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經濟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中國裝修第一網 2025-08-13 13:53:27
股票行情實時查詢st東南 2025-08-13 12:52:20
在微信里拉人買股票的 2025-08-13 12:43:44

經濟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10-08 22:11:58

Ⅰ 經濟是什麼意思,請打個比方。

1、什麼是經濟?
經濟這詞含義豐富。現代一般意義上,經濟指整個市場的運行。經濟學研究的,也是怎麼樣讓市場有效運行,分配資源。
2、貨幣發行的問題。
首先是貨幣發行和通脹的問題。為什麼貨幣不能多發行?貨幣發行多了,商品價格自然就上漲,錢就不值錢了。通貨膨脹就發生了,這是宏觀經濟的基本原理。

一般來說,經濟規模的增大也需要貨幣發行的增加。很簡單,市場上的商品多了,相應需要的貨幣也就多了。所謂貨幣不能過多發行,是指貨幣發行增加不能快於經濟增加。並不是指絕對數量不能增加。

我們所說的大力發展經濟,並不能簡單通過發行貨幣來解決。那隻是紙面上的增加,並不是實際增加。實際經濟發展當然要看你能多生產多少東西。這是實際GDP和名義GDP兩個概念。

另外,為什麼不能多發錢去換美元?這是因為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中國經濟雖然發展很快,但人民幣並不是國際貨幣,也就是說,別人不會選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即使有,也很少)。你如果多發錢了,人民幣就會貶值,換來的美元也會越來越少。

這點和美元不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大家都承認。所以,美國人可以不停的發貨幣,換別國貨幣消費,而國內不發生通貨膨脹。實際是一種空手套白狼的行為,用印刷出的紙幣換取別國真金白銀。當然這種空手套白狼的行為不可能永遠下去,別的國家發現美國這樣做,就會減少美元儲備,相應美元也在不停貶值。

對你問題的解答大致就是這些。記住一點,以貨幣衡量的經濟和實際經濟是有區別的。要想發展經濟,多發貨幣沒有用。

PS:看來樓主對經濟有些興趣,如果是這樣,你可以考慮學經濟學專業。祝好!

Ⅱ 什麼是經濟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

經濟就是對物資的管理;是對人們生產、使用、處理、分配一切物資這一整體動態現象的總稱。這一概念微觀的指一個家庭的家務管理,宏觀的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在這一動態整體中,包括著人類的生產、儲蓄、交換、分配的各項活動;生產是這一動態的基礎,分配是這一動態的終點。

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2)經濟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改革問題的經濟學研究,也都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資源配置問題,一條是激勵問題,當然還有兩者的結合。與資源配置問題相關的是關於市場的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幫助性作用。價格,包括產品市場價格和要素市場價格,是其中的核心問題。

與激勵問題相關的是關於產權、合同、所有制、治理等問題。當然,激勵與價格也密切相關,但是它不僅與價格相關,更與政府與個人、政府與企業、政府層級部門之間的權力配置關系密切。

由於經濟思想和學說受社會、歷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因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必然隨著歷史時代的更迭而發生變化。

Ⅲ 經濟學是什麼意思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對稱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

(3)經濟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經濟學的對象:

經濟學的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社會經濟發展是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

主體創造、轉化、實現價值過程中主客體的對稱關系,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規律,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根本規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學

Ⅳ 經濟概念是什麼

一、工具書解釋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二、傳統政治經濟學著作解釋
6.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三、俄羅斯經濟學家解釋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西方經濟學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1.經濟是指財富;
1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1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1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1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1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1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1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1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2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
2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2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2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2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增長的政策;
2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
26.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2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
2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2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Ⅳ 經濟學的含義是什麼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

Ⅵ 經濟是什麼意思!何為經何為濟

(1).經世濟民
《晉書·殷浩傳》:「足下沉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 唐 袁郊《甘澤謠·陶峴》:「 峴 之文學,可以經濟;自謂疏脫,不謀宦遊。」 宋 梅堯臣《汴渠》詩:「我實山野人,不識經濟宜。」《紅樓夢》第三二回:「 寶玉 聽了,大覺逆耳,便道:『姑娘請別的屋裡坐坐罷,我這里仔細腌臢了你這樣知經濟的人!』」
(2).指治國的才幹
清《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與參由明經高第為沁源令,吏治明敏,清節著聞,秩滿擢新寧守,才品經濟尤為世重。」清 孔尚任《桃花扇·修札》:「寫的激切婉轉,有情有理,叫他不好不依,又不敢不依,足見世兄經濟。」 清沈濤《交翠軒筆記》卷一:「﹝ 施彥士﹞所著有《海運芻言》,論海運始末利害甚悉,儒生之有真實經濟者。」《老殘游記》第三回:「聽說 補殘先生 學問經濟都出眾的很。」
(3).謂耗費少而收益多
魯迅《書信集·致李霽野》:「倘暫時在 北京設一分發處(一個人,一間屋)…就可以經濟得多了。」 朱自清《歷史在戰斗中》:「著者是個詩人,能夠經濟他的語言,所以差不多每句話都有分量。」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六:「在那時我們認為電影的宣傳效果是很大的,打算在 香港設一個第二製片廠,以便在海外容易取材而且經濟。」
(4).指財力、物力
魯迅 《書信集·致何白濤》:「《中國木刻選》要開始付印了,共二十四幅,因經濟關系,只能印百二十本。」 丁玲《母親》二:「 小菡 是一個沒有父親的窮小孩,她只能在經濟的可能范圍里讀一點兒書。」
(5).指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是政治、思想意識等上層建築賴以建立起來的基礎。
(6).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也指國民經濟的某一部門。如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商業經濟等。

Ⅶ 經濟是什麼意思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可以定義為在有限的邊緣范圍內,如何獲得最大的利益的一種藝術。有經世濟民的含義.
1) 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如我們農業經濟的急速發展。
(2)生活用度;家境。如經濟寬裕,經濟拮據。
經濟,人有著自身的消耗需求,物質資源因而得以認知與定義,而同時,貨物有著其自身的界限與范圍,因人的需要而產生作用,這樣的一種基於人體需求而存在的時效性用途,在人的思維認知之下,而給予了它一種表面性的客觀價值,從而在人的一定的思維下被普遍接受,從而形成一種基本的思維常識,如此,貨物得以確定規格,在人的相互認定之下繼而得以流通,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了置換與交易...而同時,人有著自我意願上的偏向與取捨,這也就決定到了所需物質的每個方面...或許,這樣的一種以貨物的客觀價值為共知,以人的自我意願為前提,由此而產生的合理有序的人類活動,是為經濟;經濟之下,由人的意願和對貨物的價值認定,而產生公平自由的交易原則,而同時,各種各樣的意識、行為、交易的出現和發生,都在人的理解之下,或許,這樣的一片、整體的意識思維的承載,就是場,隨著人的意願而自由伸展。

Ⅷ 經濟什麼意思

經濟就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物質的生產、交換流通、利用及使用、積累擴大過程中,人們對其所具有的周濟、享用和擁有的程度、數量及水平。
經濟的配備形式有國有經濟和私有經濟,國有經濟和私有經濟的總和為國民經濟。經濟的表現形式分為固定資產和貨幣通量,固定資產與貨幣通量的總和為經濟資本 。經濟的存在形式分為資源儲備和生產能力,資源儲備和生產能力的總和為綜合國力經濟。經濟的開發形式分為原始經濟和科技經濟,原始經濟和科技經濟的總合為計量經濟。經濟的發展形式分為滯後經濟和發達經濟,滯後經濟和發達經濟的合量為經濟水平。經濟的獲取形式有生產經濟和貿易經濟,生產經濟與貿易經濟的合計為金融經濟。經濟的供給形式分為自給自足經濟和掠奪外來經濟,二者的總和成為富有經濟。經濟的生產形式分為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的總合為全球一體化經濟。
總之,人們的經濟活動離不開社會關系和國際關系的制約,離不開人們的身心健康和自然知識、社會知識的具有。一句話,離不開人們的生產勞動。

Ⅸ 經濟是什麼

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市場經濟也被用作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在市場經濟里並沒有一個中央協調的體制來指引其運作,但是在理論上,市場將會透過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產生復雜的相互作用,進而達成自我組織的效果。市場經濟的支持者通常主張,人們所追求的私利其實是一個社會最好的利益。

市場經濟是「以維護產權,促進平等和保護自由的市場制度為基礎,以自由選擇、自願交換、自願合作為前提,以分散決策、自發形成、自由競爭為特點,以市場機制導向社會資源配置的經濟形態」。
市場經濟的本質並不在於「市場」和它的「機制」與「功能」,而是與「私有」、「契約」、「獨立」相對應的「產權」、「平等」、「自由」等具有鮮明價值判斷特性的行為規范性質的制度,是建立一種通向文明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主張和追求。市場經濟是自由的經濟、平等的經濟、產權明晰的文明經濟,是市場交換規則普遍化的經濟形態。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