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漢墓這么有名
首先,漢墓比較多,真的很多、現在發現的已經上萬座了
第二,漢代諸侯國王墓發掘很多,發現了大批珍貴文物,文物界有一種認識,就是戰漢不分,說的是西漢很多東西和戰國的東西很像,漢代流行厚葬,裡面保留了很多漢以前的東西,第三,漢代是中國歷史上古期的結尾,漢代墓葬裡面保留的物質文化資料,是上古中國文化的一個總結性的體現,另一方面,漢代墓葬開啟了中古期墓葬的大門
余偉超先生曾經討論過漢墓體現的周制,漢制,晉制的演變,很值得注意,漢代墓葬的發展演變,正好體現了中國主流的墓葬結構從豎穴式變成橫穴式的過程,所以漢墓的發現特別引人注目,第四就是宣傳的原因,現在知名的幾個漢墓都有它特別的地方,比如馬王堆漢墓,因為出土了大量的珍貴絲織品,還有就是2000年不朽的女屍,滿城漢墓是發現了金縷玉衣,老山漢墓是近幾年在北京發現的大型漢墓,因為北京地區很少發現大型漢墓,又靠近北京,而且弄了一個現場直播,所以知名度很大,南越王墓是因為在廣州的鬧市發現的,另外關於南越國的實物資料以前一直比較少,所以引人注目,而且南越王墓裡面有很多東西與中原不同,墓葬結構也比較新穎。因為這幾座出名的漢墓的帶動,使很多人關注了其他漢墓,而唐墓則不是這樣,大型唐墓我國發掘的不少,比如乾陵的三座號墓為陵的太子,公主墓,都是這類,甚至還有唐熹宗的靖陵這樣的帝王陵都被發掘了,但是宣傳的不好,所以也就沒有漢墓那麼出名了,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就是中國古代墓葬地下空間大小變化的規律,從殷商西周的大墓在400平方米左右,到了春秋時代,墓葬地下空間的面積在秦國發展到最大,比如秦公大墓有5000多平方米,之後秦始皇陵登峰造極,41000平方米,之後漢承秦制,繼承4墓道亞字型結構,面積也在數千平方米,但是之後帝陵的地下空間越來越小,地上陵園建築越來越多,到了宋代李皇後陵,又縮小到幾百平方米,明定陵有1100平方米,而清代乾隆的裕陵地宮又比定陵小很多,這個變化的原因,前一段從小到大可以視作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但是後來的由大到小,應該和中國人口的增長有關,所以漢以後的大型墓葬,除了明清兩代距離現在近,而且明定陵作為中國主動發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出名,清東陵的2座地宮,因為與20年代得盜墓案有關出名外,其他年代的大型墓葬都是一般民眾很少了解,但是實際上,大型唐墓的發掘這幾年還是進行了的,尤其是陝西省,如果要了解的話,不妨來我們陝西看看。
❷ 盜墓賊不是考古專家,為何卻能找到古墓
盜墓賊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群體,無論是小說《盜墓筆記》,還是《古董局中局》中,都能發現盜墓賊的身影。盜墓賊是一個為人所不齒的群體,他們乾的都是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之所以有盜墓賊這個行業,在於地底下存在有暴利。這就驅使盜墓賊鋌而走險,不計成本的去尋找價值連城的古墓。令人納悶的是,盜墓賊不是考古專家,卻總能屢屢得手找到古墓。盜墓賊有什麼特殊的本事?馬未都為何會說「不要小瞧了他們」?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用在盜墓賊和考古專家的關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盜墓賊的一些技術手段,也能夠促進考古專業研究的進步,而考古專家的技術進步又打壓了盜墓賊的囂張氣焰。所以,我們還是要客觀理性的看待盜墓賊與考古專家之間的關系,不要隨意的去貶低考古專家。
❸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古墓
西周
1. 西周大墓,即陝西省周公廟遺址,西周最高等級的陵坡墓地。發掘之初被寄予厚望的墓地中規格最高的32號大墓,由於被盜嚴重,甚至出土了2002年的礦泉水瓶,而出土文物寥寥。該墓此前即被認定是一個諸侯國國君級別的大墓,後又被懷疑是周公墓,可是最終由於出土器物沒有確鑿認定,而至今不知墓主身份。
春秋早期
2. 晉侯墓,位於山西省曲沃縣羊舌村,墓地因被盜而發現。清理結束的兩座大墓早期均曾被盜,專家推測,很有可能是一種與復仇有關的毀墓行為。由於被盜,墓中未出土有關墓主身份的印或銘文,墓主是否真的是晉文侯和夫人,可能永遠是一個謎。
春秋
3. 秦公大墓,甘肅禮縣永興大堡子山,此墓的發現意義非凡,長期以來,我國考古學界一直探索的秦國四大陵區最早的西垂陵區遺址這一千古之謎終於揭曉。秦公大墓據專家考證是秦國開國國君或其子秦文公的夫婦陵墓。該墓為研究秦國的陵寢制度和歷史提供了新資料。該墓15年前就已嚴重被盜,大量珍貴文物現仍流失海外。
戰國早期
4. 郭庄大墓,這座大墓經歷了至少17次盜掘,其中包括戰國盜洞一個,東漢盜洞7個、現代盜洞9個,但由於擁有十分完善的防盜系統,墓地發掘後仍出土大量珍貴器物,可算一個奇跡。它有很多巧妙的防盜機關,是典型的積石積沙墓,深達17米。該墓主人應是一位地位顯赫的楚國高級貴族。
戰國(楚)
5. 九連墩古墓,由於墓地土質為沙土,屢發塌方險情,但也正是由於坍塌,使盜墓者僅進入南槨室,所以損失不大。楚墓很多,但十墓九空,多是被盜空。該墓出土大量精美青銅器,墓主人被認為是楚國高級官員。
漢朝
6. 徐州獅子山漢墓,早年間曾被盜,由於做賊心虛、過於匆忙,盜墓賊漏過了獅子山楚王墓甬道兩側密封著的幾個耳室,這一失漏使大批文物珍寶躲過了劫難。該墓發現的金縷玉衣被認為是我國發現的最精美的一件玉衣。玉片共有4248片,均為玉中極品,遺憾的是金縷玉衣上的金絲被盜墓者抽走了。
漢唐之間
7. 老山漢墓,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是在1999年底破獲的一起盜掘古墓案中發現的。該墓被盜過於嚴重,墓主都被拽出棺外,墓中器物所剩無幾,令人大失所望。通過人骨復原,墓主人容顏已被完整呈現,但他的身份至今仍是一個謎。
唐朝
8. 永泰公主墓,墓室的右側有一盜洞直貼墓壁而下,盜洞正好打在前墓室與甬道之間。前有墓道填土所阻,後為墓室磚壁所堵,惟有此處可以進入墓室,選點之准令人驚嘆。盜洞底部有一副骨架及鑿子、錘子等,這意味著盜洞打通後,此人進入墓室盜寶,最終被地面見利忘義的夥伴活活悶死。
宋朝
9. 秦檜獨子墓,即2006年備受關注的南京江寧「疑似秦檜墓」,墓主其實為秦檜獨子秦熺,在3個墓室中共出土金、銀、銅、漆、瓷、鐵質文物100餘件。該墓的墓室呈倒「品」字形朝向北方,中間的秦熺墓已被盜過,墓主已無處尋覓,而西北角的墓室為秦熺正室夫人墓,但因為沒有墓誌,不知道秦熺的正室夫人是何許人。
清朝
10. 東陵慈禧墓,慈禧太後生前酷愛珠寶、玉器及金銀器皿,死後棺內陪葬的珍寶價值白銀高達億兩。其中包括織金的陀尼經被,經被上綴有的820粒珍珠全部被盜墓賊拆走;盜墓者甚至將慈禧牙齒撬開,盜走了她口中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❹ 2000年,北京老山漢墓被確認是漢武帝兒子燕王的夫人的陵墓。科學家對女主人的頭像進行復原後,意外地發現
(1)「略」(能以一定的史實為回答,邏輯合理即可)。 (2)如查閱《史記》《漢書》等資料;國外記載的資料;從老山漢墓中繼續查找等。 |
❺ 山東乳山魯王墓主是誰(請提供文獻依據)
已發掘並公布發掘材料的漢代諸侯王、後陵墓中並無「乳山魯王墓」。估計這條信息本身有問題,此信息可能出自報紙或電視台,不大可能來自專業學刊,文博、考古專家對外發布信息是非常謹慎的。
漢代諸侯王、後陵墓
以下是全國漢代諸侯王(王後)陵墓建築統計表
墓葬地點•墓主•年代•資料來源•備注
1、長沙楊家山•長沙王劉驕•?•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1957年96頁
2、長沙砂子塘•長沙靖王吳著•BC157•湖南省博物館《長沙砂子塘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63年2期13頁
3、雲南大波那•滇王•西漢•雲南省文物工作隊《雲南祥雲大波那木槨銅棺墓清理報告》,《考古》1964年12期607頁•銅棺
4、定縣北庄•中山簡王劉焉與王後•東漢永元二年•AD90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北定縣北庄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4年2期127頁;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北定縣北庄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64年12期26頁。•磚石墓
5、曲阜九龍山•魯王或王後墓•西漢中期•山東省博物館《曲阜九龍山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2年5期39頁。無法確定墓主。但據《漢書•景十三王傳》孝景三年始封的魯恭王,……二十八年斃(公元前129年),故該墓時間當不會太早•崖洞墓
6、同上•魯孝王劉慶忌•宣帝甘露三年•同上•崖洞墓
7、同上•魯王或王後•西漢中期•同上•崖洞墓
8、同上•魯王或王後•西漢中期•同上•崖洞墓
9、定縣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夫婦•公元141—174•定縣博物館《河北定縣43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3年11期
10、長沙楊家山•長沙王後墓•?•1975年湖南省博物館發掘•黃腸題湊
11、北京大葆台•廣陽頃王劉建或燕王劉旦•元帝初元四年BC80•北京市古墓發掘辦公室《大葆台西漢木槨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年6期23頁;《文物》1986年2期 頁;魯琪《試談大葆台西漢墓的「梓宮」、「便房」、「黃腸題湊」》,《文物》1977年6期30頁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所 王燦熾《大葆台西漢墓墓主考》,《文物》1986年2期65頁•黃腸題湊
12、北京大葆台•廣陽頃王後或燕王後•宣帝至元帝時期•北京市古墓發掘辦公室《大葆台西漢木槨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年6期23頁;《文物》1986年2期 頁•黃腸題湊
13、徐州土山•彭城王•東漢•南京博物院《徐州土山東漢墓清理簡報》,《文博通訊》15期1977年9月;李銀德《徐州土山東漢墓出土封泥考略》,《文物》1994年11期
14、貴縣羅泊灣• •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9期25頁
15、長沙•長沙王後•西漢中期文景•長沙市文化局《長沙咸家湖西漢曹 墓》,《文物》1979年3期1頁•黃腸題湊
16、石家莊北郊•趙王張耳•漢初五年•石家莊市圖書館文物考古小組《河北石家莊市北郊西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80年1期53頁•黃腸題湊
17、睢寧劉樓•下邳王•東漢前期•《文物資料叢刊》4輯
18、高郵天山•廣陵王•西漢中晚期•《高郵天山一號漢墓發掘側記》,《文博通訊》32期;《新華日報》1980年5月30日、7月3日2版;《人民日報》1980年7月18日;高煒《漢代「黃腸題湊」墓》,《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443頁•黃腸題湊
19、定縣北庄•中山懷王劉修•宣帝五風三年BC5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8期1頁。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等《定縣40號漢墓出土的金縷玉衣》,《文物》1976年7期57頁•黃腸題湊
20、邗江甘泉•廣陵王劉荊•永平元年•南京博物院《江蘇邗江甘泉二號漢墓》,《文物》1981年11期1頁•磚室墓
21、定縣三盤山•中山王•西漢中期•北大考古講義《戰國秦漢考古》(上)•黃腸題湊
22、長沙象鼻嘴•長沙王•文帝與景帝•湖南省博物館《長沙象鼻嘴一號西漢墓》,《考古學報》1981年1期111頁。宋少華《略談長沙象鼻嘴一號漢墓陡壁山曹女巽 墓的年代》,《考古》1985年11期1015頁•黃腸題湊
23、貴縣羅泊灣•西漢初年,南越國時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貴縣羅泊灣二號漢墓》,《考古》1982年4期355頁•擬於侯王配偶
24、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武帝元鼎四年BC113•《滿城漢墓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崖洞墓
25、河北滿城•中山王靖 後竇綰•武帝元狩至太初間•《滿城漢墓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337頁•崖洞墓
26、山東巨野•昌邑哀王劉骨專•武帝天漢四年—後元二年•山東省荷澤地區漢墓發掘小組《巨野紅山西漢墓》,《考古學報》1983年4期471頁•BC97—87年
27、長清縣孝堂山•濟北王劉壽•公元120年•夏超雄《孝堂山石祠畫像、年代及墓主試探》,《文物》1984年8期34頁
28、銅山龜山•楚襄王劉注及其夫人•武帝元鼎二年•南京博物院《江蘇銅山龜山楚王、王後陵墓》,《考古學報》1985年1、3期,《「銅山龜山二號墓」一文的重要補充》,《考古學報》1985年3期,徐州博物館《江蘇銅山縣龜山二號西漢崖洞墓材料的再補充》,《考古》1997年1期36頁•崖洞墓
29、貴縣羅泊灣•相當於王侯一級的官吏配偶 •文帝前元元年至十六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貴縣羅泊灣二號漢墓》,《考古》1982年4期355頁•BC179—164
30、山東臨淄•齊王劉襄•文帝時期•《山東臨淄齊王墓》,《考古學報》,1985年2期•5
31、徐州北洞山•楚王•文帝時期•徐州博物館 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江蘇徐州北洞山楚王墓》,《文物》,1988年2期 •4
32、河南淮陽•陳頃王劉崇•東漢中晚期•《中國文物報》1988年12月16日
33、晉寧石寨山•滇王•西漢•《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
34、徐州南洞山•西漢某代楚王及其夫人•徐州博物館《徐州南洞山漢墓調查記》,未刊稿
35、廣州象崗•南越王二主文王趙昧墓•武帝元朔末、元狩初BC122年•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 廣東省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廣州象崗漢墓發掘隊《西漢南越王墓發掘初步報告》,《考古》1984年3期•豎穴岩坑石室墓
36、徐州東洞山•楚王後•西漢中晚•徐州博物館《徐州石橋漢墓清理報告》,《文物》1984年11期22頁•崖洞墓
37、淮陽北關•淮陽頃王劉崇•公元124年•周口地區文物工作隊 淮陽縣博物館《河南淮陽北關一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91年4期34頁•磚石墓
38、邗江縣楊壽鄉•廣陵王劉守•公元5年•揚州博物館 邗江縣圖書館《江蘇邗江縣楊壽鄉寶女墩新莽墓》,《文物》1991年10期39頁•主墓是廣陵王陵
39、昌樂縣東圈•甾川國王後•西漢宣元•濰坊市博物館 昌樂縣文管所《山東昌樂縣東圈漢墓》,《考古》1993年6期525頁•指M1
40、山東濟寧•王後•東漢桓靈•濟寧市博物館《山東濟寧發現一座東漢墓》,《考古》1994年2期127•石室墓
41、獲鹿高庄•諸侯王劉舜陵•BC114年•《河北獲鹿高庄出土西漢常山國文物》,《考古》1994年4期330頁
42、徐州楚王山•楚元王劉交陵及其家族•漢文帝元年BC179年•梁勇、梁慶渲著《西漢楚王墓的建築結構及排列順序》,《兩漢文化研究•第2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2月193頁等。
43、永城保安山•梁孝王墓•景帝中元六年•《永城西漢梁國王陵與寢園》,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安金槐《芒碭山西漢時期梁國王陵墓群考察記》,《文物天地》1991年5期•BC144
44、永城保安山•梁孝王後墓•《永城西漢梁國王陵與寢園》,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安金槐《芒碭山西漢時期梁國王陵墓群考察記》,《文物天地》1991年5期
45、長清縣雙乳山•濟北王劉寬、王後 BC87年•山東大學考古系 山東省文物局 長清縣文化局《山東長清縣雙乳山一號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97年3期1頁。崔大庸《雙乳山一號漢墓一號馬車的復原與研究》,《考古》1997年3期16頁•封土墓
46、徐州市獅子山•楚王•《江蘇徐州市獅子山西漢墓的發掘與收獲》,《考古》1998年8期1頁
47、晉寧石寨山•滇王•西漢•蔣志龍《雲南晉寧石寨山M71出土的疊鼓形黜貯貝器》,《文物》1999年9期51頁
48、北京老山•燕王或王後•西漢晚期•《文匯報》2000年3月18日、25日、31日;《人民日報》2000年3月20日;《新民晚報》2000年3月31日、4月1日、4月20日。《老山漢墓神秘古屍可能是王後》,《文匯報》2000年9月4日。中央電視台2000年8月20日上午9:30分,曾經現場直播。有關報道較多•黃腸題湊
49、長清雙乳山•濟北王劉寬•天漢四年—後元二年•山東大學考古系 山東省文物局 長清縣文化局《山東長清縣雙乳山一號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97年3期1頁,任相宏《雙乳山一號漢墓墓主考略》,《考古》1997年3期10頁•BC97—87
50、長沙砂子塘•長沙靖王吳著•BC157年•湖南省博物館《長沙砂子塘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63年2期13頁
51、徐州九里區•楚王劉紆2公元9年•徐州博物館《徐州市卧牛山漢墓調查記》未刊稿
52、徐州鼓樓區•楚王•西漢早期•徐州博物館《徐州馱藍山漢墓》未刊稿
53、章丘洛庄•濟南國王•西漢初期•《山東章丘發現大型漢墓》,《報刊文摘》2000年3月27日;《章丘出土西漢王墓—大過老山漢墓內埋大量兵俑》,《文匯報》2000年8月28日
未被盜掘的有:臨淄齊王墓、廣州南越王墓、滿城漢墓、巨野昌邑王墓、長清雙乳山濟北王墓
❻ 主要的漢墓有哪些
漢墓比較多,真的很多、現在發現的已經上萬座了 .
馬王堆漢墓.滿城漢墓,老山漢墓,南越漢墓,雷台漢墓,龜山漢墓,雀山漢墓是比較大的.我們四川綿陽有個萋江漢墓群還是比較大,都有四千多座墓.
❼ 十多年前,中央一台密集播出過「老山漢墓」的一些考古發現,但後來就沒了動靜,到底是怎麼回事
發掘後發現墓室被盜一空,除了黃腸題湊以外該墓沒有什麼價值了,2000年的時候還有段時間開放參觀,但人數太少,已經被人遺忘了。
❽ 2000年1. 2000年北京老山漢墓被確認為是漢武帝的兒子燕王的夫人之墓。歷史題
1.我傾向於她是今新疆地區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統的漢族人。因為在漢朝新疆也算是極偏遠的地方,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燕王雖不是皇帝,但作為皇室宗親,是不大可能去一個純種的西域女子,頂多是燕王對西域女子感興趣,才會娶一個有西域民族血統的漢族人。所以我傾向於她是今新疆地區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統的漢族人。
2.是現今的人類能更加了解人類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