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肇始是什麼意思
開始的意思
Ⅱ 「肇始」與「伊始」分別是什麼意思
肇始
[zhào
shǐ]
發端,開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至
鬻熊
知道,而
文王
諮詢,餘文遺事,録為《鬻子》。子目肇始,莫先於茲。」
清
姚鼐
《孫忠愍公祠記》:「觀察以謂
孫氏
建功,肇始於
忠愍
,而無專祠,非所以表忠義以光後嗣。」
康有為
《<味梨集>序》:「四五七言、長短句,其體同肇始於《三百篇》。」
柯靈
《香雪海·歷史老人攤了牌》:「一九四九年是
中國
歷史的分水嶺,它宣告了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肇始。」
伊始
[yī
shǐ]
初始,事情的開端。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匪願伊始,怡命之嘉。」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巴陵本末》:「朕訪落伊始,首下詔求讜言。」
明
何景明
《寄贈王子衡》詩之一:「昔餞邁伊始,今懷緬猶故。」
清
端方
《請平滿漢畛域密摺》:「昔
日本
維新伊始,廢藩置縣,前此藩士,皆有世祿。」
Ⅲ 肇始和伊始的區別
肇始:
發端,開始。
康有為 《序》:「四五七言、長短句,其體同肇始於《三百篇》。」
柯靈 《香雪海·歷史老人攤了牌》:「一九四九年是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它宣告了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肇始。」
伊始:
開端;開始。伊,助詞,無實義。
時國家草創,網路伊始。《隋書·辛彥之傳》
粒食伊始,農之所先。《唐書·音樂志》
二者意思相同,不同於兩者語體色彩不同,前者文言色彩重,後者更偏重口語色彩。
Ⅳ 肇始 開始 有什麼區別
一、表達意思有差異
1、肇始:發端,開始。
2、開始:從頭起,從某一點起;著手進行;開始的階段。
二、出處不同
1、肇始:出自中國電影理論家、劇作家柯靈《香雪海·歷史老人攤了牌》,「一九四九年是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它宣告了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肇始。」
2、開始:出自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這時候,群眾散而稍聚,稍聚而復紛散,槍聲便開始了。」
(4)肇始擴展閱讀:
「開始」的反義詞:結束
1、讀音:jié shù
2、表達意思:完畢,不再繼續;裝束;打扮;收拾;處置;拘束。
3、出處:出自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盪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翻譯:鷙鳥在風中憂傷地盤旋啊,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不斷地悲鳴。為什麼不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啊,人生苦短何必處處自我約束!
4、例句:眼看考試時間快結束了,同學們也陸續交卷了,可是我的好朋友小王卻還在那「綉花」呢,真令人為她著急!
5、反義詞:開始
Ⅳ 肇始與伊始的區別,分別的意思是
肇始 [zhào shǐ]
發端,開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至 鬻熊 知道,而 文王 諮詢,餘文遺事,録為《鬻子》。子目肇始,莫先於茲。」 清 姚鼐 《孫忠愍公祠記》:「觀察以謂 孫氏 建功,肇始於 忠愍 ,而無專祠,非所以表忠義以光後嗣。」 康有為 《<味梨集>序》:「四五七言、長短句,其體同肇始於《三百篇》。」 柯靈 《香雪海·歷史老人攤了牌》:「一九四九年是 中國 歷史的分水嶺,它宣告了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肇始。」
伊始 [yī shǐ]
初始,事情的開端。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匪願伊始,怡命之嘉。」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巴陵本末》:「朕訪落伊始,首下詔求讜言。」 明 何景明 《寄贈王子衡》詩之一:「昔餞邁伊始,今懷緬猶故。」 清 端方 《請平滿漢畛域密摺》:「昔 日本 維新伊始,廢藩置縣,前此藩士,皆有世祿。」
Ⅵ 肇始 的 拼音 是
肇始拼音:
[zhào shǐ]
[釋義] 開始;發端
Ⅶ 肇始的介紹
【拼音】zhào shǐ【釋義】發端,開始。
Ⅷ 肇始這個詞怎麼用啊
肇始:開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至於晉代之書,繁乎著作。陸機肇始而未備,王韶續末而不終。
中性詞 書面用語
"肇事"是貶義詞.
Ⅸ 肇始的出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至鬻熊知道,而文王諮詢,餘文遺事,錄為《鬻子》。子目肇始,莫先於茲。」
清 姚鼐 《孫忠愍公祠記》:「觀察以謂孫氏建功,肇始於忠愍,而無專祠,非所以表忠義以光後嗣。」
康有為 《序》:「四五七言、長短句,其體同肇始於《三百篇》。」
柯靈 《香雪海·歷史老人攤了牌》:「一九四九年是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它宣告了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