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挺進中原
擴展閱讀
朋友幫買股票協議 2025-08-18 03:17:58

挺進中原

發布時間: 2021-10-03 06:46:11

A.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其重大歷史意義是什麼

劉鄧大軍 在主要方針指引下,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率4個縱隊(後稱劉鄧大軍) 1947年6月30日夜,從魯西南強渡黃河; 7月10日,攻克鄆城、定陶,收復曹縣,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55師(欠1個旅)及援兵第153旅,隨後,揮師東進。 14日夜,殲滅國民黨援軍整編第70、第32師共4個旅於六營集地區,並將整編第66師(欠第199旅)包圍於羊山集。 19日,國民黨軍統帥蔣介石倉皇從西安、山東、漢口等地抽調8個整編師又兩個旅再次馳援。 22日,劉鄧大軍於萬福河以北誘殲自金鄉北援的第199旅;隨後,乘國民黨援軍尚未趕到之機。 28日殲滅固守羊山集的整編第66師主力。魯西南戰役中,劉鄧大軍殲滅國民黨軍4個整編師(軍)部、9個半旅,共6萬餘人,打亂了國民黨軍戰略部署,揭開了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序幕。 破壞追堵計劃 魯西南戰役後,蔣介石糾集14萬人的兵力,企圖合擊劉鄧大軍,以堵住南線中央被打開的缺口。劉、鄧為執行中共中央制定的進擊中原的任務,毅然結束休整,在已轉入魯西南地區的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的掩護下,於8月7日跳出國民黨軍的合擊圈,揮師南下。11月越過隴海路,通過黃泛區,渡過沙河、汝河和淮河,於28日勝利到達大別山區(參見挺進大別山戰役),並立即乘虛實施展開,使蔣介石20多個旅的「追堵」計劃落空。 鄂豫皖的戰略展開 9月上旬,蔣介石以23個旅的兵力,進入大別山區進行追殲。劉鄧大軍先後在商城、光山地區打了3仗,殲滅國民黨軍一部。10月初,又以主力向空虛的山南展開,先後於張家店、高山鋪等地殲滅追擊軍1個整編師又2個旅。至11月底,劉鄧大軍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作戰和群眾工作,共殲滅國民黨軍3萬餘人,解放縣城24座,建立了33個民主縣政權,成立了鄂豫、皖西兩個區黨委和軍區,完成了在鄂豫皖的戰略展開。 晉冀魯豫野戰軍 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謝富治遵照中共中央關於協助西北野戰軍擊退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的進攻,同時協助劉鄧經略中原的指示。 8月22日、23日率第4、第9縱隊及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又1個旅(又稱陳謝集團),由晉南、豫北強渡黃河,挺進豫西。 8月底,攻克新安、澠池、洛寧等城鎮,殲滅國民黨軍一部,迫使胡宗南部主力由陝北南撤,並調動了追擊劉鄧大軍之國民黨軍一部回援。 9月2日,陳謝集團遵照中央軍委指示,除留第9縱隊在洛陽東南地區阻擊國民黨軍第5兵團,並以一部開辟伏牛山北麓外,主力乘虛西進。 17日,攻佔蘆氏、靈寶、陝州(今陝縣)等城,全殲國民黨軍陝東兵團,威逼潼關。當國民黨軍調集10個半旅於西安、潼關間加強防禦,而洛陽以西第5兵團兵力分散時,陳、謝奉命以主力於26日隱蔽東返。 10月2日於鐵門殲滅整編第15師師部和第64旅大部。接著,於10月下旬以一部向陝南發展,主力向伏牛山東麓寶豐、方城等縣展開。 11月底,陳謝集團經3個月作戰和開闢地方工作,共殲滅國民黨軍5萬餘人,解放縣城36座,建立了豫陝鄂邊區行政公署和39個民主縣政權,建立了豫陝鄂軍區和8個軍分區。 華東野戰軍 為協同劉鄧、陳謝兩軍創建中原解放區,並配合山東、蘇北部隊作戰,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率3個縱隊於9月2日由山東省壽張地區渡過黃河,會合已在魯西南的4個縱隊(後稱陳粟大軍)並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 7至9日在沙土集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57師(參見沙土集戰役),迫使國民黨軍統帥部從山東和大別山區抽調4個整編師回援。 26日,陳、粟除留2個縱隊繼續在魯西南鉗制國民黨軍外,率主力越過隴海路,挺進豫皖蘇,實施展開。 10月底,殲滅國民黨軍保安團隊萬餘人,克城24座,恢復與擴大了豫皖蘇解放區,新建了3個專署和軍分區。 11月8日至17日,發起隴海路(天水至連雲港)徐(州)汴(開封)段與津浦路(天津至浦口)徐蚌(埠)段破擊戰,共破路150餘公里,殲滅國民黨軍及保安團隊1.1萬餘人,威逼徐州,迫使國民黨軍匆忙抽調15個旅應援。

B. 挺進中原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1947年8月,劉伯承、鄧小平根據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序幕,為奪取全國勝利,建樹了不朽的功勛。

C. 挺進中原

我是姜昀辰!

D. 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中原的重大意義是: ( )

劉鄧野戰軍挺進中原,舉行魯西南戰役,揭開戰略進攻序幕。由於當時還沒有完全粉碎敵軍重點進攻,我軍在數量和裝備上遠遠遜於敵軍,就實行戰略轉變,這是充分估計了影響戰爭各方面條件後採取的大膽決策。劉伯承、鄧小平採取「攻其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創造了以15個旅的兵力殲國民黨軍4個師部9個半旅約6萬人的戰例,打亂了國民黨軍在南線的戰略部署,有力配合了西北和山東野戰軍粉碎國黨軍重點進攻作戰。

E. 挺進中原的目標 和意義! 急求 謝謝!!!

目的:解放軍突入敵人戰略縱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戰略反攻計劃
意義: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毛澤東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

F. 三軍挺進中原故事最少字

解放戰爭進行到1947年6月,全國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國民黨軍總兵力下降,戰鬥力下降,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增加,機動作戰兵力已超過國民黨軍。國統區人民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形成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二條戰線,蔣介石政府已陷於全民包圍之中。
在此形勢下,中共中央毅然作出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決策。針對敵我雙方戰略態勢,決定將戰略進攻的主要方向指向既是國民黨軍的要害又是其薄弱環節的中原地區,並確定了「三軍配合、兩翼鉗制」的戰略部署。

G. 電影《挺進中原『》中的方家坪是哪個地方

鄭州

H. 電影挺進中原的女演員是誰

挺進中原 (1979)
導演: 張一
編劇: 汪遵熹、李林木、溫昭禮
主演: 王志剛 / 王丹華 / 於力 / 周楚 / 張良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79

I. 挺進中原是中國共產黨處在劣勢情況下發動的戰役嗎

可以這么說。

人民解放軍經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的一年作戰,雖然取得了有利於已,不利於敵的變化。但總體形勢還是敵強我弱。國民黨軍仍企圖繼續向山東和陝甘寧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以打擊人民解放軍和破壞解放區。直到我人民解放軍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結束後,蔣介石為確保中原,仍然調集了33個旅的兵力圍攻大別山區的劉鄧大軍。由此可見,在挺進中原戰役前,中❤共確實處於劣勢。直到劉鄧在大別山站穩了腳跟,根本形勢才逐漸被扭轉。

J. 挺進大別山與三路大軍挺進中原的關系

挺進大別山是挺進中原三路大軍中的一路(中路軍),另外兩路是陳謝兵團(陳賡,謝富治)左路軍。陳粟兵團(陳毅,粟裕)右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