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消費型保險是什麼意思消費型健康險適合哪些人買
「消費型險種,對很多朋友來說都不陌生了,有人非常喜歡,覺得這才是真正的保險:低保費、高保障;有人則堅決拒絕此類「消費」,認為「如果不出險錢就拿不回來了,不劃算」。究其實際如何,我們不妨探探其根本。
所謂消費型保險,是指客戶跟保險公司簽定合同,在約定時間內如發生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保險公司按原先約定的額度進行補償或給付;如果在約定時間內未發生保險事故,則保險公司不返還所交保費。相比儲蓄型、分紅型、投資連結型等「返還型」保險,消費型保險既不具有保本儲蓄功能,也不能在提供保障的同時兼具收益,因此在一些投保人眼中,購買該險種有浪費之「嫌」。
消費型重疾險適合的人群有兩類:
1、希望把預算用在風險保障上,而不是和理財、儲蓄等功能混為一談的人群身上。
2、保險預算較少的家庭或個人。
雖然返還型健康險有"有病理賠、無病返本"的亮點,但消費型健康險每年交納幾百元保費即可提供高額的疾病保障,性價比並不低。讓我們用案例說話。
張先生今年30周歲,根據其年收入等狀況,其為自己安排了1萬元的重疾保費預算,備選方案有兩大類,一類是長期或終身型的返還型重疾險,一類是定期消費型保險,這兩類我們各舉一例來對比看下:
A險種:保費9570元/年,繳費期20年,保額30萬,保障至88周歲;如果中間未發生賠付,滿期時給付保額30萬。
B險種:保費3390元/年,繳費期20年,保額30萬,保障期30年,消費型。
如果張先生投保B險種,相比A險種,年繳保費可結餘6180元,共20年。如果張先生將每年6180元的結余進行投資,即使按照銀行5年定期存款+自動轉存的形式,在張先生60周歲時,該部分資金的本息和也將超過30萬,這時候雖然定期險已經滿期,但投資的本息和已經超過A、B兩險種所提供的保障金額,而張先生的總支出並不多;而88周歲時的本息和自然更是遠超過30萬。上述舉例中,A險種提供42種重疾保障,B險種提供31種重疾保障;再有,保險除了提供基本的意外、疾病或身故等風險保障,也還有其它重要功能,比如豁免、多次賠付等。但總體來說:投保時堅持保障優先的原則,就是抓到保險「最有價值」的地方了。
保險保的就是「萬一」,沒有發生意外就是最大的收益。由於「沒有出險就不返還本金」的特點,消費型保險才具有保費低並且保障高的優勢。所以,消費型保險不等於「浪費型保險」,只要投保人在投保時結合自身實際,購買時有所側重,這種沒有返還性質的消費型保險產品也能提供實實在在的保障。
② 消費型和返還型保險哪種更好
奶爸的建議是購買消費型保險比返還型保險要好,雖然返還型保險會返還保費,但依舊有很多不足,具體有哪些不足,奶爸接下來會講解。很多人想買返還型保險,是因為保險到期之後可以返還保費,看似很實惠,實則暗藏許多弊端。詳情可以看奶爸的這篇文章了解《有病理賠無病當存錢,返還型保險值得購買嗎?》
一、消費型與返還型保險的含義
消費型保險: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出險,保險公司會按合同約定進行理賠,如果沒出險,保障到期後合同就失效了。
返還型保險: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未出險,可以返還所交保費或合同約定的金額。
二、返還型保險的不足之處
我們以返還型意外險為例:
1、價格太貴
返還型意外險的價格和消費型意外險相比,要貴很多,且繳費時間較長,繳費壓力還是蠻大的。
2、傷殘責任缺失
意外事故中,傷殘的概率遠遠大於全殘。一般的摔傷,最多導致手腳骨折或錯位,造成全殘的概率很低。而市面上的返還型意外險大多隻有身故和全殘保障,沒有傷殘保障,保障功能並不全面。
3、意外醫療責任缺失
生活中被貓狗抓傷、咬傷或者摔傷等都能用意外醫療報銷。但返還型意外險一般沒有意外醫療責任,上述的這些意外都不能報銷,確實比較雞肋。
4、收益不高
返還型意外險是一種儲蓄型保險,自帶理財屬性。不過它的收益一般在1%到2%,目前銀行的定期利率在2、75%-3、2%之間,相比之下,還不如將這筆錢存入銀行,而且還靈活很多。
③ 消費型保險有哪些你清楚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小諾解答:
您好!
目前,市面上的消費型保險主要有以下幾種:
1、消費型意外險。
消費型意外險主要側重於保障水平,是不具有返還保費功能的保險產品。對於一些經濟實力不錯的消費者,可以投保一份包裝范圍比較全面的消費型意外險產品。
2、消費型醫療保險。
消費型醫療保險雖然不能返還保費,但具有保費低廉、保障突出的優勢,比較適合收入不高的人群購買。
3、消費型重疾險。
消費型重疾險雖然不能在期滿時得到返還的保險金,但它具有保障高、保費低、保障短期的特點,是一款比價適合大眾基礎性投保需求的保險產品。
4、消費型壽險。
目前,市面上的消費型壽險產品以定期壽險居多。定期壽險因價格低廉、保障期限可自由選擇等優勢深受官大消費者青睞。
④ 什麼是消費型保險呢
消費型保險: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出險,保險公司會按合同約定進行理賠,如果沒出險,保障到期後合同就失效了。簡單來講可以理解為,投保人投保後,在保障期限內不管出沒出險,保費都會被消費掉。
若想了解消費型產品,可以看看這個最新的性價比高的消費重疾險榜單:《2021年重疾險榜單出爐,新定義重疾險怎麼買?哪個好?》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買車,新車落地每年都要交幾千塊的車險,但如果在保障期內一直沒有發生事故,那超過期限,保單就作廢了,保費也不會退還的,但如果保障期間發生重大事故,保險會根據合同約定內容進行理賠。
與消費型保險對應的就是返還型保險
返還型保險: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未出險,可以返還所交保費或合同約定的金額。
目前市場上一些大公司的產品都帶有返還屬性,都屬於返還型保險,即在保險期間內身故,賠付保額;保險期間內沒有身故或全殘,到期後返本,就是人們常常聽說的「有病看病無病返錢」。
⑤ 買消費型保險買哪些才好
一、什麼是儲蓄型保險與消費型保險
所謂儲蓄型保險,顧名思義就是以儲蓄、投資為目的的一種保險產品;主要包括:終身壽險、各種形式的兩全保險包括教育金等、養老保險。
所謂消費型保險是指不具現金返還功能,只具有保障功能的保險。如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就是指不具現金返還功能,得了合約內容約定的重大疾病才給付的重大疾病保險責任的保險。
二、提醒你選保險的時要注意的幾個概念
首先,明確買保險的目的。要傳授的一個正確的觀念是:客戶買儲蓄型保險的目的是為了儲蓄。既然是為了儲蓄,那麼關於保障部分的產品,就可以單獨購買,比如定期壽險、意外傷害等等。
第二個概念是貨幣的時間價值,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今年的年終獎是1000元,領導說我先不給你,我分10年給,每年給你101元,這樣你的總收入是1010元,大於1000元,你同意嗎?你肯定會說:不行!道理很簡單,因為貨幣有時間價值。目前代理人在宣傳儲蓄保險時就是不懂或隱瞞了這點。他們給客戶的講解就和上面的例子一樣。
第三個概念是效用理論。該理論說投資任何一種金融的預期收益大於無風險收益才有價值,否則你去冒那個險干什麼呢?目前國內衡量無風險收益的方法是銀行的儲蓄利率,5年期的儲蓄利率(經過復利化並扣減利息稅處理)是3.11%,也就是說你做任何投資都不應該低於他,否則毫無意義。
第四個概念是關於儲蓄保險的分紅問題,首先分紅是不確定的,因此在計算收益率的時候就不應該考慮這些所謂的低、中、高各種收益率情況,如果一定要計算不確定的,那麼計算基金和股票好了,保准把保險比的無容身之地。計算的依據是什麼呢?就是非常簡單的內部收益率的概念或者叫IRR。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投資100元,第二年獲得110元,那麼這個IIR=10%,如果第二年給你2元,那麼IRR=2%,正如前面的原則一樣,如果IRR小於目前的銀行存款利率,你買他干嗎?計算的方法如下:
1)做一個簡單的電子表格,表格的列分別是年齡,繳費,保險公司的返還,記住不要把分紅等不確定因素放進去;
2)再做第四列,計算每年的凈現金流,凈現金流=保險公司返還-繳費
3)使用IRR計算內部收益率
三、具體產品具體比較
將某保險公司大疾病保險(返還型)和某保險公司重大疾病保險(消費型)進行詳細的比較分析:
序號項目返還型重大疾病保險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
1保險費率均衡費率,以投保年齡為准遞增費率,年紀越大保費相對越高
2保險費用相對較高相對較低,險費用為返還型重大疾病年交保險費用的1/3
3繳費方式年繳、躉繳
4投保年齡18-55周歲
5續保情況55周前如未發生初險
6重大疾病給付同保險金額
7身故給付同保險金額無
8滿期給付同保險金額無
9殘疾豁免65周歲後首個保單年度內前無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不難看出,返還型重大疾病保險除保險費用相對較高外,其它優勢均高於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但是消費型重大保險的優勢在於它的保險費用相對較低,普通工薪族也可以消費得起,與返還型重大疾病相比較,它的受眾范圍更廣,交很少錢卻得到同樣的重大疾病保障對老百姓來講是件再實惠不過的實情。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