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的雍和宮是屬於佛教嗎
雍和宮是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無定員。可以說,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宮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院主要由三座精緻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佔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餘間。創建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年歷史。
(1)北京雍和宮擴展閱讀:
清代以來雍和宮的金剛驅魔神舞
在清代,雍和官金剛驅魔神舞的扮飾者不全是雍和宮的僧人,還有京城各藏傳佛教寺院中挑選出來的。至雍和宮每年大願祈禱法會前,由雍和宮扎薩克喇嘛行文「喇嘛印務處」,再經「喇嘛印務處」通知各寺院派僧人到雍和宮練習跳神舞,名曰:「過排」。
那時,神舞共跳三日,第一日為「排練」。因為一年沒有跳了,技術上會有一些生疏,所以要預演一下,兼可查點各種道具和服裝,如有損壞和不適合的,則要立即補充和調換。第二日為正式跳金剛神舞日,在正午過後方可開演。
第三日為「繞寺」。通常是在東方日出以前即開始,紅日東升時即告繞寺圓滿結束。因為「排練」和「繞寺」的時間太早,故很少有人觀看,只有第二日,雍和宮內外人山人海。正如清《燕京歲時記》所載:「打鬼本西域佛法,並非怪異,即古者九門觀儺之遺風,亦所以根除不祥也。
每年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諸天神將以驅逐邪魔,都人觀者甚眾,有萬家空巷之風。」那時官署的藍布帳幕,搭滿雍和宮昭泰門內外。雍和宮牌樓前賣大糖葫蘆、風車和京味小吃的,比比皆是。
跳金剛神舞的壇場設在天王殿庭院。天王殿台階下,搭有兩座紅欄桿看台,台上擺著金漆桌椅,舞蹈開始之前,眾高僧及身著補服、項掛朝珠的官員人等依序入座,兩側有樂隊侍立。樂器中即有打擊器樂,又有管弦樂器。
主要樂器是:大銅號、小銅號、海螺、鈸、鐃、柄鼓、嗩吶、鈴、嘎巴拉鼓等。以上這些為藏式樂器。另還有細樂樂隊參與演奏。主要有雲鑼、笛、管子、笙、鈸、鼓等,這些樂器汲取了漢傳佛教樂隊的風格與特點。
神舞共分13幕,按照舞者所戴面具的特點,清代以來,一直俗稱為:跳白鬼、跳黑鬼、跳螺神、跳蝶神、跳金剛、跳星神、跳天王、跳護法神、跳白救度母、跳綠救度母、跳彌勒、斬鬼,送祟。
在清代,跳金剛神舞的服裝均是皇宮專門定製的,如今雍和宮珍藏有數套當年跳此舞的服裝,做工精美,用料講究,是雍和宮所藏服裝中的精品。
當時,這種大型的宗教樂舞劇,北京、蒙古等藏傳佛教寺廟都在例演,只是日期不同。故當時京城流傳著:「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在打鬼」的說法。
自1900年以後,只有皇宮中正殿、雍和宮、黃寺、黑寺等四處舉行這種跳神舞的儀式。1957年,雍和宮跳金剛神舞的規模相當大,那日,一萬多人冒雪觀看了表演,其中還有很多外賓,盛況空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雍和宮
㈡ 北京的雍和宮里是雍正還是和珅啊
雍正,和和珅沒有關系
雍和宮(The Lama Temple)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無定員。可以說,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院主要由三座精緻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佔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餘間。
再詳細的你可以看看網路文科
㈢ 北京雍和宮在哪個區呢
北京雍和宮在東城區。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無定員。
雍和宮坐北朝南,全部佔地面積為6.6公頃,據1950年統計,共有房661間,其中佛殿238間。其建築風格非常獨特,融漢、滿、蒙等各民族建築藝術於一體。整座寺廟的建築分東、中、西三路,中路由七進院落和五層殿堂組成中軸線,左右還有多種配殿和配樓。
雍和宮北為永佑殿,原為王府正寢殿,後殿因供奉雍正帝影像而改名為「神御殿」,乾隆九年(1744)行宮改建寺廟後,改為今名,黃琉璃筒瓦歇山頂,面闊五間,重昂五踩斗栱,前後均為三交六椀棱花門窗,下有龜背紋綠琉璃檻牆,前有三出陛台階二層。
(3)北京雍和宮擴展閱讀
雍和宮門票價格:
一、門票價格:
門票25元(半價門票12元)
二、免票:
1、離休幹部憑離休證免票參觀。
2、現役軍人憑士兵證免票參觀。
3、「八一」建軍節,現役軍人及武警官兵憑有效證件免票參觀。
4、殘疾人(含殘疾軍人)憑殘疾證免票參觀。
5、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憑有效證件免票參觀。
三、半票:
1、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不含研究生、成人教育、業余大學、夜大函大等)憑學生證或有效證件半價優惠。
2、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憑老年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半價優惠。
3、持有本市社會保障金領取證的人員半價優惠。
㈣ 北京雍和宮在什麼區
北京雍和宮在東城區。北京雍和宮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12號。
歷史上,雍和宮經歷過三個階段:最早為清世宗胤禛作貝勒和親王時期的府邸、清高宗弘歷降生和成長之地,是雍、乾兩代帝王的「在潛之居」。中段升格清帝行宮。最終改為皇家寺院。王府始建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府晉為宮」時在雍正三年(1725年),「改宮為寺」正值大清定都北京百年的乾隆九年(1744年)。
新中國成立後,雍和宮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1950—1952年間,國家兩次撥巨款對雍和宮進行全面修繕。1952—1954年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雍和宮視察,對僧人生活、寺院管理給予極大關懷。
1961年3月,雍和宮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2月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社會開放;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995年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掛牌成立。如今的雍和宮,融宗教活動場所、博物館和旅遊景點於一體,每天吸引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信眾。
(4)北京雍和宮擴展閱讀
雍和宮門票優惠政策:
免票:
1、離休幹部憑離休證免票參觀。
2、現役軍人憑士兵證免票參觀。
3、「八一」建軍節,現役軍人及武警官兵憑有效證件免票參觀。
4、殘疾人(含殘疾軍人)憑殘疾證免票參觀。
5、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憑有效證件免票參觀。
半票:
1、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不含研究生、成人教育、業余大學、夜大函大等)憑學生證或有效證件半價優惠。
2、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憑老年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半價優惠。
3、持有本市社會保障金領取證的人員半價優惠。
㈤ 北京雍和宮的文物照片
北京雍和宮的文物照片兒。嗯,你如果想要北京雍和宮的文物插不上話,你可以登陸雍和宮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
㈥ 北京雍和宮,國子監,孔廟
從雍和宮出來左手邊對著的胡同,進去就到孔廟了,走路十分鍾,孔廟和國子監在一起,一張門票就可以 進兩個地方
㈦ 北京雍和宮有哪些特點
北京雍和宮(喇嘛廟)建於清初康熙年間。原為雍正皇帝的宮邸,雍正即位後即改為喇嘛寺廟。廟中有大殿五進,依次排列,由前而後,次序是天王殿、三佛殿、永裙殿,法輪殿和大佛樓。在法輪殿內有喇嘛教祖師宗喀巴的銅像,高達6米,為現存銅像中僅次於河北正定隆興寺大悲閣的北宋觀音大像。大佛樓是一所三層高樓,專為身高18米的白松木雕彌勒像建造的,據說這件立像是用整個的白松樹干雕成,原木料是從遙遠的四川運來北京的,可說是我國巨大的木雕像之一。
㈧ 北京雍和宮
北京雍和宮門票價格分淡旺季 可以去旅途團上查看
北京雍和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二環東南隅,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大北京雍和宮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初為清代雍正皇帝登基前北京雍和宮府邸,乾隆年間,改建為喇嘛廟,成為清政府管理全國喇嘛教事務北京雍和宮中心。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1997年被北京市文物局批准為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
詳細資料
㈨ 北京雍和宮有哪五座大殿
北京雍和宮(喇嘛廟)建於清初康熙年間。原為雍正皇帝的宮邸,雍正即位後即改為喇嘛寺廟。廟中有大殿五進,依次排列,由前而後,次序是天王殿、三佛殿、永裙殿,法輪殿和大佛樓。
㈩ 2019年北京雍和宮開放時間 北京雍和宮門票多少錢
北京雍和宮門票多少錢?開放時間是多久?下文為大家介紹了2019年北京雍和宮開放時間,希望可以幫到您哦!
2019年北京雍和宮開放時間
北京雍和宮門票價格:
雍和宮門票票價25元,優惠措施如下:
1.持有離休證、士兵證、殘疾軍人證、殘疾證件人員以及身高1.2米以下學齡前兒童免票;
2.大、中、小學生憑有效學生證(不含成人教育、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生證、外國學生證)半價優惠;
3.老年人憑老年證半價優惠;
4.持有本市社會最低生活保障卡者半價優惠。
2019年北京雍和宮開放時間 北京雍和宮門票多少錢
北京雍和宮開放時間:
雍和宮全年對外開放。具體開放時間:
冬季:每年11月1日----3月31日:9:00----16:00。
夏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9:00---16:30。
北京雍和宮簡介
雍和宮(The Lama Temple)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樞,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無定員。可以說,雍和宮是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宮由牌坊和天王殿、雍和宮大殿(大雄寶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等五進宏偉大殿組成,另外還有東西配殿、「四學殿」(講經殿、密宗殿、數學殿、葯師殿)。整個建築布局院落從南向北漸次縮小,而殿宇則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壯觀,具有漢、滿、蒙、藏民族的特色。
雍和宮南院佇立著三座高大碑樓、一座巨大影壁和一對石獅。過牌樓,有方磚砌成的綠蔭甬道,俗名輦道。往北便是雍和宮大門昭泰門,內兩側是鍾鼓樓,外部迴廊,富麗庄嚴,別處罕見。鼓樓旁,有一口重八噸的昔日熬臘八粥的大銅鍋,十分引人注目。往北,有八角碑亭,內有乾隆御制碑文,陳述雍和宮宮改廟的歷史淵源,以漢、藏、滿、蒙四種文字書寫,分顆於左右碑。
雍和宮全景兩碑亭之間,便是雍和門,上懸乾隆皇帝手書「雍和門」大匾,相當於漢傳佛教的山門、天王殿。殿前的青銅獅子,造型生動。殿內正中金漆雕龍寶座上,坐著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彌勒菩薩塑像。大殿兩側,東西相對而立的是泥金彩塑四大天王。天王腳踏鬼怪,表明天王鎮壓邪魔、慈護天下的職責和功德。彌勒塑像後面,是腳踩浮雲,戴盔披甲的護法神將韋馱。
以上的2019年北京雍和宮開放時間,相信可以幫到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