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部門可以投訴環保局
您好:
1、直接撥打(如跨地區需要加區號),接通的將是撥打電話時所在地的環保部門。
2、如果打不通可以向上一級進行投訴,或者向本地環保局查詢其他投訴。
舉報的程序是什麼?
(1)看到污染拍照留下證據。
(2)撥打12369。
(3)向接線員說清楚所舉報污染事件的時間、地點(參考物或地理坐標)、
排污情況描述(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描述周邊有哪些生產企業,告知企業名稱)。
4、跟接線員確認舉報污染信息。
5、向接線員索要接收照片的電子郵箱或告訴接線員可以登錄指定網路地址查看。
6、向接線員提出希望在15個工作日內回復處理結果的要求。
如何確定環保部門是否處理了投訴?
方法1:在投訴之後第二天繼續撥打12369 詢問投訴的處理進展。
方法2:可以在15 個工作日後向所舉報的環保局提交依申請公開投訴問題處理情況回復。
❷ 舉報當地環保局
對當地環保局,只能是以行政訴訟為主,很嚴重的,可以提起刑事訴訟。
❸ 前段時間有環保局負責人大言分分鍾搞垮一家污染企業,現在媒體卻說公務員都怕當環保負責人,為什麼真怪
據新華社電 近來,隨著霧霾、水污染以及多地環境突發事件的發生,公眾對環境部門的政策執行、監管責任也日益關注。對環境問題的問責高峰悄然來臨。
腐敗和監管缺失
成污染問題幕後推手
2013年,環保領域腐敗案件在各地頻發:2013年安徽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環保領域大案窩案共查辦133人,包括廳級幹部1人、處級幹部20人、區縣環保局「一把手」8人;福建環保廳原副廳長王國長因收受巨額賄賂,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日前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2013年7月,廣東省東莞市環保局原局長袁紹東因收受東莞兩家公司老闆的賄賂共870萬元,廣州市中院一審以受賄罪將其判刑14年。
❹ 環保局透露舉報人信息
所以說不要親身上陣。去網路上面匿名舉報吧 微信裡面就有環保舉報 隨著微信版本的不斷更新,微信也從單純的聊天應用逐變成媒體信息、游戲娛樂、生活服務、電子商務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平台。微信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微信城市服務的功能也越來越多了
❺ 環保局是真正的查,還是嚇人是農民舉報才查還是挨著一家一家的查
有的地方是真査,有的地方是假的。這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取決於當地政府領導。
(1)地方政府領導抓的狠,依法辦事、堅持原則,敢於動真格的,部門領導就會下大力氣,下面的工作人員自然也會努力。
(2)地方政府領導有嚴重白內障,不明是非、看不清事實真相,缺乏判斷能力,身邊沒有好參謀,環保局領導也就沒心思干。工作人員也就無需去做了。
(3)地方政府領導身上不幹凈,被環保局抓住了把柄,因此不敢管環保局,環保局領導自然可以為所欲為。
❻ 環保局網上投訴有效嗎
環保投訴舉報電話12369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向深圳市環境保護局投訴:
1、3、您可以通過網上向深圳市環境保護局投訴,請填寫下表中的信息:
4、您
❼ 環保局把舉報人的資料公開是不是犯法
舉報安全、舉報成本與舉報人保護問題
《刑法》第254條關於「報復陷害罪」的規定,雖然是對舉報人免遭報復陷害提供的刑法保護,但遺憾的是,這是一個殘缺的保護,因為它至少存在著兩個嚴重缺陷:一是將本罪的主體限定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如此一來,因舉報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腐敗者而遭受嚴重打擊報復的,將得不到《刑法》的庇護,與被舉報人有關的人對舉報人打擊報復的,也逃脫了《刑法》本條的制裁;二是將報復陷害的對象僅限於舉報者本人,將同樣可能遭受打擊報復的舉報人的近親屬拒於刑法保護之外。
環保局有保密義務,對於因自身泄露舉報者身份直接導致舉報人損失的,應該賠償當事人損失
❽ 我用微信舉報了環保問題環保局來查了被舉報者是否能查到是我舉報的
不能。
根據《信訪條例》第二十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將信訪人的檢舉、揭發材料及有關情況透露或者轉給被檢舉、揭發的人員或者單位。
《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中第二十一條也明確規定「各級承擔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機構應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護措施,加強保密檢查,並積極開展保密宣傳教育」。
如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將信訪人的檢舉、揭發材料或者有關情況透露、轉給被檢舉、揭發的人員或者單位的,根據《信訪條例》第四十四條將會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8)環保局駁十大謠言擴展閱讀:
2006年6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根據《信訪條例》制定並公布了《環境信訪辦法》。其中:
一、信訪人可以提出以下環境信訪事項:
1.檢舉、揭發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環境權益的行為;
2.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
3.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單位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建議和要求。
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二、各級環境信訪工作機構收到信訪事項,應當予以登記,並區分情況,分別按下列方式處理:
1.信訪人提出屬於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環境信訪事項的,應予以受理,並及時轉送、交辦本部門有關內設機構、單位或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理,要求其在指定辦理期限內反饋結果,提交辦結報告,並回復信訪人。對情況重大、緊急的,應當及時提出建議,報請本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決定。
2.對不屬於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理的信訪事項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信訪人依法向有關機關提出。
3.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應當告知信訪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程序向有關機關和單位提出。
4.對信訪人提出的環境信訪事項已經受理並正在辦理中的,信訪人在規定的辦理期限內再次提出同一環境信訪事項的,不予受理。
對信訪人提出的環境信訪事項,環境信訪機構能夠當場決定受理的,應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自收到環境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但是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或聯系方式不清而聯系不上的除外。
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收到的環境信訪事項,交由環境信訪工作機構按規定處理。
三、環境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應告知信訪人延長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對上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人民政府信訪機構交辦的環境信訪事項,接辦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必須按照交辦的時限要求辦結,並將辦理結果報告交辦部門和答復信訪人;情況復雜的,經本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批准,並向交辦部門說明情況,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
上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人民政府信訪機構認為交辦的環境信訪事項處理不當的,可以要求原辦理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重新辦理。
參考資料:網路-信訪條例
網路-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
網路-環境信訪辦法
❾ 微信環保局把舉報人的信息泄露給被舉報人,讓舉報了受到傷害,該找誰來負責
如果是舉報信息受泄露了,那肯定是找被泄露的那個人了責任了。
❿ 環保局泄露舉報人信息
應該可以,本來就應該保護投訴人的個人信息啊,除非投訴人要求公開,但這基本上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