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勤勞才能當大老闆
天道酬勤,無數個溫州老闆就是以當年的吃苦耐勞換來了今日的揚眉吐氣,這就是勤勞致富的最佳回報。
小老闆要靠勤奮
同樣面臨,不同的人反應不同,有的人靠自己奮斗,有的人。溫州人不一定是最勤勞的中國人,但是他們勤勞,肯干是多有中國人都親眼目睹的。有一位在西北考察過的外國專家去溫州,發現當時溫州到北京的長途汽車,要花3天4夜的時間才能到,但還是人滿為患,便十分感慨。因為他在北方經常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一個北方農民,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即使肚子還沒填飽,還會優哉游哉地蹲在牆根下曬太陽。
按理說,身居貧困地區,家境貧寒,更應當含辛茹苦地發憤圖強,通過頑強拼搏來甩掉貧窮的帽子,過上好日子。但現實中就有人因為懶散慣了,所以「寧肯窮死,也不累死」。如此怕累不怕窮,真令溫州人感到不解。
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所以祖先將「吃苦」與「耐勞」等同,合成了「吃苦耐勞」這一成語。而在溫州人身上,最能體現這種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
在許多地方的市場,市場管理員和攤主都有一個共識:在市場中,最早開門、最晚打烊的往往都是溫州人。早起的鳥兒捉蟲多,比其他攤主一天要多經營3個多小時的溫州人比別人賺錢多就不奇怪了。
被人稱作明星老闆的溫州正泰集團的南存輝,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街上給別人修鞋,別人一天修3雙鞋,他卻一天能修10雙鞋,就是靠這種勤奮精神讓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後來,南存輝和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去上海學藝的時候,就擠在小閣樓里睡地板,印證了「能睡地板」的創業精神。不僅創業時期如此,就是當了老闆以後,必要時他也照樣能夠脫下西裝睡地板。
早已功成名就的周大虎為了培訓兒子周小虎接班,就經常讓兒子在休息日或晚上加班。作為喝過洋墨水的兒子剛進公司的時候,很不習慣,對父親抗議道:「國外都不是這樣的,工作的時間工作,休息的時間休息。」周大虎的回答則是:「那是國外,溫州人都是這么乾的,沒有休息時間,也沒有什麼理由。」後來,周小虎也就把加班當成了家常便飯。
溫州人能吃苦、拚命幹活的精神使得他們闖盪世界也能夠經常成功。很多溫州人什麼技術都沒有,甚至連英語、法語等都不懂,但是卻能在歐美國家站住腳。憑得就是他們那種勤勞。攢夠了第一桶金他們就自己開店,他們都覺得自己要當老闆,不甘心給別人打工。就這樣,他們在歐洲、美國、南非等地方能夠成為百萬、千萬富翁。
溫州人在搶攤歐洲市場十幾年後,就在很多領域,將在歐洲的做了上千年生意而所向無敵的猶太人,打得一敗塗地。溫州人是怎麼贏了猶太人的呢?靠得還是勤奮!
猶太人每天工作8小時,一周工作5天;而溫州人一天工作13個小時,一周工作7天,這樣大大降低了皮帶、皮包的成本,生產出來的產品不但加工時間短、價格低,還能按時按量保質完成。慢慢地,溫州人將猶太人擠出了市場。面對做工不要命的溫州人,天下第一商人的猶太人不由驚呼:居然還有比我們更會做生意的人!
小老闆靠勤奮吃苦賺錢,中老闆靠經營管理賺錢,大老闆靠投資決策賺錢。所以,在創業階段中,尤其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需要勤勞的作風。「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是溫州人早期創業的真實寫照。也正是這種精神,才讓他們在缺乏資源、不懂技術、沒有政策支持的情況下能迅速將企業做大做強。
勞動創造財富
社會上有這樣的現象:好多人失業後,不是沒有就業崗位,也不是沒有掙錢機會,而是「不願意去出那個力氣」,寧肯坐在家裡死啃「最低生活保障」,也不出去拼力多掙幾百元「血汗錢」,伸出兩手等著人家「送溫暖,獻愛心,扶貧幫困」,不僅如此還一味地怨天怨地,指責社會如何「不公」,因此怪罪自己命運如何「不濟」。這樣給社會增加了負擔。
還有人曾這樣言辭激烈地說,溫州人為什麼那麼有錢?根本就是質問。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溫州人勤奮。在溫州人當中,有違法亂紀偷稅漏稅的,甚至還有制假販假的、行騙走私的,但絕對不會有乞討要飯的,因為溫州人從來不會不勞而獲,他們認為伸手等別人給是一種恥辱,是無能的表現。
地處世界屋脊的青海省,盡管高原地理氣候條件十分惡劣,但仍有1萬多名溫州人在這里創業,遍布各地州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部分的溫州人籌集了數百元的路費,帶著紐扣、拉鏈等溫州小百貨或製鞋、配鏡等手工工具,一路遠征至青藏高原創業。憑著溫州人特有的精明強干、堅忍不拔和吃苦耐勞精神,他們想方設法克服高原反應,通過擺小攤做小生意,手提肩扛的,挨家挨戶叫賣,逐漸積累了資金,一步步地發展成為實力雄厚的企業家。
昆明榮鳳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木榮在18歲的時候就來昆明創業,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依靠個人的勤奮。他把自己創業的切身體會匯聚成一句「靠勞動創造財富」,並把這句話寫在工廠的牆壁上與全廠員工共勉。
1979年,張木榮來到昆明,和其他溫州人一樣,白手起家。他說,剛開始創業的確很艱辛,幾乎什麼事情都干過,當過賣糖小貨郎,做過補鞋匠……後來,在朋友和親戚的幫助下,開始搞再生塑料加工,而當時連機器設備也是賒過來的。他發現當時的昆明煙廠和鋁廠每天都要丟棄大量的廢塑料。這些正是他工廠原材料的最好來源,他便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將這些不起眼的廢塑料收集過來,加工成再生塑料,由於成本低,沒幾年工夫,他就完成了原始積累。
溫州老闆大多都是這樣,擁有「第一線工作」情結,從第一線生產做起,成為老闆後仍然喜歡從事第一線生產,比如東阿外大酒店老闆每天凌晨2點就起來買菜,紅泥老闆能精確說出1斤青菜加工後還剩幾兩。毫不謙虛地說,每個溫州的老闆都是自己企業的熟練工人,這一點,其他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老闆們恐怕大多是做不到的。
葉茂西是浙江平陽縣鰲江鎮人,早在20世紀80年代,為了發展自己的事業,他來到北京,開始創業,開始了絲網印刷的創業生涯。當時只有四五個人,一間簡陋的廠房和幾台陳舊的手工印刷設備。由於技術力量薄弱,效率很低,因此印出的成品質量也差。適逢中國絲網印刷協會舉辦培訓班,葉茂西便立即報名參加了培訓,熟練地掌握了工藝技巧,並最早在國內用三元色試印的絲網印刷海報取得成功。之後,每當見到國外有新的絲網印刷產品出現,他就廢寢忘食地研究揣摩,直到自己也能印刷成功為止。
葉茂西的勤奮還表現在其他方面,比如為了推銷業務,他能在20天內跑遍18個城市;為了一個項目的落實,他可以晚上趕路,白天談業務,連續3天3夜不休息,這是許多人都做不到的。
創業階段吃苦,就是要身體力行,也是無奈的選擇,被迫吃苦,老闆自己要多行動、多幹活,這樣既能節約僱人的成本,又能及時了解客戶的需求、市場的行情,更重要的還能夠磨煉自己的意志,使得今後能夠以從容不迫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商業挑戰。而事業穩定後還主動吃苦就是為了把事業做大,勉勵自己,提醒自己不能忘記創業的苦。
天道酬勤
勤奮是所有企業家成功的法寶。「艱苦」和「創業」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創業伊始,資金短缺、規模過小、沒有知名度、大企業排擠等因素會困擾小企業的生存,甚至把企業拖向死亡邊緣,艱苦創業在此時就是渡過難關的至勝法寶。
金利來領帶現在已是世界名牌,曾憲梓也堪稱「領帶王」。但曾憲梓的發家卻是充滿著艱辛,曾一度推著小車在商場門口和走街串巷叫賣他的領帶。正是經過了這樣的勤奮努力好吃苦精神,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才有今天的成功。
認識浙江東正建設實業集團的老闆李仁超的人都會這樣形象地描述:他永遠充滿激情,只要誰說有個新的項目,他就一定會親自趕過去弄個究竟;他有很多非常舒適的辦公室,但每天坐在那裡的時間不會超過15分鍾;你若打電話問他在哪裡?他總會回答「我在路上。」他為什麼這么忙碌,就是當年勤奮倒業留下的「後遺症」。
坐火車吃過的苦是溫州第一代企業家都不會忘記的。李仁超曾經有過因為腦袋鑽在椅子底下被人踩;衛生間污水流了整車廂,弄得他全身黏糊的尷尬境遇。他曾感嘆:那時候怎麼會想到今天我們會擁有自己的轎車!所以,李仁超認定,只要肯吃苦、勤工作,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李仁超在1971年獨自來到湖北省宜昌,參與建設了當時國家一個重點建築工程項目,成為一個建築隊搭架班的一名編外職工。當時,李仁超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勤奮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他認定,只有拼了命地去干就會有出路,別人干8個小時,他就干10個小時。雖然那個時候,並不是多勞多得,而是都拿一樣的工錢。
天道酬勤,李仁超終於收獲了勤奮的果實,3個月後,李仁超當上開岩排排長,與正式工享受同等待遇,他第一個月就拿到了70元。半年後又成為倉庫保管員兼組長,領導著一大批正式職工。他進廠不到5年,就成為羅溪建築隊的隊長。1979年,在大好的歷史背景下,李仁超順理成章地成為羅溪建築隊的承包者。第二年,別人還在嘖嘖羨慕萬元戶的時候,他已經賺回幾十萬元了。
現在,已經擁有數家企業的他為什麼還這么忙呢?甚至比手下的經理還要忙。對此李仁超說:
「很多朋友勸我,以你現在的身份,完全可以坐在辦公室當甩手掌櫃。其實,事業已經成了我的一種愛好和樂趣,企業是自己一手創辦的,在我還完全有精力操持的時候就放棄它,就意味著我放棄了自己人生的追求,遠離了人生的樂趣,那樣雖然不辛苦,但我卻不快樂,不充實。這些就是我真實的想法。
「雖然我現在早已不是從前那個為溫飽而奔波的小夥子了,但我的生活仍然很簡單。我從不午休,這是早在湖北就養成的習慣,那時我帶領著500人,每天5點多干到晚上10點。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學會享受,我不喝酒不抽煙,吃飯時一碗飯,一盤菜就夠了,很簡單,也很滿足。我最大的樂趣是下棋,一坐就是半天。
「搞企業就像演戲,既然上台了就要把這出戲演好,但是這出戲沒有謝幕的時間,所以我只能往前走,沒退路。人就是要這樣,活著,不斷超越自己。坐著享清福我做不到,賺多少錢是順其自然的事,不可強求,我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內心的充實。
「有人問我准備干到什麼時候休息,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說實在的,干習慣了,歇不下來,休息倒成了一種不正常的狀態。在我看來,干,不一定就是苦;玩,未必就是爽。」
天道酬勤,無數個溫州老闆就是憑著當年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換來了今日的揚眉吐氣,換來了個人尊嚴和體面富足的生活,這就是勤勞致富的最佳回報,也是「天道酬勤」的最好證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溫州老闆種下去的是勤勞,收獲的是富足、希望和充實。
B. 葉茂面向西南,然後向左轉,這時他的前面是什麼方向
左轉90度他的前面是東南方向
C. 為什麼吃虧也能成贏家
人都有趨利的本性,你吃點虧,讓別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調動別人的積極性,使你的事業興旺發達。
服裝老闆程麗華沒有文化,也絕對沒有背景,但生意卻出奇地好,而且歷經多年,長盛不衰。他經商的秘訣是:與每個合作者分利的時候,他都只拿小頭,把大頭讓給對方。
有些朋友認為他的這種舉動吃了虧,是愚蠢之舉。但是,程麗華卻從這種吃虧的舉動中收獲了大利益。凡是與他合作過一次的人,都願意與他繼續合作,而且還會介紹一些朋友來跟他合作。程麗華的人際關系圈子越來越大,合作者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戶。他雖然每一次拿到的利潤都是小份,但是把這些小頭集中起來,就成了最大的大頭,他成了真正的贏家。
溫州印刷業的名人葉茂西說:「吃虧就是佔便宜。」有一次,葉茂西在印刷一批海報時,因為客戶自己校對失誤,幾百張海報報廢了。葉茂西卻主動承擔責任,說:「不能讓客戶吃虧,這幾萬元的損失就當是我們讓工人熟練技術交的學費吧。」葉茂西毅然決定無償重印,輕描淡寫間揮霍了幾萬元。但是,這個看似吃虧的行動,卻招來了摩托羅拉、諾基亞、可口可樂、柯達等各大公司的訂單。他雖然吃了一次虧,卻贏得了長期的利益。
D. 春入門庭,葉茂枝榮,化雨一滋,可望西成 什麼意思
西成是漢語詞彙,解釋為秋天莊稼已熟,農事告成。
春入門庭,葉茂枝榮,化雨一滋,可望西成的意思: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莊稼枝繁葉茂,有了春雨的滋潤,就能夠有豐收的希望。
E. 急需溫州2009年7月歷史天氣
31日星期五
多雲高溫:33℃
低溫:26℃
東風3-4級
1日星期六
多雲高溫:32℃
低溫:26℃
東北風3-4級
2日星期日
多雲高溫:33℃
低溫:26℃
東北風3-4級
3日星期一
陣雨轉多雲高溫:33℃
低溫:26℃
南風3-4級
4日星期二
陣雨高溫:32℃
低溫:26℃
南風3-4級
5日星期三
陣雨高溫:32℃
低溫:26℃
南風3-4級
F. 葉茂的個人履歷
在葉茂的計劃中,首先要打基礎,接下來就得求發展。自己的主營業務不能丟,他大膽實施改革,摒棄束縛企業發展的條條框框,著力推進產品的科研和技術創新。葉茂帶領工程技術人員,開發出企業主導產品「金鹿」工農-16K後驅型拖拉機,產品投放市場,深受農民兄弟歡迎。在葉茂帶領下,工廠逐漸發展成為農機生產、低速汽車生產、房地產、電梯安裝等多個行業並舉的股份制企業。2009年,該公司的工業總產值近2.9億元。從114萬元到近2.9億元,葉茂領導下的企業實現了華麗嬗變。1994年,葉茂利用企業的自身優勢,進行資產重組,先後合並了海口市標准件廠、海口市通用機械廠、海口市機械研究所實驗廠和海口市第二磚廠等國有困難老企業。1997年,又主動提出並開始實施改制,2003年實現了從國有企業向民營企業的徹底轉變。
企業發展的同時,作為領軍人,葉茂十分注重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集團公司還致力於建立適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民主管理制度,落實好職工的知情權、審議權。 如今,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公司還積極研製適應國際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市場的車型。「金鹿牌」拖拉機已成功出口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等國家。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式,葉茂要求自己,也要求他的班子成員要積極學習。在工作中,遇到有什麼不明白或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葉茂就會去書店,買些相關書籍帶回辦公室慢慢看。作為一個企業集團的管理者,他更是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於實踐,他也會把自己的讀書體會,放到集團內部OA辦公平台上,與自己的員工分享。
201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G. 怎麼加入鄭州義烏商會
月17日,由「溫州商報」主辦、金華溫州商會承辦的「全國溫州商會運營與合作論壇」在金華義烏市銀都大酒店會議室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80多家溫州商會的280多位代表出席了這次論壇。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30年,善闖天下、會做生意的在外溫州人已經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59家異地溫州商會。這些拼搏他鄉,心繫家鄉的溫州人通過組織「溫州商會」,架起了溫州與國內外合作、交流的橋梁。「溫州商會」已經成為全國數量最多的商會組織;成為一個響亮全國的商會品牌。這次論壇是以主題演講和圓桌會議的形式舉辦的。17日上午為主題演講,由溫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潘一新主持。特邀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局長、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博士王徽的演講拉開了「論壇」的序幕。她從市場經濟的發展、商邦經濟的堀起,探討商會經濟今後發展、運營的機制和合作模式,非常具有遠見性、指導性。浙江省原工商聯副主席鄭明治以「商會縱橫談」為題目,演講如何進行商會的運營和促進商邦經濟的發展。他通過自己從事工商聯工作十幾年的經驗,以商邦文化為基礎,探討商會經濟的發展的方向和前景,他的講話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贏得的參會人員的陣陣掌聲。下午,以圓桌會議形式舉行座談會。北京商會會長葉茂西、上海溫州商會秘書長方建宇、昆明溫州商會會長張國光、廣州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孫曉飛,還有包頭溫州商會、荊州溫州商會、大同溫州商會等十幾家溫州商會代表先後在座談會上發言,介紹自己辦會的發展經驗,共同對和諧溫州商會的建設進行研討。座談會休息時間還加入了一些商務活動,使整個圓桌會議比較活潑、輕松,達到了相互聯誼,共同探討、合作、交流的目的。17:30,在會議就要結束時,針對「首屆全國溫州商會運營與合作論壇」的成功舉辦,全體與會代表共同期望明年——2009年「第二屆全國溫州商會運營與合作論壇」能在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論壇的功能,使「全國溫州商會運營與合作論壇」的舉辦能夠成為推動全國溫州商會建設向深層次發展的契機。溫州商報總編金可生作為論壇的主持人,他指出:「河南省的經濟發展已步入快車道,成為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河南省內的溫州商會已達14家,真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在金總編的提議下,林智會長不僅代表鄭州溫州商會也代表河南省的14家溫州商會,果斷地走向主席台,從第一屆承辦方金華溫州商會會長姜永忠手上接過了象徵溫州商會走向蓬勃發展的「全國溫州商會運營與合作論壇」的會標——商鼎,向大家鄭重地宣布:鄭州溫州商會將和在河南省的14家溫州商會共同攜手承辦「2009年第二屆全國溫州商會運營與合作論壇」,並向全國各地的溫州商會同仁發出邀請「2009年相聚中原」。首屆全國溫州商會運營與合作論壇的成功舉辦為今後溫州商會深入探討商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理念、新方針、新途徑,開創了商會發展的新的道路。這次論壇將有助於幫助大家理清商會發展思路,在商會經濟運營上創造出新的思想境界;也必將使今後的商會工作領域有新的突破和拓展。論壇結束後,金華溫州商會於18日安排參會的全國各地溫州商會代表參觀了義烏國際小商品城。● 商會活動1、鄭州溫州商會與台灣中華國際觀光協會在鄭州舉行聯誼交流會4月19日晚上18時,鄭州中鹿溫州大酒店二樓大廳經過精心的裝飾,充滿著輕松、團結、和諧的氣氛。「熱烈歡迎台灣省中華國際觀光協會河南省考察團一行」的橫幅懸掛在大廳的中央。當台灣省中華國際觀光協會一行的代表43人在理事長劉宗明的帶領下步入大廳時,頓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大陸、台灣省兩岸都是中國人,兩岸都是同根生的骨肉同胞,我們鄭州溫州商會今天能有機會在這里和台灣同胞歡聚一堂,聯誼、交流,是緣份、是友誼和鄉情,願我們兩會攜手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為兩岸的經濟發展,特別是為河南省同台灣省的經濟發展、希望溫州商會同貴會加強經濟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一起做出我們應盡的努力。」林智會長熱情而誠摯的講話,使台灣考察團中許多首次來大陸、河南省訪問的同胞們非常感動。正是由於河南省經濟的快速增長,工業、農業、旅遊業,各行各業都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勁勢頭,才促進了台灣省的中華國際觀光協會組織台灣省各界人士,銀行家、企業家、社團組織負責人、文藝界、商業界的眾多同胞來河南進行考察和旅遊,目的就是為了增進友誼,促進雙方的經濟合作、交流。考察團中的各界人士、企業家同我們商會的企業家們交叉而坐,以便於更好的對話、交流。聯誼會後,商會副會長、「鄭州維多利亞鍾表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標榮深有感觸地說,在他旁邊同桌的是台灣經營表業的企業家林先生,因為是同行業,兩人在生意上一聊就比較投機,雙方很快達成一些合作意向,他還鄭重地邀請我去台灣考察。在交流過程中,雙方互贈了紀念品。林智會長以溫州商會名義送給「中華國際觀光協會」具有河南特色的青銅器「商鼎」一樽。她喻意著中華國際觀光協會生意興隆、蒸蒸日上、商機無限。2008年是奧運年、中國年,商會同時為每位代表准備了一套五枚奧運福娃組成的紀念幣,當這些台灣朋友拿到這具有紀念意義的禮品時,團內所有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地舉起「奧運福娃紀念幣」,祈福北京奧運圓滿成功!為北京加油!為中國加油!劉理事長代表台灣同胞也向溫州商會贈送了台灣的土特產品和工藝品。聯誼會上,各桌的交流都是熱烈而友好。大家交流商業信息、談企業發展的經驗,共議如何聯合開發一些新項目的話題,並相約在適當時機舉辦兩岸進一步交流互訪的經濟項目合作聯誼會,共同促進溫州商會和台灣省中華國際觀光協會的會務不斷發展,走向雙贏。聯誼會就要結束時,大家都戀戀不舍地手拉手合影留念。劉宗明先生既是該協會的理事長,還擔任著國大代表、國民黨中央委員職務。最後,他和林智會長共同舉杯,祝願祖國早日統一!北京好運!同時還誠摯邀請溫州商會組團去台灣訪問、考察。2、商會組團赴周口市淮陽縣考察4月24日,應周口淮陽縣招商局邀請,商會高級顧問王慶吉,秘書長陳國剛、副秘書長肖小敏和溫州商會的三家理事單位的代表一行專程到淮陽考察有關文化產業的項目。淮陽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鄉,也是陳氏、胡氏的發祥地,每年農歷三月三日開始,歷時一個月的祭拜人祖的廟會成為人數、規模最大的廟會,已載入吉尼斯紀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淮陽縣專門負責招商的崔縣長、招商局局長常磊、副局長王建華、劉其峰等熱情接待了溫州商會考察組,並舉行了招商考察項目座談會。在淮陽期間商會考察組考察了淮陽的一些招商項目,如:周口市第一實驗中學的辦學項目,經王建華局長介紹和實地考察,大家比較感興趣,認為投資辦學,重新組合辦好這所學校是最好的文化投資項目;在淮陽還參觀、考察了淮陽縣政府自己投資興建的標准化廠房,我們感到這里應該是全省內最大規模、最完整的標准化廠房,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向內地遷移做了大量的基礎准備工作,也為商會向溫資企業推薦招商項目提供了良好的招商依據,必將推動淮陽縣的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工作。
H. 上聯 口十為葉,葉茂,家強,全力仍須(西)干。
玉口為國,國盛,民富,團結要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