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放蠱的人最怕什麼
擴展閱讀
石墨烯股票買哪只 2025-08-14 02:52:48
中國農股票價格 2025-08-14 02:41:23
冷雲 2025-08-14 02:39:13

放蠱的人最怕什麼

發布時間: 2021-10-08 21:08:05

㈠ 放蠱人有什麼特點。老公婆婆媽媽都會放蠱怎麼辦

沒有被科學所證實的,。也沒有科學道理,。不能輕信江湖游醫的話。。。

㈡ 什麼人都能放蠱嗎

小說里的人

㈢ 蠱術真的能害人

蠱術確實存在,不過沒有傳說中那麼神。
本草綱目說:造蠱的人捉一百隻蟲,放入一個器皿中。這一百隻蟲大的吃小的,最後活在器皿中的一隻大蟲就叫做蠱。可知蠱本來是一種專門治毒瘡的葯。後來才被人利用來害人。

有毒的蠱多在中國大陸南方各省養成,種類很多,有蜣蜋蠱、馬蝗蠱、金蠶蠱、草蠱和挑生蠱等。放蠱的人趁他人不注意的時候,把蠱放入食物,吃了以後,就會染上蠱毒,染了蠱毒的人會染患一種慢性的病痛。以現代觀點說,這是一種人為的,由許多原蟲的毒引發出來的怪病。

㈣ 苗族人為什麼要養蠱 他們會隨便放蠱害人嗎

其實他們說的蠱蟲只存在於小說裡面。現實生活中,苗族人養蟲子,其實是為了吃。很多少數民族都會養一些蟲子,做成美食。

小說里的苗族都是養蠱害人的。但這又不是真實的現實生活,靠一個蟲子害人,能害誰呢?

大多數在小說里的苗族都是壞人的形象,他們運用控制蠱蟲的技術來害人,多出現在恐怖的小說裡面。

傳說中苗族是蚩尤的子孫後代,過了這么多年,很多古代的技術已經消失很多了,所以並不存在現代人還會養蠱害人。

㈤ 可以害人的簡單蠱術

詛咒術
決定要用之前,別忘了--咒術反噬!!
咒法
難易度:易
功用:當然也是屬於詛咒的咒術,只是比較容易,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不過,只要對方確確實實對不起你,而你又非常憎恨他的話,在這種情況下行法是極其效果的!
做法:首先,拿一個厚紙板剪出一個人形。接著,在人形的左胸心臟部位處用紅色的墨水筆畫上「×」的符號。然後,將人形想像成怨敵的身體,口裡默念著:「藉此詛咒纏住惡靈…」,邊用手上的針猛刺「×」這個位置。注意,一面默念著也一邊用針刺人形的心臟部位,不過要小心針刺到手…如果 刺到手,手流的血沾到人形的話…呵呵……
補充:這個咒術是源自西方的,他們與東方不同,他們以紙代替稻草人。

㈥ 什麼是放蠱哦

㈦ 放蠱的人怕什麼

放蠱的人最怕什麼東西

放蠱的人最怕遇到比他厲害的人,可以自他蠱春蟲

看來這位網友已經深深的背封建迷信所殘害,那我就繼續給你編下去吧,放過的人應該最害怕的就是,所以都是這樣的吧,像林正英之類的啊。

反噬,一旦反噬,不死也會傷身

最怕人收蠱蟲。

真實的苗疆巫蠱是怎麼樣的呢?中蠱人腹中有蛇,放蠱人被活活曬死

今天的故事從一段人類學家與怒族巫師的對話說起。

巫師說有病人來找我,我都會說你有病就去醫院,你治縣城裡治不好就去省城裡治,如果還是治不好你再來找我。

在巫醫的理論當中,人之所以會生病,不僅是因為物質性會對人產生某種不良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某些精神性的邪氣異靈與人相沖撞。

這種邪氣,既可以是來自自然界或者超自然界的,也可以來自人為作用的,來自自然界的叫做鬼神,來自人為的叫做巫蠱。

人類學家後來在他的書中說,當晚他在V字型的怒江大峽谷中,谷底傳來滔滔的江水,星辰像天花板一樣壓下來。

置身在這種秘境當中,身邊的朋友還講著一個又一個屍骨放骨以及巫師解骨的故事,他在那天夜裡彷彿明白了這一切傳說背後的真正奧秘,這位人類學家叫做鄧啟耀。

這場考察發生在1995年春節期間,這本書叫做《中國巫蠱考察》,鄧啟耀先生曾是中山大學的人類學教授,1952年是雲南昆明,17歲被下放到德宏州盈江縣的一個傣族寨子里去當知青。

從此以後他有40多年的時間一直與最古老的苗疆巫蠱在打交道。

到了1999年《中國巫蠱考察》得以出版,現實中的巫蠱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分享《中國巫蠱考察》當中的幾則故事,一起探索。

1985年雲南怒江州境內公安民警正在盤查一個隊伍里有4位白族姑娘和一個外地商人。商人正要將4位白族姑娘帶到內地去。姑娘們說村裡人說他們是養葯婆,他們在村裡已經住不下去了,只好跟人到外地去闖盪。民警繼續了解了這個案情,發現事情的原因原來是這樣的。

當地有一戶白族人家的小女兒生病了,他們就請朵兮來降生,這位朵兮下神附體以後,一口氣講出了該村有13個殺魂和養葯者,並指認出病人是殺魂者某某所為,從此被指認的這13個所謂的殺魂養葯者就徹底在村裡無法居住了,整個村都開始躲避他們,村中的一切紅白喜事都不會邀請他們參加,村民們即使要繞一倍的遠路,也絕不會從他們家門口路過。甚至村民們正在吃東西,只要看見他們的身影會立刻吐掉正在吃的食物,因為村民們相信殺人者和養妖者是被黑巫術所控制的,他們想要自己活,就會對其他人下蠱殺魂,將自己的痛苦轉嫁給別人,他們還相信殺魂者可以通過某些人簡單的接觸,就將被接觸人的靈魂帶走,然後就將這些靈魂藏在河邊的石頭下面,或者藏在深山老林的岩石中。被殺魂的人只會迅速開始生病,甚至死亡。

殺魂者都是代代相傳的,多是父傳子,子傳孫。養葯婆呢則是秘密養蠱,放蠱的人被指認為養葯婆的人多是女性。傳說養葯婆都是一些年輕漂亮的女子專門害小孩,她們也會代代相傳,一般只傳女不傳男。殺魂和養葯者會被孤立,有時甚至被用私刑。這是1985年怒江白族的情況。

從沈從文的文章當中,我們也看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湘西也有曬草蠱的傳統,也就是在苗寨中誰被認為是在養蠱以後就會被稱為草蠱婆。草蠱婆先是被全村孤立起來,如果再被人發現草蠱,或者對某個小孩下蠱,全村人就會把這個草蠱婆綁起來,放在六月天的太陽下面,活生生的曬三天。而基本上沒有人能撐過這三天活下來。

當地的官府對於這種曬草蠱的私行也是從來不過問,可見在整個苗家人們對下蠱的行為都是零容忍。

草蠱婆養葯婆,這也成為了整個大苗疆范圍內,也就是今天的三峽湖南雲貴地區最惡毒的詛咒。

怒江的白族怒族等等民族和遼江其他地區有所不同,在怒江大峽谷中還有最古老的苗家巫師。

巫師他們為人正派,法力高強,據說他們能夠治蠱反蠱。若是被下蠱了醫院一般是查不出來也治不好的,於是這種病人就會請高明的巫師來治蠱。

但是巫師是一般不會單獨前往的,因為巫師還需要證明自己巫德高尚,畢竟黑巫術與白巫術之間只有一念之隔。

中蠱人一般要先請一個卦師來給自己算卦,算出自己種的究竟是什麼蠱,來自何方,然後再請巫師來對症施法,卦師巫師是相互監督的。

結束以後給病人吃半斤核桃油,加上一些激素子,病人就會翻江倒海的,又吐又瀉,排出蠱蟲。

在怒江的考察故事中,鄧老先生還講了一段小插曲。他說到了考察快結束的時候,他們結識了一位十分交心的怒族朋友。這一天他們在怒族朋友的家裡,偶遇了一位巫師。

巫師一進門就斷定他們身上已經被跟上了邪靈,而且准確的說出了邪靈的來源。原來他們是在請老巫師表演,體會儀式時,並沒有真正的病人要去蠱,而被召喚來的邪靈,失去了目標就跟上了他們。

怒族朋友一聽急了,讓巫師趕緊為他們作法驅邪,但是巫師不願意為外族人設立祭壇,他怒族朋友大動肝火,甚至以絕交相威脅,巫師最後才答應為他們做一次真正的驅邪儀式。

巫師用一個滴血的豬頭在他們頭上繞過,念誦長長的咒語,然後留下記號,帶上他們悄悄的離開,從而甩掉了邪靈。

而昆明省城的人對巫蠱的恐懼也不比山寨的少,鄧先生小時候他就被滾過雞蛋。

老人們說要是有娃娃生病了,就會有一種像蝴蝶又不是蝴蝶的蛾子飛過來。

這種蛾子是一種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這些鬼子要咬娃娃,以後娃娃的病就徹底好不了了。

吃了很多娃娃的蠱眼睛會特別的亮,非常嚇人,要是在這個巫蠱形成蛾子的時候,你抓住它用火燒,娃娃的病就會好,要是抓不住那往往就危險了。

老人們還說這個東西最怕的就是大煙味和鴿子屎的味,所以昆明城中以前有很多人養鴿子,還會煮大煙,點燃到處熏讓巫蠱現行。

如果蠱始終不現形就只有滾雞蛋了。方法是這樣的,拿一個新鮮的雞蛋在蛋殼上插一根新的針,每天黃昏的時候,就給病娃娃滾一邊用這個雞蛋滾過他的全身,一邊念咒語,念完以後立刻拿一碗米,把這個雞蛋和這碗米放在病娃娃的枕頭邊,蠱就會來吃這個粘著娃娃腥味的蛋。

連滾3晚以後,第4天清晨一定要在天剛剛蒙蒙亮的時候,趁這個時候恰好是蠱還沒有離開的,趕緊把這個雞蛋放到瓦罐里,攪一把米和上一團亂頭發蓋住雞蛋,再用一個破鞋蓋住瓦口加火煮透,等蛋煮熟以後還要剝開來檢查蛋白,蛋黃。如果像破布一樣不成形,那就說明確實是中蠱了,然後需要再繼續滾雞蛋,第2個還是那繼續滾,第3個第4個一般就會成馬蜂窩的形狀。第5個第6個窟窿會稍小一些,直到剝出來的雞蛋蛋白,蛋黃都是光滑的,娃娃的病也就能好了。

鄧老先生在這個故事後面還補錄了一段,他說50年代他家附近的一所大學也鬧過一次。最後弄的省城裡派人進學校才解決了這件事。

事情經過大致是這樣的,有一個班裡突然連著兩個女生發瘋了,醫生始終摸不清病因,束手無策,不久之後有傳聞說這兩個女生是中蠱了,而且說出蠱是從鄉下被人帶來的鬼蝴蝶。

一時間男生們群情激奮,各個手持長刀到處找蠱,還放言要嚴懲放蠱的人。事情越鬧越大,校領導有點控制不住了,眼看就有人要被指認為放蠱主人了,省里緊急派人前來,後來有人發現犯病女生的床下有一隻鬼蝴蝶,然後鬼蝴蝶被抓出來,已經在地板上被釘住,男生幾十把長刀一起剁,最後連地板都壞了,更蹊蹺的是第二天兩位女生的病一下子竟然都好的跟沒有事一樣。

這是書中的兩個故事,後期我們再繼續更新其他的巫蠱。現實生活中你們聽過或者遇到過類似的事件嗎?可在評論區討論。

㈧ 放蠱的湘西放蠱

湘西「放蠱」是一種古老的黑巫術?
放蠱是一種古老的黑巫術,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左傳》中就有關於蠱的記載。宋人鄭樵所著《通志六書》里甚至記錄了製造蠱毒的方法,大意是說,將各種毒蟲集中在同一器皿之中,任其互相襲擊與吞食,最後存活下來的就是蠱,即毒蟲之王。
歷朝歷代官府都針對製造蠱毒行為有非常嚴厲的刑律,故放蠱巫術完全處於秘密狀態,歷代志書史記,關於蠱毒的記錄數量雖然不少,總是廖廖數語,並且語焉不詳,這就使蠱婆(草鬼婆)與蠱毒變得更加詭秘。
《干州廳志》記:「苗婦能巫蠱殺人,名曰放草鬼。遇有仇怨嫌隙者放之,放於外則蠱蛇食五體,放於內則食五臟。被放之人,或痛楚難堪,或形神蕭索,或風鳴於皮皋,或氣脹於胸膛,皆致人於死之術也。」
傳說放蠱的手法有三到四種,以手法的不同可鑒別法術的高低:伸一指放,戟二指放,駢三指四指放,後果各不相同。一二指所放的蠱,中蠱人較容易治癒,三指所放就較難治了,倘若是三指四指所放,幾乎屬於不治之症,中者必死無疑。
中了蠱的人在將死前一個月左右,能見到蠱婆的生魂掩著面前來送物,行話謂之「催樂」。此後如果病家不能得到有效治療,一個月內病人定會死去。治療中蠱的病人,輕者郎中草葯或還可以奏效,重者非放蠱者本人來解才有生路可求。
對於蠱婆舊時有多種方法識別真假。按《永綏廳志·卷六》的記錄,真蠱婆目如硃砂,肚腹臂背均有紅綠青黃條紋,沒有就是假的;真蠱婆家中沒有任何蛛網蟻穴,而該婦人每天要放置一盆水在堂屋中間,趁無人之際將其所放蠱蟲吐入盆中食水,否則就是假的;真蠱婆能在山裡作法,或放竹篙在雲為龍舞,或放斗篷在天作鳥飛,不能則是假的。所有的真蠱婆被殺之後,剖開其腹部必定有蠱蟲在裡面,若沒有就是假的。清嘉慶之前,苗人捉到蠱婆格殺勿論,後來不知何故,不敢再殺而是賣於民間,放蠱之術得以流傳。
一般說來,蠱術只在女子中相傳,如某蠱婦有女三人,其中必有一女習蠱。也有傳給寨中其他女子的,如有女子去蠱婆家中學習女紅,被蠱婆相中,就可能暗中施法,突然在某一天毫不經意地對該女子說:「你得了!」該女子回家之後必出現病症,要想治療此病,非得求助於蠱婆,蠱婆便以學習蠱術為交換條件,不學則病不得愈。因為一切在暗中進行,傳授的儀式與咒語,外人無從得其詳。
每個蠱婆都設有自己的蠱壇,藏在山澗、溪流或家中的隱蔽處,蠱婆需要非常謹慎地保護它,因為蠱壇一旦被外人發現,蠱婆自己命將不保。傳說曾有蠱婆設壇在家,某天趁無人時用熱水給神偶沐浴,不料被自己的小兒子看見。第二天,蠱婆上山砍柴時,孩子不知利害仿效母親給神偶洗澡,結果因水溫過高將附有蠱婦之魂的神偶燙死。再說那蠱婆在山中勞作,猛然間感到心促氣短力不能支,心下明白定是蠱壇出了問題,不敢有半點延誤,趕快回家沐浴更衣,收拾停當靜卧床上,不過一個時辰已經氣絕。
相傳蠱婦放蠱中一人,可自保無病三年,中一牛,可保一年,中一樹,可保三個月,如不放蠱,蠱婆自己就要生病,連續三年不將蠱放出去,蠱蟲不得食就會傷害蓄蠱人。動物之中唯有狗不能放蠱,蠱婆怕狗也不吃狗肉。
通常一個不幸的女人因被猜疑而被指認為蠱婆,一堵看不見摸不著的牆隔離了她和所有的人,她就像生活在一個透明的華蓋之下,不曾翻身已經碰頭。日子長了她也死了心,放棄了任何討還清名的企圖。她越來越怕見到人,就像人們越來越怕見到她。她在年復一年指桑罵槐的聲浪中老去,夜復一夜的哭泣讓她熬紅了眼睛而且見風就流淚。然而,沒有多久另一個不幸的女人被指認為新的蠱婆,因為大家並沒有忘記「無蠱不成寨」的說法,這是祖輩們留下來的成規。這個女人的結局也必將是窮苦而寂寞的。
女子落洞:一個女孩經過一些人生的變故進入痴迷狀態,她的面色燦若桃花,眼睛亮如星辰,聲音如絲竹般悅耳,身體里發出一種馨人的清香。她每天不停地抹桌擦椅灑掃廳堂,把一個原本破敗的家收拾得纖塵不染。進入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境界。按照當地的說法,這個女孩子已經把自己許給了神,她整天生活在幸福的幻想里。她的心上人是不食人間煙火卻救人於水火的神,因此她不再為世俗的任何男子動心,只需小心地保護好自己的美麗嫻靜,等著她的神選好了吉祥的日子來迎取她。這就註定了她的一生將不再有姆媽經歷過的一切生兒育女盼夫心切又妒怨煎熬的煩惱,也不會有世俗的男子想到要用自己的婚姻去解救這個被神的幻象所誘惑的女孩。固然當那個日子到來的時候,幸福中的女孩含笑而逝,但她始終不渝地保持了自己的姣好容顏,直到今天的傳說與記載中......
仙娘(女巫):能言善辯的婦人,先發狂病,後成女巫,行巫不必學習,無從傳授,只設一神壇,放一平斗,斗內裝滿穀子,插上一把剪刀。 有的什麼也不用,就可正式營業。
執行巫術的方式,是在神前設一座位,行巫者坐 定,用青絲綢巾覆蓋臉上。重在關亡,托亡魂說話,用半哼半唱方式,談別人家事 長短,兒女疾病,遠行人情形。談到傷心處,談者涕泗橫溢,聽者自然更噓泣不止。 執行巫術後,已成為眾人承認的神之子,女人的潛意識,因中和作用,得到解除, 因此就不會再發狂,初執行巫術時,且照例很靈,至少有些想不到的古怪情形, 說來十分巧合。
因為有事前狂態作宣傳,本城人知道的多,行巫近於不得已,光顧 的老婦人必甚多,生意甚好。行巫雖可發財,本人通常倒不以所得多少關心,受神 指定為代理人,不作巫即受懲罰,設壇近於不得已。行巫既久,自然就漸漸變成職 業,使術時多做作處。
世人的好奇心,這時又轉移到新近設壇的別一婦人方面去。 這巫婆若為人老實,便因此撤了壇,依然恢復她原有的職業,或作奶媽,或做小生 意,或帶孩子。為人世故,就成為三姑六婆之一,利用身分,串當地有身分人家的 門子,陪老太太念經,或如《紅樓夢》中與趙姨娘合作同謀馬道婆之流婦女,行使 點小法術,埋在地下,放在枕邊,使「仇人」吃虧。或更作媒作中,弄一點酬勞腳 步錢。小孩子多病,命大,就拜寄她作干兒子。小孩子夜驚,就為「收黑」,用個 雞蛋,咒過一番後,黃昏時拿到街上去,一路喊小孩名字,「八寶回來了嗎?」另 一個就答,「八寶回來了,」一直喊到家。到家後抱著孩子手蘸唾沫抹抹孩子頭部, 事情就算辦好了。行巫的本地人稱為「仙娘」。
她的職務是「人鬼之間的媒介」, 她的群眾是婦人和孩子。她的工作真正意義是她得到社會承認是神的代理人後,狂 病即不再發。當地婦女實為生活所困苦,感情無所歸宿,將希望與夢想寄在她的法 術上,靠她得到安慰。這種人自然間或也會點小丹方,可以治小兒夜驚,膈食。用 通常眼光看來,殊不可解,用現代心理學來分析,它的產生同它在社會上的意義, 都有它必然的原因。一知半解的讀書人,想破除迷信,要打倒它,否認這種「先知」, 正說明另一種人的「無知」。
沈從文先生在他的書中寫道:湘西女性在三種階段的年齡中,產生蠱婆、女巫和落洞女子--窮而年老的,易成為蠱婆,三十歲左右的,易成為巫,十六歲到二十二三歲,美麗愛好性情內向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三種女性的歇斯底里,就形成了湘西的神秘之一部分。這神秘背後隱藏了動人的悲劇,同時也隱藏了動人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