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出自哪裡
出自《北山移文》,作者是南朝·齊的孔稚珪,原文如下:
鍾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雲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沔,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於洛浦,值薪歌於延瀨。固亦有焉。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後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
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東魯,習隱南郭。偶吹草堂,濫巾北嶽。誘我松桂,欺我雲壑。雖假容於江皋,乃纓情於好爵。
其始至也,將欲排巢父,拉許由。傲百氏,薎王侯。風情張日,霜氣橫秋。或嘆幽人長往,或怨王孫不游。談空空於釋部,核玄玄於道流。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風雲凄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張英風於海甸,馳妙譽於浙右。道帙長殯,法筵久埋。敲撲喧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琴歌既斷,酒賦無續。常綢繆於結課,每紛綸於折獄。籠張趙於往圖,架卓魯於前籙。希蹤三輔豪,馳聲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陰,白雲誰侶?澗石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至於還飆入幕,寫霧出楹。蕙帳空兮夜鵠怨,山人去兮曉猿驚。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於是南嶽獻嘲,北壟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慨遊子之我欺,悲無人以赴吊。故其林慚無盡,澗愧不歇。秋桂遺風,春蘿罷月。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
今又促裝下邑,浪拽上京,雖情投於魏闕,或假步於山扃。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無恥。碧嶺再辱,丹崖重滓。塵游躅於蕙路,污淥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雲關。斂輕霧,藏鳴湍。截來轅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於是叢條瞋膽,疊穎怒魄。或飛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請回俗士駕,為君謝逋客。
賞析如下:
齊朝立國只有二十多年,在文學史上卻佔有一定地位。這一時期曾有兩個最重要的文學現象出現,一是「永明體」,一是艷體詩。而聲韻學家周顒、沈約、蕭子良等把考辨四聲的學問運用到文學創作中,創為四聲八病之說對後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又如我們在中學時所了解的謝朓、王融、范雲也都是當時的佼佼人物。同一時期,還有一個影響較大的人就是曾任太子詹事的孔稚珪。其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作品以駢文《北山移文》著名。該文風格奇麗峭拔,脫盡一般駢文平庸浮艷習氣,堪稱駢文中的上品。這篇文章沒有出現在我們的課本里,應該是受當年毛主席反八股的影響。
文章開端贊美鍾山靈秀,卓然不群,「以耿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契,干青雲而直上」,而後又感慨當今的人自稱清凈超俗,不入凡塵,但實際「終始參差,蒼黃翻覆」。反復無常,心口不一,假借隱居來標榜自己的清高,實際不能忘懷做官。或者起初還潔身自好,但後來卻同流合污。他感慨道「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尚子平已經不在了,而仲長統也死了,現在還哪有甘心在鍾山裡隱居,在空寂的山裡賞樂吶?
孔稚珪以北山(即鍾山)之名,指斥初以隱逸自高、實則貪圖名利的「周子」,不讓他從這個曾古人隱居的鍾山經過。據考證,此「周子」應為同期的周顒。但文中所述情況,與周顒仕歷又不近相同。同時作品成文時間也不在周隱居後出任海鹽令同期。況且孔稚珪一生兩朝為官,死後又追授光祿大夫,似乎又不能完全肯定。所以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調侃雅謔之做,也有一定道理。不過,文中所嘲笑的「身在江海之上,而心存魏闕之下「,始以孤高而終於卑俗的行為,卻是南朝文人中一種頗為普遍的現象,不能說沒有社會諷刺的意義。
文章在起始時,以較多的文字渲染褒揚「周子」的清高、才華,如「風情張日,霜氣橫秋」的比擬,極言其風度情致之高超,操守氣概之凌厲。又如「既聞既博,亦玄亦史」,卻突然忽然轉入這位「高士」的變情趨俗之狀:「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筆勢一跌千丈,在如此鮮明的對比中,不僅說破「周子」學顏闔隱居東魯,效仿南郭子綦隱居不仕的偽道,同時造成強烈的滑稽感。
② 岸谷之變 岸:喻指高位。比喻政治上的重大變化 白衣蒼狗 蒼:蒼白。浮雲像白衣,瞬間變得像蒼狗。比
這是幹嘛
③ 倉皇翻覆的意思是什麼
成語 蒼黃翻覆 發音 cāng huáng fān fù 解釋 蒼:青色;蒼黃:青色和黃色;反覆:反復無常。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出處 春秋·魯·墨翟《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示例 豈期終始參差,~。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
④ 翻的成語
翻天覆地 翻箱倒櫃 翻箱倒篋 翻雲覆雨
覆地翻天 花樣翻新 攪海翻江 家翻宅亂
馬仰人翻 人仰馬翻 三翻四復 熱熬翻餅
天翻地覆 地覆天翻 翻黃倒皁 覆去翻來
江翻海倒 江翻海沸 江翻海攪 江翻海擾
馬翻人仰 三翻四覆 易如翻掌 擁霧翻波
雨覆雲翻 雲翻雨覆 翻黃倒皂 翻江攪海
蒼黃翻覆 翻腸攪肚 翻然改圖 覆雨翻雲
蒼黃翻復 醋海翻波 倒海翻江 翻復無常
翻江倒海 翻空出奇 翻來覆去 翻然改進
翻然悔悟 翻山越嶺 翻天作地 海沸波翻
海沸河翻 海沸江翻 花樣新翻 翻臉不認人
翻手雲覆手雨
⑤ 比喻人反復無常
[暮四朝三]①原指說法、做法有所變換而實質不變。②比喻反復無常。
[晨秦暮楚]猶言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
[三反四覆]指反復無常。
[雖覆能復]覆:翻倒;復:復原。雖然已經翻倒,但還能復原。後也指反復無常的手段。
[暮楚朝秦]①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後以之比喻反復無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歸屬變換不定。
[朝秦暮楚]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比喻人反復無常。
[朝梁暮周]比喻人反復無常,沒有節操。
[朝梁暮晉]比喻人反復無常,沒有節操。
[覆雨翻雲]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於耍手段。
[翻雲覆雨]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於耍手段。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於耍手段。
[出爾反爾]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蒼黃翻覆]蒼:青色;蒼黃:青色和黃色;反覆:反復無常。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朝梁暮陳]比喻隨時變節,反復無常。
[蒼黃翻復]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染蒼染黃]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蒼黃反復]蒼:青色。反復:顛過來倒過去。青的一會兒變成黃的,黃的一會變成青的。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亦作「蒼黃翻復」。
[二三其意]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膏唇岐舌]猶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頭上耍花招,說話反復無常。
[姿意妄為]任意胡作非為,常指極端地固執己見和偏愛自己的習慣,常含有一種幾乎難以抑制的反復無常的意味。
[三翻四覆]翻:轉。反復無常。
[三翻四復]變化無常或反復多次。
[反復無常]無常:變化不定。形容常常變化,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又是那樣,變動不定。
[三心二意]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變化莫測]變化很多,不能預料。
[再接再厲]接:接戰;厲:磨快,引伸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變化多端]形容變化極多。也指變化很大。
⑥ 成語:()()翻()
上下翻騰,熱熬翻餅,擁霧翻波,蒼黃翻覆,花樣翻新,醋海翻波,玄黃翻覆,
⑦ 蒼黃的引證解釋
1. 青色和黃色。
元 許謙 《馮公嶺》詩:「寒松荒草間蒼黃,照眼崢嶸三十里。」
2. 黃而發青;暗黃色。
《素問·五常政大論》:「其色蒼黃。」 王冰 註:「色黃之物外兼蒼也。」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後》詩:「健羨觥飛酒,蒼黃日映籬。」 丁玲 《奔》:「夾在這里奔著的,還有那些蒼黃的不像人樣的女人們。」
3. 引申為蒼涼。
唐 於逖 《野外作》詩:「窮郊日蕭索,生意已蒼黃。」 清 倪瑞璿 《過凌城廟謁古戴二公忠義冢》詩:「老樹枝交天,蒼黃覆古廟。」
4.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以「蒼黃」比喻事物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終始參差,蒼黃翻覆。」 唐 張說 《王氏神道碑》:「蒼黃反覆,哀哉命也!」 毛澤東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詩:「 鍾山 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 大江 。」
5. 匆促;慌張。
唐 溫庭筠 《湖陰曲》:「蒼黃追騎塵外歸,森索妖星陣前死。」《金史·完顏奴申傳》:「俄聞軍敗 衛州 ,蒼黃走 歸德 。」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隱》:「 李白 於 天寶 十四年冬初確曾回過 梁園 ,遇 安祿山 之亂而蒼黃南奔。」
6. 指天地。
清 王吉武 《重修六賢祠成展祭作》詩:「乾坤有傾折,憑誰奠蒼黃。」
⑧ 帶翻覆的成語有哪些
帶翻覆的成語有:
玄黃翻覆、
雲翻雨覆、
天翻地覆、
地覆天翻、
覆地翻天、
蒼黃翻覆、
翻來覆去、
三翻四覆、
翻天覆地、
覆去翻來、
翻雲覆雨、
覆雨翻雲、
雨覆雲翻
⑨ 蒼黃翻覆打一數字
蒼黃翻覆打一數字——答案:8。
蒼黃翻覆
【拼音】: cāng huáng fān fù
【解釋】: 蒼:青色;蒼黃:青色和黃色;反覆:反復無常。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出處】: 春秋·魯·墨翟《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舉例造句】: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
【拼音代碼】: chff
【近義詞】:反復無常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反復無常
【英文】: changing all the time
⑩ 成語什麼翻起什麼
沒有與「翻 起」相關的成語!
『包含有「翻」字的成語』
「翻」字開頭的成語:(共19則) [f] 翻腸攪肚翻復無常翻黃倒皁翻黃倒皂翻江倒海翻江攪海翻空出奇翻來覆去翻然改進翻然改圖翻然悔悟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翻手雲覆手雨翻山越嶺翻天覆地翻天作地翻箱倒櫃翻箱倒篋翻雲覆雨
第二個字是「翻」的成語:(共10則) [j] 江翻海倒江翻海沸江翻海攪江翻海擾家翻宅亂[m] 馬翻人仰[s] 三翻四復三翻四覆[t] 天翻地覆[y] 雲翻雨覆
第三個字是「翻」的成語:(共12則) [c] 醋海翻波蒼黃翻復蒼黃翻覆[d] 倒海翻江[f] 覆地翻天覆去翻來覆雨翻雲[h] 花樣翻新[j]攪海翻江[r] 熱熬翻餅[y] 易如翻掌擁霧翻波
「翻」字結尾的成語:(共7則) [d] 地覆天翻[h] 海沸波翻海沸河翻海沸江翻花樣新翻[m] 馬仰人翻[r] 人仰馬翻
「翻」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共2則) [y]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包含有「起」字的成語』
「起」字開頭的成語:(共10則) [q] 起承轉合起鳳騰蛟起根發由起居無時起死回生起死人而肉白骨起死人肉白骨起死人,肉白骨起偃為豎起早貪黑
第二個字是「起」的成語:(共27則) [b]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c]此起彼伏此起彼落重起爐灶[d] 大起大落[f] 風起水涌風起雲涌蜂起雲涌風起雲蒸奮起直追[h] 禍起蕭牆後起之秀[j] 驚起梁塵急起直追[l] 另起爐灶[p]平起平坐[q] 群起而攻之群起效尤[s] 豎起脊樑[t] 兔起鳧舉兔起鶻落兔起烏沉[w] 霧起雲涌[x] 釁起蕭牆[y] 雲起龍襄雲起龍驤雲起雪飛
第三個字是「起」的成語:(共30則) [b] 不識起倒白手起家背山起樓不知起倒[c] 承上起下[d] 大有起色[f] 發凡起例[h] 回生起死化性起偽[j] 見財起意雞鳴起舞[l] 連綿起伏令人起敬[p] 平地起孤丁平地起家平地起雷翩翩起舞婆娑起舞[s] 思潮起伏肅然起敬束上起下[t] 貪功起釁騰蛟起鳳[w] 無風起浪聞雞起舞惟口起羞[x] 修舊起廢[y] 飲食起居[z] 貞下起元坐言起行
「起」字結尾的成語:(共33則) [b] 比肩並起[c] 此伏彼起楚歌四起沉痾難起長眠不起沉滓泛起[d] 東山復起東山再起[f] 風禾盡起烽火四起奮袂而起[h] 鴻翔鸞起[j] 崛地而起揭竿而起雞鳴而起[l] 狼煙四起[p] 拍案而起[s]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聲譽鵲起[t] 騰空而起投袂而起[w] 卧床不起聞風而起萬丈高樓平地起[x] 蕭牆禍起[y]一病不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哄而起異軍特起異軍突起一饋十起一卧不起一坐一起
「起」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共3則) [n]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r]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w] 無風不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