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1鴉片戰爭 圖2中日甲午戰爭 圖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請回答:(1)依據上述三幅地圖
(1)1842年《南京條約》;1895年《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條約》 (2)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程度;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三元里人民抗英、黃海海戰、台灣人民反割台、義和團運動(寫出兩件即可) (4)抗日戰爭;國際意義: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
2. 鴉片戰爭前清朝疆域圖
中國歷代疆域圖集http://shula.com/soft/38/41/2006/2006092210187.html
3. 怎樣講解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
1840年4月,英國議會以271票對262票通過了對華發動所謂的貿易戰爭,決定向中國派遣一支由航艦48艘、載大炮540們、武裝士兵4000人組成的「東方遠征軍」。1840年6月21日,英國「東方遠征軍」在其圈圈大臣喬治•懿律和海軍司令伯麥的率領下,相繼到達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英軍到達廣東洋面,見廣東軍民早有準備,不敢貿然進犯,只好派5艘軍艦封鎖珠江口,主力沿海北犯廈門,遭北調福建的鄧廷楨部擊退,又北侵定海。佔領定海後,英軍直逼天津大沽口,威脅京師。道光嚇壞,派直隸總督琦善與英軍在天津談判。琦善答應只要英軍先退回廣東,一切好商量。英軍得此答復,更主要是由於戰線太長,兵力單薄補給困難,且冬季來臨對戰事不利,遂折回南方。
朝廷奸臣乘機誣陷林則徐:英軍到來,皆由禁煙引起。昏庸的道光帝聽信讒言,以辦理不善的罪名將林則徐、鄧廷楨革職查辦。
1847年1月7日早上8時左右,伯麥率領1500名英軍分左右兩路分別進攻大角、沙角炮台。駐守沙角的三江協副將陳連升率600餘守軍沉著應戰,多次打退敵人進攻。但琦善拒發兵救援,最終陳連升父子為國捐軀。
沙角失陷,琦善仍一意孤行的希望「議和」。消息傳到北京,道光帝不分青紅皂白,沒有追究琦善的罪責,反而以「督率無方」的罪名,革去關天培頂戴,令其戴罪立功。2月26日英軍攻打虎門第二道防線,關天培親自在靖遠炮台指揮戰斗之至犧牲。虎門最堅固的陣地——東岸威遠諸炮台失守。帥台失守,在琦善投降政策影響下,大虎山一線的清軍不戰而退。虎門保衛戰失敗,英軍沿珠江北上攻打廣州。皇帝宗室、欽差大臣奕山向英軍求降,答應查理•義律的全部要求,並於1841年5月27日簽定可恥的《廣州和約》。
由於未達到預期目的,1841年下半年,英方改派璞鼎查為全權代表,增派一支由37艘船隻,2500餘名官兵組成的英國軍隊,重又沿中國海岸線北犯。英軍相繼攻犯廈門、泉州、台灣等地,再犯定海,定海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三總兵率部5600人與上萬英軍血戰五晝夜,最後皆光榮犧牲,定海陷落。英軍開入鎮海,鎮海守將裕謙與城共存亡,在城破投井殉國,而浙江提督卻臨戰逃跑。
1842年6月,英軍進犯長江口吳淞炮台,年近七十高齡的愛國老將、江南提督陳化成奮力抵抗,最後戰死沙場。本和他一同駐守的兩江總督牛鑒卻貪生怕死,混在士兵中逃跑。更可笑的是這個牛鑒後來居然參加了簽定《南京條約》的儀式。
1842年7月,英軍進攻南京門戶鎮江,守兵於六倍於他們的英軍激戰,終寡不敵眾,鎮江失守。
1842年8月,英軍打到南京下關江面,道光帝屈服,派耆英、伊裡布同英軍議和。耆英、伊裡布、牛鑒等投降派貫徹執行道光帝的投降政策,在1942年8月29日,在英國戰艦皋華麗號簽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簡單的概括了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個人覺得要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中英雙方都是全力一戰,最後鹿死誰手不得而知,在中方戰敗的戰役和戰斗中,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寡不敵眾。而當時也卻是如此。當時中國的統治階級是少數民族,有保大清而不保中國的思想,不敢發動群眾斗爭,反而還打擊虎門人民和三元里人民的反侵略斗爭。朝廷腐敗,統治者昏庸無能,調度不及時,主帥都是投降派害怕船堅炮利貿然不敢出,有得甚至愚昧迷信,導致失去戰機,而守將請戰手上卻無兵。英國人更多的是利用局部上的人數優勢,再加上武器上的先進取勝的。如果王鼎的以死相諫引起了道光的思考,如果道光看到他的遺疏遺疏「條約不可輕許,惡例不可輕開,穆(彰阿)不可任,林(則徐)不可棄也」,那鴉片戰爭後但那些官員還會仍被視為違禁品的鴉片走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英國鴉片還會大規模的被走私到中國?1858年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中,中國會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當然歷史沒有如果,長達百年的屈辱史歷史,這血與火的教訓,讓我們牢記國恥,發揚愛國精神,祖國強大,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4. 鴉片戰爭以前圓明園的 照片兒
鴉片戰爭之前因該沒有照片,好像只有圖畫,還有就是現在的3D想像圖!
5. 鴉片戰爭時的資料和圖片,請告訴我!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1%BB%C6%AC%D5%BD%D5%F9
6. 我想要鴉片戰爭的照片或視頻
照片可以在網路圖片上找。視頻可以在網路上搜索《中國歷史》這部記錄片,忘了是第幾集了。總之可以找一找。
7. 根據《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說說鴉片戰爭的經過
第一次鴉片戰爭簡要經過
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是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轉折點。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到了十九世紀,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大力發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十九世紀初輸入中國的鴉片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國資產階級從這項可恥的貿易中大發橫財。由於鴉片輸入猛增,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並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如不採取制止措施,將要造成國家財源枯竭和軍隊瓦解。於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聽候處理,並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克服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不法煙商的阻撓、破壞,共繳獲各國(主要是英國)商人煙土237萬多斤,從6月3日至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面對清政府的禁煙措施,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立即掀起一片侵華戰爭叫囂。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餘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到達中國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正式開始。7月初,英軍侵佔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廣州與英國侵略者談判。
英軍卻於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發動進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琦善私允英軍條件,違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後來受到嚴懲。但在26日,英軍卻不待中國政府同意就佔領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後立即對英宣戰。2月下旬,英軍攻陷虎門炮台,水師提督、愛國將領關天培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5月,英軍逼近廣州城外,清軍全部退入城內。下旬,新任靖逆將軍奕山向英軍乞和,與英國訂立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廣州和約》,規定由清朝方面向英軍交出廣州贖城費600萬元。
英國政府不滿足義律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調援軍,擴大侵華戰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台灣。10月攻陷定海、鎮海、寧波。1842年5月,英軍繼續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台,寶山、上海相繼失陷。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於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此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簡要經過
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是英、法等西方國家於1856年--1860年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而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1854年,英 法美三國趁太平天國運動危及清政權之機,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條約》等無理 要求未果。1856年10月,英軍借口「亞羅號事件」派軍艦進犯廣州。次年, 法國也借口「馬神甫事件」與英國組成聯軍於12月攻陷廣州。1858年5月, 英艦北上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6月清政府派員到天津與英、法、美、俄等國 簽訂《天津條約》。1859年英、法聯軍借口換約進攻大沽炮台,因受重創,狼 狽逃走。1860年8月,英法聯軍再向大沽進攻,在北塘登陸後經大沽佔領天津。 9月向北京進犯,10月侵入北京。英法聯軍在北京大肆搶掠,將被譽為「中國珍珠」的圓明園搶劫焚燒。清王朝卻屈服於侵略者的武力,派代表與英法交換了《天津條約》,還簽訂了《北京條約》,增開商埠,割地賠款,使中國進一步喪失了大批主權。
8. 我國鴉片戰爭的圖片
中英鴉片戰爭,是清政府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一次較量。中國軍民表現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清政府一再妥協退讓,清軍一再敗北,最後不得不與英國侵略者簽訂屈辱的和約。
1840年6月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道光帝派琦善與英談判;1841年1月英軍侵佔香港島;關天培虎門犧牲;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英軍進攻東南沿海和長江下游重要城市;葛雲飛定海犧牲;陳化成吳淞犧牲;鎮江戰役;1842年8月中英「議和」,鴉片戰爭結束;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的簽訂;上述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嚴重影響。
http://www.vfleetcn.org/bbs/dispbbs.asp?boardid=27&id=4964有你要的東西
9. 如何製作鴉片戰爭前清朝疆域圖
有專門賣中國歷史地圖冊的,
上面很詳細的哦,我就有一本呢。
10. 根據上圖敘述鴉片戰爭的過程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轉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列強加強對中國邊疆和內地的滲透,使勞動人民的生活更加艱苦。
在《中俄北京條約》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據這個條約,中國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國,並把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作中俄共管。同時,沙皇俄國還將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把歷來屬於中國的山河湖泊和設在中國境內的卡倫強行指為分界標志,為更多地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條件。中國的珍貴文物、宮廷建築遭到重大破壞和劫掠:比如圓明園被破壞。鴉片戰爭之後的南京條約以及其後的連串不平等條約,使中國主權遭到嚴重的破壞,鴉片戰爭開啟了之後中國百年受到西方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基本信息
日期: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
地點:廣州 珠江口。
鴉片戰爭(11張)結果:英國勝利 。
直接原因:林則徐領導的禁煙活動。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義為了開辟殖民地市場,掠奪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工業原料。導火線:虎門銷煙。
英國勝利以後的要求:
簽訂《南京條約》,條約內容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通商口岸派駐領事。
賠款2100萬銀元。(1西班牙銀元在中國白銀7錢2分和3分之間)
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英商進出口貨物需繳納的關稅,中方應與英國協商。
影響:1、使中國從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是中國近代史開始。 2、中國被迫捲入資本主義市場,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
3、戰後的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是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轉折點
而後,又過了10多年,英軍不滿其利益。向清廷施壓,以修約為名,擴大侵略。清政府意定言辭的給以否決。但是,並沒有真正的撕破臉面,而是指定了進京換約的路線。英法並不遵循清廷規定,強行打入天津。在這次進軍中,中國清廷又一次被妥協,簽定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