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孝直
擴展閱讀
跟隨基金買股票就可以了 2025-07-22 13:11:49
世界十大冰激凌品牌 2025-07-22 12:53:37

孝直

發布時間: 2021-10-26 21:58:06

『壹』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是什麼意思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
意思是:子初和孝直這兩個人,如果去掉一個,漢朝政權就不能興盛。
在這之前還有一句:卧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

『貳』 子初是誰,孝直是誰

你說的是三國?子初是劉巴的字,孝直是徐庶的字。

『叄』 孝直子初分別是誰為何說若死一人漢室難興

因為事實是,諸葛亮和龐統,劉備都得到了,非但沒“安天下”,反而確定了三國鼎立格局。以至於許多人都調侃:劉備之所以沒一統天下,就是因這兩人他都得到了,若只要一個,就沒問題了。


從劉備“追求”劉巴來看,顯然在劉巴身上寄託著劉備的某種夢想。道理很簡單:你劉巴那麼鍾情曹操,如今還不是從了我劉備?所以,曹操終究會被幹掉的,你劉巴也休想再背叛——當然,這有些調侃意思了。

但不論怎樣,劉巴的功績是擔不起“子初若死,漢室難興”這個評價的,只因在他身上,反應出了命運的無常和難以捉摸,跟三國那段歷史很合拍——猶如曹操、劉備、孫權,你掐我,我撓他,打得天昏地暗,罵得神鬼捂耳,哪料突然從天空中飄來八個字:三分歸晉,同屬司馬!

『肆』 若亡一人漢室難興,子初和孝直到底是何方神聖

公元219年,劉備不但攻佔了西川,還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在沔陽進位「漢中王」。自此劉備坐擁益州,荊州,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霸主。

都說「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雖然龐統殞命落鳳坡,但還有諸葛亮坐鎮成都,為劉備安邦定國。諸葛亮在劉備死後,雖然嘔心瀝血輔助後主,先後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齣祁山北伐中原。但最終還是沒有完成先帝遺願「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是為何呢,難道卧龍一人不足以「安天下」嗎?



可以說劉巴與法正,一個為劉備提供經濟基礎,一個為劉備提供軍事謀略,相輔相成,如果有此二人相助復興蜀漢,確實有一搏之能。可惜的是劉備稱帝期間,法正與劉巴相繼病逝,沒有這二人的輔助,諸葛亮孤掌難鳴,劉備在夷陵之戰後,蜀漢形勢危急,可謂生死存亡。所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漢室難興!」此言不虛。

『伍』 孝直是誰

「孝直是誰的字 法正,公元176年出生,公元220年去世,字孝直。扶風郿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名士法真之孫。 法正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謚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有謚號的大臣。 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贊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

『陸』 三國演義中法正法孝直是怎麼死的

法正(176—220),字孝直,右扶風郡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東漢末年劉備部下重要的謀士。
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飢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松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後來,張松出使曹操,歸來後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與劉備交好。法正被任命為使者出示劉備,請劉備入蜀幫助討伐張魯,法正發現劉備有雄才大略,於是暗地裡背叛劉璋。向劉備獻策:「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松為內應,奪取天府之國益州,憑借這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 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奪取荊州和益州,法正、張松的倒戈實乃天賜良機,於是劉備應允,隨即率軍入蜀。劉備假意北伐張魯,到了葭萌,張松因事情敗露被殺,劉備與是與劉璋決裂,向成都進軍。當時,劉璋的部下謀士鄭度向劉璋進諫說堅壁清野拖垮劉備。劉備知道後感到厭惡和恐懼,法正卻認為劉璋不可能採納這個計策。劉璋雖然沒有什麼才能,那還算是個愛民的君主,他說:「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於是罷黜了鄭度。進攻雒城時,劉備的謀士龐統中箭身亡,於是劉備任命法正為謀士,繼續進軍。214年,劉備軍包圍成都,蜀郡太守許靖將要出城投降,被人發覺,因為是在危急關頭,不宜誅殺自己人,於是劉璋放過了許靖。劉璋投降後,劉備也因此不用許靖。許靖與其弟許劭(許子將)是天下聞名的名士,但沒有身為人臣的才能。這是法正進諫說:「天下有名無實的人就是許靖了。但是主攻剛剛開創大業,許靖的名聲四海皆知,您如果連他都不用,天下賢人恐怕會認為您薄待賢臣。」劉璋於是重用許靖。此舉堪比戰國時的郭槐與燕昭王。法正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法正性格有仇必報,受到重用後,攜私報復,有人告訴諸葛亮,希望懲治法正,而諸葛亮深知法正乃社稷之重臣,智謀過人,勞苦功高,忠於劉備,深得信任,因此不加過問。217年,法正向劉備獻計,認為曹操一舉降伏張魯,卻不繼續進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一定是內部動亂,而夏侯淵、張郃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漢中,應該立即發兵奪取漢中。劉備聽從,於是率領諸將進攻漢中。219年初,法正選准時機勸劉備進攻,劉備夜襲夏侯淵,大破夏侯淵,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劉備於是占據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曹操親征,聽聞此計也感概不已。
劉備自稱漢中王後,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劉備稱帝前,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連哭泣數日。被追謚為翼侯,法正深受劉備信任,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大臣,由此也可見法正地位之高,甚至蓋過了關羽、張飛、龐統等人。
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贊為可比魏國的程昱和郭嘉,然天妒英才,法正壯年而亡,否則以劉備之英明,諸葛主內,法正主外,何愁天下不定?
法正死後,222年,劉備興兵伐吳,223年大敗於吳國的陸遜,諸葛亮感概:「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諸葛亮的這句話也看出法正在劉備伐吳之前死的。

『柒』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子初和孝直這兩個人,如果死亡一個,那麼漢朝政權就不能興盛。

出自——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

劉備於蔡瑁的埋伏下逃脫,躍馬過檀溪,逃亡的路上來到了司馬徽的草堂,司馬徽隱晦地透露出當世兩大隱士,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又不肯明示,令劉備摸不著頭腦。

趙雲一直追尋劉備到草堂,兩人告辭司馬徽回新野。新野城外徐庶假稱單福唱出的一首歌吸引了劉備的眼光,做了劉備的軍師。

不久,曹操派曹仁、李典為大將,率大軍攻打新野。先頭部隊呂曠呂翔發動第一輪進攻,卻被趙雲張飛先後擊敗斬殺。曹仁得知前方戰敗,呂氏兄弟陣亡。一怒之下就要全軍進攻。李典勸曹仁說:「呂氏兄弟輕敵戰敗,不能輕舉妄動,應該告知曹操派大軍支援。」

但是曹仁不聽,認為新野小地方不用曹操大軍出動。兩人爭持不下,李典提出曹仁去攻城的話,自己帶一支部隊留守樊城。曹仁不肯,說李典不和他一起去的話就是想造反,李典無耐,只好和曹仁一起率領全軍進攻新野。

(7)孝直擴展閱讀:

子初是指三國時期的蜀國尚書令劉巴。

劉巴(?-222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今湖南省衡陽縣、邵東縣一帶)人,漢末至三國蜀漢時期官員、名士。

劉巴少知名,荊州牧劉表多次徵用推舉,劉巴均不應就。曹操征伐荊州,荊州士人多歸劉備,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後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不料先為劉備所得,劉巴不能復命曹操,遂遠至交趾,又輾轉進入益州。

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歸附劉備,為左將軍西曹掾,法正死後接任尚書令。章武二年(222年)去世。

劉巴博學多才,為劉備解決入蜀後的財政困難問題,又與諸葛亮等共制蜀漢的法律文件《蜀科》。為人簡朴清高,退無私交,曹魏大臣陳群甚敬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