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
不會太快的,現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還沒有結束,相應的績效工資是不會出台的,不過既然溫總理這么說了,那將來實行後有可能就是從2010年1月算起,多退少補唄
『貳』 事業單位人員績效工資新標準是多少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新增績效工資標准 單位:元/月
職級標准 管理崗位 副局585 正處550 副處430 正科355 副科265 科員255 辦事員235 試用期150 專業技術崗位 教授600副教授430講師265助教255技術員235 工人 工勤技能崗位 高級技師355 技師265 高級工255 中級工235 初級工195 普工195 學徒期150
事業單位各職務層次對應績效工資標准表
專業技術崗位 管理崗位 工勤崗位 績效工資月標准
正高 910
副高 七級職員 技術工一級、技術工二級 830
中級 八級職員 技術工三級 770
助理 九級職員 技術工四級 710
員級 十級職員 技術工五級、普工 685
註:經組織人事部門任命並執行相應管理崗位工資的人員,執行對應崗位的領導職務津貼補貼標准。
離退休人員提高生活補貼比例標准表
人員類別 原生活補貼(元/月) 提高後生活補貼(元/月) 月增資額(元)
退休 450 905 455
離休 450 1035 585
實行新的崗位聘任等級發放標准:
管理崗位
五級(正處)30000元/年
六級 26000元/年
七級 23800元/年
八級 19600元/年
九級 15800元/年
十級 11400元/年
專業技術崗位
五級 34000元/年 副高(中高、副教授)
六級 32000元/年
七級 30000元/年
八級 26000元/年 中 級(講師、中一、小高)
九級 24800元/年
十級 23800元/年
十一級 19600元/年
初級
十二級 15800元/年
十三級 11400元/年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表勤技能崗位
技術工一級 26000元/年
二級 24800元/年
三級 23800元/年
四級 19600元/年
五級 15800元/年
普通工 11400元/年
年終績效獎金與年終一次性獎金計稅方法是一致的,其他月份績效工資應並入當月工資計征個人所得稅。
『叄』 事業單位如何計算績效工資
勞動法規定績效工資的制度必須經過全體員工大會討論,或工會討論同意才生效。 如果未經討論或同意的,可視為無效。 績效工資發放標准必須是可准確衡量的,如果標准模糊,就不能據此扣減員工工資,否則違反勞動法,另外績效工資的績效標准必須是可以達到的,如果不可能達到,就是不合法的。
總之績效這個事,就是僱主的一種自我安慰,在扣減時找個理由,如果員工真的提起勞動仲裁,績效工資的扣減很難被支持,法律傾向於規定勞動報酬是明確的,凡是績效都可能被視為惡意扣減借口。
如果你是資方,建議嚴格設置績效標准並經過員工簽字同意認可。
如果你員工,有權拒絕同意公司設立的績效標准,一旦同意,在被扣減時,也可以根據勞動法要求仲裁和補償。
『肆』 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怎麼算
演算法如下:
績效工資=基礎績效+獎勵績效。
基礎績效占績效工資的70% 獎勵績效佔30%。
『伍』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績效工資
。主要有計件工資制、傭金制等形式。績效工資從本義上說,應是根據工作成績和勞動效率。但在實踐中,由於績效的定量不易操作,所以除了計件工資和傭金制外,更多是指依據雇員績效而增發的獎勵性工資。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制度的前身是計件工資,但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工資與產品數量掛鉤的工資形式,而是建立在科學的工資標准和管理程序基礎上的工資體系。它的基本特徵是將雇員的薪酬收入與個人業績掛鉤。業績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比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內涵更為寬泛,它不僅包括產品數量和質量,還包括雇員對企業其他貢獻。企業支付給雇員的業績工資雖然也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和福利等幾項主要內容,但各自之間不是獨立的,而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根據美國1991年《財富》雜志對 500家公司的排名,35%的企業實行了以績效為基礎的工資制度,而在10年以前,僅有7%的企業實行這種辦法。 績效工資制可以提高工作績效,若使它能更好發揮作用,僱主必須確信能有效地對工作績效進行評估。傳統的績效工資制通常是個人績效,對員工績效增加認可的形式通常是在每年規定的時間內提高基本薪資
『陸』 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是如何計算的
事業單位按經費撥付渠道分類的話,目前一般分為五類:1.規范工資事業單位2.全額撥款事業單位3.差額撥款事業單位4.自收自支事業單位5.參公事業單位規范工資事業單位,是指所有人員的工資體系完全參照公務員的工資體系執行,但單位性質是事業單位,並不是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是按照個人的工齡、職務、級別進行單獨測算的,是固定模式的,全北京市都一樣。
新入職的員工具體怎麼計算,這個沒法表達,不同類的單位演算法是不一樣的,目前勞資部門都有相關系統,輸入你的工齡、職務什麼的,各項工資也就都出來了。
『柒』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文件或政策
關於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教育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有關規定,為切實做好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工作,結合義務教育學校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實施范圍和時間
按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義務教育學校正式工作人員,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績效工資。
二、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績效工資總量暫按學校工作人員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規范後的津貼補貼水平核定。其中,義務教育教師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平均水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部門按照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確定。績效工資總量隨基本工資和學校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公務員規范後津貼補貼的調整相應調整。
(二)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清理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津貼補貼結合進行,將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和原國家規定的年終一次性獎金納入績效工資總量。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學校主管部門具體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要合理統籌,逐步實現同一縣級行政區域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水平大體平衡。對農村學校特別是條件艱苦的學校要給予適當傾斜。
三、績效工資的分配
(一)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具體項目和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確定,一般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在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項目。
(二)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教育部門要制定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對學校內部考核的指導。學校要完善內部考核制度,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
(三)學校制定績效工資分配辦法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徵求教職工的意見。分配辦法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後,報學校主管部門批准,並在本校公開。
(四)校長的績效工資,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范圍內,由主管部門根據對校長的考核結果統籌考慮確定。
四、相關政策
(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於嚴肅紀律加強公務員工資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廳字〔2005〕10號)下發前,學校發放的改革性補貼,除超過規定標准和范圍發放的之外,暫時保留,不納入績效工資,另行規范。在規范辦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補貼項目、提高現有改革性補貼項目的標准和擴大發放范圍。
(二)原國家規定的班主任津貼與績效工資中的班主任津貼項目歸並,不再分設,納入績效工資管理。
(三)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時,對完全中學中從事非義務教育教師的津貼補貼問題,由學校統籌考慮。
(四)在實施績效工資的同時,對義務教育學校離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部門確定,績效工資不作為計發離退休費的基數。
(五)實施績效工資後,學校不得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外自行發放任何津貼補貼或獎金,不得違反規定的程序和辦法進行分配。對違反政策規定的,堅決予以糾正,並進行嚴肅處理。
五、經費保障與財務管理
(一)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持的原則,確保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資金落實到位。縣級財政要優先保障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省級財政要強化責任,加強經費統籌力度,中央財政要進一步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對中西部及東部部分財力薄弱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給予適當支持。
(二)要規范學校財務管理,嚴格執行國務院關於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等費用的規定,嚴禁「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學校的國有資產實行統一管理,各類政府非稅收入一律按照國家規定上繳同級財政,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嚴禁利用收費收入和公用經費自行發放津貼補貼。
(三)學校績效工資應專款專用,分賬核算。績效工資應以銀行卡的形式發放,原則上不得發放現金。具體發放方式按地方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實行工資財政統一發放的地方,基礎性績效工資按規定程序直接劃入個人工資銀行賬戶,獎勵性績效工資經學校主管部門審核後,由同級財政部門劃入個人工資銀行賬戶。
六、組織實施
(一)省級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按照本指導意見和國家有關規定製定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的實施意見,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教育部備案。市、縣級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報上級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批准後實施。
(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統籌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與當地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等各項工作。要及時研究和妥善處理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確保績效工資平穩實施。
(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工作指導,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嚴格把握政策和程序,指導和督促學校嚴格執行實施績效工資的有關政策。