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腸道病毒
擴展閱讀
豪恩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2025-07-29 11:56:16
明珠7號 2025-07-29 11:54:47
雙11買快遞股票 2025-07-29 11:25:42

腸道病毒

發布時間: 2021-10-21 18:48:00

1. 關於腸道病毒,正確的是

正確答案:A
解析:腸道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主要包括l、2、3型脊髓灰質炎病毒,A、B兩組柯薩奇病毒,輪狀病毒和新腸道病毒等
。腸道病毒呈球形,無包膜;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但臨床表現並不局限於腸道,還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2. 如何降低被腸道病毒感染的幾率

腸道病毒感染顧名思義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大類感染性疾病,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的71個血清型等,腸道病毒71型為新型腸道病毒的一個血清型,是引起小兒手足口病等的常見病原體。 該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少數病情較重,甚至會引起死亡。該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 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後沒有明顯症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多數患兒突然起病,約半數患兒於發病前1天―2天或發病同時出現發熱症狀,多在38攝氏度左右。在患兒手、足、口腔黏膜以及臀部出現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由於口腔潰瘍會伴有疼痛,患兒往往會流涎、拒食,皮疹通常會在一周內自行消退,同時體溫也會下降。 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往往會伴有較為嚴重的合並症,如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暴發性心肌炎等,這類患兒大多持續高熱,病情發展迅速,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多在發病後3天-5天內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嚴重並發症,並可引起死亡。 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的。患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被患兒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可通過日常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經口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感染。 安徽省衛生廳有關專家說,目前該病尚無特殊的預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降低被腸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等,要飲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完全加熱後再食用。 家長要經常對孩子居住的房間進行通風換氣,盡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盡量避免與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注意孩子營養的合理搭配,還要讓孩子休息好,適當曬曬太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家長要注意家庭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庭成員的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暴曬。家禽、家畜要圈養,避免人、畜混住一處,尤其要減少兒童與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觸。 安徽省衛生廳有關專家說,家長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孩子身體狀況的變化,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表現,應盡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如孩子是幼兒園小朋友或學校學生,還應及早告訴班級老師。孩子未徹底治好前,不要著急讓孩子去幼兒園、學校上學,防止傳染給別的兒童。(代群)

3. 腸道病毒的症狀有哪些

病毒性的腹瀉是一種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個急性胃腸道的傳染病,臨床的特點主要以其病急並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往往是排水樣便或者稀便,也可以有發熱或全身不適的症狀,一般病程比較短,病死率低。該病又稱為病毒性的胃腸炎。

4. 腸道病毒性感染,其中的症狀是什麼

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條件致病菌呼叫意味著他生活在我們體內。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或在特定情況下,會引起感染和疾病。至於感染的症狀,主要取決於引起系統的哪個部位或疾病,如消化道(惡心、嘔吐、腹瀉)、泌尿系統、血液系統敗血症性病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傳染病。它主要通過類似的性行為和性行為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性傳播疾病有多種類型,其中大多數是由細菌、病毒、衣原體、寄生蟲等原因引起的。它不僅對泌尿生殖系統造成損害,而且侵入全身的組織和器官。

採用少放油的烹調方法烹飪食物。另外,避免食用纖維高的食物,如粗雜糧、干豆類、蘿卜、芹菜、生的蔬果以及刺激性的蔥、姜、蒜等。少食多餐為減輕腸道負擔,建議採用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控制營養的攝入。

5. 腸道病毒71型的主要分類

腸病毒在病毒學上的分類是屬於微小病毒科(picornaviridae)中的腸病毒群(enterovirus)。EV 71為目前腸病毒群中最晚發現的病毒,其感染性強且致病率高,尤其是神經系統方面的並發症。其它同屬於腸病毒群之病毒尚包括小兒麻痹病毒(Polioviruses;具3種型別)、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es;A型具23 種型別、B型具6種型別)、伊科病毒(Echoviruses;具31 種型別)及腸病毒(Enteroviruses 68~72型)。

6. 腸道病毒感染到底是 一種什麼病 怎樣導致的

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經過消化道侵入人體,引起胃腸道甚至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病變,此後,病原體又可經腸道排出體外而繼續傳播。醫學上把這一類的疾病稱為腸道傳染病。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細菌性痢疾、傷寒、霍亂、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胃腸炎等。其主要傳播途徑是腸道傳染病病人或其攜帶者帶有病原體的糞便(有的包括尿液)和嘔吐物等污染水、食物及手,或通過蒼蠅等媒介傳染給健康人。因此,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是防控腸道傳染病發生的關鍵。
1、水源:保證飲用水不被污染,特別是不被糞便污染。
2、飲食: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水產品。食物(包括肉、魚、蔬菜等)要徹底煮熟、煮透。剩餘食品、隔餐食品要徹底再加熱後食用。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凈,削去果皮。生熟刀具、生熟食物應分開。合理調整飲食,適當多吃些醋和大蒜,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
3、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及處理生的食物(魚、蝦、蟹、貝類等水產品)後要用肥皂流動水反復洗手。嚴禁隨地大、小便。
4、環境衛生:保持周圍環境清潔,協助衛生防疫部門做好消滅「四害」工作。
5、日常起居:注意勞逸結合和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6、預防接種:高危人群可應急接種甲肝疫苗、傷寒疫苗、霍亂疫苗等。
7、及時就醫:當發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時,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腸道門診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7. 什麼是腸道病毒

腸道病毒是一種主要生長於腸道的RNA病毒。腸道病毒的命名是它的英文名稱「Enterovirus」的簡寫「EV」,再後綴以數字命名。例如,近年在亞洲和北美洲流行、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EV71就是其中的一種。

8. 腸道病毒感染的介紹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致腸細胞病變人孤兒病毒(entero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簡稱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共71個血清型,本屬病毒感染分布廣泛,臨床表現復雜多樣。脊髓灰質炎已有專章論述,本節介紹除脊髓灰質炎病毒外的腸道病毒外的腸道病毒感染。

9. 腸道病毒呈陽性

抗病毒葯按療程繼續服用,退熱是漸進的過程,退熱貼只是臨時的物理降溫,不治本的,39.6度直接降到正常體溫這反而不正常,胃口還行的話正常清淡、易消化飲食,手足口病症狀有些本來就不典型,EV71陽性可以確定是了。我家小孩去年得手足口病症高溫差不多5、6天了,最後才退下來,高溫超過5天建議還是住院治療吧,小孩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