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和理科狀元是誰
6月24日上午,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了2017年高考統招各批次錄取分數線。
理科狀元:北京八中素質班第一屆畢業生李宇軒705分。
理科分數為:語文:137分、數學:144分、英語:143分、理綜:281分
文科狀元:北京二中高三九班熊軒昂以總分690分。
各科分數為:語文:132分、數學:150分(滿分)、外語:140分、文綜:268分(全市最高分)據了解,熊軒昂中考成績:556分,高一曾獲物理力學競賽初賽一等獎。
別以為學霸只知道念書,其實的課餘生活也是相當豐富的。
B. 如何評價高考狀元熊軒昂的話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他可笑,但是我並不這么認為。我認為他說的很正確,真的猛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說大實話,2017全國高考狀元中我最服北京
C. 如何看待現在的高考狀元他們與過去有什麼不一樣
單從知識面上講,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超過古代狀元。但古代狀元是全國考試第一,並且考完直接授官職,大學生怎麼可能這樣呢。
D. 如何看待 2017 北京熊軒昂的言論
聽聞上海中產街里的家長告誡小孩,和其他小孩玩要先問他英文名,如果告知沒有英文名就不要和他們玩。還美其名曰「鄙視鏈」。
聽聞清華北大畢業生在知乎問畢業了為什麼連一棟北京房也買不起。計程車司機聽他們抱怨說「如果連你們都不考慮國家,國家真的是完了」。而這篇回答底下評論一溜兒要司機捐房產給畢業生,說司機居然也配教訓北大清華的。
聽聞山東大學文學碩士咪蒙左一個致賤人,右一個致low逼,慫恿大學生退學,然後歡天喜地利用粉絲給自己孩子辦理私立學校入學。
聽聞馬里蘭大學優秀華人畢業生說自己老家雲南空氣差,無人權自由,避之唯恐不及,想領綠卡想瘋了的。
聽聞北京25%的本一率,還要擔心未來是不是資源會被外省搶走,孩子讀名校越來越難的。
聽聞中華女權們一個個房產要加名禮物要備足彩禮要高端,卻對被拐賣的女性、社會權益和勞動市場視而不見的。
我們的民族缺乏自信力了嗎?為何代表中國最有發言權,最大群體的中產們,突然如此猥瑣,目光短期?為何就看不到底層人民?底層已經消失了嗎?
然後這個少年說:其實我沒有那麼厲害,我身為中產,只是擁有了底層們沒有的優越條件而已。言語之間表露出對不公的遺憾。
這個胸懷和良心,已經擊敗了99%所謂的中產階級了好不。
E. 2017各地高考狀元具體成績是多少
在高考中,有這樣一群人,永遠排在前列,除了打敗別人,也時常超越自己,他們樣樣精通,不僅愛學習,竟然課餘生活也非常豐富。這些人,就是高考狀元!
北京
北京二中高三九班熊軒昂以總分690分的成績位居北京市文科第一。他的班主任告訴北青報記者,熊軒昂一直是班裡很優秀的同學,成績領先,但熊軒昂是那種學有餘力的孩子,對自己認識非常清醒。喜歡運動,打籃球。溝通能力也特別強。
查致遠(語文133分、數學137分、外語145分、綜合285分,總分700分)劉昱旻(裸分700、總分720,全省文科第一名)
江西
江西高考成績放榜,2017江西高考狀元出爐:臨川一中的劉浩捷以總分700分的優異成績位列全省理科總分第一名。
四川
2017高考成績已經陸續出爐了,四川高考狀元公布,四川文科狀元塗涴童拿下了,她以668分的成績奪得桂冠。另外黎雨佳的理科成績也是罕見的高分720。
湖北
今天凌晨,高考成績終於放榜了,隨州一中的肖雨同學,以700分的高分成為湖北省理科狀元;襄陽五中的范筱雨同學,以683分的高分成為湖北省文科狀元。
甘肅
理科狀元出了「雙黃蛋」:來自蘭州一中、師大附中;文科狀元也出自師大附中.
2017年甘肅高考理工最高分691分,文史最高分654分。
據悉,今年有兩位學子高中理科「狀元」,一名是肖智文,691分,來自蘭州一中;
另一名是田野,也是691分,來自西北師大附中。
文科第一名654分,同樣,來自西北師大附中。
2017高考文科狀元:熊詩楠
F. 熊軒昂如何評價自己是北京文科狀元的
6月24日,隨著高考錄取分數線公布,2017年北京高考最高分也正式出爐。北京二中高三九班的熊軒昂以總分690分的成績位居全市文科榜首。
熊軒昂的班主任如何評價他的?
文科狀元熊軒昂的班主任郝萬清介紹,熊軒昂是個非常全面的孩子,一直都是班裡最優秀的同學,成績一直領先,高三沒有考出過全班前五名。但熊軒昂是那種學有餘力的孩子,對自己的認識非常清醒,喜歡打籃球,溝通能力也特別強。
「一模的時候,有些科目出現困難,熊軒昂會主動找老師咨詢,喜歡跟人溝通,溝通能力很強。」郝老師說。同時,熊軒昂也喜歡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特別喜歡讀書,「我高三接他們班的時候,他就讓我介紹一本比較好的哲學書給他,我記得我介紹了羅素的《哲學史》。」
G. 如何看待北京市文科狀元熊軒昂的觀點,是否寒門再難出貴子
社會穩定,階級固化,初始資源配置不同,所以再難出貴子
H. 高考狀元不問出處是真的嗎
高考分數的多少,與考生的出身和環境真的沒關系嗎?高考成績真的是“英雄不問出處”嗎?很多人都認為,高考全憑自己發揮,考不好怪自己,與旁人沒有關系。然而,在北京市高考狀元熊軒昂看來,上大學與家庭出身關系太大了。熊軒昂認為,自己能成為高考狀元,最終上了清華,應該說,與他的三種出身條件有很大關系。
當然,除了以上三個“出身”,熊軒昂個人的努力尤其重要。“一摸”的時候,熊軒昂只考到北京市300來名,幾近崩潰。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每天起早貪黑,只睡四五個小時,剩餘時間都在學習,經常邊哭邊背書——最終才取得了好成績。因此,高考狀元,先天的環境與後天的勤奮,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熊軒昂認為家庭出身影響高考的觀點,你怎麼看?
I. 高分學霸家庭條件都很好嗎
這個事件不是絕對的,寒門出貴子的事件在我們耳中時常聽到,只是這種少之甚少。
高考過後,出現了一些高考學霸,譬如:北京高考文科最高分獲得者熊軒昂。生活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父母都是外交官,生活環境可謂得天獨厚。熊軒昂的條件,的確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享受不到的。
是什麼才是適合孩子生長和發展的環境和教育呢?愛是最後的歸宿。所以學霸之所以是學霸,不是因為家庭條件的優秀,而是擁有一個以愛為基礎的家,給予孩子支持,才成就了學霸。
大量數據顯示,離異家庭的孩子能夠成才的沒有幾個,原因多數來源於家庭對他的關愛程度不夠,對他沒有盡到教養的義務,生養而不教,所以高分學霸多數來源於健全的家庭,有著一定的經濟基礎,有著安逸的環境可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