發泄出來,這些劇本是他抒發內心世界的一種途徑,因為他無法對其他人敞開心扉。
目前,警方還沒有找到准確線索來了解趙承熙的作案動機。校方也表示,因為趙承熙總是獨來獨往,所以很難搜集他的信息。
㈢ 趙承熙的遺言
災難往往在一瞬間爆發。
4月16日上午9時45分左右,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生物系二年級學生德里克·奧德爾正在上德語課。突然,一個身穿黑夾克、拿著手槍的年輕人闖進來。一開始,奧德爾還以為這個身形瘦小的人在搞惡作劇。隨後他看到他開了槍,子彈從手槍里迸射而出。「我還注意到他的雙眼。」奧德爾事後回憶說,「這大概是最恐怖的。他眼睛裡什麼都看不到。你幾乎能從每個人的眼睛裡讀到一些東西,但是他的眼睛裡,什麼都沒有。」
趙承熙的陰冷世界
這個名叫趙承熙的「恐怖者」也有屬於他自己的生活或故事,但他堅決不跟別人分享。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或者在更早之前,他都生活在屬於自己的陰冷世界裡。
他拒絕老師和室友的幫助,也嚇跑了其他想幫他的人。他想像了一個名叫「傑利」(Jelly)的超模女友,而把自己稱為「史班奇」(Spanky)。還有的時候,他稱自己為「問號」。他睡覺時要開著燈,經常在睡夢里呻吟、哀嘆。而且,他還在宿舍牆上胡亂塗寫著歌曲「閃耀」的歌詞(給我一個指示/為我指明方向/告訴我向哪裡看/告訴我會發現什麼/哦,天堂,讓你的光芒閃耀)。
趙承熙出生在韓國,父母親住在首爾一個狹小的兩房公寓里。他的舅舅說,趙承熙跟姐姐不同,從小沉默寡言。1992年,趙承熙一家移民美國,追求所謂的美國夢。當時,趙承熙8歲。
小時候,父母的朋友來家裡做客時,他甚至連招呼都懶得打,而是躲進地下室打電玩游戲。他念中學時,同學多為白人學生,其中不乏富家子弟。上高中英語課時,每當老師讓學生輪流朗讀課文,趙承熙總是低著頭。當老師告訴他,如果不朗讀就要被評不及格時,他才用低沉、古怪的語調含糊不清地讀課文。有一次,當他又用帶口音的英語背課文時,班上同學都笑著指著他:「滾回家去吧!」
趙承熙的父母曾因為他的精神問題求助於教堂,但他在基督教青年團體中經常受人欺凌,尤其是一些富人孩子。他少年時代的韓裔牧師回憶說,「他是個能讀懂聖經的聰明學生。」
上大學之後,他仍然像很多人描述的那樣是個「獨行俠」。一些同學試圖接近他。住在同一個套間的同學帶他去PARTY,但他不願和別人說話,而是一個勁地喝悶酒。別人和他主動打招呼,他連看都不看一眼。他一個人吃飯,平時就是騎著車在停車場轉悠。
2005年9月,趙承熙選修了尼基·喬瓦尼教授的詩歌課。每次上課時,他都戴著墨鏡和一頂棒球帽坐在後排,帽檐壓得很低。喬瓦尼教授每節課都要求他把墨鏡和帽子摘掉。他從沒有在課堂上發過言,他提交的英文作品中不斷涉及到死亡話題。還有女生投訴,說趙承熙用手機攝像頭從桌底下偷拍她們大腿。許多同學因為害怕他而不來上課。最後喬瓦尼教授不得不讓趙承熙轉班。
創造性協作課程的負責人之一盧辛達·羅伊試圖幫助趙承熙。但她發現這個學生很傲慢,似乎有雙重人格。趙承熙拒絕接受一對一的輔導。羅伊老師隨後通知學校多個部門留心趙承熙。但由於他並沒有具備「暴力威脅」的特徵,學校不會給年滿18歲的學生強行「提供幫助」。
的確,趙承熙沒有用武力威脅任何人。但他卻在2005年末「騷擾」了兩個女生。他曾很罕見地告訴他的室友約翰·埃迪,他之所以去「拜訪」一個女生,是因為想「從她眼中看出她有多冷漠」。他向女生介紹自己叫「問號」,這讓女孩子感到很怪異。她隨後報告了校警,但後者沒有提出指控。之後,趙承熙告訴室友說自己想自殺。於是,他被送入一個行為健康中心接受治療。但在第二天,一位精神專家認為趙承熙雖然輕度抑鬱,但「洞察力和判斷力正常」。當天趙承熙出院,之後的一年內平安無事。
去年秋,趙承熙再次表現出「異常」。他交給艾德·法科教授的戲劇劇本里充滿了暴力。與他一起上課的同學帕尼·泰利說:「他的作品真是充滿了病態的憂郁和詭異色彩。」而教授尼奇·丘帕尼對他的行為也驚訝不已。他說:「趙承熙拍攝了正在聽課的學生,寫了大量有關死亡的文章,令其他學生非常恐懼。」有一次,70人中只來了7人。因為,很多學生對趙承熙懷有戒備心理。
在宿舍里吃飯的時候,他也總是一個人。今年初准備參加學生會幹部競選的一名候選人送他糖,希望他投一票時,他看都沒看一眼。
累積中的病態和憂郁一步步接近臨界點。2月9日,趙承熙在學校附近的當鋪買了一把Walther.22,這種手槍價廉物美,適合打靶訓練。他又去類似沃爾瑪的商店買了彈葯。3月13日,他用信用卡買了一把半自動輕便手槍Glock 19和一盒子彈(50發),花了571美元。這種半自動的輕便手槍是警察和青少年犯罪團伙的最愛,一秒鍾能連射5發子彈。在這個月,他還通過網上拍賣網站,以 「blazers5505」的會員名從一名槍炮商手中購買了兩個彈匣。而後一段時間,趙承熙開始去健身房鍛煉,並留了一個「軍人頭」。他每天睡得很少,一大早就起床,「像70歲老太太」一樣騎車出門,到校外射擊場進行訓練。
16日早上5時30分,趙承熙的室友格列沃熬夜復習完功課回到宿舍,在盥洗室遇到他,當時趙承熙好像要出去,臉上一如既往地毫無表情。格列沃回憶說,趙承熙刷了牙,安靜地塗上護膚液,將隱形眼鏡放入眼中,並像往常一樣吃了葯片。這是格列沃最後一次看到他。
最後的瘋狂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趙承熙為何首先槍殺了18歲的艾米莉·希爾舍。這個有著一雙藍眼睛的漂亮女孩和趙承熙並不同班,而且住在另一幢名為「約翰斯通」的宿舍樓里,寢室也離電梯很遠。
4月16日早上7時05分,希爾舍在宿舍樓下和男友卡爾·索恩希爾告別。趙承熙尾隨希爾舍到了她的寢室,開槍將她打死。然後又殺了寢室管理員萊恩·克拉克。此人住在隔壁,可能是因出來阻止趙承熙而被槍殺。趙承熙迅速離開了那裡,只留下一些帶血的腳印。據警方推斷,趙承熙堅決來到從未住過的約翰斯通宿舍槍殺希爾舍,其中可能有某種原因。
之後,槍殺了兩人的趙承熙回到自己的房間,對一些視頻文件進行了最後處理。文件的最終修改日期記錄是上午7時24分。
9時01分,他出現在位於黑堡市內的布萊克斯堡郵局,然後將一個郵包寄給NBC電視台的紐約總部。趙承熙寄的是快遞,共花了14.40美元。寄件人一欄寫的是「以賽瑪利」(Ishmael),他手臂上也有紅色Ishmael Ax的文身。「以賽瑪利」在英文中有「被遺棄的人、社會公敵」之意。當然,這個詞對於趙承熙意味著什麼,我們還不得而知。
包裹里有1800字的書面聲明、30分鍾的錄像和43張照片。其中一些照片和韓國電影《老男孩》(OLD BOY)的鏡頭有些類似。而在錄像中,我們也可以找到電影《變臉》及《出租汽車司機》的某些痕跡。從這一點來看,趙承熙很有可能有著很強的模仿心理或小英雄主義。
據調查,趙承熙是在自己的宿舍和汽車內拍攝這些照片和視頻的。趙承熙的室友凱倫·格里沃爾說:「視頻中出現的背景牆與宿舍房間完全相同。估計是在客廳拍攝的。」據推測,趙承熙還在借的小型貨車上拍攝了部分視頻。
9時45分左右,諾里斯教學樓傳出了槍聲。此時的趙承熙已經完全被仇恨和極端的情緒所控制。他用鐵鏈將這幢教學樓的出入大門全都鎖上。鐵鏈拴門的聲音並沒有引起懷疑,因為這里以前經常施工,很多學生以為又是施工的噪音。當時,207教室正在上基礎德語課。突然,身穿黑色上衣、頭戴帽子的趙承熙闖進教室,在走進教室約1.5米後,先瞄準教授的腦袋開了槍,然後開始對學生們掃射。在亂射了1-2分鍾後,趙承熙走出教室,旁邊的教室立即響起槍聲。幾分鍾之後,他再次回到德語教室,又一陣亂射。
隔壁教室是211,正在上中級法語。21歲的柯林·高達在第一時間撥打了911報警,但接線員一開始沒弄明白什麼事情。這時趙承熙已經沖了進來,「他仍然什麼也不說,也沒有任何要求,就是在不停地打槍」。高達怕趙承熙發現他報警,就把手機扔在地上。另一個同學撿起手機求警察快點來,立刻被趙承熙從背後射了一槍。而後高達腿部也中了一槍,他躺著裝死才倖免遇難。他說,「當時誰也不敢起來,誰也沒有勇氣制止他。」
在法語教室被殺的還有英文與商業信息技術專業學生羅斯·阿拉曼蒂。他曾和趙承熙一起上過「當代驚悚影片」課。因為同情性格孤僻、鬱郁寡歡的趙承熙,阿拉曼蒂還曾主動和趙承熙聊天,但趙承熙反應冷淡。
不管怎樣,殺紅了眼的趙承熙本想再次回到207教室,但教室門已被裡面的同學用桌子頂住。趙承熙對著門把手連開5槍依舊無法打開,之後他又闖進211教室,朝著裡面又掃射了一遍,之前腿部中槍的高達肩頭和臀部又各中一槍。他靜靜地躺著,又聽到幾聲槍響。幾秒鍾後,又一聲槍響,然後一切歸於平靜。
那一天,趙承熙一共開了220多槍,打死32人,打傷29人。他的最後一槍使自己面目全非——當聽到警察沖進教學大樓時,趙承熙毫不猶豫地向臉部開了一槍。
事後證明,所有這一切,都是趙承熙蓄謀已久的。他故意劃掉手槍上的編碼,作案時沒有攜帶身份證,作案後向自己的臉部開槍自殺,這一系列舉動都是為了讓警方難以確認他的身份,以達到最大的震驚效果。
他只想殺人
因為郵包上的郵編錯誤,郵件遲了一天才送到NBC的紐約總部。
NBC於18日下午6時30分在晚間新聞中公開了趙承熙的視頻和一部分照片。他身穿登山坎肩,雙手各持一支手槍,做出威脅的樣子。其中還有他拿著刀和槍對准攝像頭的樣子,令人膽戰心驚。他在視頻中闡明自己行為的正當性時說:「時間到了。今天就做。你們讓我流血,把我逼進死胡同,使我別無選擇。」
NBC電視台報道說,他使用「怨恨」和「搗毀」等1800多個單詞的聲明書,表明了對富有階層的強烈憎惡感。趙承熙在視頻中說:「知道有人往臉上吐唾沫的滋味嗎?知道把垃圾從嗓子里咽下去的滋味嗎?知道自掘墳墓的滋味嗎?」表明了對周圍環境的強烈不滿。
他接著說:「知道嘴被撕到兩邊耳朵的滋味嗎?知道生生被火燒死的滋味嗎?」然後高聲說:「知道被侮辱並被釘到十字架上的滋味嗎?知道為了觀看的人的興趣而流血死亡的滋味嗎?」趙承熙還說:「你們讓我痛苦,自己卻很快樂,為了你們的快樂,我就像腦袋裡長了癌一樣痛苦,心臟四分五裂,到現在還在撕咬我的靈魂。」他似乎還將自己的遭遇歸罪於富人子弟,「你們擁有了想要的任何東西。」他嘲諷似地說,「你們的賓士汽車還不夠嗎,你們這些臭小子?你們的金項鏈還不夠嗎,你們這些勢利鬼?你們的信託基金還不夠嗎?你們的伏特加和白蘭地還不夠嗎?」
趙承熙還說了大量預告「大屠殺」的話,其中包括:「這是為了犧牲的我和我的孩子們、我的兄弟姐妹們做的。現在,你的手上沾滿了洗不掉的血。」
當天看到他的視頻後,美國媒體和犯罪心理專家們將趙承熙斷定為「精神異常者」,對他的犯罪行為分析說:「這是將自己想成受害者的典型犯罪。」犯罪心理學家路易斯-施勒辛格在《新聞周刊》網路版上診斷說:「他心中充滿了憎惡,只想殺人。」
趙承熙自殺後,31歲的弗吉尼亞州警察馬修·布蘭諾克第一個沖進諾里斯教學樓。「走廊里全都是血。」他回憶說,「到處都是屍體。我從沒去過戰場,但我想真正的戰場也不過如此。真是個災難,受驚嚇的學生尖叫著,痛哭著,抽泣著。」布蘭諾克說,槍擊事件造成的恐懼氣氛正漸漸消退,但自那之後,他每天晚上都難以入睡。-
槍擊血案似無先兆,但趙承熙的老師和同學說,他一年半前創作的作業劇本已顯露內心的憤怒和扭曲。
「當我們閱讀趙承熙的劇本時,就像經歷一場噩夢。劇本充滿扭曲思維、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還有一些我根本沒聽說過的凶器,」趙承熙的同學伊恩·麥克法蘭說。
在一篇名為《理查德·麥克比夫》的劇本中,趙承熙描寫了一名男孩由於懷疑他的繼父是殺死他親生父親的兇手並且經常騷擾他,企圖謀殺繼父。
其中一幕,故事主人公13歲的「約翰」邊向繼父照片上狠刺飛鏢,一邊憤憤說:「我恨他。一定要殺死迪克!一定要殺死迪克!迪克必須得死!」最後一幕,「約翰」試圖用「一塊吃了一半的干香蕉蛋糕」 噎死繼父,但未成功。劇本寫道:「(繼父)躲過一劫,非常憤怒,他揮舞大胳膊,對13歲孩子一頓暴打。」
另一篇名為《布朗斯通先生》的劇本則講述,三名高中生如何憎恨他們的數學老師「布朗斯通先生」,其中一人同樣名叫「約翰」。
劇本寫道,三人一邊在一家賭場玩老虎機,一邊咒罵數學老師。「我想殺死他,」「約翰」說。「我想看著他流血,就像他讓我們這些孩子流血那樣,」另一名高中生「簡」說。最後一幕,「約翰」贏了500萬美元,並得到「簡」和另外一人的吻。但「布朗斯通先生」突然出現,告訴賭場他們還不夠賭博年齡,賭場老闆最後把獎金都給了「布朗斯通」。「你永遠無法擺脫這個布朗斯通,」劇本結尾處3人齊聲喊道。
這些劇本引起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英語系前主任盧辛達·羅伊關注。她認為,雖然趙承熙的劇本中沒涉及任何槍殺內容,但顯示趙承熙有嚴重心理問題。羅伊曾求助校方和警方,但除她外似乎沒有人把這當回事。
「危機那時似已露出水面,但(劇本反映出的問題)並不清晰,這讓警方難以採取行動,」羅伊說,「但我認為,他心理已接近變態,需要我們做些什麼。」
同樣感到異常的還有趙承熙的同學,他們甚至曾認真討論過,趙承熙是否會成為校園槍擊犯,但這種討論多以玩笑告終。「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只是等著他做些什麼事,或聽到他做了什麼事,」趙承熙的同學麥克法蘭說,「不過,當槍擊案消息傳來,我還是禁不住痛哭。」
㈣ 趙承熙(韓裔)為什麼要殺掉32個自己的同學和老師,是報復嗎
這就要歸咎於他身邊的環境和從小到大父母親人同學老師對他的關愛不夠,對他的諷刺嘲笑,使他心靈受到傷害,導致他慢慢心裡封閉變態,再加上他本來就很內向。
㈤ 趙承熙的事件背景
連續兩月購買槍支
2007年2月9日,趙承熙從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附近布萊克伯格的一家當鋪購買了一支5.5毫米口徑瓦爾特P22手槍。3月16日,他又從弗吉尼亞羅諾克市的一家槍械店用信用卡支付了285美元,買了第二支槍,這次是一支9毫米的Glock19。
在購買這些槍械時,趙承熙使用的證件是他的駕駛執照。根據弗吉尼亞州的法律,每個月買一支槍是合法的。
那支Glock槍在16日發生的兩起槍擊案中都被使用了。在整個槍擊事件中,趙承熙裝了好幾次子彈。
在趙承熙的一隻手臂上,文著「IsmaleAx」幾個字,雖然目前調查人員有諸多推測,但是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含義。「以賽瑪利」(Ishmael),他手臂上也有紅色Ishmael Ax的文身。「以賽瑪利」在英文中有「被遺棄的人、社會公敵」之意。當然,這個詞對於趙承熙意味著什麼,我們還不得而知。
槍擊事件後,有關當局在趙承熙的宿舍里找到了兩份共6頁筆記。這些筆記並不是自殺信,也沒有任何關於為什麼他要這么做的線索。
在這些筆記中充滿了各種對「有錢的孩子」、「放盪的人」和「欺詐的吹牛者」的詛咒,甚至寫出了他覺得令他沮喪的人的名字。兩名政府官員說,趙承熙曾接受精神健康問題的治療。 寫死亡詩歌嚇跑同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英語系老師尼基·喬萬尼早在2005年秋季教授詩歌課時就注意到了趙承熙,並有所警惕。
當時趙承熙在上課時給同班同學拍照,並寫到了死亡。喬萬尼說:「孩子們總是寫一些跟謀殺和自殺有關的東西。但是趙承熙的作品中有某種東西引起了我們所有人的密切留意。我們都對那感到很不舒服。」幾天後,喬萬尼發現原先聽課的70個學生只剩下了7個,她問那些學生為什麼沒來,他們回答說因為害怕趙承熙所以不敢來上課了。
喬萬尼說:「當我意識到我的學生被嚇到時,我知道我必須做點什麼。」於是喬萬尼找到趙承熙,告訴他應當改變他寫的詩的類型,否則就別再上她的課。喬萬尼說,趙承熙拒絕放棄這門課,並且說:「你不能強迫我。」
暴力劇本引起老師注意
喬萬尼只有求助於英語系主任露西·羅伊。羅伊決定自己給趙承熙進行一對一的授課。不過即使是在這些一對一的授課中,趙承熙也始終拒絕摘下墨鏡。羅伊要求趙承熙去進行心理咨詢,並表示她願意陪著他一起走進心理咨詢中心。趙承熙說他會考慮一下。
此時,羅伊開始確定,人們應該對趙承熙有所注意,她不斷對校方官員發出請求,要求他們「看看這個年輕人」。學校的官員對她的警告做出了回應,並感到同情,但是表示,由於趙承熙沒有作出直接的威脅,因此他們對他無能為力。除了詩歌之外,趙承熙還寫了一部小說和2個劇本。
英語系學生斯蒂芬尼·德里說:「他的文章、劇本都極為病態和怪異。」當同學們在評論完他的作品後,問他是否還有什麼意見,他總是聳聳肩,什麼也不說。
另一名曾與趙承熙同選一門課的前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伊安·麥克法蘭說:「趙的劇本就像是來自噩夢……那些劇本充斥著扭曲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當學生們在課堂上對他的劇本作出評論時,我們都非常小心的措辭,以防他崩潰。」
「他從來不說一句話」
所有曾經與趙承熙有過接觸的人對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沉默」。
同為英語系四年級的韓國學生保羅·金說,趙承熙在學校里是如此內向,以至於他只知道在英語系裡有趙這個韓裔學生存在,但是直到他們在課堂上見面,他才知道趙承熙是男是女。
保羅·金說:「他從來不說一句話。即使教授問問題,也不說話。他看起來總是身體和精神都很差,好像他很壓抑一樣。」在2005年趙承熙上過的英國文學課上,當第一天老師要求學生們在一張紙上寫下他們的名字時,趙承熙只寫了個問號。
曾與趙承熙同修這門課的夏洛特·彼得森說:「就連老師也在笑他,沒人弄得懂他。」
㈥ 美國人能原諒趙承熙,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寬恕馬加爵
我的一點看法,
美國是多種族多文化的民主國家,並且已經很富裕。較為能夠容忍一些事情,社會文化也非常寬容。還有就是基督教文化的影響,認為趙承熙不過是犯了罪的羔羊。最近阿凡達的電影也告訴我們美國的主流意識是同情弱小族群、並希望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較為純商業電影必然要符合主流群體的意識)。
我們國家處在變革中,社會焦慮浮躁,並且長期處在專制Z腐下,文化不自由,不民主,沒有養成寬容多元的文化。中國人是無宗教的族群,信教也往往帶有功利心。
不過一切在改變著,舉個例子,以前你會看到街上會掛著血淋淋的狗頭羊頭來當招牌(當然少數地方現在也還有),但現在誰在這樣做會被人罵殘忍。喜歡小動物的人也越來越多。同樣你如果在關注的話,最近福建南平殺死兒童的事,人們關注點不再是對兇手的討伐,而是關注如何保護兒童,也有聲音對兇手有一定的同情,關注他為什麼這么做。
你要求中國人同情馬加爵,這很難。即便在美國不同情趙承熙的估計也佔大多數,你只看到同情他的新聞了而已。無論如何,他畢竟是殺人的屠夫,殺的是無辜的人。就像很少人同情《阿凡達》里要消滅那美人的那個上校一樣。
㈦ 趙承熙事件
2007年4月16日當地時間7點15分(北京時間19點15分),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惡性校園槍擊案,槍擊造成33人死亡,槍手本人開槍飲彈自盡,槍擊案疑犯為23歲的韓籍青年趙承熙。有關當局至今還無法確定到底是什麼使得趙承熙爆發並製造了16日的校園槍擊慘劇。
與他相識多年的人都說,趙承熙不管是憤怒、沮喪或是心煩,都從來沒有任何錶情。他通常都輕聲說話,並且完全拒絕對老師和同學敞開心扉。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言人拉里·辛克爾說,趙承熙是個「獨來獨往的人」,學校很難找到關於他的信息。
㈧ 趙承熙事件論題
趙承熙性格孤僻、心理扭曲是導致這起槍擊案的主要原因。
精神病學家通常具備心理學知識,而心理學專家卻未必具有精神病學知識。
精神病學界公認,抑鬱症盡管也屬於精神病,但跟精神分裂症有明顯的不同,治療抑鬱症的葯物,對精神分裂症並沒有效果。
。「在精神病學上,這樣的錯覺被稱為『內感性不適』。」劉錫偉說,「但從中可以看出,他當時在痛苦中掙扎。」
由於趙承熙槍擊時使用的是一種爆炸性子彈,他自盡時對准了自己的太陽穴開槍,大腦被完全破壞,驗屍官曾表示無法通過屍體解剖弄清趙承熙的腦部異常———精神病人常有的一種病理現象。
人格解體。
包裹的署名並不是「趙承熙」,而是「ISHMAELAX」,這個詞的意思一度讓人迷惑不解。劉錫偉後來發現,後兩個與前面斷開的字母AX是「斧頭」的意思,而ISHMAEL是指伊斯蘭教先知亞伯拉罕的長子,趙承熙身上文著「ISMAIL」的字樣,其意跟ISHMAEL一樣,只不過前者是ISMAIL在基督教中的譯法。
▲「我不叫趙承熙,我是『問號』」他在作案前有強烈的「被控制感」———精神分裂症病人又一典型症狀。比如:「你以為我願意做這件事么,你以為我夢想我這樣的死去么?一百萬年來我一直不願做這件事。」「顯然,他是認為自己是被驅趕著、不得不去殺人。」暴力青年分為三類:患有精神疾病;在青少年時代有長期的破壞性行為;心理正常,但是存在情緒的困擾,抑鬱,與人群疏離,沒有智力和能力問題,但是對所取得的成就不滿意,並常感到來自他人的不公。趙承熙是否存在精神障礙,可能屬於一個死無對證的問題,但是他長期處於心理壓抑的狀態,並時刻感受到來自社會、他人的欺辱和不平,最終選擇將這種情緒宣洩出來,是非常明顯的事實。
一份關於校園殺手的研究指出,這些殺手都是男性,並且98%曾經歷過重大挫傷、失敗或委屈,其中有一半曾被戀人拋棄過。
曾參與對哥倫比納高中案件調查的研究槍手心理學的專家福斯勒(DwayneFuselier)說,我們中大多數人都體驗過這些情緒,會感到生氣,會去踢垃圾罐,喝酒,然後就搞定了。但是對於某些人,這些情緒淤積在心裡,散不掉。這些人中的大多數會去尋求幫助,其中的一些會變得更糟,選擇自殺。
但是對於一小部分人來說,僅僅自殺是不夠的,他們會選擇一種「報復性的自殺」,比如在愛人的婚禮照片前自殺,讓照片濺滿血和腦漿,而另有些人,採取更極端的報復,去斃掉女朋友或敵對的上司。但對於極為少數的人來說,這些還不夠平息他們的憤怒。他們堅持認為,生活就是地獄,這並非他們的錯,如果他們選擇去死,別人也要。 存在現實和想像的混淆,已經涉及到精神層面。希望大家贊同我的看法。
㈨ 在美國瘋狂殺人的韓國留學生叫什麼
2007年4月16日,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事件。
上午7時15分,兇手先在一幢宿舍樓里開槍,打死2人,打傷多人。大約2小時後,距宿舍樓約800米遠的一幢教學樓內又響起槍聲,兇手在打死30人、打傷10多人後自殺。
製造這起慘案的是23歲的韓國籍男子趙承熙,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英語系四年級學生。他在作案當天寄給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一個包裹成為調查其行凶動機的重要線索和證據。郵戳上的時間顯示,這一包裹是趙承熙在宿舍樓內殺死2人後寄出的,裡麵包括錄像帶和照片,錄像中充斥著仇視「富人」和揚言報復的話語,照片則是趙承熙持刀端槍的暴力場景。
不知你問的是不是這個?
㈩ 美國人寬恕了趙承熙,我們呢……
……馬家爵很少跟家裡要錢,每次和家裡打電話,他都說錢夠了,過得很好,不要擔心。偶爾要一次,也是到山窮水盡才說出口。本來身上只有10塊就該要,他卻10塊錢全部吃完後,下頓沒得吃了,甚至餓上一天才打電話,和家裡通話時絕不主動提要錢的話,直到被問到有沒有錢時才吞吞突突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