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寧夏地震是什麼時候
發震時刻:1739年1月3日0 0時左右
震中位置: 中國寧夏自治區平羅,銀川一帶(38,8N,106.5N)
發震斷層:銀川—平羅斷層
震 級: 8級
震源深度:約20公里
賀蘭山東麓,黃河西岸,是寧夏自治區銀川平原最富庶的區域,也是中國南北地震帶北端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區段,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累累給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和農牧業生產造成巨大的損失。
② 寧夏容易地震嗎
寧夏容易地震,寧夏屬於青藏高原地震區,青藏高原地震區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里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寧夏歷史地震
1、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里氏8.5級特大地震,亦稱「海固大地震」。
震中位於海原縣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北緯36.5度,東經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2、1970年12月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蒙宣鄉發生一次MS5.5級地震,震中烈度Ⅶ度強。地震發生在半夜,由於居民主要住在抗震性極差的土坯拱窯里,因而造成了嚴重的災害。
在這次地震中,死亡117人,傷408人,其中重傷85人,砸死各類家畜共289頭(只),窯洞房倒塌1540孔,受災面積約540 k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地震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寧夏西吉地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12·16海原地震
③ 寧夏銀川地震詳細情況
今天下午16時46分,寧夏永寧縣境內(北緯38.3度,東經106.2度)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銀川市震感強烈。寧夏地震局專家經會商後認為:近期寧夏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地震局還未收到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
④ 寧夏地震了嗎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18年2月8日17時34分在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北緯37.97度,東經106.20度)發生3.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逃生自救方法;
1、保持冷靜。在以往的地震中,有的人由於驚慌把本該往下拉的門往外推,找不到門,不顧一切的跳樓等,增加許多本應該避免的死亡,由此可見,在地震發生時,不能驚慌失措,沉著逃生。
2、地震發生時,若在平房住宅里,應迅速鑽到桌子下、床下或牆根下,不可靠近窗口。或者頭頂被褥、枕頭、棉衣等。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也可減少傷亡。
3、地震發生時,若在樓房裡,那除了鑽到桌子下、床下以外,也可躲到廚房、廁所中去,因廚房、廁所開間小,支撐作用較大一些。但不要跑到陽台上去,因整個建築物可能會傾斜,陽台和屋檐等附屬建築下落的可能性極大。
4、地震發生時,若在公共場所,如距離大門口較近,可迅速離開房屋,到空曠處躲避。如離大門口遠,可躲到近處的大柱子或大商品旁邊,或者朝沒有任何東西的通道奔去,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在發生混亂、恐慌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朝樓梯和自動扶梯擁去,這時要注意不要捲入到人流中去,以免踩傷踏死。
5、如果不幸被倒塌的建築物壓埋,這時應冷靜視察周圍情況,考慮因地制宜的脫險方法。此刻,千萬不能隨便移動身旁的障礙物,因為拿下一些小的障礙物,可能會掉下更大的東西來。
6、如果床、窗戶、椅子等旁邊還有空間的話,可以從下面爬過去,或者仰面蹭過去。如倒退時,要把上衣脫掉,把帶有大皮帶扣的皮帶解下來,以免中途被東西掛住。
這時最好的脫險方法是朝著有光線和空氣的地方運動,身體不要太緊張,要放鬆,否則,要通過狹窄的地方是困難的。
頭朝下往下劃時,不要將兩手都放在前面,一隻手要放到身體的側面,這是防止身體失去平衡的必要措施。兩手交替抱住胸部,用胳膊肘滑下來效果較好些。如往下爬行,用胳膊肘支撐身體交替著匍匐前進為好。
7、如果無法脫險,要保存體力,不要盲目的呼救及運動。靜觀外面動靜,發現有人經過,用呼救或敲打東西的方法引起他們的注意。
⑤ 寧夏回族自治區最近會有地震嗎
地震是無法預測的,平時最好防震准備就可以了。
⑥ 寧夏發生過多少次地震
1920年12月16日,寧夏南部和甘肅東部發生8.5級地震。此次地震,中外聞名。中外近百個地震台都記錄到了這次能量巨大的地震。據當時的《中國民報》記裁了震後的悲慘場面:「清江驛以東,山崩土裂,村莊壓沒,數十里內,人煙斷絕,雞犬絕跡。」地震造成的死亡總人數為234117人。死亡在萬人以上的有6個縣。其中以震中海原縣最嚴重,達7萬人,占縣總人數的—半以上。地震造成的山崩滑坡掩埋了村莊。海原縣房屋和窯洞倒塌近6萬間。會寧縣房屋倒塌達8萬間。地震造成自甘肅景泰興泉堡至寧夏固原縣硝口長達215公里的巨大破裂帶,至今仍清晰可辨。海原地震的滑坡數量多,規模大。海原、固原和西吉縣滑坡數量大到無法統計的地步。在西吉南夏大路至興平間65平方公里內,滑坡面積竟達31平方公里。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眾多的串珠狀堰塞湖。這些自然災害造成的湖泊,成為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地震地貌景觀。震後餘震甚多,到1921年l1月,共記錄到有感地震571次。
⑦ 寧夏在什麼時候發生過地震
一、180年秋(東漢靈帝光和三年秋)甘肅高台西(39.4°N,99.5°E)M71/2(震中烈度Ⅹ)"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餘地,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頓,縣易處,更築城郭。"(《後漢書·五行志》)
二、734年3月23日(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甘肅天水附近(34.6°N,105.6°E)M≥7(震中烈度≥Ⅸ)"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廬舍崩壞殆盡,壓死官吏以下四十(千)餘人,殷殷有聲,仍連震不止。"(《舊唐書》卷8《玄宗紀》)"時天水地震,陵遷於谷,城夏於隍。公謀去故絳,製造新邑。"(《山右石刻叢編》卷七《大唐故宣威將軍守右武衛中郎將隴西董君墓誌銘》)
三、1125年9月6日(宋宣和七年七月己亥)甘肅蘭州一帶(36.1°N,103.7°E)M7(震中烈度Ⅸ)地震"七月己亥,熙河路地震,有裂數十丈者,蘭州尤甚。陷數百家,倉庫俱沒。河東諸郡或震裂。"(《宋書》卷67《五行志》)
四、1352年4月26日(元順帝至正十二年閏三月丁丑)甘肅會寧東南(35.6°N,105.3°E)M7"閏三月丁丑,陝西地震,庄浪、定西、靜寧、會州尤甚,移山湮谷,陷沒廬舍,有不見其蹤者。"(《元史》卷51《五行志》》)
五、1709年10月14日(清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寧夏中衛(37.4°N,105.3°E)M71/2(震中烈度Ⅸ-Ⅹ)"九月十二日辰時固原,寧夏等處地震傷人,中衛尤甚。河南各堡平地水溢魚游,推出大石有合抱者,井水激射高出數尺,壓死男婦二千餘口。是日震動無常,人率露棲,年余始定。"(宣統《甘肅新通志》卷2)
六、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肅通渭南(35.0°N,105.3°E)M71/2(震中烈度Ⅹ)"夏五月廿一日地大震,山崩。城北筆架山(縣北里許)一峰崩覆沒。城內東北隅平地裂陷,黃沙、黑水湧出,南鄉尤甚,土山多崩。城鄉壓殺老幼男女共四萬有奇。"(乾隆《通渭縣志》卷1)
七、1739年1月3日(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寧夏平羅銀川間(38.8°N,106.5°E)M8(震中烈度Ⅹ+) "寧夏府城於十一月二十三日戍時陡然地震,竟如簸箕上下兩簸。瞬息之間,闔城廟宇,衙署、兵民房屋倒塌無存。男婦人口奔跑不及,被壓大半。……城垣四面塌摞,僅存基址。其滿城房屋,亦同時一齊俱倒,官兵被壓死者一千數百名。且平地裂成大縫,長數十丈不等,寬或數寸或一二尺不等。地中黑水帶沙上涌,亦有陷入而死者。城垣亦俱塌摞,且城根低陷尺許。……每晝夜震動三五次。其寧城北面一百六十餘里至寶豐縣,西南四十餘里至平羌堡,南面、東面俱二、三十里之村莊,其被震程度與寧城相類。此外受傷稍輕。查平羅、新渠、寶豐三縣,洪廣一營,平羌一堡,闔城房屋亦倒塌無存。而平羅、新渠、寶豐等處,平地裂縫,湧出黑水更甚,或深三五尺,七八尺不等。民人被壓而死者已多,尤被溺、被凍而死者,亦復不少,城垣亦大半倒塌。"(川陝總督查郎阿奏摺乾隆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八、1561年8月4日(明嘉靖四十年六月壬申)寧夏中衛東(37.5°N,106.2°E)M71/4(震中烈度Ⅸ-Ⅹ)"壬申,山西太原,大同等府,陝西榆林、寧夏、固原等處各地震有聲,寧、固尤甚,城垣、墩台、房屋皆搖塌。地裂湧出黑黃沙水,壓死軍人無算,壞廣武、紅寺等城、蘭州、庄浪天鼓鳴。"(《嘉靖實錄》卷498)
九、1609年7月12日(明萬曆三十七年六月辛酉)甘肅酒泉紅崖堡(39.2°N,99.0°E)M71/4(震中烈度Ⅹ)"辛酉,甘肅地震,紅崖、清水等堡軍民壓死者八百四十餘人,邊墩搖損凡八百七十里。東關地裂,南山一帶崩,討來等河絕流數日。"(《萬曆實錄》卷459)
十、1622年10月25日(明天啟二年九月甲寅)寧夏固原北(36.5°N,106.3°E)M7(震中烈度Ⅸ-Ⅹ)"陝西固原州星隕如雨。平涼、隆德等縣,鎮戎、平虜等所,馬剛、雙峰等堡地震如翻(),城垣震塌七千九百餘丈,房屋震塌一萬一千八百餘間,牲畜塌死一萬六千餘只,男婦塌死一萬二千餘名口。"(《天啟實錄》卷26)
十一、1654年7月21日(清順治十一年六月丙寅)甘肅天水南(34.3°N,105.5°E)M8(震中烈度Ⅺ)"丙寅,陝西西安、延安、平涼、慶陽、鞏昌、漢中府屬地震,傾倒城垣、樓垛、堤壩、廬舍,壓死兵民三萬一千餘人及牛馬牲畜無算。"(《清世祖實錄》卷84) 1642-1654年(明崇禎十年至永樂八年,藏歷第十一繞回陰水馬年至陽水馬年)西藏洛隆西北(30.8°N,95.6°E)M≥7(震中烈度≥Ⅸ)
十二、1920年海原地震
⑧ 銀川地震帶是怎麼回事
銀川地震帶指的是銀川河套地震帶。
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
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8)寧夏地震了擴展閱讀:
銀川地塹位於鄂爾多斯斷塊、阿拉善斷塊和青藏塊體之間。吳忠至青銅峽一帶,新構造運動強烈,這100百年間,雖然該地區以弱震居多,但防震意識不能鬆懈。
平時多進行宏觀考察和震情監視,對地震才能做到有備無患。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前,寧夏吳忠地區曾出現動物異常反應。
當時該市陳袁灘鄉魚場宏觀觀測點發現魚池魚亂跳、高閘雞場宏觀觀測點發現雞亂叫亂飛、夏進牛場宏觀點的奶牛不進擠奶廳。地震後,吳忠市地震局曾安排技術人員,在宏觀觀測點進行實地勘察調查。
⑨ 剛才銀川地震了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交界發生4.3地震 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北緯38.2度,東經106.6度)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