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非正常死亡第二季時間
擴展閱讀
股票估值高適合買 2025-08-18 22:44:20

非正常死亡第二季時間

發布時間: 2021-10-01 19:22:09

⑴ 話說傑克船長不是在《加勒比海盜2》裡面死了嗎,怎麼第三部又回來了

被章魚吃了後,傑克沒死,而是進入了深海閻王的死界,被囚禁在奇幻秘境就是死亡之淵,即世界的盡頭,傑克被困在了魔域裡面。《加勒比海盜3》指《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

劇情簡介:傑克船長遭伊麗莎白致命一吻後被章魚怪捲走生死未卜,棄船逃走的黑珍珠號殘部、威爾·特納和對傑克的死半是哀傷半是內疚的伊麗莎白,結成救援小分隊跟隨解除不死魔咒後尚在人間的巴博薩船長到傳說中的世界盡頭搭救傑克。在女巫的指引下,巴博薩一行來到遙遠的新加坡搬救兵。

回到大家身邊的傑克沒了自己的船,而這時他和巴博薩等人也知道貝克特和大衛·瓊斯即將殺到,仇人見面之時也宣布海盜們的末日即將來臨。危急關頭,本來彼此結怨頗深的海盜們只能團結起來,七大海域的海盜王被召集在一起,結成統一戰線,為了海盜的生存和自由的靈魂進行最後的抗爭。

(1)非正常死亡第二季時間擴展閱讀

《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是迪士尼電影公司2007年推出的奇幻歷險電影,也是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的第三部作品。由戈爾·維賓斯基執導,傑瑞·布魯克海默製片,約翰尼·德普、奧蘭多·布魯姆、凱拉·奈特莉和傑弗里·拉什主演。該片於2007年5月25日美國上映。

被大章魚吞下去的傑克船長進入了戴維·瓊斯控制的死界——世界的盡頭。為了拯救傑克,威爾·特納、伊麗莎白和女巫等一行人也來到了死界。 找到傑克,他們一行人解開迷咒,逃出了世界盡頭。而此時狡猾的卡特勒·貝凱特已經得到了戴維·瓊斯的心臟,由此挾持戴維·瓊斯,掌控所有的公海海盜。

為東印度公司攫取利益,為了應對危難,各地海盜頭目秘密集會,展開是否釋放女海神,殺掉戴維·瓊斯的爭論。原來女海神正是戴維·瓊斯的舊情人,兩人之間的微妙關系,成了雙方交鋒的關鍵。在平靜的海面上,風雨降將至,最終的對決即將展開。

⑵ 殺古手梨花的到底是誰

嗯 我來說明一下
在本劇中
梨花始終逃脫不了昭和58年被殺的命運,但是他藉助了羽入的力量每當被殺時就會復活到沒死之前的某個時間段,而圭一等人,好像是因為做錯了某些事才聚到雛見澤的,特別是圭一的到來最終使梨花擺脫了命運,在第二季的結尾是個 Happy End 你看看OVA 也能了解到不少!!!

在雛見澤居住的人們都患有一種疾病 叫 雛見澤群候症 就是世界范圍內廣泛存在的「思鄉病」。這種現象大概跟當地的水土環境有關。

首先,也許在動畫中已經注意到了,無論幕後的陰謀者是誰,每個平行世界裡總有一名主角失控暴走,濫殺無辜,標志著快樂的日常生活崩塌的開始,在鬼隱,崇殺篇里是圭一,而在綿流篇里是詩音,在動畫的罪滅篇里是禮奈。也就是說,先不論往年的數起獵奇謀殺,也不論當年遭到作祟的富竹,鷹野二人。以及最終必然到訪的梨花開膛,全村毒死的慘劇。在圭一和他的夥伴這5、6人的小圈子裡,暴走而成為悲劇導火線的總有一人,且稱其為「X規則」。而另一方面,富竹和鷹野,這對最悲慘的角色則永遠逃不掉昭和58年遭遇作祟的命運。富竹自己用手抓破喉嚨,死在村外的路邊,留下與多人搏鬥的痕跡;鷹野則是被殺後在油桶中遭到燒屍,在領縣的山中被發現。死法也是固定的。對此必然性,且稱其為「Y規則」。最後無論哪個平行世界,都以梨花開膛與雛見澤毒氣全滅事件而落幕。當然,綿流篇與其解篇中梨花是死於詩音之手,但毒氣事件的發生率是100%的,且稱其為「Z規則」。只有沖破這三條規則,雛見澤才有可能逃離詛咒的命運,而在原作的第三解篇皆殺篇中三條規則已完全暴露出來了,看來祭雜篇中將會迎來最終解脫了。

御社神的真相
「尾八白神」就是 羽入 明治以前的村中的確曾為祭祀她而殘殺活人做祭品。「腸流」的儀式也存在了幾百年,但她本人心地善良,人畜無害也莫不到她。她的唯一能力就是在梨花死時讓時間倒流,這就是蟬鳴各篇不斷輪回的原因。而她與梨花的記憶是可以得到繼承的————除了梨花被殺前後的關鍵記憶————這就是梨花從小就能作出預言的原因。不過可輪回的時間已越來越短了,從暇潰篇是赤坂所見到的回溯數年,縮短到了綿流祭前的不到一個月。

真凶:鷹野三四
是為了 完成 爺爺 的遺願來到 雛見澤 的 但因為中途失去贊助商 要「最後一搏」 那就是故意肇事,使梨花非正常死亡 (雛見澤群侯症 該病原體以寄宿人為主,而宿主之中又有著「女王」的存在,那就是繼承「鬼之血」最濃的古手家代代的巫女。在「女王」身上散發出一種像性激素的氣息,維持著她身邊感染者的潛伏狀態。離開雛見澤外出居住的人會感到強烈的回鄉願望,其實是無意中的對「女王」的依賴。) 而梨花就是 女王!!!!!!

⑶ 給我推薦一部動漫唄!

《吸血鬼騎士》有美形的人物;超強的聲優配音;令人喜愛的情境相宜的配樂和主題曲;劇情就不用說了,很吸引人。動畫雖已出兩季,不過漫畫版目前一直有在連載,樓主可以繼續追~

介於以上,我向你推薦近期倍受關注的《Skip Beat》,又名《華麗的挑戰》。第一部已完結,確定2010年有第二部。大家都等不急動畫的出現,紛紛關注觀看該作品的漫畫,可見是非常非常~~~~```````受歡迎,非常精彩的作品。

PS:
優秀的動漫作品其實很多,並且一直有新的優秀作品的出現,所以從中挑選出「最最最~~~」優秀的,很難抉擇的,所以再向你推薦一些我看過,並覺得非常棒的吧。〔雖然是從過去的回答中復制而來,但卻都是用心選出來的,還望喜歡〕

近期我關注的正在連載值得一看的動漫:

1.《花咲ける青少年》又譯《天國少女》故事以如羅馬假日般的邂逅——一個小國的王子流落到美國並與當地的一位女子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為開端、講述了50多年後其孫女的愛情之路。
非常不錯的一部,我最喜歡女主的 堅定、透明、清澈、勇往直前的眼神。

2.《犬夜叉完結篇》經典之作,將要完結,萬眾關注,並非常期待的一部。〔《犬夜叉》續集〕

3.《好想告訴你》故事圍繞著一個外表看起來陰暗到會被周圍人稱為「貞子」的女高中生黑沼爽子展開,描述她通過努力逐漸消除周圍人的誤解,並得到友情與愛情的故事。爽朗王子與「貞子」女生的校園輕喜劇。
淡淡純純的愛,細膩的心理描繪,暖暖的色調,我看過漫畫,所以特別期待這部動畫。將會非常好看。

最後推薦幾部已完結非常受歡迎的幾部:
《交響情人夢》〔動畫有,漫畫剛完結〕
《金色的琴弦》〔動畫有,漫畫正連載〕
《華麗的挑戰》第一部已完結,確定2010年有第二部。大家都等不急動畫的出現,紛紛關注觀看該作品的漫畫,可見是非常非常~~~~```````受歡迎,非常精彩的作品。

以上三部其中都有 勵志 的成份,值得不斷欣賞與回味。

宮崎駿的作品,不用說,電影版動畫部部經典,你可以參看網路
http://ke..com/view/2890.htm?fr=ala0_1_1#3

抱歉看得多,記住的就這些,我想只有經典的才會被人永遠留在心裡吧。

⑷ 《非自然死亡》第二季有官方消息嗎

截至2021年8月,《非自然死亡》第二季還沒有官方消息。

《非自然死亡》是日本TBS電視台播出的醫學懸疑劇,由冢原亞由子、竹村謙太郎、村尾嘉昭執導,野木亞紀子編劇,石原里美主演,窪田正孝、井浦新等共演,於2018年1月12日在日本開播。

該劇講述了在「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任職的法醫三澄美琴與同事們一起探查非正常死亡者的真正死因,從而改變現實世界的故事。

劇集評價:

該劇雖是法醫懸疑劇,但重點不放在血腥的解剖場面上,也不放在兇手高超的作案手法上,而是借法醫的職業視角,折射在破案過程出現的種種社會現狀,專業化的調查細節在劇中也有所體現。

劇集對法醫這個職業進行了專業的描繪,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編劇又借職場新人六郎的視角呈現了專業法醫們的日常生活和他們捍衛真相的善意。

⑸ 你會推薦哪些日劇給初次看日劇的朋友

我推薦三部評分比較高的日劇,希望你喜歡喲。

第一部《東京女子圖鑒》

《東京女子圖鑒》是這樣一部不太常見的都市女子成長物語。它講述的不是家門口撿到狗男友的幻想愛情,也不是獨立自強的女性職場奮斗,而是一個有點功利、有點野心的小鎮姑娘在大東京里憑借慾望一步一步拼搏進化的歷程,從20歲演繹到40多歲,從某種意義來說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女人的史詩。

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中學生三橋貴志(賀來賢人 飾)和伊藤真司(伊藤健太郎 飾)轉學來到新的學校,為了看起來凶惡一點,他們不約而同改換了不良少年的打扮。剛剛入學,兩人意外打倒十人,一戰成名。此後他們結識了女校的戲精大姐大早川京子(橋本環奈 飾)、男校的大嗓門傻老大今井(太賀 飾)、今井的小跟班谷川(矢本悠馬 飾)以及本校的功夫紀律委員赤坂理子(清野菜名 飾)。在與黑道分子和其他學校不良少年的抗爭過程中,少男少女的友情不斷加深,而爆笑沙雕的故事也接二連三的發生。三橋與伊藤的確度過了一段難忘的青春歲月……

⑹ 2018有哪些好看的電視劇推薦

2018年國產的電視劇有非常多的優秀作品,無論是歷史背景的「大製作」,還是針對某一特定群體「小而美」的網劇,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用戶需求。

下面我從觀眾需求的角度,以「有生之年」「小說影視化」「粉絲向」為分類,推薦三部2018年播出的高質量劇。

「有生之年」系列

《天盛長歌》,改編自天下歸元的小說《凰權》

主演陳坤和倪妮一直都是電影咖,上次陳坤高調的出現在電視劇里還是十年前。

將《知否》稱為特定粉絲群體的饕餮盛宴的也不為過,對於趙麗穎、馮紹峰粉絲來說,再沒有哪部劇會比它更特別了。

以上為2018年優質電視劇推薦~歡迎食用哦~

⑺ 今天是陰歷7月15鬼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盂蘭盆節.它是在每年農歷的七月十五.
------------------------------------------------------------------------------------------------------
中元節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有感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農歷七月十五這天,同是佛道兩家總結批評的日子,兩家都相應的考籍講評活動;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匯報指向民眾,即校籍辰。佛家的總結講評則在內部進行。不管是對外的校籍辰還是內部的批評會,都說明佛道兩家對七月十五日的重視。或者說明這個日子在佛道節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間的所謂鬼節,這個時日更顯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僅只是這個時節俗活動中極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薦新、放燈照冥、盂蘭盆會等在一年中也屬重要的節俗活動。
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因此中元節也有「盂蘭盆節」之稱。
盡管經過千餘年主動的順俗和被動的歸化,佛教的蹤影還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眾的中元節俗活動中。首先是那名目。盂蘭是梵語的音譯,是「倒懸」意思,盂蘭與盆合起來是救器,即「救倒懸器」;另外,盂蘭盆也可以解釋為「救倒懸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飯食」的特點。
清代詩人龐塏的《長安雜興效竹枝體》一詩形象描繪了中元夜兒童持荷葉燈結伴遊樂的情景。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中元節
俗稱鬼節。民間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還要舉行家宴,供奉時行禮如儀。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畢,合家再團坐,共進節日晚餐。斷黑之後,攜帶炮竹、紙錢、香燭,找一塊僻靜的河畔或塘邊平地,用石灰撒一圓圈,表示禁區。再在圈內潑些水飯,燒些紙錢,鳴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轉「陰曹地府」。過去,民間在七月初七就要通過一定儀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飯,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為止。現在,逐漸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為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
中元節
中元節,定於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一種植物的葉子,有香氣),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臘日主要的內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道教的中元節既是道教的宗教節日,也成為民俗節日。道教初起時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後稱之為三官大帝。他們各有責司,天官為上元賜福,地官為中元赦罪,水官則稱下元解厄。道書中說,凡是這三天,三官都要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其中地官所管為地府,當然所檢的重點是諸路鬼眾了。所以這一天,眾鬼都要出離冥界,接受考校。道門中於這一天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同時信眾也出資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升天堂。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要原因。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蘭盆節。「盂蘭盆」乃梵語音譯,原義是解倒懸,傳說佛的徒弟目健連,苦於其母生前作惡,被罰下地獄深處,無由解脫,去問佛有什麽解救法門,佛告訴他,於僧徒解制日(在中國是七月十五)齋僧,可救鬼魂脫離地獄之苦。依佛教儀軌,四月中開始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間不準外出,七月十五日結束,叫做解制日,可以出來接受信眾布施,所以有此一說。中國佛教徒為之造出《盂蘭盆經》宣揚其事,後來形成設斛食祭鬼的習俗。這樣一來,中元節的特點,是道佛兩教之義相融,例行中元祭祖、祀孤魂、超度亡靈、設食祭鬼的活動,在民間成為最大的「鬼節」。
中元的民俗活動,圍繞著祭祖、祭野鬼,有城隍出巡祭厲(橫死鬼魂),道觀和佛寺舉辦普度法會,超度亡靈,民間則多上新墳。隨著華人來到東南亞等地區,也將中元節的風俗帶到那些地方。馬來西亞檳城的中元活動具有很廣的群眾基礎,遠近聞名。劉仲宇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民間習俗,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舊社會在這天,城內有人把城隍廟寢宮的木架城隍爺抬到暑三日,這叫「城隍出行」。人們在行宮過廟會,搭台呂戲。當時行宮設在現東:角,地名叫賀家園子。

中元節
七月歌台
在華人民間的傳統習俗里,中元節是個重大的祭祀祖先,普度眾生的日子,家家戶戶必大事慶祝一番。
每逢農歷七月,我國的華族必定會隆重舉行「慶贊中元」,全國各地,無論是商業區或是組屋區,都可以看到慶中元的紅色招紙,張燈結采、設壇、酬神。寺廟也分別建醮,街頭巷尾上演地方戲曲或歌台助興,呈現一幅熱鬧非凡的景象。
中元節的「普度」儀式,因組織形式上的差異,可分為幾類,如街普(也稱弘普)、市普、廟普(或稱公普)等等。所謂街普,指的是以街坊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場為主的普度;廟普就是廟宇所主持的普度。
慶祝中元十分普遍
在本地,街普多以一座組屋,或街道為中元節普度單位;市普以巴剎、小販中心、購物中心、商店為主體;至於廟宇,不庸致疑。
在我國是普遍流行,除此之外,本地的工廠和工業大廈,一般都有普度組織。
近年來,由於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慶祝中元也十分普遍,排場也十分講究,一些民間組織或公司的中元會也紛紛成立,從這種趨勢來看,這個華人傳統習俗,在本地是一年盛似一年。
在新加坡,一般的市普、街普都會拜祭大燭大香,一排一排的排開去,有的高十幾二十英尺,很是壯觀。
在祭棚內,還請糊紙店糊一尊身長丈六,或丈二的普度公,青臉獠牙,異常怕人,放在布棚里供奉,面前燒三條大香,兩條大燭,祭禮的方式或葷或素,愈多愈妙,有燒豬、雞、鴨、白米包、水果、罐頭、糖、油、鹽、素食品等家禽肉食類,干糧雜果、素食齋品等,全都奉上,而且都插上三角的五色旗和香,色彩繽紛一片。
至於廟普又有的不同,廟普內設有祭壇,中央掛著「盂蘭盆會」或「三宮大帝」的大鏡子一面,至於神桌上,則置有三個斗燈、神像、香爐。斗燈內盛有白米、古銅鏡、古劍、小秤、剪刀、尺、涼傘及點燃的煤油燈,古人相信這樣可避邪。
祭壇前的長桌上,則供奉牲醴,及用麵粉為材料,捏造成飛禽走獸、魚蟹水族類及其他供應品,極盡豐盛之能事。
投標福物花樣繁多
除了祭品外,這些地方性組織的普度會上,還少不了福物,福物有的是中元會組織的會員及熱心人士的捐贈,花樣繁多,有神像、俗稱「烏金」的火炭、米桶、撲滿元寶、大彩票、發糕、酒、電器用具、兒童玩具,應有盡有。
拜祭過後,免不了的便是進行精採的投標福物了,這也是本地中元普度的特色之一。
投標時多由爐主出馬,聲似洪鍾地把出標人的價錢喊出,總聽見宴席間,這里、那裡、一時高喊出價標福物的聲音,比起彼落,好不熱鬧,而出價者也十分闊氣,因為一般人相信,「標」一件東西可帶來一些財氣,所以大家十分慷慨開價,尤其是商界人士。

通常中元會的負責委員,都會把這筆開標的可觀款項,拿來充為慈善基金,或會員的福利基金,同時,也可為下一年的中元會活動,做好准備金,如請歌台或地方戲曲助興。

中 元 節
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蘭盆節之外,民間還稱七月十五為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為三鬼節。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系,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歷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有感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農歷七月十五這天,同是佛道兩家總結批評的日子,兩家都相應的考籍講評活動;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匯報指向民眾,即校籍辰。佛家的總結講評則在內部進行。不管是對外的校籍辰還是內部的批評會,都說明佛道兩家對七月十五日的重視。或者說明這個日子在佛道節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間的所謂鬼節,這個時日更顯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僅只是這個時節俗活動中極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薦新、放燈照冥、盂蘭盆會等在一年中也屬重要的節俗活動。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因此中元節也有「盂蘭盆節」之稱。
盡管經過千餘年主動的順俗和被動的歸化,佛教的蹤影還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眾的中元節俗活動中。首先是那名目。盂蘭是梵語的音譯,是「倒懸」意思,盂蘭與盆合起來是救器,即「救倒懸器」;另外,盂蘭盆也可以解釋為「救倒懸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飯食」的特點。
清代詩人龐塏的《長安雜興效竹枝體》一詩形象描繪了中元夜兒童持荷葉燈結伴遊樂的情景。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中 元 節
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為圖吉利,今天山西人民特別是晉北人民又把它改稱為麵塑節。文化內涵,非常豐富。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我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道教盛行後,附會傳統,創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為萬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
與道教相抗衡,佛教確定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盆節。佛教提倡慈悲為善。古印度雨季的三個月里,佛教儀規禁止僧尼外出,說是外出容易傷害草木蟲蟻,要求僧尼在寺內坐禪修學,接受供養。這段時期稱為安居期。佛教傳到我國以後,根據我國的季節變化,規定安居期為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後來又依據經書產生了「目犍連救母」的佛教傳說故事。大意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目犍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里受苦受罪,慘不忍睹。使盡一切辦法相救,均告失敗,只好求助於佛祖。釋迦牟尼解釋說,其母生前罪業頗大,非一人之力可救,告訴目犍連要在七月十五日,僧眾安居終了之日,備好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藉助眾僧之力,才可使其母親解脫苦難。目犍連遵囑照辦,果然湊效。這種佛教活動,被稱為盂蘭盆會。盂蘭是古印度梵語的音譯,意為倒懸,形容亡人之苦。盆是漢語,指盛放供品的器皿。盂蘭盆即指這樣的佛教活動,可以解脫先亡人的倒懸之苦。

我國佛教藉助儒家傳統的「孝親」禮俗,將七月十五日演化成了宏揚佛法的「孝親節」。不僅得到了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可,也受到了官方民間的普遍歡迎,因而對七月十五日的民俗活動影響也最大。
五台山佛教界,在七月十五日要照例舉辦盂蘭盆會,念經超度亡靈。周圍一些信教群眾要到寺廟擺供、響炮、祈禱,為祖宗贖罪,祝亡人解脫。
在民間,家家要上墳祭奠祖宗。
晉南地區習慣用紙做燈,焚燒於墳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祭奠祖宗的食品喜用包子。如果先人亡故滿三年者,兒女們要在這一天脫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稱換孝。
晉北地區上墳祭奠祖宗,喜用饃饃,麵粉製作,圓形,中間點一個紅點。擺完供,燒完紙,回家時要從地里挽幾棵穀子和麻,用綠色紙條纏繞,立置窗前,供奉面人一尊。節後移置房頂,根朝里,谷穗露在外面,稱為揀麻谷。民間流行的說法是保佑五穀豐登。然而供奉面人的儀規,分析起來,似乎是早期人殉習俗的遺跡。
七月十五日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數放河燈了。民家習慣用木板加五色紙,做成各色彩燈,中點蠟燭。有的人家還要在燈上寫明亡人的名諱。商行等單位,則習慣做一隻五彩水底紙船,稱為大法船。傳說可將一切亡靈,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禪杖,象徵目犍連。也有的做成觀世音菩薩。入夜,將紙船與紙燈置放河中,讓其順水漂流。人們依據燈的漂浮狀況,來判斷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燈在水中打旋,被認為讓鬼魂拖住了。如果燈在水中沉沒,被認為亡魂得到拯救,已經轉生投胎了。如果燈漂得很遠或靠岸,被認為亡魂已經到達彼岸世界,位列天國仙班了。總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願。
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晉西北的河曲縣城,緊臨黃河。河道開闊,水流平緩。每到七月十五日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齊集黃河岸邊的戲台前廣場,競觀河燈。各色彩燈順水漂移,小孩子緊盯著自家的燈能漂多遠。老太婆嘴裡念念叨叨,不斷祈禱。今天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項目了。
七月十五日,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後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七月十五日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麵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包括出嫁的女兒及女婿、外孫,另過的兒子及媳婦、孫子等等),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現在已經不那麼嚴格講究了,完全依據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魚、兔、人各種造型的饃都有。人均一獸的花饃捏完以後,還要再捏許多瓜、果、桃、李、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蜒、松鼠。個頭較前要小,做為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這些麵塑蒸熟以後,再經過五色著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稱為絕佳的手工藝品。七月十五看麵塑,已經成了農家婦女一展靈巧手藝的節目了。

中元節與酒

農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我國古代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道教出現以後,所祀奉之神有天官、地官、水官、並將「三元」與「三官」相配,說上元天官生日為正月十五日,中元地官為七月十五日,下元水官為十月十五日。所以道都七月十五日要設壇醮祭。道教和佛教,在這天的活動,都是具體的規定和做法。民間的祭奠,則相對較自由,供品唯恐不夠先人和孤魂野鬼享用,那些供品。由是形成了民間的節日。北齊的時《顏氏家訓》,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宋時的《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清時的《帝京歲時紀勝》等等書籍中都提到了中元節、盂蘭盆節。有的書中說,中元節前幾天,市面上就有賣冥器的,賣時鮮瓜果的,賣油餅餡餅乳餅豐糕的,色彩斑斕,叫賣聲不絕於耳。還有在水面上放燈的習俗,意為招水中孤鬼來享祭。兒童們玩著紙扎的荷花燈,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絡繹不絕,較之清明節尤勝。

中元節
我是知道有中元節的,在文學作品中看過,以為那是流行於黃河流域的民俗,別的地方或許也有這種習俗,但想來總不如黃河流經的地方來得地道。在我的感覺中那天的夜晚總應是霧蒙蒙的,在朦朧中各家的祭祖飯在燭光和香火的映照下顯得十分誘人,在迷霧中孩子們的河燈在沉沒之前也消失了,駛向天國。成人們在干什麽作品中多沒有提,我想他們多半是在為祖先和孩子們扎河燈然後為他們做飯,這是一種圓融的場面,鬼節應該是個快樂的節日。
真正了解到中元節習俗是到新加坡以後的事,當然我所了解的不過是新加坡的中元節,一個與河燈毫無關系的中元節。
元節在新加坡的俗稱叫鬼節,規范來說中元節應該是陰歷的七月十五,因為陰歷七月十五是歲時節令的中元,所以這一天的節日叫中元節。因佛教的盂蘭盆會也是在陰歷七月十五舉行,一些地方又把這一天叫「盂蘭盆節」。佛家對七月十五非常重視,在那一天要舉行很多活動,"放燈照冥」就是起中的一個小儀式,這一儀式傳到民間變成神秘而浪漫的放河燈。放河燈的目的盡管眾說紛紜,但總是與鬼魂有些聯系,如肖紅在「乎蘭河傳」一文里提到的』七月十五是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到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脫著一盞河燈,就得脫生』
同佛家的』放燈照冥『被百姓根據自己純朴的願望吸收改良為民間的放河燈一樣,中元節跨越了冥界與國界,來到新加坡,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新加坡的中元節你找不到河燈的影子,慶贊中元的時間也從陰歷七月十五一天擴大為陰歷七月的一整月。這一個月人們盡量不動土,不置業,也盡量不出遊,這一個月的飛機票也是全年低的,一些不信邪的人就利用這個機會出國遊玩。當然信邪的人還是佔大多數,新加坡的陰歷七月正是酷暑季節,但不管天氣多熱,泳池裡的人總是稀稀落落的,人們在這一個月里會加多一兩件金飾來避邪,他們也會注意說話,盡量避免說出不吉利的字眼來。小孩子尤其慘,據說小孩子的眼睛特別靈,可以看到些不該看到的東西,為了不讓小孩受到驚嚇,很多父母在七點一過就把小孩關在家裡。
新加坡人相信陰歷七月一日是鬼門大開的日子,在以後的一個月里鬼魂可以自由出入陰陽兩界,在這一天後半晌兒的時候,信的人家會在自家門前的草地上插兩根蠟燭,在蠟燭的旁邊再插上三七二十一根香,把事先准備好的陰幣,佛咒、糖茶之類的供化放在蠟燭的前面,然後點燭焚香拜三拜,祭拜完畢就拿了陰幣,佛咒到焚燒桶去燒。這焚燒桶就是汽油桶把頂蓋去掉,再在側面打幾個洞做成的,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鮮玩藝兒。焚燒桶的出現是因為政府認為向以前那樣在自家插的蠟燭前直接燒紙太影響衛生又很難清理,於是每年一到七月政府就會在組屋前擺放些焚燒桶供人們燒紙用。一些人不能認同自家燒的紙同別人家的混在一塊兒的觀念,他們只好到雜貨店買專為自家用的小化紙桶。更多的人好象突然間受不了燒紙的煙熏火燎,特別是初一,十五,二十九這三天,空氣中彌漫的是燒紙的味道,天空中飄揚著的是燒紙的灰燼。很多人為此向政府投訴,政府只好勸請大家少燒點,說是叫禮輕情意重。有一家公司抓住這個商機,研究出新型焚燒桶讓大家試用,據說反應良好,或許明年我們就會用上價值一千五百新幣的新型焚燒桶了,聽說新產品是箱形,所以應該叫焚燒箱才對。
各家各戶慶中元的時候,一些華人公司也會集體慶贊中元。公司慶中元的排場要比小家小戶來得大,貢品很多,有整袋整袋的大米,各式各樣的罐頭,餅乾和水果,講究點的還要畫龍點睛地來只金豬。這些貢品都擺在一個木製的檯子上,檯子前立著幾根碗口粗細與人齊高的蠟燭與香。讓員工們感到興奮的是,老闆點燭焚香除了要鬼兄弟們保佑生意興隆外還要向他們求四個吉數來買彩票。這四個數是全公司共享的,買的時候也有學問,最常見的是順買,到買和通吃,據說中的機會很大,或許鬼兄弟真的有些靈通吧。

最有氣勢的中元慶贊要數社區或小販中心舉辦的,不但有擺貢品,點燭焚香等祭拜儀式,還有唱歌台與中元節喊標等活動。唱歌台的主要目的是娛樂鬼兄弟,據說早期的歌台是唱大戲,現在已改成唱歌,而且多數是流行歌曲。中元節唱歌台的歌手多是不大出名的,因為有出場費所以競爭很激烈,為了吸引人去看,女歌手往往穿著暴露,有幾個還剃了光頭,男歌手則是長發披肩,緊身褲加網眼衣。盡管歌者用盡法寶,看歌台的人卻越來越少,不算前幾排留給鬼兄弟的座位,其餘的座位也坐不滿,人們似乎越來越無法接受這有些粗糙的歌台文化。當然也有一批歌台發燒友努力地唱著反調,這些人多是上了年紀的,他們會每天翻報紙查看歌台信息,跟著歌台跑。不知道有沒有鬼魂跟著歌台跑,也不知道從大戲改成流行歌曲他們喜不喜歡,但我覺得歌台的娛鬼成分越來越少,媚人的成分卻越來越多了。
除了歌台,另一項值得一提的活動是中元節喊標。喊標是在祭拜儀式結束,中元宴席吃到一半的時候進行的。主辦單位會盡量找些演藝界小有名氣的人來喊標,他們的喊標多是義務的,主要是做點善事,順帶著也宣傳宣傳自己。用來喊標的福物多數是被鍍成金色的民間流傳有好彩頭的吉祥物,最常見的是金龍與黃梨,也有匠心獨具的,比如騰飛的金馬上馱個金黃梨叫『馬上旺來』。福物本身沒有什麼價值,投標者投的就是一個好彩頭,把福物擺在家裡就等於把好彩頭帶回家裡;福物上也多粘上些幸運數,標得福物的人可買彩票賭賭運氣。至於投標所得的錢,一部分用來充當第二年中元慶贊的費用,一部分則捐給仁慈醫院等福利機構,大有人鬼共渡意思。
近年來中元慶贊面對很大問題,首先是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年輕一代無法接受這種盡管土氣卻很有民族風味的文化,中元慶贊後繼無人。其次,有些人突然間無法忍受燒紙的煙熏與歌台,喊標的噪音,頻頻向政府投訴。政府似乎也很買這些人的賬,在不斷改進焚化桶的同時,今年還明令慶贊活動必須比往年提前半個小時於十點半前結束。由於活動提前結束,使歌台發燒友們不能盡興,投標所得的款項也大大縮水,除去第二年慶贊中元所必須的款項,捐給福利機構的已所剩無幾。這讓人有點人不如鬼的感覺,但七月是他們的節日,活人只好退讓了。
我在新加坡已渡過五個中元節,開始的時候很好奇,甚至有些恐懼,漸漸地反到喜歡上這個節日,還學著新加坡人的樣燒紙祭拜,希望過世的父親會到新加坡來過這個節。鬼魂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離別,尤其是陰陽之間的離別。

中元節
中元節——農歷7月15日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節卻在7月14日。據說在宋朝末年,人們正准備過節的時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節日就這樣提前了。
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

⑻ 蚊子的壽命時多長

蚊子短暫的一生

首先,蚊子討厭人類的根本原因是像“吸血鬼”一樣吸入我們人類的血液,為什麼要吸血,必須從蚊子短暫的一生開始!

吸血中的蚊子

另一方面,物理驅蚊線也面臨著很大的限制,即使是360防護蚊帳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漏網之魚”,但我們的報紙、拖鞋、電蚊蟲經常找不到隱藏在暗處的蚊子,所以我們認為安全,枕頭很高。

所以,無論是化學手段還是物理手段,完全不被蚊子叮幾乎是不可能的! 蚊子就像偷吃的食客,怎麼來你店裡,你看起來不太在意它,他們會在你不介意的情況下偷你店裡的好吃(吸血),看你他們留在店裡的棘手殘渣(癢) 焦躁不安地只剩下我們……

⑼ 怎樣抓蛇最安全

善念的力量,最終受益的是自己(一個考古人護巨蛇的善報)
——本文為轉載

這里要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我一個愛好寫作的好兄弟和我講的,我們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妻子的同學是考古研究所的科長,這個考古研究所科長的同事發生的真人真事。具體地點等就不說了,直接簡單的講述這個事情的過程。

考古科長的同事有一次和同伴到一個塔內修繕,塔里有很多寶物,他們當然不會去動。當他們進入塔身,突然其中一個人發現了一條巨蛇,這蛇應該是鎮塔巨蛇,因為塔位於北方,北方屬水,有蛇護衛是對的。這些人就要打死這條蛇,但被科長的同事制止了這件事情,沒讓殺害。這條有靈性的蛇看了這個科長同事一眼,轉瞬不見了。事隔多時,有一次科長的這個同事帶著老婆,孩子駕車出去旅遊,不幸的是路上遇到車禍,但不幸中的萬幸,他和家人平安無事,但其他車主都死了。隨後他回塔內還願,遇到一老僧,沒等他說話,老僧便知他的來意:說你的氣數已盡,但你做過一件好事,有東西救了你。科長的同事想了半天自己沒做啥好事啊,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制止眾人殺掉那靈蛇的事,便講給了老僧。老僧告訴他:對,就是它救了你一命,你當初救了它,它還你一條命。這個人才恍然大悟。可見這一念之善,利人利已。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沒有任何虛假。之所以要把這個小故事寫成短文就是要告訴大家不要殺生,要存善念,本來命數已盡,卻峰迴路轉,皆因自己當初的一念之善。佛陀當初說過,善為大鎧不畏刀兵。這個善是「最厚的鎧甲」可護任何人,要說什麼護自己最真實,那就是心存善念,一念善可抵萬馬千軍,可避一切災禍。總之存善念,存慈心,水火不侵,災禍可避

⑽ 求中組部《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規定》(組通字[2008]12號)文件 急急急!!!!!!!!!

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確保為公道正派地選人用人提供真實、全面的檔案信息,為維護幹部的合法權益提供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幹部檔案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遵循真實、全面、及時、規范的原則,重點收集反映幹部自然情況和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材料,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組織工作的需要,不斷充實完善幹部人事檔案的內容。
第三條 幹部人事檔案材料形成部門和幹部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必須認真貫徹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組織人事等工作的政策、規定。收集歸檔工作受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保護和監督。
第四條 本規定適用於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紀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機關的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
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參照本規定執行。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章 歸檔范圍
第五條 履歷材料:履歷表和屬於履歷性質的登記表等材料。
第六條 自傳材料:自傳和屬於自傳性質的材料。
第七條 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材料: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發生變化的報告表等材料。
第八條 考察、考核、鑒定材料:考察材料;在重大政治事件、突發事件和重大任務中的表現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記表,援藏、援疆、掛職鍛煉等考核材料;工作調動、轉業等鑒定材料;後備幹部登記表(提拔使用後歸檔)等材料。
第九條 審計材料: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
第十條 學歷學位材料:高中畢業生登記表;中專畢業生登記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黨校、軍隊院校報考登記表,入學考試各科成績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記表,專家推薦表;學生(學員、學籍)登記表,學習成績表、畢業生登記表,授予學位的材料,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復印件,黨校學歷證明;選拔留學生審查登記表等參加出國(境)學習和中外合作辦學學習的有關材料;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授權單位出具的國內外學歷學位認證材料等。
第十一條 培訓材料:為期兩個月以上的學員培訓(學習、進修)登記表、考核登記表、結業登記(鑒定)表等材料。
第十二條 職業(任職)資格材料:職業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登記表或職業(任職)資格證書復印件;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等材料。
第十三條 評(聘)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材料: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申(呈)報表,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審批表等材料。
第十四條 反映科研學術水平的材料: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通知;遴選博士生導師簡況表;博士後工作期滿登記表;被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人民團體等評選為專業拔尖人才的材料;科研工作及個人表現評定材料,業務考績材料;創造發明、科研成果鑒定材料,著作、譯著和有重大影響的論文目錄。
第十五條 政審材料:上級批復、審查(復查、甄別)結論、調查報告及主要依據與證明材料;本人對結論的意見、檢查交待或情況說明材料;撤銷原審查結論的材料;各類政審表。
第十六條 更改(認定)姓名、民族、籍貫、國籍、入黨入團時間、參加工作時間等材料:個人申請、組織審查報告及主要依據與證明材料、上級批復;計算連續工齡審批材料等。
第十七條 黨、團組織建設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一)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入黨申請書、轉正申請書;整黨工作、黨員重新登記工作中民主評議黨員的組織意見,黨員登記表,黨支部不予登記或緩期登記的決定、上級組織意見;不合格黨員被勸退或除名的組織審批意見及主要依據材料;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材料;退黨、自行脫黨材料;恢復組織生活(黨籍)的有關審批材料;
(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團志願書;
(三)加入或退出民主黨派的材料。
第十八條 表彰獎勵材料: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人民團體等予以表彰、嘉獎、記功和授予榮譽稱號的審批(呈報)表、先進人物登記(推薦、審批)表、先進事跡材料;撤銷獎勵的有關材料等。
第十九條 涉紀涉法材料:處分決定,免予處分的意見,上級批復,核實(調查、復查)報告及主要依據與證明材料,本人對處分決定的意見、檢查、交待及情況說明材料;解除(變更、撤銷)處分的材料;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法院刑事判決書、裁定書;公安機關作出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沒收違法所得、收繳非法財物、追繳違法所得等的行政處理決定等。
第二十條 招錄、聘用材料:錄(聘)用審批(備案)表;選調生登記表及審批材料,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登記表;應征入伍登記表,招工審批表;取消錄用、解聘材料。
第二十一條 任免、調動、授銜、軍人轉業(復員)安置、退(離)休材料:幹部任免審批表及相應考察材料;幹部試用期滿審批表;公務員登記表,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登記表;公務員調任審批(備案)表,幹部調動審批材料;援藏、援疆、掛職鍛煉登記(推薦)表;授予(晉升)軍(警)銜、海關關銜、法官和檢察官等級審批表;軍人轉業(復員)審批表;退(離)休審批表等材料。
第二十二條 辭職、辭退、罷免材料:自願辭職、引咎辭職的個人申請、同意辭職決定等材料,責令辭職的決定,對責令辭職決定不服的申訴材料、復議決定;辭退公務員審批表、辭退決定材料;罷免材料。
第二十三條 工資、待遇材料:新增人員工資審批表、轉正定級審批表,工資變動(套改)表、提職晉級和獎勵工資審批表或工資變動登記表,工資停發(恢復)通知單;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材料;解決待遇問題的審批材料。
第二十四條 出國(境)材料:因公出國(境)審批表,在國(境)外表現情況或鑒定等材料;外國永久居留證、港澳居民身份證等的復印件。
第二十五條 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代表會議,民主黨派代表會議形成的材料:委員當選通知或證明材料,委員簡歷;代表登記表等。
第二十六條 健康檢查和處理工傷事故材料:錄用體檢表,反映嚴重慢性病、身體殘疾的體檢表;工傷致殘診斷書,確定致殘等級的材料。
第二十七條 治喪材料:生平,非正常死亡調查報告等材料。
第二十八條 幹部人事檔案報送、審核工作材料:幹部人事檔案報送單;幹部人事檔案有關情況說明等材料。
第二十九條 其他材料: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派遣證),人事爭議仲裁裁決書(調解書),公務員申訴處理決定書(再申訴處理決定書、復核決定),再生育子女申請審批表等有參考價值的材料。
第三章 收集歸檔要求
第三十條 幹部人事檔案材料形成部門,必須按照有關規定規范製作幹部人事檔案材料,建立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機制,在材料形成之日起一個月內按要求送交幹部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歸檔並履行移交手續。
第三十一條 幹部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聯系制度,及時掌握形成幹部人事檔案材料的信息,主動向幹部人事檔案材料形成部門、幹部本人和其他有關方面收集幹部人事檔案材料。
第三十二條 幹部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必須嚴格審核歸檔材料,重點審核歸檔材料是否辦理完畢,是否對象明確、齊全完整、文字清楚、內容真實、填寫規范、手續完備。
第三十三條 成套材料必須頭尾完整,缺少的檔案材料應當進行登記並及時收集補充。
第三十四條 歸檔材料填寫不規范,手續不完備,或材料上的姓名、出生時間、參加工作時間和入黨時間等與檔案記載不一致的,材料形成部門應當重新製作,補辦手續,或者由具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組織(人事)部門審改(或出具組織說明)並加蓋公章。
第三十五條 歸檔材料一般應當為原件。證書、證件等特殊情況需用復印件存檔的,必須註明復制時間,並加蓋材料製作單位公章或幹部人事關系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公章。
第三十六條 幹部人事檔案材料的載體使用16開型(長260毫米,寬184毫米)或國際標准A4型(長297毫米,寬210毫米)的公文用紙,材料左邊應當留有20—25毫米裝訂邊,字跡材料應當符合檔案保護要求。
第三十七條 符合歸檔要求的材料,必須在接收之日起一個月內放入本人檔案,一年內整理歸檔。
第四章 紀律和監督
第三十八條 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加強對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的監督和檢查,嚴肅紀律、嚴格管理,確保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有序進行。
第三十九條 在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中,幹部人事檔案材料形成部門、幹部人事檔案工作人員和幹部本人必須嚴格執行本規定,並遵守以下紀律:
(一)不準以任何借口塗改、偽造檔案材料。
(二)不準將應歸檔材料據為已有或者拒絕、拖延歸檔。
(三)不準將本規定所列歸檔范圍之外的材料擅自歸檔。
(四)不準將虛假材料和不符合歸檔要求的材料歸入檔案。
(五)不準私自、指使或者允許他人抽取、撤換或銷毀檔案材料。
第四十條 對違反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紀律的,視其性質、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後果,對負有主要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其中,檔案工作人員參與塗改、偽造檔案材料的,要從嚴從重處理,並不得繼續從事幹部人事檔案工作。
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一條 本規定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施行,1996年印發的《幹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規定》同時廢止。我部此前制定的有關規定,凡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