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員工心中的「幸福企業」什麼樣
一百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有一百種,我們沒有統一的標准,但是我們可以去努力。有人說過:「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寫的,它只能體會,體會越深就越難以描寫,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實的匯集,而是一種狀態的持續。」如今企業員工流動性非常之大,很多員工離職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歸屬感」,感覺不到幸福。那麼幸福企業是一個怎麼樣的。我的理解是這樣的:1.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所有員工,不論學歷高低,職稱高低都非常認同企業文化,時刻與企業同舟共濟。2.幸福企業應是一個對社會、員工、消費者、供應商、股東負責的企業。勇於承擔責任,積極坦誠相對,危機、公關對他們來說很少提到。3.幸福企業應是擁有良好品牌效應,以其創新、高效的生產方式與產品感動用戶的企業。具有著良好的聲譽,員工與用戶為擁有這樣的企業而感到自豪的企業。4.幸福的企業是可持續發展的。讓企業處於不同階段都努力成為本階段本行業的領頭羊,可持發展並是綠色環保的。不以犧牲根本為代價。5.幸福企業是以尊重員工為基礎,尊重並感動員工。來自基層的聲音,企業會給予足夠的重視,員工以不斷創造奇跡來回饋企業。當然,這些都是理想化的狀態,真正有企業做到的有幾個。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構建幸福企業不僅僅為了員工,對企業自身的好處更大。1.為企業提供足夠的數據來展示未來,這個可以更好的幫助老闆做出明確的未來規化,正確的理解市場的消化能力,幫助老闆分析並預估出下一段階,市場的需求量,切不可『以點觸面』,認為某一局部狀態良好。就要斷言整體一片大好。2.為企業收集整理,同類產品,同行業不同品牌的市場重要數據,如市場佔有率,銷售量,銷售價格等。以幫助企業適時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調整。讓企業成為行業內敏感度最強的企業。3.為企業建設良好的培訓支持,以足夠充分的傳達公司文化與精神。包括電子培訓,遠程培訓,外訓等等。4.建立完善的知識分享系統,公司鼓勵全體員工來分享知識,你的知識只有分享了才更加有價值。這將是企業一大無形的資產。當此員工離職了,他的知識離下了。所以新接管的人,遇到同樣的問題可以有據可查。5.建立一套良好的供應鏈系統。讓供應商與廠商捆綁在一起,公司沒有什麼原材料呀,供應商第一時間會關心。他們幫助選擇更優良的原料,更好的價格。
2. 幸福員工和幸福企業是什什涵意
企業員工工作感到幸福,員工收入好,身體好,公司工作環境好,員工凝聚力強,員工對公司盡心盡力,忠實擁護公司,堅決執行公司的命令,把公司當成了一個幸福的港灣是個家的感覺,這樣的公司是幸福的
3. 幸福企業是指什麼
幸福企業就是以人為本的企業。為企業個性化定製員工獎勵、表彰和激勵計劃,營造企業與員工間和諧關系,創造家庭氛圍,成為「幸福企業」。形象的講,幸福企業就是充滿微笑的企業。具體的講,建設幸福企業是每個員工的核心需要。幸福企業就是和諧友愛、建設幸福企業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就是看別人的長處,多想別人好處,多幫別人的難處。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受人尊敬、健康長壽的企業。
上海交大專門培訓幸福企業專業,可以幫助學生可以快速進入企業。
4. 「幸福企業」是什麼樣的
」
1、擁有良好的
企業文化,所有員工,不論學歷高低,職稱高低都非常認同企業文化,時刻與企業同舟共濟。
2、幸福企業應是一個對社會、員工、消費者、供應商、股東負責的企業。勇於承擔責任,積極坦誠相對,危機、公關對他們來說很少提到。
3、幸福企業應是擁有良好
品牌效應,以其
創新、高效的生產方式與產品感動用戶的企業。具有著良好的聲譽,員工與用戶為擁有這樣的企業而感到自豪的企業。
4、幸福的企業是可持續發展的。讓企業處於不同階段都努力成為本階段本行業的領頭羊,可持發展並是綠色環保的。不以犧牲根本為代價。
5、幸福企業是以尊重員工為基礎,尊重並感動員工。來自基層的聲音,企業會給予足夠的重視,員工以不斷創造奇跡來回饋企業。
5. 幸福企業具體什麼樣舉個例子
我妹夫的公司就是幸福企業的典型,他老和我們曬幸福,搞得我們好羨慕。據他所說,他們的幸福企業沒有遲到早退這一說,只要工作完成了,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遲到、早退!當然這些只是個案,真正的幸福企業肯定不止這么簡單啦,我前幾天在書店貌似看到一本叫《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的書,好像說的很詳細噢,你可以去看看啦~~
6. 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的內容簡介
在《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一書中,盧俊卿將告訴您什麼是幸福企業,為什麼要建設幸福企業,以及如何建設幸福企業,為您奉上一道顛覆傳統管理思想的精神大餐。
什麼是幸福企業?
盧俊卿認為,幸福企業就是能夠滿足員工不斷增長的幸福需要的企業。「以人為本」是其核心文化和典型特徵,是精髓。
為什麼要建設幸福企業?
盧俊卿認為,幸福力才是企業終極的核心競爭力。在當今這個「心」的時代,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幸福企業才是人才的「吸鐵石」。幸福員工才能幸福老闆,幸福企業才能幸福中國。
怎麼建設幸福企業?
新書創新性地提出了幸福企業五項修煉。分別是:快樂工作;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受人尊敬;健康長壽。最好的企業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幸福企業的建設,你我他人人都可以參與,它需要你用「心」去建設。
在幸福浪潮來襲的今天,你還在猶豫什麼呢?趕快加入建設幸福企業的行列吧,如果你不參與,但你的競爭對手一定會參與!請你一定要記住:
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
7. 什麼是幸福企業
幸福企業就是能夠滿足員工(包括老闆)不斷增長的幸福需要的企業。「以人為本」是其核心文化和典型特徵,是精髓。盧俊卿在《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一書中進行了詳細深入的闡述,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觀點。 如何評判一個企業是不是幸福企業呢?《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書中表述為五項指標:快樂工作,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受人尊敬,健康長壽。這五項指標所得分值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企業幸福指數的高低。最好的企業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幸福企業的建設,你我他人人都可以參與,它需要你用「心」去建設。 為什麼要建設幸福企業? 幸福力才是企業終極的核心競爭力。在當今這個「心」的時代,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幸福企業才是人才的「吸鐵石」。幸福員工才能幸福老闆,幸福企業才能幸福中國。
8. 關於幸福企業
幸福企業要具備企業的生命體健康、生存環境的安全、高遠的追求和強大的執行力幸福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一般都是用在人,人才會追求幸福,但是把它用在一個企業身上很少。首先,企業是一個真實的生命體、有機體,這個生命體必須是健康的,一會兒頭疼、一會兒腿疼、一會兒肚子疼是不可能幸福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尊重這個獨立的生命體,而不能把企業當作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不要說企業,你把兒子、女兒當成防老的工具,你的兒子、女兒也不會幸福。第二,他的生存環境必須是安全的。你自己健康,但是出門有可能遇到搶劫、綁匪、殺人犯也不可能幸福。所以環境必須是安全的。第三,必須有一個高遠的追求,就是為什麼而活著。只有健康、安全,你可能覺得百無聊賴,百無聊賴你就不可能幸福。用友集團的王總最近這幾年經常跟我說一句,一個企業只要為社會、為社會提供的價值不大就不可能成功。王文京說用友的使命是用信息技術推動商業和社會的進步。這個使命大了,首先用友得自己健康,環境得安全,在這個環境下還要推動中國商業、世界商業、人類社會的進步,這個使命太大了。第四,必須要有強大的執行力。如果有一個大的目標和使命,但想想、說說,做不到可能就會有挫敗感,還不如不想。如果不想可能做一個庸人、平庸的企業也還可以、過得去。但是想的大,沒有落實,你也是不可能幸福的。所以,我說幸福幾個基本的前提:你自身要健康,你的生存環境要安全(當然自身和環境有一個關系有一個互動,你天天做好事就安全。)
9. 怎麼建設幸福企業
企業是為人類幸福而存在的。企業存在的意義有兩個:一是為社會創造幸福,二是為員工創造幸福。因此,廣義的講,幸福企業就是能夠為人類創造幸福的企業。狹義的講,幸福企業就是能夠滿足員工幸福感的企業。本文僅探討狹義的幸福企業。
滿足員工的幸福感,就是滿足員工不斷增長的正當需要。因此,簡單的講,幸福企業就是以人為本的企業。形象的講,幸福企業就是充滿微笑的企業。具體的講,幸福企業就是和諧友愛、快樂工作、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受人尊敬、健康長壽的企業。
之所以提出建設幸福企業這樣一個命題,之所以要建設幸福企業,理由有三:
第一、建設幸福企業是每個員工的核心需要。每個員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過上幸福生活。
第二、建設幸福企業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員工在企業里感到不幸福,即使不跳樓,也一定會跳槽。只有幸福企業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人才,激勵人才,留住人才。有了人才,企業才能最大、做強、做久。
第三、建設幸福企業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企業的責任有三個:一是為社會創造財富,二是為員工創造幸福,三是為股東創造回報。這三者究竟誰最重要?我研究了很久,實在不知道什麼最重要。給股東創造回報是創辦企業的原動力,如果沒有回報,股東就沒有投資的動力,企業就完了。給社會創造財富是企業的根本任務,如果不能創造財富的話,企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給員工創造幸福,是辦好企業的根本條件,如果不能給員工創造幸福,企業就不會有人才,企業肯定辦不好。因此,建設幸福企業,為員工創造幸福,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經過長期研究和反復實踐,我發現,建設幸福企業的主要路徑有以下六個:
三多,就是看別人的長處,多想別人好處,多幫別人的難處。
四對,就是對上尊敬服從,同心同德;對下熱忱關愛,嚴格管理;對左右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外平等友好,與人為善。
第二,建設一個快樂工作的企業。金錢是快樂的物質基礎,但金錢與快樂並不完全成正比。調查顯示,現代美國人的財富比60年代增加了好幾倍,但幸福指數卻不如60年代。企業員工也是一樣,很多員工錢賺的越來越多,幸福指數卻越來越地低。沒有錢很難快樂,但僅有錢不一定快樂,我們必須給員工創造一個快樂工作的環境。
怎麼才能讓員工快樂工作呢?根據我的經驗,有三點很重要。一是公司要有一個明確而遠大的目標,每個員工都要有明確的奮斗目標,讓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工作。有目標的工作,痛苦也成歡樂,地獄也成天堂。沒有目標的帆,所有的風都是逆風。二是的要建立一套快樂工作的機制,最核心的是三條:任人唯賢,多勞多得,公平競爭。三是要創造一個快樂工作的氛圍。關鍵是做到三多三少:多贊美少批評,多指導少指責,多補台少埋怨。
第三,建設一個共同富裕的企業。在歐洲一些國家,
很多企業員工的工資占成本的50%左右,最低的是40%,如果低於40%,參加招標都會收到限制。而中國的員工工資平均只佔成本的10%左右。我不是說要大家與西方一樣,但不斷提高員工的工資,以縮小貧富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肯定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因此,企業家們必須注意的是,公司發展了,員工待遇一定要水漲船高,員工薪酬增長速度最起碼要與公司利潤同步增長。否則,一些員工會變著法子向你索要。主動給予與被動被敲,數量一樣,結果卻完全不一樣。主動給予,可以促進同心同德,事業蒸蒸日上。被動被敲,往往走向對立,
需要付出十倍代價。對此,希望各位企業家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第四,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企業。經過長期研究,我發現企業員工的需求有三個層次。即:致富成長當老闆。這是員工的正當需要,我們必須正視,必須理解,必須尊重,必須滿足。這是我們作為企業家的必然義務。如果能夠做到,企業必然興旺發達。否則,一定會出現問題。致富是授人以魚,成長是授人以漁,當老闆是實現自我價值。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求也不一樣。但無論如何,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是永遠不變的規律。只有企業不斷發展,員工也得到同步發展,員工的幸福指數才能不斷提升。
第六,建設一個健康長壽的企業。員工之所以追隨你,與你一起奮斗
,是因為他們希望在你這兒實現他們的夢想。如果企業不健康,就很難長壽,不長壽的企業就不能給員工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企業就很難培養員工的忠誠度。所以,我們不要只顧把企業做大,更重要的是要做強、做久,不能持續的強大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企業要想長壽必須建立長壽機制。打造組織力是建立長壽機制的唯一途徑。我發現,西方很多先進企業管理的對象是組織,他們的利潤是組織利潤。而我們中國的絕大部分企業管理的對象是人,
利潤是能人利潤。因為組織可以長久,所以他們有很多百年老店。因為人不能長久,所以我們的企業壽命普遍較短。所以,我們必須進行管理升級,努力打造組織力,建立長壽機制。
企業有了組織力,有了長壽機制,企業家就可以進入一種全新的境界:你如果是個優秀的企業家,只要在企業有一個職務,作為一個主心骨存在就可以,不需要做太多的具體工作,企業就可以很好的發展。你如果是個卓越的企業家,只要作為企業的一個象徵活著就可以,不需要擔任具體職務,也不需要做任何工作,企業照樣能夠很好的發展。你如果是個偉大的企業家,死了也沒關系,企業照樣發展,甚至發展得更好。
當然,我這么說,並不是說打造了組織力就不需要企業家了,尤其是在中國,民營企業普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企業家往往決定著企業的生死。企業的健康長壽與企業家的健康長壽在很大程度上是成正比的。我敢肯定,70%的企業只要企業家出問題,企業就完了。為此,我經常奉勸企業家們一定要保重身體,盡量避免以犧牲健康的方式去換取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講,過去30多年,中國民營企業的成就是用一代企業家的健康換來的。所以我經常講,中國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相當一部分都是悲劇人生。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始終沒有脫離悲劇人生的軌道事業越來越大,錢越來越多,人越來越累,最後累病、累垮、甚至累死。就像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世界。為此,我對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在充滿敬意的同時,又感到十分的痛惜和憂慮。所以我一直呼籲,企業家們一定要盡早從悲劇人生的軌道轉向幸福人生的軌道上來。
。但是,在過去的30年,我們很多企業家剛好相反,35歲以後工作負荷不是減輕,而是不斷增加,這樣十年下去,很多累病、累垮、累死。所以,中國企業家過勞死的高峰年齡為44歲。可以說,到44歲年齡仍然健康的企業家少之又少。
幸福企業家是幸福企業的重要內容。在過去的30年,中國的企業家們走上悲劇人生的軌道,如果說是因為白手起家,無可奈何的話,那麼未來必須盡早實現從悲劇人生到幸福人生的轉折。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事業負責。為此,我送給企業家朋友們一副對聯:朋友是風,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可以呼風喚雨;健康是天,健康是地,有了健康才能頂天立地!
一個企業,只要做到以上六條,肯定是一個幸福的企業。以上六個指標的分值決定著一個企業的幸福程度。
綜上所述,是我對幸福企業的一些初淺的思考,供大家參考。衷心希望企業家們都能為建設幸福企業而奮斗,希望一大批幸福企業能夠在中國大地上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