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重慶郵電大學排名
擴展閱讀
石墨烯股票買哪只 2025-08-14 02:52:48
中國農股票價格 2025-08-14 02:41:23
冷雲 2025-08-14 02:39:13

重慶郵電大學排名

發布時間: 2021-10-09 00:45:37

㈠ 重慶郵電大學什麼檔次

重慶郵電大學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也沒能入選雙一流,不過,重慶郵電大學的總體實力還算不錯。

重慶郵電大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重慶市共建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布點設立並重點建設的四所郵電高校之一。學校下設16個二級學院,3個研究院,開設有53個本科專業。重慶郵電大學共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8個重慶市特色專業。

注意事項:

重慶郵電大學創辦於1950年3月,前身是東川郵政管理局郵政人員培訓班;1951年1月,改建為西南郵電分校;1953年3月,分建重慶郵電學校;1955年5月,更名為重慶電信學校;1959年3月,升格為重慶郵電學院;1970年4月,改建為電信總局529廠;1973年7月,再次改建為郵電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5月,恢復為重慶郵電學院;2006年,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

截至2020年6月,學校佔地3800畝,校舍建築面積68萬余平方米,館藏694餘萬冊(種);有在校學生2.5萬餘人,其中研究生4200餘人,在職教職工1900餘人;下設16個二級學院,開設有56個本科專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重慶郵電大學

㈡ 重慶郵電大學在全國排名第幾

看什麼專業了.它的王牌專業是進入2.11工程的.在全國確實是排名靠前的.

㈢ 重慶郵電大學在重慶排名多少位

郵電相關專業肯定是行業內很厲害的,但是其他專業就不一樣了。建議要上這種行業性強的大學就上他的強勢專業,要是上一般專業還是上綜合性大學好點。

㈣ 重慶郵電大學在重慶排第幾名

2021綜合大學排行榜,重慶郵電大學在重慶的大學當中排名第三,在全國大學排名當中名列第149位。

不過該排行榜並沒有將醫學、政法、財經類的院校排進去,所以重慶醫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這些學校並不在榜單上。

㈤ 重慶郵電大學在重慶排名第幾名

根據2020年的校友會數據整理,重慶郵電大學在重慶排名第三。

㈥ 重慶郵電大學在中國排行第幾

重慶郵電大學不是綜合性的院校,專業性比較強,這個排名是綜合性排名不具有代表性,重郵在郵電類學校排名的還是挺高的。

㈦ 重慶郵電大學的排名

由於重郵沒有進全國100強,所以全國排名並沒有重郵,通常都是100強的排名。在重慶的話就是僅次於重大,西南大學的了,排前三沒問題。

㈧ 重慶郵電大學的排名

根據網大高校2007年最新排名:
http://rank2007.netbig.com/cn/rnk_1_0_0.htm
重慶郵電大學,綜合指標得分21.0分,排名第177位,上升109位。理工類院校排名第52位
,上升33位;重慶市排名第5位,上升1位。其中:聲譽得分無分;學術資源得分2.2分,排
名第338位,下降48位;學術成果得分3.7,排名152位,上升4位;學生情況得分49.5,排
名158位,上升3位;教師資源得分39.4,排名86位,上升487位;物資資源得分29.8,物資
資源排名148位,上升18位。

網大2007年中國大學排行榜說明

2007排行榜的改進

作為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的研發者,在連續工作到第9年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感覺到
「社會評價」角色並非揭示我們工作存在理由的光環,而更多地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每
一年,伴隨著對院校的了解越來越細、處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大,我們的心態也越來越慎
重,足以用「如履薄冰」來形容。特別感謝關注、支持這項工作的眾多專家、校長、學生
和家長們,我們堅持一以貫之的「消費者的角度」不變,現在將最新的工作成果提交出來
供社會檢驗。

與2005年相比,2007年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最重要的改進體現在數據的突破。

網大直接聯系院校核實數據, 建立了評估者與被評估對象的直接交流渠道。我們發出
的數據核查表格,得到的院校反饋超過預期,一共有135所院校提交了官方認可的准確數
據!

數據方面,還進行了大量的核實工作, 包括初步完成排行後進行了數月的持續檢查更
正。特別地,嚴格保證了所有院校的學生情況、教師資源及物資資源三大一級指標表現不
落空,盡力避免名次被低估,這在體育與藝術類院校體現特別明顯。

2007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指標體系,做了如下改進:
(1)「學術資源」用「對本科學位點比例」代替自2003年排行以來一直沿用的「每千名
學生的擁有量」計算;
(2)「教師資源」之「教師中副教授以上人員的比例」改為「專任教師中副高以上人員
的比例」,以更契合院校專任教師人員構成的實際情況。

2007年排行榜數據演算更加科學,改進了部分計算細節的處理方法, 更趨合理:
(1) 分項指標等計算過程中,對得分進行必要的線性變換:如果第二名得分如少於
90, 則第二名及以後的得分均線性上調至涵蓋 (0,90] 區間。 這樣可以避免個別院校在某
分項上的特殊表現打壓其他所有院校的得分、甚至影響到整個評價指標體系的准確含義。
此項修改,避免了往年排行中院校物資資源等指標得分略有偏低的弊端。
(2) 新增數據限幅: 生均圖書量、生均校舍建築面積、研究生佔全體學生比例等。
具體見「計算原則和計算方法」。

2007年排行榜發布的榜單比往年更加豐富:首創性地發布了分省市的院校排行榜, 以
及隔年名次變動,歡迎各界檢驗。

以上改進,遵循"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一貫的研發脈絡,其特點概括為:
1、一個原則:力求客觀、公正和科學。使用客觀數據,逐步改進評估體系和計算方
法,使之趨於合理和科學;
2、一個角度:從消費者角度評估中國的大學
3、一個方向:力求反映大學的辦學效益和質量,兼顧總量

本年度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仍然未能考慮各院校特色,盡管強調院校質量,已經能突
出某些特色院校。這是將綜合性大學和專科性大學混在一起比較,難以避免的問題,也是
網大排行榜在今日最大不足。問題的解決,需要引入分學科排名,這方面,我們仍然在持
續的探索中。在學科排名上,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嚴謹
規范、公開透明地組織高校學科評估,已經進行到第二輪,最新發布的評估結果很有借鑒
參考意義。

我們看到,到目前為止,關於中國大學評估的信息和公開成果還是很少,那麼,已有
的包括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在內的成果,就處於一種相對"壟斷"的信息地位。我們由衷歡
迎不同的部門和機構,從各種各樣的角度和立場,研發出不同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以便
公眾、大學本身和政府更加全面地了解高校的狀況。

綜合指標排名全國前50位的高校

全國排名 大學名稱 升降(含升降名次) 綜合得分 聲譽得分 學術資源得分 學術成果得
分 學生情況得分 教師資源得分 物資資源得分
1 清華大學 ↔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 北京大學 ↔ 94.0 100.0 95.2 90.0 89.3 97.6 87.7
3 復旦大學 ↑ 2 79.0 91.7 83.6 67.8 84.8 74.5 79.1
3 南京大學 ↔ 79.0 89.9 78.6 70.2 89.3 80.8 66.5
5 浙江大學 ↑ 1 78.0 91.5 61.9 90.0 74.7 65.0 90.0
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 77.0 89.6 83.8 78.0 96.2 61.3 51.3
7 上海交通大學 ↔ 76.0 89.0 63.8 85.4 80.6 67.8 72.8
8 北京師范大學 ↑ 1 66.0 81.8 63.3 60.4 82.7 60.6 51.9
9 中國人民大學 ↑ 1 65.0 82.2 71.1 41.5 85.8 49.6 80.8
10 南開大學 ↓ 2 63.0 84.4 56.7 48.8 85.4 58.0 62.0
10 中山大學 ↑ 1 63.0 81.2 58.0 49.0 78.8 51.9 79.6
12 西安交通大學 ↔ 62.0 82.0 51.5 53.4 85.5 54.1 62.6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 6 62.0 81.9 38.1 63.9 80.1 58.4 63.7
14 天津大學 ↔ 61.0 78.9 53.6 56.0 79.5 57.0 51.0
14 武漢大學 ↓ 2 61.0 82.5 55.1 40.1 84.1 56.1 67.8
16 華中科技大學 ↓ 2 60.0 78.5 59.7 43.3 82.6 48.7 67.3
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 59.0 77.6 46.5 43.1 86.5 57.2 64.8
18 大連理工大學 ↓ 2 57.0 69.4 55.1 54.2 75.3 49.3 47.6
19 廈門大學 ↓ 1 56.0 78.0 58.6 31.4 83.9 51.0 49.6
19 四川大學 ↓ 1 56.0 75.8 49.4 31.7 76.8 46.2 77.5
21 吉林大學 ↑ 1 54.0 75.1 48.3 25.1 74.6 49.3 75.8
22 東南大學 ↓ 1 53.0 74.3 51.0 26.6 81.4 49.6 59.0
22 北京科技大學 ↔ 53.0 66.3 41.2 38.1 76.6 47.6 64.8
24 北京理工大學 ↑ 3 52.0 69.9 32.0 35.8 79.1 51.6 69.7
25 山東大學 ↑ 4 51.0 74.6 41.8 35.1 67.4 50.0 54.4
25 同濟大學 ↓ 3 51.0 81.5 33.0 25.0 77.2 50.2 68.7
25 華東師范大學 ↔ 51.0 71.8 55.0 25.6 70.5 41.1 60.6
28 西北工業大學 ↓ 1 50.0 70.0 31.4 32.7 77.2 46.6 66.8
28 中南大學 ↓ 3 50.0 69.3 45.6 24.1 71.8 49.5 58.6
30 東北大學 ↑ 2 49.0 65.0 46.8 22.2 77.2 42.7 64.5
30 中國農業大學 ↑ 2 49.0 69.6 42.0 17.0 68.7 59.9 55.2
32 華南理工大學 ↓ 3 46.0 69.6 34.8 20.9 75.1 44.5 52.1
3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1 44.0 63.9 32.0 27.7 72.3 36.9 48.8
34 華中師范大學 ↔ 43.0 59.6 38.1 17.8 65.6 42.8 57.8
34 華東理工大學 ↓ 5 43.0 63.9 29.7 22.8 67.0 45.3 49.7
34 湖南大學 ↑ 3 43.0 65.6 33.1 19.9 70.3 45.7 42.9
34 蘭州大學 ↑ 3 43.0 70.3 27.3 30.7 67.9 36.5 43.5
38 北京交通大學 ↑ 10 42.0 59.3 46.6 21.6 71.4 38.2 29.4
38 中央音樂學院 ↓ 1 42.0 66.5 45.6 4.2 66.1 48.5 41.9
40 上海財經大學 ↑ 8 41.0 59.3 28.9 16.2 69.9 36.1 62.9
41 中國海洋大學 ↓ 6 40.0 63.9 29.5 16.5 74.8 43.5 31.8
41 東北師范大學 ↑ 1 40.0 60.1 34.0 15.7 69.0 41.8 39.1
41 西北大學 ↓ 4 40.0 63.2 27.4 16.8 64.9 42.2 47.0
41 南京理工大學 ↔ 40.0 64.7 22.6 20.7 68.1 40.2 43.0
45 重慶大學 ↓ 1 39.0 64.5 24.0 11.5 70.1 37.8 53.7
45 暨南大學 ↓ 3 39.0 61.0 22.5 15.4 66.4 41.6 51.1
4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17 39.0 59.2 22.6 28.9 71.7 35.1 32.5
45 中國政法大學 ↑ 30 39.0 62.0 42.7 8.3 68.5 37.3 31.9
45 中國醫科大學 ↑ 24 39.0 59.2 49.4 2.5 70.6 37.9 31.8
50 北京工業大學 ↓ 2 38.0 57.0 20.3 23.6 61.6 41.0 44.5
50 電子科技大學 ↑ 6 38.0 63.5 20.1 22.0 76.8 32.6 35.0
50 北京郵電大學 ↓ 2 38.0 64.8 16.1 16.6 73.5 40.3 39.1

綜合指標排名全國電子郵電類高校

全國排名 大學名稱 升降(含升降名次) 綜合得分 聲譽得分 學術資源得分 學術成果得
分 學生情況得分 教師資源得分 物資資源得分
4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17 39.0 59.2 22.6 28.9 71.7 35.1 32.5
50 電子科技大學 ↑ 6 38.0 63.5 20.1 22.0 76.8 32.6 35.0
50 北京郵電大學 ↓ 2 38.0 64.8 16.1 16.6 73.5 40.3 39.1
157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5 22.0 -- 2.7 2.5 46.5 38.9 35.1
177 重慶郵電大學 ↑109 21.0 -- 2.2 3.7 49.5 39.4 29.8
199 南京郵電大學 ↑ 12 20.0 -- 4.1 4.7 52.6 28.1 27.1
227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59 19.0 -- 3.3 5.0 46.5 29.3 24.7
2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08 19.0 -- 3.9 3.9 48.3 34.5 17.2
313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102 17.0 -- -- 1.1 40.5 38.1 16.5
4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97 15.0 -- 1.9 1.5 40.8 28.9 17.0
524 西安郵電學院 ↓ 68 14.0 -- 1.2 0.5 41.0 27.0 14.7
524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 18 14.0 -- 0.7 0.8 39.8 28.3 12.7

重慶市高校綜合指標排名

重慶排名 大學名稱 升降(含升降名次) 綜合得分 聲譽得分 學術資源得分 學術成果得
分 學生情況得分 教師資源得分 物資資源得分 全國排名
1 重慶大學 ↔ 39.0 64.5 24.0 11.5 70.1 37.8 53.7 45
2 重慶醫科大學 ↔ 27.0 50.1 22.2 2.4 56.6 32.0 16.5 107
2 西南大學 ↑ 1 27.0 -- 17.6 7.1 54.6 34.2 39.8 107
4 西南政法大學 ↑ 1 26.0 -- 18.0 4.9 61.9 29.3 35.1 116
5 重慶郵電大學 ↑ 1 21.0 -- 2.2 3.7 49.5 39.4 29.8 177
6 重慶師范大學 ↔ 19.0 -- 3.3 0.9 43.3 37.2 22.6 227
7 四川外語學院 ↓ 1 18.0 -- 3.6 1.5 51.6 29.1 24.4 267
7 重慶交通大學 ↓ 1 18.0 -- 3.4 0.7 44.0 32.6 27.6 267
7 四川美術學院 ↑ 8 18.0 -- 2.0 0.1 47.6 34.4 19.3 267
10 重慶工商大學 ↔ 17.0 -- 0.7 1.2 39.7 32.8 27.6 313
11 重慶工學院 ↓ 1 16.0 -- 1.7 1.9 39.1 29.8 23.0 360
12 重慶三峽學院 ↔ 14.0 -- -- 1.2 38.1 24.6 17.7 524
13 重慶科技學院 ↑ 3 13.0 -- -- 0.1 38.2 26.2 15.1 618
13 重慶文理學院 ↓ 1 13.0 -- -- 0.3 38.0 25.5 15.7 618
13 長江師范學院 ↓ 1 13.0 -- -- 0.8 37.8 25.0 14.9 618

㈨ 重慶郵電大學排名

重慶郵電大學整體排名在前百名左右,在重慶地區可以排名前5。學校現有學院16個,本科專業56個、國家級一流專業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實施專業5個、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16個、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類特色專業5個、重慶市本科一流專業20個、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4個。

涵蓋工、理、經、管、文、藝、法等學科門類。擁有重慶市「雙一流」學科3個、重慶市重點學科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

重慶郵電大學其他情況簡介。

學校積極推進課程教育改革,現建有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0個國家及重慶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58門國家及重慶市精品課程和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6個國家及重慶市教學團隊。自主研發了包含全校所有1800餘門本科課程資源的課程中心,建成一批重慶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公開課。

以上內容參考重慶郵電大學——學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